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户海榴树,纷纷落绛英。竹林新笋出,石砌绿苔生。
小屋知心静,繁花觉眼明。少陵今远矣,谁与论诗情。
锦城寓馆八首 其四。明代。薛瑄。当户海榴树,纷纷落绛英。竹林新笋出,石砌绿苔生。小屋知心静,繁花觉眼明。少陵今远矣,谁与论诗情。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吴子夜四时懊歌 其十四。明代。邓云霄。独觞不成醉,独被不禁寒。颇怪邻家语,喧喧到夜兰。
相逢。宋代。叶茵。相逢疑旧识,敲火自煎茶。盛欲为留计,其如未是家。东西分地脉,南北两天涯。别后思君处,空斋谶烛花。
寄松溪。清代。敦敏。无端樱笋又逢时,绿树閒窗感别离。苦忆客来慵诣客,惯寻诗思懒吟诗。疏慵自拟嵇中散,泉石君怜顾凯之。堪笑两人徒老大,山林朝市尚迟疑。
移居北新桥彦质惠诗和答 其一。宋代。程公许。束书欲去意迟迟,从此宁无一会期。客路相逢如宿契,人生难得是閒时。虚廊过午陪行食,净院中宵共说诗。此乐何时仍共赏,底须簪佩侍彤墀。
题画十首 其九。元代。吴镇。忆昔相逢武水头,行行送上木兰舟。遥怜落日蒸溪上,野色风声几许愁?
将次叶城道中。宋代。陈与义。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王乔有余舄,借我一东征。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唐代。崔湜。芳春桃李时,京都物华好。为岳岂不贵,所悲涉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赠君双佩刀,日夕视来期。
次春郊元韵。清代。缪公恩。野游晴正好,款段踏芳春。绿柳才舒眼,朱樱未点唇。花光含丽日,风意起青蘋。远岫凝轻黛,洄波皱细鳞。韶华呈艳冶,诗句斗鲜新。应接人无暇,长吟小欠伸。
题许徽猷韩干二马。宋代。程俱。并辔长途骋二龙,紫骝飞度玉花骢。何年照影瑶池暮,露鬣风鬉惨澹中。
答龚炳泽卿。宋代。陈造。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清水道上望隔山桃花盛开。宋代。赵蕃。青山深处桃花红,应有幽人住此中。又疑山深人迹绝,封泥弹核如芙蓉。树成花开亦既实,实落山中还自植。年年岁岁长芳株,人人错认神仙宅。
山居书事。宋代。周文璞。荼醾架倒无人架,全似老夫狂醉时。昨夜一场溪雨横,又漂苔藓到花枝。
读书。宋代。刘过。重寻读书盟,笑砚已荆棘。只堪把锄在,趁此尚有力。世途风婆恶,躬履见险侧。敢云卖文活,一钱知不直。
南乡子。元代。张之翰。灯夕在江阴。绿酒红螺不厌深。醉眼清江江上看,更沉。放尽春风万炬金。流到碧波心。水竹连舟尽自禁。此夜此情谁会得,如今。都付青崖马上吟。
赠沈竹里。明代。刘麟。我爱竹里子,身世一秋蝉。吟风兴自足,吸露心充然。下有谷食者,生荷主人怜。亦有草食者,依依恋平阡。岂不竞肥腯,何由更高骞。嗟余感君谊,抚己思齐贤。平生志寡欲,老为众物牵。卓哉无欲地,咫尺不可攀。闻君重文会,切磋如有传。为余辨斯惑,拜领春风前。
感兴。宋代。杨万里。看书已怯短檠灯,觅句犹锵涧水声。诗瘦近来惟有骨,可怜辛苦为虚名。
岳武穆葬西湖故宅为学宫。元代。艾性夫。老秦举□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地下红旗应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黟歙道中士人献牡丹千叶面有盈尺者为赋此诗。宋代。李纲。平生爱花被花恼,每见牡丹常绝倒。自从丧乱减风情,两年不识花枝好。迩来谪堕烟雨中,行色日与春光浓。今夕何夕见粲者,颇类寿安千叶红。岂知黟歙深山里,乃有此花端若此。不论玉板与鹤鸰,可亚姚黄并魏紫。嫣然见我如感伤,似诉处此非其乡。吾衰多病不解饮,对尔叹息空持觞。人言老境花如梦,献此慇勤情已重。蜡封瓶贮可多时,惆怅洛阳今不贡。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三。明代。霍与瑕。嘉客与贤主,好景及良晨。新月正当席,微风不动尘。
古断肠曲三十首。宋代。周端臣。锦屏残睡思忡忡,心绪无聊酒易中。柳院藓厅慵不到,斑鸠啼暖落花风。
三学山开照寺。唐代。薛能。尽室遍相将,中方上下方。夜深楠树远,春气陌林香。圣迹留岩险,灵灯出混茫。何因将慧剑,割爱事空王。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先春堂。宋代。陈文蔚。芳园十亩面东开,春色知从此地来。门外风光浑未觉,堂前早已发桃梅。
谒双庙。宋代。梅尧臣。八月过宋都,泊舟双庙侧。永怀此忠良,遗烈传碑刻。五位俨朝裾,千年同血食。当时多苟生,贵爵曾谁识。纵今有丘坟,都已荒荆棘。古人非轻死,於义实罕得。英骨化埃尘,令名同鸟翼。飞翔出後世,景慕无终极。岂若目前荣,未殁声已息。西登孝王城,王气由邦国。
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读书。宋代。苏辙。为吏岂厌事,厌事日堕媮。著书虽不急,实与百世谋。问吏所事何,过客及系囚。客实虚搅人,囚有不自由。办之何益增,不办亦足忧。嗟此谁不能,脱去使自收。幽幽南山麓,下有溪水流。溪上亦有堂,其水可濯漱。终日不见人,惟有山鹿呦。是时夏之初,溪冷如孟秋。山椹黄笠展,林笋紫角抽。朝取笋为羹,莫以椹为羞。溪鱼鲤与鲂,山鸟鸴与鸠。食之饱且平,偃仰自佚休。试探箧中书,把卷揖前修。恍如反故乡,亲朋自相求。蔚如瓮中糟,久熟待一篘。为文若江河,岂复有刻锼。尚何忆我为,欲与我同游。我虽不能往,寄诗以解愁主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宋代。苏轼。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春日闻怡山文人治园因赠。明代。皇甫汸。为园更喜逢春早,开径还宜引兴深。南国小山聊地隐,习池新水足渊沉。栽花种柳年年事,语燕鸣鸠处处音。自笑玉颜真忝窃,无缘金谷日相寻。
西湖春游词七首。明代。吴兆。越女善拏舟,吴姬解棹讴。尊低芳树下,人拥古堤头。香酝寻仙客,灵峰问梵流。花时无远近,分日出城游。¤
送泉斋先生归省二首 其二。明代。夏良胜。烛痕长照泪痕乾,恳疏云归系母安。万古纲常元有孝,几人风节肯无官。野云斜度吴江白,山雨初深燕曲寒。须备庙堂前席问,流民蚤入画中看。
独觉。唐代。柳宗元。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无题八首 其八。近现代。苏曼殊。星裁环佩月裁珰,一夜秋寒掩洞房。莫道横塘风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
内外吟。宋代。邵雍。目耳鼻口,人之户牖。心胆脾肾,人之中霤。内若能守,外自不受。内若无守,外何能久。
高士咏·老莱夫妻。唐代。吴筠。莱氏道已远,懿妻德弥清。一遁嚣烦趣,永契云壑情。禄位非所重,拂衣遂遐征。杳然从我愿,岂为物所撄。
泊赵屯。宋代。孔武仲。忆昨省观趋{左氵右霝}川,莱衣拥绿方少年。艰难险阻俱未历,孟浪勇决唯争先。舟发赵屯犹未饭,有风北起空蒙间。掀摇三山簸五岳,巨浪倒泼东南天。千林向人俱顿仆,两岸过眼真飞骞。帆墙回戛河汉底,鷁首俯饮蛟龙渊。跳波溅沫来四面,坐中时得鲤与鳣。妻啼婢讪殊不顾,兀坐正读逍遥篇。为言方破万里浪,不尔捉月为神仙。江中逢巨石,颇突为引牵。逡巡水势亦平缓,幸免肝胫输乌鸢。暮投彭泽宿荒草,神惊魄颤何能眠。自兹稍悟垂堂戒,靴纹才起不敢前。矜持太过仅无患,往往所至伤流连。乃知老谋与壮事,心胆殊异难兼全。重来此地畏汹涌,藏舟别浦看漪涟。鱼跳鸥下自可喜,何用蛟鳄饮流涎。斜阳依依照草木,夹岸葭菼铺书氊。儿今弱冠昔何有,昔颔无须今皓然。二十余年才瞬息,时事几蜕如秋蝉。区区走俗亦何赖,安得尺地巢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