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陈情圣主怜,一朝报许遂言还。长卿谢病非因慢,康乐怀归不待年。
松菊久荒彭泽里,烟波重泛太湖船。惭余亦有东山兴,却恋南枝未忍宣。
顾武祥免官寄柬。明代。皇甫汸。闻子陈情圣主怜,一朝报许遂言还。长卿谢病非因慢,康乐怀归不待年。松菊久荒彭泽里,烟波重泛太湖船。惭余亦有东山兴,却恋南枝未忍宣。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皇甫汸。(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秋日苦雨和退如太史 其三。明代。袁宏道。河漕西下沸如汤,骤雨那知触禁墙。金马门前泥没象,铜驼陌上水平坊。千家灯火然阴壑,五夜哀呼彻未央。缚竹为箄通市口,大都风景似南方。
酒酣歌赠郑继之地官。明代。孙一元。司徒之官不可求,早年通籍金闺游。青袍只今厌奔走,儿女衣食泣道周。屡见文章出翠釜,未闻廊庙登天球。乡关万里望不及,风吹离思江花愁。野人劝汝早归来,尘埃肮脏难为俦。朝廷嬖孽未除尽,早晚尚有巴蜀忧。冰雪照野惊岁暮,行人烽火多阻修。天狼出明东海岸,哀凰独叫西康州。酒酣对汝不料事,为此长歌歌未休。
过沁水县。唐代。王翰。邑小居民众,途冲过客多。田荒多间石,路险半登坡。市米如炊玉,村醪似饮河。广文青眼顾,相慰问如何。
广海张氏节孝卷。明代。区越。矢尽狐山死报天,海濒孤寡实堪怜。高枫泣望三千里,遗骨收归四十年。直赖精诚相感格,所嗟情事久针毡。全归再仗邻翁力,岂得亲贤是偶然。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六国论。宋代。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朱旂凤阙展,弄罢五弦,南薰敲竹。雨糁桃蹊,钱浮荷沼,一瞬染成新绿。玉皇香案吏,曾是时、鹤飞江国。对此际,每丹霄效瑞,非烟郁郁。
卜筑。陶山曲,凤榭月台,图画应难足。绿绮春浓,青蛇星烂,肯便稳栖烟麓。玳筵称寿,清皓齿、霏霏珠玉。竞屈指,看芝封紫检,鸣驺入谷。
喜迁莺(叔父生日)。宋代。史浩。朱旂凤阙展,弄罢五弦,南薰敲竹。雨糁桃蹊,钱浮荷沼,一瞬染成新绿。玉皇香案吏,曾是时、鹤飞江国。对此际,每丹霄效瑞,非烟郁郁。卜筑。陶山曲,凤榭月台,图画应难足。绿绮春浓,青蛇星烂,肯便稳栖烟麓。玳筵称寿,清皓齿、霏霏珠玉。竞屈指,看芝封紫检,鸣驺入谷。
回风岭。明代。钟芳。南北风声倩斡旋,回风应是力回天。当年洚水生灵垫,恨不移之障百川。
云居佑禅师烧香颂。宋代。黄庭坚。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虎驮太华入高丽,波斯鼻孔撑白日。
双清亭。宋代。郭印。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半。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竹色波光交借重,照人心骨有馀清。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十二。唐代。钱珝。翳日多乔木,维舟取束薪。静听江叟语,尽是厌兵人。
劳歌。宋代。张耒。暑天三月元无雨,云头不合惟飞土。深堂无人午睡余,欲动儿先汗如雨。忽怜长街负重民,筋骸长彀十石弩。半衲遮背是生涯,以力受金饱儿女。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天工作民良久艰,谁知不如牛马福。
相见欢。清代。陈洵。风声昨夜潮头。钓筒收。谁唤彩云明月下莲舟。笙歌送。都如梦。几曾留。唯有一川鱼鸟替人愁。
临洛水。唐代。李世民。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云松轩杂韵六首寄呈轩中诸君子 其四。元代。刘崧。东篱把菊陶元亮,北渚搴兰楚屈平。几曲清歌一壶酒,高情元不累虚名。
用元韵答銛老。宋代。王炎。舐犊酸辛入客怀,何堪婪尾更传杯。却思拈拂谈名理,肯惮携筇数往来。
减字浣溪沙 其四。清代。况周颐。一晌温存爱落晖,伤春心眼与愁宜,画阑凭损缕金衣。渐冷香如人意改,重寻梦亦昔游非。那能时节更芳菲。
杂咏三首。宋代。王安石。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莫春柬林咨伯太史 其一。明代。张萱。帝里春将莫,他乡客独颦。风尘双短剑,天地一畸人。不惜黄金尽,空馀白首新。应怜扫门者,早为报平津。
杂怀 其三。明代。王廷相。旸晖入绮树,和气袭高堂。嘉宾四面来,绮缟夹车厢。鹿鸣奏雅曲,钟鼓何喤喤。丽鸟盻庭柯,缀舞纷纵横。三星在东户,起视夜未央。乐者情以适,愁者情以伤。我有所怀念,邈在天一方。独有黄鹄飞,可以解我肠。
寄全椒山中道士。唐代。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归善陆侯游罗浮淋雨不果以诗见贻次来韵赋谢。明代。张萱。欲访名山与大川,幽怀须问米家癫。西来此日霓旌远,东望何时鹤驾便。选胜留题千古在,登高作赋万人传。悬思省歛行秋令,更向山灵订宿缘。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宋代。杨万里。梅诗脱草巳流傅,要赴梅前更雪前。唤醒诚斋山里梦,落英如雪枕砖眠。
秋晚山中别业。唐代。卢纶。树老野泉清,幽人好独行。去闲知路静,归晚喜山明。兰芰通荒井,牛羊出古城。茂陵秋最冷,谁念一书生。
用李廷琼寓中都口号韵三首 其三。明代。郑真。淮南草木两逢秋,梦忆蓬莱海上洲。云绕觚棱瞻象魏,天开坛壝识郊丘。儒家冠阀何由报,圣代贤科幸见收。千里正须归去早,野田春水饭耕牛。
吴钩行。明代。徐庸。吴人杀二子,以血衅吴钩。吴钩虽有灵,吴王何用求。父子恩既断,君臣义难保。不如佩仁义,防身到终老。
何处难忘酒十首 其六。宋代。王令。何处难忘酒,王臣立荩方。群邪终自直,万死不摧刚。社鼠旁难塞,龙鳞逆易伤。此时无一盏,何以洗忧肠。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四。宋代。葛胜仲。屈曲云根屋旋移,下窥鸳瓦碧参差。不须欲速求儳路,自地升天理合迟。
寄王岐。宋代。贺铸。未从名宦两蹉跎,可但诗狂与酒魔。紫陌尘埃日驰逐,青楼灯火夜经过。当时豪纵年方少,今日疏慵病更多。唯见凭栏复攲枕,往来方寸奈情何。
大长公府群花屏诗 其三 石榴。元代。朱德润。雨馀鸣蜩歇,众绿郁阴翳。绡囊蹙红巾,光焰当林丽。映日萼先皱,临风叶如缀。秋深荐红实,颗裂排皓齿。祇应乘槎客,天上得先味。
晚岁感旧寄永兴相国晏公。宋代。宋庠。误知三十载,顽鲁寄洪钧。物化青氈旧,年惊白发新。河冰斜界陕,关树曲遮秦。何日陪师席,孤怀跪自陈。
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 其十。元代。黄溍。龙门尚想旧同游,药笼深惭晚见收。新筑沙堤却何日,欲归且复为公留。
感秋五首。宋代。杨万里。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遶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凯旋诗 其六。明代。金幼孜。圣皇除暴在安民,神武由来合至仁。纳款绥降宽大罚,尽令生育在阳春。
草堂雪霁卷为樊双岩宪副题。明代。左国玑。天皇开九宇,胙土罗群英。负海得樊侯,济水无波惊。千庐动织作,八校皆降耕。休沐省双亲,拥旄来郓城。筑圃构草堂,堂成雪初晴。戈鋋列晓色,俎豆听寒声。四座敞宾筵,为欢散幽情。时逝运不留,人往堂亦倾。萧条百年内,馀迹遗芳名。孙乃人中豪,屹起追前德。横豸登荒基,览古气悽恻。遐想屯军时,俨见旌旗色。开轩树兰荪,辟径剪荆棘。潇森寒竹秀,峥嵘古松直。飞雪洒林皋,凄清冷光逼。继世有令才,兹堂何壮哉。田横去岛上,宫殿生蒿莱。西陵掩魏主,铜雀虚高台。至今几千年,谁为整荒颓。琼楼已覆地,草阁还崔嵬。定想樊侯灵,应从雪霁来。
峻庵大中丞以会谳来禾公余过访喜赠 其一。清代。钱陈群。东巡扈从忆当年,马上相逢揖大贤。喜共谈谐随豹尾,早占位望识鸢肩。论交郑重金声比,载道勋名竹帛传。岁晏公余来话旧,真如雪夜子猷船。
减字木兰花(赠草书颠)。宋代。赵福元。吮媒弄笔。草圣寰中君第一。电脚摇光。骤雨旋风声满堂。毫厘巧辨。唤起羲之当北面。醉眼摩娑。错认书颠作酒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