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衡阳旧德门,虎符元帅有诸孙。山川我正怀桑梓,水木君能念本原。
两地衣冠曾不乏,百年忠孝至今存。相违不尽相留意,狼籍秋风酒满樽。
旧送彦仁一首追录于此。明代。文徵明。南望衡阳旧德门,虎符元帅有诸孙。山川我正怀桑梓,水木君能念本原。两地衣冠曾不乏,百年忠孝至今存。相违不尽相留意,狼籍秋风酒满樽。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六。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华榱璧珰,有馨椒殿。备物来陈,多仪式焕。曰册曰宝,是刻是瑑。并举以行,皇矣懿典。
登石鼓书院合江亭。明代。顾璘。滚滚双流合,棱棱独渚高。亭台含气色,城郭俯波涛。望岳川途迥,怀贤意绪劳。江风吹客鬓,秋思两萧条。
哭董彦孚。宋代。谢薖。川流日夜去,逝者乃如此。平时所知人,强半今为鬼。顷者哭子兄,泪积垢未洗。宁知少日间,俄又哭董子。忆昨招君谈,时维六月朏。君方以病告,一卧不复起。启手无别言,恸哭长已矣。初君在童丱,警敏无与比。读书五行下,大父尝窃喜。谓当寄门户,竟以韦布死。死生事亦大,谁能独免耳。愿沾甘露味,倘悟无生理。
春尽喜南薰。明代。梁元最。浮云不可扫,落日春光老。过雨碎飞花,夕阳薰细草。蝶怨晓风忙,蝉爱浓阴好。东郊车马停,西园芰菱早。有客有客自弹琴,一曲南薰舒素抱。恍如江上水龙吟,乍觉游鱼浮绿藻。飘飘清响入云霄,仙子乘鸾羽衣皓。东风吹尽锦堂春,白眼青天歌浩浩。知音千古者云谁,我欲从之向霞岛。
乌夜啼·露华洗天天随水。元代。宋无。露华洗天天随水,烛光烧云半空紫。西施夜醉芙蓉洲,金丝玉簧咽清秋。声鼓鞭月行春雷,洞房花梦酣不迦。宫中夜夜啼栖鸟,美人日日歌吴歈。吴王国破歌声绝,鬼火青荧生碧血。千年环仲耕狐兔,鸟术纸钱挂枯树。髑髅无语满眼泥,曾见吴王歌舞时。乌夜啼,啼为谁。身前欢乐身后悲,空留瑟怨傅相思。乌夜啼,啼别离。
答端。唐代。韦应物。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连雨。唐代。白居易。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遇俞献父。明代。范汭。与汝垂髫共里闾,别来不省六年余。情知一见又成别,犹胜逢人数寄书。
闻军过。元代。方回。老胆堪多恐,焦脾更积忧。军声时汹汹,债事日悠悠。西路危单骑,东滩乏便舟。情怀无一可,风雨五更头。
梦得卧病,携酒相寻,先以此寄。唐代。白居易。病来知少客,谁可以为娱。日晏开门未,秋寒有酒无。自宜相慰问,何必待招呼。小疾无妨饮,还须挈一壶。
拜明招二先生墓有感。宋代。王柏。束发家庭识所宗,平生心在瓣香中。白头始下券台拜,的的精诚自感通。
诉衷情·宝月山作。宋代。仲殊。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题赵鸣所画林下看云图。元代。刘崧。何地好幽栖,青林带碧溪。藤垂猿共挂,叶暗鸟频啼。避俗还衣褐,看云只杖藜。几时真不负,归问武山西。
井陉。宋代。刘涛。寒压岁峥嵘,山阴日少晴。败眠鸡小梗,劝坐火多情。便面堪长路,牵头破老兵。谁教恋升斗,尽室此途行。
钱塘鹤。唐代。吴仁璧。人间路霭青天半,鳌岫云生碧海涯。虽抱雕笼密扃钥,可能长在叔伦家。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和阮亭韵 其二 夜饮。清代。彭孙遹。春檠双吐绯罗烛。文犀酒泛葡萄绿。袅袅洞箫声。牙娘按字清。投琼聊作戏。莫赚萧郎醉。今夜好秋光。月明衾枕凉。
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宋代。葛立方。蝇馆先生心若灰,犹怜梅蘤傍墙栽。瀛洲快睹春风面,却笑江南苦未开。
清门 其二。宋代。刘攽。蜀山漠漠水溶溶,高阁经营得我公。万轴铅黄无脱简,千寻清白有遗风。地留神苑逍遥外,天占仙壶缥缈中。公是蓬莱真学士,故应乘此问鸿蒙。
陈先辈故居。唐代。皮日休。杉桂交阴一里馀,逢人浑似洞天居。千株橘树唯沽酒,十顷莲塘不买鱼。藜杖闲来侵径竹,角巾端坐满楼书。襄阳无限烟霞地,难觅幽奇似此殊。
菩萨蛮 其二。清代。蒋春霖。青溪流水宵乌咽。青溪杨柳无枝叶。远客莫相思。江南春信迟。迟君堤上道。堤下多荒草。布谷雨声中。野花肠断红。
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唐代。杜牧。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汉武惭夸朔方地,周宣休道太原师。威加塞外寒来早,恩入河源冻合迟。听取满城歌舞曲,凉州声韵喜参差。
晚春。宋代。范成大。静极闻檐佩,慵来爱枕帏。隙虹飞永昼,帘影碎斜晖。燕踏花枝语,蜂萦柳絮归。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
年老逢春十三首。宋代。邵雍。年老逢春兴未收,愿春慈造少迟留。既称好事愁花老,须与多情秉烛游。酒里功劳闲汗马,诗中罪过静风流。东君不奈人嘲戏,僝僽花枝恶未休。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清代。曾国藩。山县寒儒守一经,出山姓字各芳馨。要令天下消兵气,争说湘中聚德星。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书生自有平成量,地脉何曾独效灵!
有感二首 其一。清代。陈式金。江乡凋弊甚,况复困沈疴。草舍晨星少,荒田蒿艾多。犬鸡如隐豹,狼狈类贪魔。生计从何觅,徒劳唤奈何。
冯县丞挽歌词。宋代。陆游。尊公同故里,季父接周行。晚喜乌衣巷,重逢玉树郎。名流多赏识,荣路正腾骧。愁绝河梁上,风烟暮莽苍!
唐多令。清代。吴灏。风雨闭蓬窗。小安簟枕凉。听声声、雨也偏长。夏日忽如秋日冷,好睡觉、梦黄粱。似此忒轻狂。萧閒自在香。野蔷薇、撒满一床。叫个月儿来伴我,清影下、胜秋娘。
逍遥咏。宋代。宋太宗。何处堪依仗,经心便皱眉。世情多诡诈,业重信愚痴。取次招他谤,违非不自知。貌恭无德行,祸福在修持。
送陈守。宋代。郭印。惟昔号能吏,在公勤严明。挟兹来共理,教化日流行。堂堂陈汉州,所至树风声。四美出天性,早擅循良名。平心衡称物,敏手刀发硎。奸黠胆欲破,隐伏无遁形。千里归镇静,人神各安宁。爱物及鱼鸟,游泳全其生。舆言诵嘉政,不待三年成。房湖天下绝,好景无阴晴。退食来徜徉,风月搅诗情。修竹如君直,流水如君清。岂无宴赏心,对此乐事并。国步正艰险,天骄尚纵横。惜哉廊庙器,乃尔屈专城。瓜期忽忽来,岁月令人惊。车辙不容卧,去意一何轻。金陵一水通,当宁思豪英。况最郡守课,由来入公卿。君才森武库,可当十万兵。行矣佐中兴,力扶天柱倾。
对月赠答二首。宋代。赵蕃。焚香拜月君怀我,对月停杯我忆君。莫羡月圆圆又缺,会看人合合无分。
观南塘四首呈沈守。宋代。陈傅良。乐在宜休水竹间,十年黄帕裹朝冠。却乘五个花文马,来与江村妇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