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张架阁。明代。高启。花落江南酒市春,逢君归骑带京尘。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姚行简抚干归霅川。宋代。袁说友。一见油然慰所望,巾车更辱到他乡。相从乐处光阴速,索笑浓时意味长。樽酒未堪留好客,湖山早已关归艎。秋来尚忆门前路,莫惜溪头屡买航。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厚意江洪绝品茶,先生分出蒲轮车。雪花滟滟浮金蕊,玉屑纷纷碎白芽。破梦一杯非易得,搜肠三椀不能赊。琼瓯啜罢酬平昔,饱看西山插翠霞。
为王公明枢密寿。宋代。释宝昙。老子当年此日生,麒麟元在地中行。岂惟谔谔人争忌,亦对堂堂目屡惊。持国尚卑千斛力,总戎曾作万夫城。经纶不似书痴绝,堪与君王造太平。
哭马甥三绝句。明代。王跂。若敖今日魂真馁,殷浩当年爱颇深。如此哀伤岂能久,也知泪洒暂时身。
叙归。明代。薛蕙。干禄耻虚薄,依方托疏慢。偃息虽久淹,幽栖宁若晏。一朝幸时会,逝言远游宦。端服朝阊阖,抽毫谒云观。短迹乏高足,弱植谢贞干。岂同渐陆羽,乍类登天翰。役役感羁旅,悄悄怀归叹。怅望承明庐,徘徊霸陵岸。脩路历城闉,初服返里闬。园墟申宿诺,壤石改新玩。陟榭瞰东田,寻溪溯南涧。竹树互邅回,鱼鸟共凌乱。平生览往昔,即事践昏旦。冥寂资神理,牵挛防世难。梅生入会稽,庞公去江汉。伤哉古今虑,绝景山岩畔。
赠张潜道。宋代。秦观。张生何为者,落魄不自拘。独携三尺琴,笑别妻与孥。一来泊吾里,忽已月再虚。朝游故人馆,暮止佛子庐。虽无食羹余,所乐常晏如。我欲有所进,生闻勿烦纡。君子闲有道,不专块然居。无道只深适,呜戏亦已愚。愿生脱尘鞅,从我沧海隅。
贺新郎(饯广东吴宪燧时持节宪江西)。宋代。李公昴。元日除书湿。到而今、西风老矣,贺轺初入。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久父老、攀留原隰。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冰雪操,又谁及。昨来容易风云翕。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况汹汹、波涛方急。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浇磊块,快鲸吸。
美人把镜图四首 其三。清代。胤禛。竹风飒飒振琅籼,玉骨棱棱耐峭寒。把镜几回频拂拭,爱他长共月团栾。
初入制院。宋代。释德洪。无所住生心,佛语祖师意。何人赏此音,空弦闲妙指。清歌饯馀年,坚卧答万语。了知空花间,无地容生死。
美女篇。清代。商景徽。美女东城隅,红颜华灼灼。垂垂十二鬟,一一飞金雀。初日照楼台,春游出宛洛。采桑攀远杨,搴芳捋丛薄。行路何踟蹰,中心谅有托。不知谁家子,白马黄金络。强言立道傍,翩然互酬酢。本非淇上姝,宁践桑中约。家无薄幸儿,白头负前诺。赠妾双明珠,还君抵飞鹊。日暮行归来,空闺守寂寞。
奉和七夕应令。宋代。徐铉。今宵星汉共晶光,应笑罗敷嫁侍郎。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静闻天籁疑鸣佩,醉折荷花想艳妆。谁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清代。纳兰性德。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宋代。苏辙。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忽报冬潮催出堰,俗缘深重道心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