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黄扉,蟒衣玉带。功名至此人人爱。挂冠一日赋归来,閒情又在功名外。
明月逍遥,白云自在。别是人间閒世界。起来把酒酹青山,年年与汝常相会。
六十初度自寿四首 其四 踏莎行。明代。王鏊。紫阁黄扉,蟒衣玉带。功名至此人人爱。挂冠一日赋归来,閒情又在功名外。明月逍遥,白云自在。别是人间閒世界。起来把酒酹青山,年年与汝常相会。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送邑造士李良岁贡之京。明代。王恭。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遥怜得桂青霄上,应愧山中独隐名。
送端上人游天台。唐代。施肩吾。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褐是真人。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宜禄昭仁寺后轩。宋代。文同。危栏凭绝壑,欲奈此时何。但有夕阳处,就中秋色多。与谁同徒倚,空自发吟哦。便觉成羁旅,归心逐雁过。
迈陂塘 葑山观荷。清代。归懋仪。问江鸳、为卿来者,赏音千古能几。兰桡荡入花深处,先爱扑襟清气。人乍起。更难得、红妆新扫眉山翠。倩风扶住。看带露盈盈,凌波渺渺,宿酒殢残醉。凝眸处,花亦销魂无语。萍乡相对延伫。横塘不是仙源路,可许旧迹人渡。时欲暮。漫想到、愁红怨绿迷烟雾。离愁正苦。怕荻岸秋高,鸥波梦冷,心事和谁诉。
襄阳曲。唐代。施肩吾。大堤女儿郎莫寻,三三五五结同心。清晨对镜理容色,意欲取郎千万金。
题牧牛图。元代。黄清老。平原雨多烟草浮,牧童驱牛如挽舟。柴门正在水深处,青山流过屋西头。
题孔氏东园三首。宋代。李廌。浓绿阴中黄栗留,醉乡迟日厌鸣鸠。青春去後百花歇,赖有枝头安石榴。
答贺属诗。隋代。王胄。外黄初邸客,蜀郡晚琴声。本欲从张耳,何曾说马卿。定知游道日,非是第如行。高文拟杂佩,善谑间瑶琼。前书言家室,末叙挂簪缨。问仁宁伐国,扬波岂乱清。闻有阳台客,常留入梦情。无为嗟独割,空引助庖名。
官坡访刘居士。明代。陈圭。天风吹我上崔嵬,花拥肩舆一径开。仙岭白云晴似絮,官陂春水绿于苔。高人恰听莺声去,好客才从鸟道来。吟倚夕阳亲剥啄,古香飞出乱书堆。
明月何皎皎。清代。佚名。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宋代。魏了翁。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乡。察则我固有,而失岂真亡。周君海内秀,清姿竞球琅。牛刀十九年,犹雇善而藏。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乃知旦昼物,特为弱者强。许时京尘中,解后两匆忙。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岂谓客逢客,乃或得相羊。此道日寥落,此意谁平章。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勉哉迪嘉猷,岁晚垂令芳。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