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寝物务宁,时昏群化伏。劳人嘅寤歌,旅者怀出宿。
倚徙穷阴冱,屏居夜气肃。游星回素郊,严霜下庭木。
玄黰忽变节,衰株遂临复。徂生苦鲜欢,运往悲志促。
前轨修已侵,后涂谅当卜。嗟尔同行子,及此荃蕙馥。
岁除贻廷实太常子容同年。明代。徐祯卿。岁寝物务宁,时昏群化伏。劳人嘅寤歌,旅者怀出宿。倚徙穷阴冱,屏居夜气肃。游星回素郊,严霜下庭木。玄黰忽变节,衰株遂临复。徂生苦鲜欢,运往悲志促。前轨修已侵,后涂谅当卜。嗟尔同行子,及此荃蕙馥。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和徐秘书。宋代。徐铉。年少支离奈命何,悲秋怀旧苦吟多。龙泉有气终难掩,荆玉无瑕岂惮磨。会偶良工收杞梓,莫将闲梦挂烟萝。他年得路抟风去,肯念今朝煦沫么。
夏日病居杂兴十首 其四。明代。王慎中。寥寥谁与论,悄悄自怀恐。他日理韦带,知当移几孔。
炼城口阅工。明代。申佳允。水来天上险黄河,牛马风烟日日过。雁落长堤寒杵动,鸿飞中泽夕阳多。荆隆一夜桃花发,练苑三秋瓠子歌。收得安澜碑勒绩,禹功楼上望仙舸。
谢政事王侍郎伏日送冰。宋代。王禹偁。火云如山暑雨歇,天地炉烘三伏月。玉皇教散阆苑冰,斲开北陆琼瑰窟。峨峨贮向瑶花合,分命中官赐黄合。凤皇池上玉壶盛,温树风声顿萧飒。台恩分与西垣士,纶诰稀疏方假寐。卞和抱璞入直庐,从此惊忙不成睡。怒蝇休向笔端飞,抵鹊浑疑山下坠。寒生毛发清牙齿,脆若玉芝甘似醴。炎风暑气都不知,空作狂歌谢知己。
近清明二首。宋代。张耒。斜日去不驻,好风来有情。江城过风雨,花木近清明。水树闲照影,山禽时引声。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
招义驿。宋代。朱子恭。霜林红叶趁桐花,路转崖根百迟斜。霁日断云成徙倚,湘南秋尽未还家。
十五日明发石口遇顺风。宋代。杨万里。溯流浅水刺楼船,百棹千篙祇不前。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无数小舟俱在后,追侬不及指为仙。
次韵汪英春九日酒边。宋代。陈著。有客相过风雨秋,唾飞珠玉胜珍羞。但知女似谢道蕴,不道吾为马小游。
蓉湖。清代。陶乾。古渡烟光暝,蓉湖夜色殊。疏钟随月到,细火入林无。秋水伊人远,寒汀落雁孤。相依独渔父,买醉近菰蒲。
雪后登代州城楼时虏犯岢岚三首。明代。谢榛。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明代。高启。长物元无有,何劳犬护扉。借看高士传,学制道人衣。窗破容萤入,船空载鹤归。定缘幽事绕,不是宦情微。¤
再和潘孟与得九真。明代。李之世。化草曾闻是美人,今来海国作波神。不烦占验披枝得,若问灾祥数节亲。飓母翻风吹海立,石尤噀墨搅天匀。宰官亭下年年拜,茎草真成丈六身。
夜次鹦鹉洲。清代。文良策。不从大道绕襄阳,已报前头是武昌。江汉夜寒春似梦,楼台人静月如霜。赋成鹦鹉终无命,立向烟波一断肠。拟把孤坟较疑冢,年年草长问谁芳。
吊贾岛二首。唐代。曹松。先生不折桂,谪去抱何冤。已葬离燕骨,难招入剑魂。旅坟低却草,稚子哭胜猿。冥寞如搜句,宜邀贺监论。青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鸟为伤贾傅,马立葬滕公。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一朝今古隔,惟有月明同。
遣兴 其一。元代。王冕。凿井思所汲,耕田期有秋。人生岂无志?每为饮食谋。纷纷路傍儿,傥荡思公侯。风云一转折,事业不可筹。何如涧底泉?清清长自流。
感兴其二。唐代。李白。洛浦有宓妃。飘摇雪争飞。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解佩欲西去。含情讵相违。香尘动罗袜。绿水不沾衣。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好色伤大雅。多为世所讥。
酬刘进之。宋代。陈傅良。冰柱刘叉句,绨袍范叔寒。所亲多物望,相识半人寰。今老犹徒步,吾穷亦厚颜。幽怀真易足,万卷屋三间。
送陈云崖游三衢。宋代。周弼。吟得诗成若等闲,为吾开尽锦囊斑。不专瘦岛元和末,要且长城大历间。帆入乱潮随涨水,帽冲残雪度危山。从今便少春游伴,才过新生可得还。
十月九日陈诚之送菊花小诗奉答。宋代。周必大。十月风霜动,篱边菊始黄。从来司历过,失不闰重阳。
寄高司户。宋代。孙应时。一官何用落边州,索漠风烟两见秋。犹喜逢君结诗社,如何别我向糟丘。高怀谁与论醒醉,杰句能无忆唱酬。万里云开对明月,相思清兴满南楼。
赠人。唐代。杜光庭。静神凝思仰青冥,此夕长天降瑞星。海上昨闻鹏羽翼,人间初见鹤仪形。
睡觉扶头听晓钟。隔帘花雾湿香红。翠摇钿砌梧桐影,暖透罗襦芍药风。
闲对影,记曾逢。画眉临镜霎时间。相思已有无穷恨。忍见孤鸾宿镜中。
鹧鸪天(晨起,忽见大镜,睹物思人,有感而作)。宋代。赵长卿。睡觉扶头听晓钟。隔帘花雾湿香红。翠摇钿砌梧桐影,暖透罗襦芍药风。闲对影,记曾逢。画眉临镜霎时间。相思已有无穷恨。忍见孤鸾宿镜中。
秋夜对月寄汪宗彝 其二。明代。刘炳。抗节誓清瀚海,请缨愿系楼兰。尘涩腰间白羽,犹思射虎南山。
承天候驾四首 其二。明代。皇甫汸。金舆移旧邸,玉辇出离宫。侍从多方朔,参乘即卫公。褉堂逢德水,猎馆报春风。犹指邯郸路,分明怆帝衷。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矛与盾。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淮口作。宋代。晁说之。王畿胡骑满,何地可逃生。尽室半徒步,有舟无水行。长淮能见阻,久雨自难晴。杂立官称在,低头媿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