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校理寻花已落之作

答陈校理寻花已落之作朗读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风桃花千万树,几日飘零逐春去。四月枝头实正圆,频经采摘知何处。

别有兹桃种最佳,灵根久托在仙家。栽培不染尘寰土,枝干时披阆苑霞。

()

仙冠轻举竟何之,薜荔缘阶竹映祠。甲子不知风驭日,

朝昏唯见雨来时。霓旌翠盖终难遇,流水青山空所思。

()
尽净露天机。
只恐时人自执迷。
颔下藏珠当猛取,休迟。
道在身中更问谁。
()

午夜虹光烛斗寒,人间惊得御书看。当时未定君臣礼,想见先皇创业难。

()

招灵阁上霓旌绝,柏梁台中珠翠稠。

一身三十六宫夜,露滴玉盘青桂秋。

()

常爱金泉谢自然,题诗多在蕊珠篇。玄洲灵草自有种,西郭故人还作仙。

飞驭飘摇谁可想,断云流散世空怜。锦江何处无由到,乞与齐谐异日传。

()

花如铺锦柳如绵,落日空山哭杜鹃。痴客不知尘世事,颠厓长伴白云眠。

()
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
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
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
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
()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

丁郎皎皎玉为姿,灵輀忍睹赴郊圻。斯人厌世一何蚤,斯世可无宁馨儿。

克孝两亲悌厥长,肯忘根本伤同枝。若兄先去悲无歇,镕金为主相奉持。

()

嗜石未数奇章公,太湖洞庭无此峰。便拟翻身入青壁,谁见抱膝哦长松。

乳香从令飞鼠饮,绝路或与樵人逢。玉女下房不可到,只许云气随飞龙。

()
覆槛午阴黄鸟啭,烘帘晓日绛榴繁。
天子彩缕争新巧,共续千龄奉至尊。
()

十年磨一剑,绣血看成字。字似仇人名,难堪醉时视。

旧仇剑边鬼,新仇眼中泪。倚啸复悲歌,齧断长虹气。

()
西山南浦昔相逢,桂林象郡今相送。
长才妙略世所知,诸公遗人胡不用。
文风广被固可喜,志士远适岂其理。
上书报罢君勿悲,广西政复多事宜。
()
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
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

婷婷袅袅出纱窗,坐使红妆万目降。
翠袖薄笼春笋十,玉钗初合绿云双。
四弦对客追三叠,万唤令人忆九江。

()

玉笔高簪黛色浓,海门长日驻高舂。世情尽逐颓波去,谁住罗浮四百峰。

()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

春风送客皋亭下,话别殷勤袂宁把。别情苦多前路长,东西抗手高翱翔。

何以赠子金玉章,惓惓思心实难忘。勉旃令望遵周行,舌柔齿脆慎行藏。

()
三人证龟作鳖,有口都不能说。
须弥顶上浪滔滔,大洋海里遭火爇。
别别,金色头陀曾漏泄。
()

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燕风轻、庭宇正清和。苔面唾茸堆绣径,春去也、奈春何。
宫柳老青蛾。题红隔翠波。扇鸾孤、尘暗合欢罗。门外绿阴深似海,应未比、旧愁多。

()

湖边曾记踏花行,谡谡风篁十里声。
绿水青莲人载酒,绛楼红板伎吹笙。

()

银海光摇六出花,晴香一树映窗纱。谁陪东郭先生履,远访西湖处士家。

皓素本来同造化,清寒不许炫豪奢。卷帘爱索群姬笑,取水春烹雀舌茶。

()

瑶台紫府都归梦,碧洞红尘总是家。蓬岛有时来问信,桃源无处不开花。

()

文采翩翩锦绣胸,百年遗事笑谈中。王侯欲纪旗常烈,嗣续多传谱牒功。

碧沚烟波空夜月,沧洲花鸟自春风。诰绫尚玉琼瑶轴,却爱词臣制作工。

()

中怀和气祗如春,对酒赓歌莫厌频。半载昔同参国论,十年今长类天伦。

不辞命驾踰千里,应念同心有二人。珍重宗盟恩意厚,岁寒终始见松筠。

()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谈霏玉有香。

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

()

台上草堂台下田,临湖引水自丰年。寻常坐倦抛书去,万顷沧波一钓船。

()

上林曾共见莺迁,五百英豪气戾天。斗在并存嗟白发,成空半已锁黄泉。

菊花酩酊同今日,桂籍风流记旧年。愧辱新诗无以报,误烦褒笔比青钱。

()

五年外地看清明,袖手低回过客亭。谢絮楚萍无定著,春光如我更飘零。

()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蕊榜连年诏墨黄,联翩恩绶月中香。家声旧踵三槐位,儒学今标四桂坊。

酬唱共传花萼集,笑谈应聚德星堂。门同列戟知非晚,更遣乡评服义方。

()

海山千里起风沙,拂拂篮舆细雨斜。
云里桂松连岫碧,自酤市酒慰蕉花。

()
墙角栽梅分两下。
夹竹穿松,巧傍柴门亚。
不似西湖明月夜。
展开一片江南画。
()
罪放丙午末,归来辛亥初。
不谈天下事,犹诵古人书。
利病明诸掌,危疑儆后车。
他时果无悔,载籍定欺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