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久行役,松楸空系情。几经秋草合,长见白云生。
水映遥空淡,烟迷暮垄平。鹤归华表夜,沧海月虚明。
题瞻云卷。明代。薛瑄。游子久行役,松楸空系情。几经秋草合,长见白云生。水映遥空淡,烟迷暮垄平。鹤归华表夜,沧海月虚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次约山赋杏花韵。宋代。文天祥。名花韵在午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春老绿阴青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宋代。辛弃疾。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旗亭有酒径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小诗送孟坚北归。宋代。李光。汝到家中暂喜欢,倚门慈母问平安。举头便见天边月,莫作千山万水看。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宋代。张孝祥。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凝睇。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酬淮南牛相公述旧见贻。唐代。刘禹锡。少年曾忝汉庭臣,晚岁空馀老病身。初见相如成赋日,寻为丞相扫门人。追思往事咨嗟久,喜奉清光笑语频。犹有登朝旧冠冕,待公三入拂埃尘。
九月廿三日江行回望乡国不胜悲恋。明代。殷奎。敢废君臣义,难忘子母恩。驱驰劳岂惮,定省礼须存。谁附崇儒选,才同谪宦论。转蓬江海迥,洒泪望吴门。
念奴娇 赠绿春夫人。清代。归懋仪。空山流水,悄无言、领略美人幽意。一片聪明冰雪净,吹到芳香满纸。倩月摹神,裁云作稿,唤得灵韵起。风生袖里,感君珍重缄寄。遥想雅抱孤负,清芬难闷,终作骚人佩。眉月初三新有样,笔蘸春山浓翠。兰韵偏清,蕙心是素,永结双头蕊。怜卿南郡,玉台佳话同纪。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珊瑚枝上玉花开,风递清香遍九垓。勿谓乾坤成委曲,韶阳亲见睦州来。
喜彬上人见访。唐代。齐己。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莫惜天机细捶琢,他时终可拟芙蕖。
步蟾宫·坎离乾兑分子午。唐代。吕岩。坎离乾兑分子午。但认取、自家宗祖。炼甲庚、更降龙虎。地雷震动山头雨。要浇灌、黄芽出土。有人若问是谁传,但说道、先生姓吕。
杂曲歌辞·急乐世。唐代。白居易。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徐雨山寄莲花。明代。王彝。秋风吹皱银塘水,小雨芙蓉不胜洗。谁拣新红折得来,不怕绿芒伤玉指。烟丝有恨自悠扬,相惹相牵短复长。双头并作幽修语,一夜露痕黄粉香。我有银瓶秋水满,君心不似莲心短。绿房结子为君收,种向明年应未晚。
知刘舍人咏秋千。宋代。李曾伯。院落阴阴卷昼帘,彩绳高挂矗青天。纤腰对蹴争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花畔惊呼簪珥坠,柳梢时出彩罗鲜。可怜墙外行人恼,应费长安酒价千。
答张孟奇秘书。明代。卢龙云。玩世优游此日心,岂于名利问升沉。閒身幸许依庐岳,混迹何须羡汉阴。鸟道艰危容拙宦,凤池清切足高吟。琵琶若对江州月,最是新诗豁远襟。
上云乐 凤台曲。南北朝。萧衍。小序题解古今乐录曰。上云乐七曲。梁武帝制。以代西曲。一曰凤台。二曰桐柏。三曰方丈。四曰方诸。五曰玉龟。六曰金丹。七曰金陵。凤台上。两悠悠。云之际。神光朝天极。华盖遏延州。羽衣昱耀。春吹去复留。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尊酒。酒兰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氵龠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叹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摸鱼儿。宋代。何梦桂。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尊酒。酒兰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留不住,强把蔬盘氵龠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叹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送云南府学司训高宗礼 其二。明代。程敏政。行人无奈歇征骖,尽与朝绅接笑谈。他日重逢知未老,内庭供奉亦何惭。
赠黄君甫山人。明代。徐熥。烟霞久已亲,无语到红尘。著姓同江夏,逃名比富春。长贫玄草客,未老白云身。不脱吴钩赠,君家在剑津。
微雨午寝梦憩道傍驿舍若在秦蜀间慨然有赋。宋代。陆游。吴中秋晚雨冥冥,自笑闲愁又尔馨。身世已归南北陌,梦魂犹寄短长亭。浊醪可酿樽余绿,明镜无情鬓失青。赖有钓船堪送老,一汀鸥鹭共忘形。
夏日刘抚军大中丞招话署中。明代。释今无。风云高拥柏台森,草野趋承此日心。望重庙廊尊节钺,神閒水石惬山林。东南五岭看春早,北极三秋入梦深。欲捧金瓶酬下问,灵鹅玉羽破飞灊。
阊阖阳生积雪光,高城夕送雁千行。江南不见梅花使,蓟北空持柏叶觞。
银烛莫教歌管歇,玉颜应笑鬓丝长。风流渐觉词人散,不待他年忆建章。
至日同姚元白苏子川黄定父吴约卿张羽王饮黎惟敬宅时元白将还白下羽王将之雷州。明代。欧大任。阊阖阳生积雪光,高城夕送雁千行。江南不见梅花使,蓟北空持柏叶觞。银烛莫教歌管歇,玉颜应笑鬓丝长。风流渐觉词人散,不待他年忆建章。
即事。宋代。陈著。新正已强半,连阴凝不开。雨声严似雪,春色瘦于梅。老不问花事,病犹须酒杯。东风自时样,于我亦悠哉。
雨中喜马澹河过访。明代。王邦畿。忧时心气病,几日未能平。对雨止繁想,听鸿忆寄声。何期之子过,渐爱野烟轻。为写寒山色,疏林细雨情。
送胡郎中。明代。王汝玉。长干道上含情别,明月楼前入梦频。同是老年仍在客,如今莫说故乡人。
咏史诗·广武山。唐代。胡曾。数罪楚师应夺气,底须多论破深艰。仓皇斗智成何语,遗笑当时广武山。
送陈太祝归河阳。宋代。梅尧臣。羸马度关去,夜向河桥归。水风来何急,吹裂游子衣。到家莫久留,速书赴礼闱。大对必有蕴,时哉无阔稀。
寄题李棠轩宗伯玉华洞天二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千古山川留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自是君家称相馆,三巴别业似平泉。
登善住寺新成阁得江字。元代。束宗庚。高阁新成俯大江,宏开雄丽控名邦。宿云不散连飞栋,红日初升射碧窗。目极蓬莱穷岛屿,神游阊阖见旌幢。群公此日频登眺,喜有清吟对怒泷。
次韵金直卿夏夜。元代。方回。楼高夜独吟,鉴古复寿今。不竞当知命,无瑕在养心。人声钟后绝,天影水中深。风槛微凉处,时时一正襟。
与永兴观主梅。宋代。白玉蟾。破袖悬鹑鬓(左口右聿)苍,山前山后乐相羊。三更月影如酥白,一树梅花似雪香。
挽宋尚书。明代。杨荣。早有声华著外台,还陪宗伯见多才。垂绅已喜登廊庙,听履应宜位鼎台。遥望旌麾云外去,俄惊旅榇峡中回。九重紫诰隆褒赠,不独生荣死亦哀。
孙清远杜提监过草堂小酌有感。明代。欧必元。并辔冲寒到草堂,一尊花下对斜阳。穷来短铗弹何补,老去长裾曳不妨。塞马未须论得失,亡羊终合笑行藏。独怜二妙抽簪意,似坐冰壶对夜霜。
客有期予春初同入城者。明代。释函可。一卧山中人事毕,重新细碎学威仪。休将白眼看林鸟,屡系长衣接涧麋。才话入城心便小,尝教伴雪礼何知。由来分卫存深意,古佛遗模苦莫辞。
蓦山溪 天穿节次葛鲁卿韵。清代。陈维崧。晓寒侧侧,绣户凉如水。灯市火初收,不十日、春喧北里。都城士女,结队踏天穿,珠络鼓,画楼旗,漾在东风里。江南词客,生长烟花地。可惜是秾春,最难忘、梦华遗事。倚阑怊怅,暗里忆当年,新雨后,板桥西,那处人家醉。
点绛唇 美人蕉。清代。熊琏。羞斗春光,红颜冷淡离尘俗。芳心一束。轻展宫衣绿。开遍秋棠,相伴何曾独。湖山曲。萧萧簌簌。风雨敲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