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出南国,郁郁春松姿。手有龙卷文,忠信以自持。
茂年秉高义,淑姆群妇师。君子聘好逑,任姒共风期。
关关雎鸠化,四海为雍熙。
赠伦解元 其一。明代。祝允明。佳人出南国,郁郁春松姿。手有龙卷文,忠信以自持。茂年秉高义,淑姆群妇师。君子聘好逑,任姒共风期。关关雎鸠化,四海为雍熙。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祝允明。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拟古。清代。方仁渊。侧身天地间,俯仰无一是。既非祝鮀佞,又无宋朝美。直道事世人,焉得不谗毁。谗毁日以来,我心日以哀。仰视双飞翼,引领空徘徊。徘徊不能去,忽忽事多故。往者不足论,来者亦何据。知音不存我,兰苕伤白露。已矣何所悲,且读渊明句。
虞美人 其一 临安客店。宋代。向滈。酒阑敧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沈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汴京纪事二十首。宋代。刘子翚。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诏许群臣亲受籙,步虚声裹认龙颜。
听八音琴。清代。牛焘。数年不操缦,昨夜听鸣琴。无人为搏拊,渊渊石与金。此物从海表,制巧雅足钦。枢纽发天籁,中含太古音。清风徐徐来,哀湍泻长林。庭空喧涧壑,满座气萧森。或如孤舟客,三峡暮猿吟。或如潇湘夜,一鹤唳秋阴。或如石钟吼,空洞江海浔。或如临风树,清铿碎琅琳。商声何凄婉,羽声挚而沉。使我意潇洒,宁嫌调差参。吁嗟谁能此,此曲意良深。移情沧海上,妙境杳难寻。何意广陵散,凄凄传至今。谁领无弦解,而我徒会心。惜无膝上一片云,手摹意追坐披襟。
次韵刘伯温御史春游。元代。张雨。草木幽馨涧道微,白云拄杖去如飞。独寻玉女洗头处,相伴仙人采药归。几叠翠微深杳杳,一帘红素乱霏霏。何堪酒债兼诗债,老却江南白苧衣。
初秋白门叶广生过登鳞山。明代。张穆。山门环水对斜晖,有客迢遥慕翠微。残暑酷无侵石室,新秋凉已掠渔矶。行歌青鸟疑相和,施食红鱼去复依。愧有野情收不得,葛巾芒屦礼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