湘江舟中。明代。薛瑄。湛湛湘水绿,夹岸丛篁多。挽舟逆水上,南风起微波。嘉此晴霄景,逍遥玩江沱。沙渚旷缅邈,云岫纷嵯峨。远目为舒畅,客意将如何。濯缨吾所爱,聊为扣舷歌。
《湘江舟中》是明代薛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湛湛湘水绿,夹岸丛篁多。
挽舟逆水上,南风起微波。
湘江的水清澈透明,呈现出翠绿的色彩,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竹子和篁竹。
划着船逆流而上,南风吹起微小的波浪。
嘉此晴霄景,逍遥玩江沱。
沙渚旷缅邈,云岫纷嵯峨。
欣赏这美好的晴朗天空和景色,自由自在地游玩在湘江的水上。
沙洲和小岛遥远而广阔,云彩和山脉交错纷纷起伏。
远目为舒畅,客意将如何。
濯缨吾所爱,聊为扣舷歌。
远远地眺望使人心情开朗,但作为客人的我将如何表达我的情感。
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江河,唯有吟唱船头,表达我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薛瑄在湘江船中的游览景色和内心感受。他通过描写湘江的清澈透明、茂密的竹林、微风吹起的波浪以及遥远的沙洲和山脉,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壮丽的江河景观。作者以逍遥自在的心态,游玩在湘江之上,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诗词中融入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湘江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快乐心情的表达。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清新,给人以舒畅愉悦的感受。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唐代。宋之问。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归来不相见,孤赏弄寒泉。与君阔松石,于兹二十年。田公谢昭世,韩子秘幽埏。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贤。笙歌入玄地,诗酒坐寥天。旧友悉零落,罢琴私自怜。逝者非药误,餐霞意可全。为余理还策,相与事灵仙。
仲一以诗来用韵奉答。宋代。陈傅良。陪侍经帏涉岁年,亦尝尚论鞠衣贤。如今三嗅馨香泣,惟恐将诗去浪传。
喜晴。宋代。姜特立。晴日晒江皋,人心散郁陶。天地忽开泰,万象分秋毫。泻我竹叶青,烹我翠云涛。勿与俗士对,且读楚人骚。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二首)。明代。李东阳。药栏花圃背堂开,一日朝回几度来。范老心终念廊庙,寇公家不起楼台。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多少旧题诗句在,碧纱笼底认青苔。¤
友竹仁兄六十荣寿赋此志祝。清代。陈望曾。新词为报杖乡时,儒雅风流信有之。松柏后凋留劲节,梅花初放见清姿。且凭岁月增诗卷,莫感沧桑到酒卮。料识辋川风景好,称觞我愧阻天涯。林下优游却羡君,当年逸少况能文。青箱世业高门在,白发穷经一席分。野鹤閒云原自适,凤毛麟趾更空群。眼前莫叹韶光老,应有中书总右军。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以答嘉贶愧不足以当琼瑶之报也 其三。宋代。程公许。长怜杞菊老天随,未必无才可济时。盖代功成一炊黍,清名过取恐非宜。
咏dD溪在历阳西一里。明代。李聪。泠泠一带清溪水,远派□通历阳市。涓涓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烟雾里。
赠虔州术士谢君。宋代。苏轼。属国新従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死后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凭君为算行年看,便数生时到死时。
苏幕遮。宋代。朱敦儒。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绝句十首 其六。宋代。郑思肖。一叶飞秋万树寒,行吟憔悴倚栏干。渊明只忆晋朝事,满眼黄花泪不乾。
己已登玉峰亭二首。宋代。杜范。与君携手上峦坡,多少尘襟尽刮磨。一鸟横边秋霭淡,片云归处夕阳多。潮来万里翻明练,山簇千峰列翠螺。次地不堪归去早,欠看明月涨清波。
和仲弟十绝。宋代。刘克庄。千古堂堂一孔明,尚咨幼宰访州平。诸君应悉惓惓意,老子宁希赫赫声。
别赵运使二首。宋代。彭龟年。君子岂无欲,有欲未足忧。百计护此短,此心尚可求。向来畏人言,言者不肯休。不畏固未可,无言我谁尤。事当究本源,琐细不足筹。有疾不忌医,膏肓尚能瘳。
夜闻雨声忆故园花。明代。高启。帝城春雨送春残,雨夜愁听客枕寒。莫入乡园使花落,一枝留待我归看。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共有山林趣,相期问学功。一官重此去,三径几时同。我鬓因诗白,君颜非酒红。从游纵有日,羸疾柰相攻。
同游道场何山二首 其一 道场山。宋代。程俱。何年窣堵波,独立妙峰顶。憧憧五湖舟,黑月仰光影。千章列云构,灵液走甘冷。隆楼绝清空,横侧见峰岭。下窥三州聚,尘末集毫颍。振衣薄云汉,万劫弹指顷。辽辽天宇大,出没笑蛙井。堂中老比邱,奋迅颇精猛。拟分数椽地,饱饭卧清境。何必少陵翁,闻钟始深省。
岁暮忆京华同籍旧游有感三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玉河桥畔柳如丝,尚忆鸣珂并马时。午夜催诗分刻烛,深春赌酒竞弹棋。青云天上怜高鸟,白眼人间耻皱眉。试问同朝鸳鸯侣,宫袍零落有谁知。
閒居效长庆体。明代。于慎行。乾坤屈指阅行藏,不是狂夫老亦狂。宠辱百年身似梦,浮湛五亩醉为乡。鹪鹏各自便高下,凫鹤谁能制短长。回首昔游愁忆汝,缁尘偏染鬓成霜。
花山寺投壶。元代。萨都剌。落日花山寺,秋风铁瓮城。野人欢讼简,稚子说官清。系马岩花落,投壶山鸟惊。兴阑山下路,相送晚钟鸣。
赠董君竹梧亭。宋代。何梦桂。买得园亭乐赋归,一庭碧映参差。自怜封户培新笋,更喜添孙养嫩枝。翠柚倚看云影乱,银床坐对月阴移。沉香栏北花如故,富贵无心懒赋诗。
有感。宋代。刘克庄。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元代。方回。子将今月旦,可否判生枯。高论真能借,羁怀未觉孤。竹吟风拂席,花饮月当垆。甚愿陪游屐,唯惭老杜殊。
春日閒行。元代。陈颢。睡起閒窗日影斜,欲寻幽处一烹茶。芒鞋踏遍前村路,杨柳春风有几家。
买香南海千馀日,昔日十家空九室。恶风巨舶不复来,官府悬金费要质。
已闻关门閒斥堠,复见宫中祠太乙。君王蚤晚罢轮台,江湖私愿从玆毕。
仆穷居方丈之室睹时事有郁抑于中者欲默则不能欲言则不可因作五歌以遣意冀轺轩之使有闻焉 其三。明代。黎民表。买香南海千馀日,昔日十家空九室。恶风巨舶不复来,官府悬金费要质。已闻关门閒斥堠,复见宫中祠太乙。君王蚤晚罢轮台,江湖私愿从玆毕。
秋霁。清代。王时翔。有屋临溪,恰乍上帘钩、荡漾寒碧。紫萼兰香,翠房荷气,一时并难分得。水禽格格。带波飞破斜阳色。最可惜。杨柳、病秋眉眼似无力。何事对景、暗拍雕阑,悄思当年,曾列歌席。幸而今、冰瓜玉藕,相招犹是爱吟客。贪坐夜凉新露积。正起愁处,多谢竹院邻僧,醒人清磬,唤人横笛。
秦国夫人挽辞二首。宋代。苏颂。大国膺朝宠,枢庭慰母慈。生为命妇首,殓用贵臣仪。铃绋传哀阕,金犀卷赞祠。攀车泣公辅,行路共齎咨。
酬黄山人元光。清代。李英。仙洞桥东寄病身,花溪多忆武陵人。富春曾不辞渔长,中散何如嗜酒真。旅伴烟霞贫乐道,懒依麋鹿好为邻。寸心何以酬知己,慷慨怜余白发新。
病来。宋代。陆游。抱痾虽可验,应接每安徐。正使须弹塞,宁当快扫除?寡言防祸始,省事养灾余。一饱吾何欠?香粳荐美蔬。
哭沈叔晦墓。宋代。孙应时。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百年知己泪,洒尽欲何言。
自题画像。宋代。姜夔。鹤氅如烟羽扇风,赋情芳草绿阴中。黑头辨了人间事,来看凌霜数点红。
菩萨蛮。宋代。杨泽民。吟风敲遍阑干曲。极目澄江千顷绿。长笛下扁舟。一声人倚楼。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
赠玉隆都监周抱一。宋代。姚勉。一别丹霞洞,何年到此邦。犬随烧药鼎,鹤伴改诗窗。谈柄风生席,清标月在江。西山闻欲隐,来访鹿门庞。
题黄秀才读书处。明代。王慎中。千峰乱石势嶙峋,黄叶堆中自托邻。莫向烟霞空自老,公卿方用读书人。
玉麈尾。宋代。谢翱。客持麈尾柄,色夺环与玦。尘心随影袪,一片若行雪。神兽潜空山,何年探灵穴。忽失落人手,遂为谈者悦。阴崖起白气,篆古踰轩颉。一拂沉藓文,再拂字不灭。三拂蛟螭腾,世眼不能别。投尔阴崖颠,惊怪吐其舌。
祈雨部宿呈李金峨大宗伯林鹤胎左宗伯。明代。陈子壮。自传春仲亲耕籍,天下三农望帝家。星鸟踰时催布谷,铜人刻日候文华。研池汲井私占策,书案盛香吏报衙。丰泽若随皇念注,难将涓滴压尘沙。
端午帖子·皇帝阁。宋代。周必大。御前曾刻百篇书,可但常披无逸图。二帝三王俱宝鉴,江心百炼定何须。
赠邵景南。明代。郑真。甘棠子孙冰雪姿,词葩织就云锦机。出门一笑天万里,翩然直欲登丹梯。元戎开藩控瀛海,宾幕红莲云蔼蔼。貔貅帐里承谋谟,匹马山川昡光采。三年书考达皇都,绫花凤诰承恩除。作官何如赋归去,春风杜宇声愁予。东陵山中瓜早熟,翠柳黄花艳华屋。良田䆉稏乐年丰,石蟹霜橙荐醽醁。案头一卷铜人经,夜窗坐对灯影青。小童侍立不肯去,心机脉脉通神灵。手拈金针三寸许,八法阴阳分处所。候气岂知天日昏,梦里人听竖儿语。回生起死不踰时,坐令寿域春熙熙。美誉流传满江海,声歌错落鸣珠玑。我生三十空潦倒,庭下秋深书带草。先子从游今几人,青眼何由长见好。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五。明代。归有光。大盗睢盱满国中,伊川久已化为戎。生民膏血供豺虎,莫怪夷兵烧海红。
次韵答丘毛伯太史。明代。何南凤。惟禅与文字,春在万花间。北斗瞻公峻,西方容我閒。新诗投锡杖,清韵布香山。何日虎溪上,重逢破笑颜。
戏答李伯襄 其一。明代。伍瑞隆。思君频忆早梅芳,垂袖临风望月光。自是君心不如月,却教零露满衣裳。
罗浮冲虚观。明代。释今沼。仙宫长掩烟霞里,绝磴才攀屦欲轻。龙虎气藏山殿冷,蝌鱼书瘗石坛倾。胎禽日永栖还去,灵药林深死又生。犹有成鳞两松树,侧临丹井势峥嵘。
庭下养三鸳鸯忽去不反戏为作诗。宋代。宇文虚中。先生久忘机,为尔虞矰缴。一朝长羽翮,万里翔寥廓。谁信恶沟鸱,忽作华表鹤。岂无三玉环,遗音嗣黄雀。
冬日送友人西归。唐代。刘威。北风吹别思,杳杳度云山。满望是归处,一生犹未闲。知音方见誉,浮宦久相关。空有心如月,同居千里还。
游九锁山·过石壁丹泉二亭。宋代。林景熙。华表鹤归处,林深别有天。云阴生石壁,杉影落丹泉。宇宙名山在,神仙古洞悬。归来凡骨换,寂照起三田。
夜宿芦沟。明代。苏升。芦沟桥下水汤汤,客梦俄惊夜色凉。惆怅不堪归路远,月明犹自入空床。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云。唐代。骆宾王。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盖阴连凤阙,阵影翼龙城。讵知时不遇,空伤流滞情。
和段少常柯古。唐代。温庭筠。称觞惭座客,怀刺即门人。素向宁知贵,清淡不厌贫。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未报淮南诏,何劳问白蘋.
湖口主簿刘君少魏以皂湖石二峰见遗其一盘拗。宋代。喻良能。片石来从凤枳家,天然崖窾自唅呀。从今喻子新三洞,不减坡翁旧九华。
偶书二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小山相对数椽地,乐与心期境自多。有酒未妨同客醉,无情到了任君魔。采薇行歌亦劳矣,饮水曲肱还会么。只恐时来把不住,更看究竟事如何。
游东山示客。宋代。曾巩。虞寄庵馀藓径通,满山台殿出青红。难逢堆案文书少,偶见凭栏笑语同。梅粉巧含溪上雪,柳黄微破日边风。从今准拟频行乐,日伴樽前白发翁。
过致政屯田刘公隐庐。宋代。黄庭坚。儿时拜公床,眼碧眉紫烟。舍前架茅茨,炉香坐僧禅。女奴煮甖粟,石盆泻机泉。今来扫门巷,竹间翁蜕蝉。堂堂列五老,胜气失江山。石盆烂黄土,茅斋薪坏椽。女奴为民妻,又瘗蒿里园。当年笑语地,华屋转朱栏。课儿种松子,伞盖上参天。投策数去日,木行天再环。先生古人风,铁胆石肺肝。眼前不可意,壮日挂其冠。解衣庐君峰,洗耳瀑布源。雾豹藏文章,惊世时一斑。众人初易之,久远乃见难。忆昔子政在,为翁数解颜。五兵森武库,河汉落舌端。王阳已富贵,尘冠不肯弹。呻吟刊十史,凡例墨新乾。宰木忽拱把,相望风隧寒。百楹书万卷,少子似翁贤。
寄伍云。明代。汪钺。龙荒驱虏逐轻车,麟阁论功鬓已华。月照夜愁飞汉苑,风吹寒梦落胡笳。年光祇见天连水,春色空余雪作花。独向穷边留滞久,青门闲杀故侯瓜。
秘色越器。唐代。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同耑孙饮海珠寺。明代。黎遂球。连裾江半醉残阳,烟绕三城柳半塘。翡翠远围珠石小,珊瑚双蘸碧波忙。僧雏睡处潮侵梦,鲛客归时水满乡。一笑共水还共去,他宵人自识荀香。
登城楼呈子华。宋代。韩维。麦苗黄熟稻苗青,饷妇耘夫笑语声。楼上清风帘箔静,田间白水鹭鸥轻。展亲会集从容乐,娱老讴吟放旷情。羽孽渐消民食足,更无余事计亏成。
晚秋诗。南北朝。庾信。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可怜数行鴈。点点远空排。
五月三日早起步东园,示幼舆子。宋代。杨万里。雨香不及露华香,竹液花膏馥葛裳。侬与晓星成二客,更无人共上番凉。筠箕苕帚两无踪,窃果畦丁职不供。老子不来才几日,松花槲叶满亭中。
寄梁周翰补阙杨徽之宋白二拾遗。宋代。田锡。飘零踪迹尚堪悲,唯向三贤最受知。少俊有名输贾谊,宦游多难比张仪。诗中老格何人爱,酒后佯狂识者嗤。北省郎官应见峭,明时犹尚进身迟。
夜闻角声。清代。朱培源。寒重江城月未高,短衣几辈走流壕。角声吹断清宵梦,渐觉霜痕上鬓毛。
偶见郭六脩侍御怜古诗八绝句步韵漫成其二 其七 舟车。明代。郭之奇。天涯昏旦八千身,落尽舟车九十春。极目东来云外黛,举头北阻日边尘。
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章德舞。清代。佚名。清庙新,展严禋。恭祖德,厚人伦。雅乐荐,礼器陈。俨皇尸,列虞宾。神如在,声不闻。享必信,貌惟夤。想龙服,奠牺樽。礼既备,庆来臻。
柳絮。宋代。卢梅坡。晴栏看尽柳花飞,一段风情不自持。若使化为萍逐水,不如且作絮沾泥。
再次前韵示元老。宋代。苏辙。豪杰多自悟,不待文王兴。四方有余师,十厔岂无朋。我老不知时,早岁谁误称。归来理茅屋,对客食藜蒸。遇渴即饮水,何尝问淄渑。冠裳强包裹,毁誉如飞蝇。植根久已尔,苕颖日自升。忘我亦忘法,无水知消冰。
调笑转踏/调笑令。宋代。郑仅。相慕。酒家女。巧笑明眸年十五。当垆春永寻芳去。门外落花飞絮。银鞍白马金吾子。多谢结裙情素。
《鸣泉思。宋代。苏轼。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茅庐肃肃,昔有人焉。其高如山,其清如泉。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旧隐寂寂,新篁娟娟。思彼君子,我心如悬。谷鸟在上,岩花炫前。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
哭时褒四首 其一。明代。林光。愁来欲写不成诗,哭尽寒冬眼似痴。魂梦不交垂死后,聪灵空忆在生时。云山有限来何远,天地无情叫岂知。四尺沙棺归万里,空馀血泪写童碑。
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宋代。卫宗武。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碧玉嶙刚烟雾堆,凿开混沌加架突兀。不鞭而来争献助,斩木指囷人不惜。僧寮佛屋俱落成,撑空只欠涂金碧。精庐不独为安身,海纳诸方禅悦食。上人湛然一太虚,直觉端由真净得。是心已证涅槃心,妙处岂容言语诘。故於题扁发其机,要使人人个中觅。学徒释侣有能然,从兹作祖而成佛。大展坐具阐道场,胜地名山须卓锡。法筵乃见龙象尊,天池且作鹍鹏息。书来谓逮菊花期,莲社绅緌应毕集。远师如肯致渊明,亦拟袖香跻丈室。
雁字三十首次韵 其二。清代。韩氏。昨夜丰山响石钟,霜前一字写秋容。蛮书细画来平楚,戍柬新封寄古邕。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唐代。吕温。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寄言徐孺子,宾榻且徘徊。
感春杂言。宋代。欧阳修。鸠鸣兮屋上,雀噪兮檐间。百鸟感春阳,有如动机关。雄雌相呼和,日夕聒聒不得闲。砌下两株树,枯条有谁攀。春风一夜来,花叶何班班。乃知天巧夺人力,能使枯木生红颜。奈何人为万物灵,不及草木与飞翾。自从春来何所觉,但怪睡美不觉白日高南山。行逢百花不著眼,岂念四气如回环,却思年少忆前事,虽有驵骏难追还。奈何来日尚可乐,曾不勉强相牵扳。渌酒如春波,黄金为谁悭。人生一世中,一步百险艰。俟河之清不可得,聊自歌此讥愚顽。
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明代。文徵明。有客遥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慧山前。两年不挹松风面,百里初回雪夜船。青箬小壶冰共裹,寒灯新茗月同煎。洛阳空说曾驰传,未必缄来味尚全。
送王同年殿丞知鄞县。宋代。刘攽。结爱愧同年,君先予著鞭。稍迁钩盾省,历试武城弦。越岭霞明日,南溟水浸天。微官等不遂,欲治子猷船。
雪中端约相招因以诗简之。宋代。蔡戡。纤纤暮雨变飞霙,夜听敲窗泻竹声。柳絮因风诚可拟,梅花带月有馀清。梁园公子方开宴,姑射神人最赋情。可笑寒儒无秀句,一诗聊欲问前盟。
蝶恋花。元代。邵亨贞。湖上双双新燕子。飞过垂杨,认得朱门里。回首向时歌舞地。几番惆怅寻邻里。触景愁多心似醉。倚遍阑干,目断春山翠。忽见呢喃华屋底。
遣兴。宋代。陆游。前岁峨冠领石渠,即今山市醉骑驴。目衰书卷研求嬾,心弱诗章锻链疏。风雨吾庐嗟独破,齑盐每食叹无余。灯前却有欣然处,稚子谈经屡起予。
游惠山作 其一。明代。袁宏道。柳色渐舒枝渐齐,流莺涩涩美春啼。花溪水赤香鱼子,荒草牙青倦马啼。鹧鸟不行终恋侣,鹁鸠无屋懒呼妻。一瓶煖贮惠泉酒,过得层峦日又低。
昨日绝湖颇危追赋二诗 其一。宋代。赵蕃。平生谩说江湖乐,小遇风涛意不任。颇眩云山相俯仰,却怜水鸟恣浮沈。神游险向冤魂语,笑傲强为洛下吟。赖是初谋壮维楫,不然何地觅壶金。
岁暮杂兴五章。清代。雷钟德。大智轻千乘,小儒觊升斗。升斗可疗饥,千乘亦何有。嗟予鲑菜徒,纵欲乃在酒。颇笑彭泽翁,浊醪不满口。黾勉此为役,趣版他人后。严霜折百草,众芳谢已久。郁兹岁寒性,端居寡侪偶。市井日嚣杂,风尘不可走。忧来取沉醉,杜康真吾友。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唐代。权德舆。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京辇辞芸阁,衡方忆草堂。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与杨廷俊同斋。明代。杨守阯。同官同姓又同阶,同作宫寮共宿斋。四壁寒声风刮户,一帘清影月侵阶。奚童秉炬烧香篆,侍史收衣护祭牌。坐久话阑心似水,尘氛无路入襟怀。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豫让论。明代。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车堰牛。宋代。陈造。牛力轻万钧,性顺异诸畜。有足不解踶,有角不皆触。课日引耒耜,为人给谷粟。私家忧阙食,公家要余蓄。公私虽相须,置汝谁取足。柰何过堰客,行舟动千斛。挽牵亦诿汝,赑屃颈髀缩。扣角一劳之,不语对以腹。物生愧无用,怀安或非福。於人傥有益,厪身登云酷。君看应前牲,被绣饱蒭菽。膏血荐鼎俎,谁定悲觳觫。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清代。佚名。[黄环为宫]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业隆。神其来格,于昭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