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对月。明代。宋琬。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参考资料:
1、邓楚栋,邓亚文编注. 五朝千家诗 下 明清千家诗[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01.第137页
2、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 清诗三百首译析[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4.02.第29-30页
清顺治末年,山东于七起义。时任浙江按察使的宋琬,因遭族诬陷说与山东登州起义者于七相通,被捕入狱,拘囚三年。这首诗即是作者当时在狱中所作。
参考资料:
1、刘琦,郭长海,吕树坤译注. 清诗三百首译析[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4.02.第29-30页
2、魏清荣编著. 中国百家文学名著鉴赏 诗歌 2[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第146页
此诗抒发了作者蒙冤受屈后的孤栖之苦、愤懑之情和对妻子的深沉怀念。
首联写夜深难眠,以景写情。“疏星耿耿”,明写星光幽冷,暗写狱中对月。月明星稀疏星耿耿,只有几颗晶亮的星星发着清光,只有对月时才可见。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月,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逼人寒”。寒气逼人,说明季节已是深秋,时间已是深夜,内心的凄苦和气温的寒冷互为作用,一个“逼”字尽传精神。“清漏丁丁”,丁丁之声清晰可辨,夜静无哗,愁人失眠;这漏声敲击着诗人的心扉。“画角残”,画角声残,其声如呜咽哀鸣,且暗寓夜深之意。这一联取星、漏、角等物,从空中写到地上,从远方写到近处,以形象、声音气温诸方面来渲染狱中凄冷的气氛。
颔联写冤苦不尽,以态写情。一写“泪”,久系狱中,辛酸的眼泪已同那无边无际的愁苦流尽了。说“尽”,意为不尽的泪水已完了,显示了愁苦之深,实为说愁不尽泪不止。一写“醉”,以酒浇愁愁更愁,醉中看月,一片漾胧,是醉眼惺松,也是泪眼模糊,身陷囹满腹愁怨,无处申说,无法辩白,只有将无尽哀苦倾向天边月亮。因“泪”而要以酒解愁因“醉”使泪更无法遏止。诗人没有写呼天地的呼叫,也没有写滔滔不尽的诉说,只有流泪、酒醉之态,充分流露出苦情深衷。同时,醉中看月,拓展了诗人思想翱翔的空间,引出了下文的两层具体的叙写。
颈联写处境艰难,以喻写情。一是借栖乌绕树喻被囚之苦。曹操《短歌行》诗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说栖鸟无枝可栖是讲自己无所依托,诗人于此则进一层说在冰霜苦寒的环境中,乌鹊无处可栖,自己只有蹲在这冰冷的监狱中。一以哀雁喻自己有家难归。雁南来北往,有一定规律,哀雁为失群的雁,要想南归可是关塞阻断,十分艰难。诗人以哀雁横天的景象,喻指自己流落他乡,有家归不得。“栖乌”、“哀雁形象本身就传达出令人心悸的情味。“冰霜苦”言狱中苦况,“关塞难”言途中险阻,既反映了诗人囚居的艰苦生活,也表现了对蒙冤的怨愤之情。
尾联写想念家人,以思写情。诗人狱中望月,举头见雁,其思想飞越关山,回到自己的家园。“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故园”指作者家乡山东莱阳,“长安”借指北京,诗人不直说自己思念家中的妻子儿女,而说家人梦中应到自己这里,这就如杜甫《月夜》中所写“今夜州月,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餐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晃,双照泪痕干。”从对面写来曲折宛达。由此适见其思念之深,且楚楚动人,别有韵味。这首诗以明月作为情感的触媒,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此诗通过狱中“对月”,极写被囚之人心中的无限悲愁,以及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又由明月引出栖乌、哀雁,抒写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围绕着《狱中对月》的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叙写,又处处紧扣着怨愤之情,由于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通篇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感人至深,余味不匮。
参考资料:
1、魏清荣编著. 中国百家文学名著鉴赏 诗歌 2[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第14
2、周啸天主编. 元明清名诗鉴赏[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08.第632-633页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宋琬。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题李息斋墨竹。明代。刘基。李侯貌出苍筤竹,叶上湘妃泪未乾。烟雨昼迷丹鸑鷟,霜风秋劲碧琅玕。脩茎拟截伶伦管,和气潜驱嶰谷寒。此意秪令谁赏识,高堂素壁静时看。
冬日留题叠溪隐处 其一。宋代。王松。乱后回来逸趣违,人民犹是事全非!消忧勉践登临约,如此江山欲忘归!
过李侍御宅(一作过故吕侍御宅)。唐代。钱起。不见承明客,愁闻长乐钟。马卿何早世,汉主欲登封。
后感怀 其四。明代。徐熥。一夕音容背北堂,人间那得返魂香。百年浑似枝头露,双鬓难留镜里霜。爻象谩劳推季主,刀圭空复藉韩康。此身不但如荼苦,血泪千行更万行。
工侍国史李丈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道间志喜成诗以示敬借韵同赋 其二。宋代。程公许。列仙朝罢玉皇家,一色中单衬白纱。才得东皇呈上瑞,万年枝上早开花。
忆梅。宋代。曹勋。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螺阜苍苍紫翠浮,夕阳倒影映河流。白云半壁峰前暮,黄叶孤村雨后秋。
渐听樵歌归谷远,恍闻僧磬出岩幽。昔时行处今成梦,回首令人忆旧游。
山居八景为大学士胡公光太赋 其七 螺冈晚照。明代。金幼孜。螺阜苍苍紫翠浮,夕阳倒影映河流。白云半壁峰前暮,黄叶孤村雨后秋。渐听樵歌归谷远,恍闻僧磬出岩幽。昔时行处今成梦,回首令人忆旧游。
自衢州至兰溪。明代。刘基。秋郊敛微雨,霁色澄人心。振策率广路,逍遥散烦襟。疏烟带平原,薄云去高岑。湛湛水凝碧,离离稻垂金。荠麦霜始秀,玄蝉寒更吟。幽怀耿虚寂,好景自相寻。心契清川流,目玩嘉树林。歌传沧浪调,曲继白雪音。仙山在咫尺,早晚期登临。
次栾子仁韵送别四首 其三。明代。王守仁。野夫非不爱吟诗,才欲吟诗即乱思。未会性情涵咏地,《二南》还合是淫辞。
游园。宋代。晁公溯。林阴忽忽已藏鸦,作急寻芳赏岁华。尊每不空缘好客,席无阿乡为随花。开新合故从衣薄,度密穿深信帽斜。傥有归休五亩宅,老夫著处便为家。
浣溪沙十一首 其四。清代。奕绘。万卷天游阁里书,搜罗禹穴拾秦余。时贤乡愿笑吾徒。泰岳残碑新句读,玉皇心印碎珍珠。浮云舒卷任空虚。
送芍药。宋代。叶翥。清和天气属良辰,芳事枝头迹已陈。閒涉小园销永昼,尚留红药殿余春。栽培元是根宜地,幻化须知花有神。约定明年身更健,诗篇又见一番新。
自许昌如蔡与石士繇酌别一章。宋代。陈东。太学诸生出许昌,抱关夫子特相将。轻衣短帽秋风里,瘦马羸童古柳傍。黄叶翻翻惨离思,独醪沃沃浇愁肠。欲知此别情怀恶,正是平生气味长。公归且作诗书伴,我去还依鸿雁行。酒阑径渡石桥子,回首高城挥夕阳。
戊辰雪。宋代。孔武仲。岁日雪亦好,今日差可忧。盈尺望已足,太多民始愁。谷价起如涌,城郭饥者稠。后期无乃迟,春郊多麦麰。
故国。近现代。钱钟书。故国同谁话劫灰,偷生坯户待惊雷。壮图虚语黄龙捣,恶识真看白雁来。骨尽踏街随地痛,泪倾涨海接天哀。伤时例托伤春惯,怀抱明年倘好开。
袁君松门歌。清代。许梿。琉璃划天开芷村,松云如盖飞古门。千年老虬作人立,脂香著地垂秋痕。袁君倚岩发长啸,竹根刻杯吟紫魂。琳书贝册尽消受,残山剩水谁与论?有时快念贾岛佛,二十八宿胸中扪。粲花何人识此意,至今惟有碧鸡存。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宋代。黄裳。梦中常作水南游,山北烟霞物外秋。好是老僧今在否,我来还上望仙楼。
宰予昼寝。清代。佚名。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第五》
次韵答杨子闻见赠。宋代。黄庭坚。金盘厌饫五侯鲭,玉壶浇泼郎官清。长安市上醉不起,左右明妆夺目精。结交贤豪多杜陵,桃李成蹊卧落英。黄缓今为白下令,苍颜只使故人惊。督邮小吏皆趋版,阳春白雪分吞声。杨君青云贵公子,叹嗟簿领困书生。赠我新诗甚高妙,泪斑枯笛月边横。文章不直一杯水,老矣忍与时人争。江城歌舞聊得醉,但愿数有美酒倾。莫要朱金缠缚我,陆沈世上贵无名。
盐角儿。宋代。欧阳修。人生最苦,少年不得,鸳帏相守。西风时节,那堪话别,双蛾频皱。暗消魂,重回首。奈心儿里、彼此皆有。后时我、两个相见,管取一双清瘦。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唐代。贯休。地变贤人丧,疮痍不可观。一闻消息苦,千种破除难。阴骘那虚掷,深山近始安。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蜕壳埋金隧,飞精驾锦鸾。倾摧千仞壁,枯歇一株兰。仙庙诗虽继,苔墙篆必鞔。烟霞成片黯,松桂著行干。影拄溪流咽,堂扃隙月寒。寂寥遗药犬,缥缈想琼竿。伊昔相寻远,留连几尽欢。论诗花作席,炙菌叶为盘。彭伉心相似,承祯趣一般。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倏忽成千古,飘零见百端。荆襄春浩浩,吴越浪漫漫。已矣红霞子,空留白石坛。无弦亦须绝,回首一长叹。
池馆新秋。明代。王恭。西风池馆早凉归,梧树萧萧一叶飞。谁道秋来悲宋玉,江南游子更沾衣。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一 风。明代。陈琏。珊瑚石亚玉琅玕,摇曳云稍翠色寒。疑是朝真仙佩响,清音缥缈碧云端。
泛舟西湖。清代。张维屏。天光碧若湖,湖光清似天。衣裳忽异色,我坐万绿边。既罢树下酌,遂登湖上船。船头见我影,酒醒凉娟娟。柳深百蜩唱,荷净双鹭拳。橹枝拨水柔,磬响随风圆。高峰吐白云,缕缕如轻绵。却瞻黄妃塔,界破南屏烟。
仍用韵酬衍上人(二首)。明代。刘基。岁暮天寒生意微,空林鸟雀自相依。有情霜叶欺花貌,无用风荷象客衣。西塞鼓鞞山岳震,东郊羽檄海波飞。传闻有诏颁南服,早晚阳和斡化机。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宋代。陆游。翁饥不能具小餐,儿冻何由成复褌?藏书充栋读至老,固愿少出苏黎元。念当万事度可否,肯使一恨弥乾坤。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绮与园。老翁肝心等铁石,他年骨朽此固存。村沽虽薄亦取醉,起看江月倾金盆。
霍童山。宋代。余复。霍童山峰凡六六,不知仙子在何山。秋风万里一黄鹤,返照半林双白鹇。长剑气横霄汉外,飞泉影落画图间。自怜懒作朝阳客,访道寻真日往返。
毁冯云山书馆中偶像。清代。洪秀全。神天之外更无神,何故愚顽假作真!只为本心浑天却,焉能超出在凡尘。
秋悲四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路断长淮泣杜鹃,鹤归华表也空传。玉桥十道长流水,御柳千条一炬烟。丹凤城南虚警跸,黄花戍外冷游畋。无繇再见重阳日,菊露糕筵下九天。
行路。清代。济哈纳。騑騑于役路难行,竟日才能计二程。野寺荒鸡啼月影,寒林骢马踏冰声。风尝透骨重裘薄,山不经心熟径生。何事崎呕嗟蜀道,从来游子自多情。
种柏寄苏子美。宋代。韩维。人皆种花我种柏,为此劲性寒不易。三春虽怜少姿媚,岁暮方看霭颜色。南堂之南可数到,列树六本翠磔磔。安得驿使向姑苏,持以赠君比明德。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七首 其七。宋代。陆游。富贵思归岂坐迂,岷山种芋已成区。独归它日公无憾,天际烟帆与石俱。
滟澦堆。宋代。苏辙。江中石屏滟澦堆,鳖灵夏禹不能摧。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红白莲房生一处。雪肌霞艳难为喻。当是神仙来紫府。双禀赋。人间相见犹相妒。
清雨轻烟凝态度。风标公子来幽鹭。欲遣微波传尺素。歌曲误。醉中自有周郎顾。
渔家傲(红白莲不可并栽,用酒盆种之,遂皆有花,呈周倅)。宋代。张孝祥。红白莲房生一处。雪肌霞艳难为喻。当是神仙来紫府。双禀赋。人间相见犹相妒。清雨轻烟凝态度。风标公子来幽鹭。欲遣微波传尺素。歌曲误。醉中自有周郎顾。
桃夭。先秦。诗经。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之子于归[2],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3]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文度以大笏见遗奇伟特甚非鄙人所称拟柏梁体。宋代。李处权。南越巨象何壮哉,齿牙脱落岁几枚。削木混真易以埋,玩视常恐生怒猜。良工到手能剪裁,成此大笏莫与偕。远随舶贾凌涛雷,论贾奚啻百琼瑰。异贶忽自王孙来,珍藏十袭敢遽开。莹如截玉无纤埃,照人冰彩满袖怀。惟君许我王佐才,我亦自负刚不摧。他年致主登中台,垂绅峨弁直斗魁。正色凜凜天可回,帝傍奸佞须击排。恢复洪业平泰阶,写之丹青上云台。
七夕集廷献宅。明代。薛蕙。秉烛开秋宴,更衣坐晚凉。云霄降帝子,词赋接仙郎。月写蛾眉色,风传玉佩香。惭君有妍唱,欲报不成章。
铜官道中二首 其一。宋代。陈造。人家自瀹新茗,山路行冲翠岚。今日供人行李,向来梦里江南。
虎丘。宋代。陈藻。竹瘦门逾静,楼高山太低。白烟青树走,细雨大江迷。野水东西流,园蔬上下畦。僧无城市去,岩有鬼神栖。
壬申中秋龙弟见寄和之。明代。梁维栋。处处飞觞待月明,一年好景此宵评。浮云乍改须臾色,天地终留永夜清。蒲馆师生称赏集,梁园旧好恨难并。清辉顿有南来雁,能带新诗问弟兄。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唐代。李绅。花界无生地,慈宫有相天。化娥腾宝像,留影閟金仙。殿涌全身塔,池开半月泉。十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药草经行遍,香灯次第燃。戒珠高腊护,心印祖僧传。瓶识先罗汉,衣存旧福田。幻身观火宅,昏眼照青莲。住觉超真境,依游渡法船。化城珠百亿,灵迹冠三千。萧壁将沈影,梁薪尚缀烟。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龙喷疑通海,鲸吞想漏川。磬疏闻启梵,钟息见安禅。指喻三车觉,开迷五阴缠。教通方便入,心达是非诠。贝叶千花藏,檀林万宝篇。坐严狮子迅,幢饰网珠悬。极乐知无碍,分明应有缘。还将意功德,留偈法王前。
喜雨二章。宋代。邓肃。暘虫赫赫欲流金,夹岸垂杨失翠阴。已恐人间被汤旱,谁从天上作商霖。崇墉定有千箱积,果腹同倾四海心。我亦不须忧脱粟,聊赓既醉入瑶琴。
秋怀。宋代。连文凤。漫漫秋夜长,夜长不能寐。抱琴出中庭,月影落在地。一弹复再弹,声澹趣亦至。谁家筝笛声,纷纷乱人思。音响何急促,忽忽无古意。嗟哉锺仪心,千古独憔悴。
食蟹四首 其三。宋代。谢薖。论功直与酒杯同,何事生憎在水中。不使落汤频下箸,终令骨醉耐春风。
次韵和师稷清明怀乡之什 其七。南北朝。邹浩。南明山下枕清流,胸次尘无一点留。只恐少微黄色动,终然来作济川舟。
嘉陵江上。清代。张问陶。利州山水淡宜秋,波浪潺湲绕郭流。彷佛巴渝东去路,一帆风雨峡中舟。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宋代。洪咨夔。绮疏浸影槐龙转,绣户浮香艾虎垂。砚冷玉蜍金井水,手抄警戒爱君诗。
浮槎。宋代。薛季宣。浮槎尔乔木,来从何处村。托迹久非地,湍水撞其根。一辞古岩头,去去随潺湲。上有飞鹭翔,下有白浪翻。浪激信反覆,鹭去无回骞。十浮将九沈,任彼回风掀。飘泊未云已,惊落见者魂。今凭逝川波,故凭川上原。原中复何有,草木故自蕃。洄流溃前汀,薄命乃独存。人生尽如此,株木奚足论。
月下笛 读山中白云词感怀玉田生,即用其赠仇山村韵。清代。易顺鼎。公子秦川,布袍落魄,来称杭友。金荃万首,几人标格同瘦。鸥边又绿西泠水,问送得春愁尽否。想吟魂尚在,秋寒鲸背,紫箫离手。过后。才名旧。只换了藏鸦,六桥疏柳。词家仅有,浣花应配诗叟。山云入卷飞清气,却不信仙蓬去久。剩如此好江湖,朱十依然载酒。
嘉鱼夜舟。明代。郑旻。挂席空江夜不眠,浩歌遥望月中天。沧浪渔父如相问,独醒非关惜酒钱。
说潮 其三。清代。丘逢甲。神泉生神童,实祀乡贤祠。乃复有仙童,化作云雨师。神童不得见,吾见神童诗。仙童不得见,石有仙迹遗。牛背明斜阳,想见横笛吹。至今圣者庵,背笠短发披。祷云云即生,祷雨雨即施。飞霖沛五羊,灵寝仙来嬉。夜半三元宫,朝天骑文螭。潮人说孙仙,感德非徵奇。人生无后名,老死将何为?生而不济物,高官惭牧儿。
阳关曲。宋代。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汗无声转玉盘。此声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琵琶。唐代。白居易。弦清拨剌语铮铮,背却残灯就月明。赖是心无惆怅事,不然争奈子弦声。
宴俞光禄宅飨自毙象脯闻侍朝仪五十馀载矣二首 其一。明代。黄省曾。南越当时献,充庭五十年。天房叨上豢,龙陛杂多贤。徒毙空瑶象,为珍秪御筵。如何髦约美,传向草茅边。
素梅 四七。元代。王冕。地老天荒尽可花,不同桃李竞繁华。要知鼎鼐调羹味,须问旧时丞相家。
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宋代。李廌。土渴山焦独在阿,考盘孰与世相遇。皇皇夫子犹伤凤,碌碌苍生尚执柯。头白已惊为学晚,日长赢得读书多。北禅释子应相笑,树瘿多年变木鹅。
苦寒行二首。宋代。张耒。淮南苦寒不可度,积雪连山风倒树。长淮冻绝鱼龙愁,哀鸿傍人飞不去。雪中寒日无暖光,六龙瑟缩不肯骧。老惫孤舟且复止,坚冰三尺厚于墙。
虞美人(红遮)。宋代。杨泽民。小池芳蕊初开遍。恰似新妆面。扁舟一叶过吴门。只向花间高卧、度朝昏。浮萍点缀因风絮。更共鸳鸯语。花间有女恰如云。不惜一生常作、采花人。
即事二首 其二。明代。纪坤。风影摇摇酒幔青,画船多泊水边亭。醉来贪看鸳鸯浴,倚破红窗卐字棂。
山花子。清代。王鹏运。天外冥鸿不可招,十年心迹负团瓢。老境苍寒谁慰藉、月轮高。懒到冬山惟耐睡,愁呼浊酒等閒浇。赖有梅梢春信逗、两三椒。
至夜独酌二绝。宋代。郑刚中。一册韩文酒一杯,居然独酌兴悠哉。夜寒径醉即就枕,卧待新杨明日来。
正月二日雪。明代。张羽。瞥屑复飘萧,随春态更娇。未甘从旧腊,还解避正朝。琪树花偏早,朱楼玉易销。若教先一日,应湿紫宸朝。
隔帘听 夏夜大雨。清代。俞樾。正喜漏沉宵静,陡送繁声到。琤瑽不是先时小。是骤雨跳珠,怒号万窍。织女恼。把银河、半空倾倒。风声暴。雷声旋绕。蝶梦惊回悄。桃笙竹簟寒生峭。有老妻关切,隔房先报。夜凉了。须斟酒、罗衾添好。
感怀 其四。元代。戴良。良辰岂长遇,阴晦在须臾。今日弗为乐,明旦恐不如。都门多佳丽,清啭当座隅。促席道平素,况有高士俱。列俎过三鼎,倾酒尽百壶。挥金娱心意,慷慨不留储。达人每滔荡,俗士恒自拘。白头怀轗轲,抚己一长吁。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八。宋代。周紫芝。君房言语举世无,射策未许蒙帝都。巴人下里不足数,云韶九奏方纯如。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六。宋代。汪元量。第七筵排极整齐,三宫游处软舆提。杏浆新沃烧熊肉,更进鹌鹑野雉鸡。
题庠老颐庵。宋代。楼钥。下震上艮,下动上止。分明两片口脣,包著许多牙齿。祸自此出,故以言语为戒。病自此入,故以饮食为忌。庠者养也,颐者养也。名庠而住颐庵,知他养个甚底。直待吞却栗棘蓬,更与吸尽西江水。莫问这边那边,都是一个道理。
移桂遂长新叶喜而赋之。明代。张弼。百年古桂此移栽,旧叶渐飞新叶催。春雨深滋生意复,秋风又送好香来。爱渠傲雪凌霜掺,媚我吟风弄月台。公退携琴坐清荫,小山歌罢兴悠哉。
对花时节不曾忺。见花残。任花残。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
待眠。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髻儿半偏。绣裙儿、宽了还宽。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梅花引。宋代。赵汝茪。对花时节不曾忺。见花残。任花残。小约帘栊,一面受春寒。题破玉笺双喜鹊,香烬冷,绕银屏,浑是山。待眠。未眠。事万千。也问天。也恨天。髻儿半偏。绣裙儿、宽了还宽。自取红毡,重坐暖金船。惟有月知君去处,今夜月,照秦楼,第几间。
仙霞岭歌。明代。陈淳。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夸。流传岁月浸久远,此意零落说又差。谓酌流霞固浅陋,谓著霞衣亦浮葩。我来登陟动幽趣,愧无洒落清襟怀。聊寓数言代岭记,未可例视为南华。
用人韵达梅纠梁现。宋代。李昴英。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五瘴由心今一洗,笑渠辟瘴嚼人频。
和陶君锥庵重九惠章韵。清代。陈式金。满园丛菊手亲栽,今日迎君户早开。绕径探秋排雾出,登山得句似云来。重峦笔洒屏生色,六法谈深月浸杯。愿睹太平图黼黻,多君掞藻有奇才。
颂古三十一首。宋代。释如本。不出漫漫草路遮,出门犹更隔天涯。回机踏著通霄路,何处青山不是家。
题槐庭双身小照 其一。清代。林朝崧。何方学得分身术,镜里无端化两人。想是天涯知己少,故将形影自相亲。
自桐卢至新安杂咏十六首 其四 方干宅。明代。胡应麟。万山围欲合,一水去仍遥。不识方干宅,桃花满路飘。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宋代。王禹偁。经纬千年业,陶熔万物功。藩垣龙节在,禁掖凤池空。卤簿蒙寒雨,铭旌扬晓风。太常草仪注,全似葬周公。
夜坐因观杨伯虎和春字韵诗偶成五绝再寄。宋代。张镃。宦情侬自本来无,君亦琳宫暂逸居。西华武夷俱绝胜,可教诗卷此时疎。
秋日东湖。宋代。葛绍体。荻花风里桂花浮,万竹生云翠欲流。谁拂半湖新镜面,飞来烟雨暮天愁。
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唐代。羊士谔。追风岂无策,持斧有遐想。凤去留孤根,岩悬非朽壤。苔斑自天生,玉节垂云长。勿谓山之幽,丹梯亦可上。
送廖婿林伯鲁东归南寺席中因举送王长乐诗伯。明代。陈淳。良夜禅房款一游,义心相与重山丘。少陪文字赓酬乐,顿释胸怀鄙隐忧。我愧反身无寸得,君方努力勇前求。悬知日有新新益,还肯双鱼远寄不。
江城子(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宋代。魏了翁。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