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寒山寺送别。明代。高启。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丙寅岁秋再抵长松奉等慈师入城作诗记一时事。宋代。李薰。前来送师归,今日迎师去。送迎我何劳,师乃困行路。天公将归谁尤,耗释此下土。一水祸未忘,旱势复如许。小民惟怨咨,惜莫知其故。径须凭佛力,庶可回帝怒。自怜操持约,一念寄香缕。氤氤才上彻,云色暗窗户。数声跳珠急,忽已忘处所。老僧笑谓我,水旱要有数。德非与天通,造请辄违拒。官岂真德人,天意遽相与。更看鞭雷公,滂沛逐飞双。定身固如如,未始间行住。抗走不少停,政恐尘埃污。倾心太平日,十五一风雨。官既罢迎送,师亦得安处。我闻低头谢,勤尔相诲语。作诗书长松,来者尚有取。
寄贺胡正庵明府晋云南邓川州牧 其一。明代。释今无。美人为政在罗浮,晋擢云中道更优。已饮云霞窥宝箓,馀看经术羡中牟。半帆峡水波争远,匹马江亭路正秋。多少扳辕仙洞客,双凫那得暂淹留。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发将雪白,面作茶黄。触动眼三角,忘言口四方。明月松头鹤梦,香风莲底龟藏。净极发光光自照,虚空鸟印不成章。
采菱曲十二章 其四。明代。胡应麟。红颜二八定谁如,三十专房宠未除。头白楚宫看似旧,登车何用泣前鱼。
送章邦杰移家余杭包家山。宋代。贺铸。九江贤令尹,千载两相望。昔也陶彭泽,今之章瑞昌。拂衣置五斗,高兴挹羲皇。避俗陶无悔,达生吾与章。渊明三迳荒松菊,我携一瓢寓僧屋。渊明乞食踵人门,我卖神丸办蔬粥。渊明为酒接休元,我每移书谢州牧。渊明纸笔课儿曹,我子长歌紫芝曲。萧闲门户十三年,尚畏尘缘生处熟。行将卜隐包家山,誓与苍生链大还。愿君门外诛榛菅,来者勿拒容跻攀。镜湖遗老老且孱,犹堪护鼎诃神奸。功成拔宅自仙去,唯余井臼留人间。
杨公祠。明代。朱朴。敬诵杨公传,其如嘅叹何。行求前代少,恩感后人多。翠琰非无刻,甘棠未足歌。仪刑空想像,涕泗欲滂沱。直节曾谁桡,精灵信不磨。愿焉宾陆相,千载食嘉禾。
游滁山二十咏 其八 黄维烈囧丞以望日邀游百子潭。明代。郭之奇。水山幽至便通灵,云壑虚生动窈冥。一自天言河汉落,龙渊千载尚留形。
送欧阳子履董广东学政。明代。王鏊。六一风流殊未远,一门双璧价能齐。超升同日司文柄,洗濯多年出字溪。凤沼挥毫奎宿逼,羊城按节瘴云低。朔南此去应渐被,声教行看到四黎。
暑中杂兴。宋代。胡仲弓。是非不到野溪边,只就梧桐听雨眠。睡熟不知溪水长,鹭莺飞上钓鱼船。
和士特栽果十首 其二 李。宋代。刘子翚。仙枝移傍小岩幽,答遝名推第一流。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满庭芳。宋代。梅娇。一种阳和,玉英初纵,雪天分外精神。冰肌肉骨,别是一家春。楼上笛声三弄,百花都未知音。明窗畔,临风对月,曾结岁寒盟。笑杏花何太晚,迟疑不发,等待春深。只宜远望,举目似烧林。丽质芳姿虽好,一时取媚东君。争如我,青青结子,金鼎内调羹。
至安南次王编修韵。明代。林弼。安南远至极南荒,炎海无垠野望长。马援台前秋草碧,高骈城下暮烟黄。百年图籍归中国,三郡山河保故疆。万里天威如咫尺,西风回首白云乡。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二。宋代。许及之。雪坞霜窗合断魂,仙姿元住水边村。园丁莫讶盆池小,留得疏疏澹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