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三 山中晚步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三 山中晚步朗读

诗人在山中,时夏忘热恼。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

虽云途路难,无使音书杳。人生谅有分,且复散冲抱。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陈镒朗读
()

猜你喜欢

渡口狂风掀白蘋,惊波猛浪不愁人。乍宵西崦踏青罢,明到兰阴赛水神。

()

孝哉陆生纯且良,事母左右周无方。寒为温暖暑为凉,平居竭力守厥常。

一朝阿母病卧床,陆生忽忽心如狂。悬冠不栉行不翔,药饵遍试方无良。

()

篮舆寻古寺,曲折入枫林。门外重冈抱,阶前一壑深。

看碑思往哲,啜茗涤尘心。太息斯人去,寥寥钟磬音。

()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

()

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

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

五老攒庐阜,三洲隐薜萝。云霞深晚树,径路入青莎。

异兽雄如斗,群仙舞欲歌。人间天上景,会意岂须多。

()

送君祇数梅花节,开到岭梅君不回。折得花来有重出,妾惟孤影愧妆台。

()

矫健看人绝,飘摇定帝居。旋看天北界,不驻日南车。

我意无行地,山形亦步虚。安知岑上岭,高穆数重馀。

()

清江天上来,缥缈历云汉。云根养深渊,毛发明可鉴。

发源施州卫,千里横匹练。或为石所激,吼雷势奔电。

()

月明曾约老渔翁,为伴玄真白浪中。龟枕网帘凉梦熟,洞庭春色岂无功。

()

百灵知帝心,风电交相努。圣主自徵休,甘霖先润浦。

月从所好星,龙怒如奔虎。隐隐光眩空,霏霏膏入土。

()
北庵竹玉青,南阶梅雪白。
吏散隐几坐,观化聊自适。
竹青表劲节,梅白留佳实。
太守谢二友,粗官谩陈力。
()
士不远千里,访我付落中。
话旧语益密,论交颜不红。
酒炙乏供给,近制相延容。
白饭与青刍,且饷驴与僮。
()

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

知君此去足佳句,路出桐溪千万山。

()

视历始知今岁闰,闭门先得隔年春。蹉跎大尽无多日,取次小除才半旬。

野老焚香祠太乙,村童布席待庚申。谁家腊里吹阳律,冻谷寒消斗柄寅。

()
田可耕兮圃可蔬,几年梦不到亨衢。
山林受用琴书鹤,天地交游风月吾。
事变无涯人老矣,死生有命汝知乎。
客来时复一杯酒,尽作鲈乡醉隐图。
()

小姑十五性灵多,每把新诗细咏哦。焚罢夜香无个事,倚栏笑问月如何。

()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

辉辉江日已沉西,隐约余红泛渺瀰。
却上松冈望秋色,偶逢僧话立多时。

()

盈床曾被火于秦,断简残编分外珍。爱似王凝非我志,行如江禄是谁循。

友经离乱情逾密,书为遗亡读倍亲。赏识共欣攀五柳,三都愿快一番新。

()
奸吏多从贪吏生,舞文非重贿非轻。
欺公触宪非无为,不受私赇不肯行。
()

客梦正无凭,喧呼睡不能。
月移篷背雪,人远岸头灯。
樯影浮寒水,篙声碎断冰。

()
村陋浑成俗,云山要可人。
短篱难唱午,芳树鸟啼春。
地僻愁仍少,身閒懒更真。
扁舟因送客,重到大江滨。
()

愁到侬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迥少知己,碧玉调高空好音。
万叶秋声孤馆梦,一窗寒月故乡心。

()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

黄绫写本奏经筵,正是虞书第二篇。圣主从容听讲罢,许教留在御床边。

()
忘机海上游,鸥鸟下为侣。
入山莫怖畏,猛虎即是汝。
()

观云听雨逐番新,清昼绿荫更可人。满眼个中无限趣,当窗憩久乐天真。

()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
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
()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
江上秋风日夜生。
萧萧两鬓葛衣轻。
芭蕉丛竹共幽情。
病骨不禁湘簟冷,梦魂犹似玉堂清。
()

壁,两星下头是霹雳。霹雳五星横著行,云雨次之口四方。

壁上天厩十圆黄,鈇锧五星羽林傍。

()

春满都亭不作寒,旧京南望路漫漫。青云长铗歌声壮,野水孤舟别意难。

千里霜蹄应暂蹶,九霄风翮会高抟。他时出色归吾子,座上无惭老从官。

()

曾斥邪蒿直讲筵,急难谋国匪身便。谴何终抱此纯白,揵户独草吾《太玄》。

老鹤冲霄砦空在,一龟支榻气犹全。平泉无数髯谏议,岁晏直并松心坚。

()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痴儿三五群,狂纵无复忌。

尔来渐老大,遂觉情怀异。不惜事业赊,不惜居诸费。

()

孤灯人意懒,暮鼓带愁声。寂寞关山梦,超然世俗情。

西风深院树,凉月古瓢城。怊怅江南侣,飘零怨北征。

()
思微妙,想尘缘。
两般搜索要精研。
但知空,向道坚。
心清净,意通玄。
()

奕世诸贤辅,清朝得老成。谏兵秦蹇叔,忧国汉萧生。

更化人皆仰,调元位独亨。天迟诸葛死,尚欲致升平。

()

晨兴有客访我来,光采燄燄出屋上。衔袖疑有希世珍,徐而出之岸然长庚相。

高标直欲干青冥,逸气可以走象罔。传来定非凡俗工,应有高人得之自梦想。

()

金枝归何处,玉叶在谁家。老根曾愿死,誓不放春花。

()

一宿西山复放船,旧游曾记野塘边。燕雏学语将飞日,萱草忘忧未老年。

帘薄竹床朝见月,地寒松叶尽生烟。今来不得同杯酒,空隔梅花望远天。

()
榻上一琴横,中函太古声。
丹砂烧已死,芝草种初生。
道胜魔军破,方灵疾竖平。
明朝有蜀使,细字报青城。
()

向来谀墓人,其报在身后。
柳车不免埋,硫黄安能寿。
流传碑板多,篇篇说不朽。

()

朱戟成行马鬣前,垄头云气接朱仙。椒浆不是黄龙酒,滴到泉台也枉然。

()

尘土半生何妨我,鸳鸯债了学参禅。身閒自笑年半百,凉夜青灯作诗篇。

()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无三日晴。
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
绿树阴阴遽如许。
黄鸟飞飞寂无语。
()

屈尽人閒薄宦情,千钟从此一毫轻。人心直要平如水,水面风来更不平。

()

腹痛前朝宝侍郎,来寻遗墨耐思量。犹留孤女非无后,纵识门生亦可伤。

士气几时成党锢,韬翁垂老自灵光。翠微此日仍重九,试掬愁肠闻彼苍。

()
踏土忧疑似踏船,土塍滑汰胜于舷。
川行可怖陆行苦,谁遣为之空自怜。
()

片片穿帷解擣虚,夜明细字亦堪书。
五车现瑞从今后,一尺呈祥复古初。
暖室温轩人起晏,远坊穷巷客来疎。

()
不学空门不学仙,端居胸次自超然。
绛人甲子君休问,新岁吾儿本命年。
()

大火直南方,万物委炉炭。
微雪吐凉月,中夜初一浣。
老人气如缕,枕簟亦流汗。

()

黄精与铭吻,貌同性相反。

寄诗径中人,采时高著眼。

()
竹马来迎,留不住、寸心如结。
□历湖、须坞相望,近同吴越。
阙里风流今未减,此行报政看期月。
已验康沂富国,千古曾无别。
()

为郡至公兼至察,古今能有几多人。忧民一似清吟苦,

守节还如未达贫。利刃从前堪切玉,澄潭到底不容尘。

()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度莺声到碧纱。
洗尽春光边夜雨,海棠赢得雨三花。

()

皓齿明眸照玉台,清帆濒发更徘徊。凭君小适山阴兴,明日溪头挂雪回。

()
霜风动脩竹,寒月照广庭。
此夕南堂客,得无羁旅情。
束书万里外,徒步游上京。
岂惮行役劳,所期功与名。
()
来翦莼丝,江头一阵鸣蓑雨。
孤篷归路。
吹得苹花暮。
短发萧萧,笑与沙鸥语。
()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
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
回首球场尤醒眼,一番风送监重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