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深林起白云,白云飞处断红尘。伴行直到高峰上,舒卷纵横不碍人。
艮岳百咏 麓云亭。唐代。李质。山下深林起白云,白云飞处断红尘。伴行直到高峰上,舒卷纵横不碍人。
(?—823)唐人。始为汴州节度使牙将,尝以计诛李齐,迎韩充镇汴。终金吾将军。...
李质。(?—823)唐人。始为汴州节度使牙将,尝以计诛李齐,迎韩充镇汴。终金吾将军。
天宁晚集。宋代。郭印。僧寮便坐卧,触目兴何穷。庭竹留斜日,瓶花怯晚风。分无依宝社,心已脱尘笼。回首人间世,枯荣一梦中。
恭和圣制秋日秘阁观图书宴群臣诗。宋代。史浩。舜承尧治焕有章,祥开东壁正腾光。天临广内朝班肃,宴款仙山午漏长。已庆车书同薄海,行看琛贽尽名王。由来服远先文德,不待将军出定襄。
戏谢师直买伊阳田。宋代。刘攽。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雨。唐代。韩琮。阴云拂地散丝轻,长得为霖济物名。夜浦涨归天堑阔,春风洒入御沟平。轩车几处归频湿,罗绮何人去欲生。不及流他荷叶上,似珠无数转分明。
阙题。唐代。张说。婚礼知无贺,承家叹有辉。亲迎骥子跃,吉兆凤雏飞。温席开华扇,梁门换褧衣。遥思桃李日,应赋采蘋归。
雨后约雪湖游春二首仍前韵 其二。明代。谢迁。二月风光占一年,煖烟笼日雨馀天。清平世界藏遗老,萧散衣冠会列仙。径衬软红吟屐稳,湖添新绿钓舟便。胜游复恐孤成约,折简殷勤寄两篇。
怀故山寄贾岛。唐代。马戴。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和蔡生迁居二首蔡学佛故用杜老与赞公故事蔡。宋代。胡寅。浮生何处不蘧庐,且喜飘然乍卜居。一室未应忘洒扫,四邻聊复认亲疎。荔蕉饷客还堪饱,笋蕨登盘莫原余。有意相寻即扶杖,无烦赤足致双鱼。
题扁舟醉眠图。元代。宗衍。江水萧萧江岸风,泊舟不归何处翁。鼋鼍出没浪如此,尔尚醉游春梦中。空山云深白日静,松声如涛屋如艇。归来归来毋久留,不归恐君将覆舟。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宋代。文天祥。环堵尘如屋,累然一故吾。解衣烘稚虱,匀鏁救残须。坐处心如忘,吟馀眼已枯。不应留滞久,何日裹籧篨。
过庞佑甫。宋代。韩元吉。半亩方园水到门,地偏人静恰如村。声名不用卿王衍,文字真能仆屈原。举世知君如我少,平生学道欲谁论。何时共结柴桑社,篱下烽来菊正繁。
挽蜀帅赵侍郎 其二。宋代。李曾伯。西證膏肓急,人推仓扁医。惜哉当局晚,为此厉阶谁。公在民犹望,公亡事转危。忠魂千古在,近有紫岩知。
答人述先君旧事。清代。戴移孝。莫道吴兴事,酸风刺骨寒。相知皆死别,无处问平安。故鬼千家哭,孤城百战难。当时衣上血,今日与谁看?
闻人赏给舍园白牡丹拟作。明代。徐渭。牡丹红固好,白者更丰神。风露三更月,阑干几玉人。啼喑髽髻碧,样大酒盘银。放取端端去,扬州道上行。
次韵岩起晓晴。宋代。李弥逊。白衣苍狗暗还明,造物何心听改更。雨足龟鱼方得计,日高蛙黾自消声。浮溪荇带罗初展,粘壁虫书字不成。正喜太清无点缀,惨舒谁复较阴晴。
渔家傲。宋代。李之仪。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策杖萦纡寻远径。披昏暝。堤边犊母闲相并。遥想去舟魂欲凝。一番佳思从谁咏。憔悴归来如独醒。知何境。沈沈但觉烟村迥。
壬申游莲峰四咏 其三。明代。祁敕。我爱山中好,山云碧四垂。往来閒弄影,浓淡各含姿。出岫心何有,为霖众所期。游人亦潇洒,相对两忘机。
越裳道中。宋代。何绛。路转斜阳入翠微,轻车只与鸟争飞。春风共看王孙草,南北游人总未归。
寄内婉素。明代。杨基。天寒思故衣,家贫思良妻。所以孟德耀,举案与眉齐。忆汝事我初,高楼映深闺。珠钿照罗绮,簪佩摇玉犀。梳掠不待晓,妆成听鸣鸡。中吴昔丧乱,廿口各东西。有母不得将,独汝与提携。我复窜远方,送我当路啼。纷纷道上人,无不为惨凄。今年我还家,赤手无所赍。汝亦遇多难,典卖罄珥笄。朝炊粥一盂,暮食盐与齑。堂有九十姑,时复羞豚蹄。膏沐弗暇泽,发落瘦且黧。别来复秋深,露下百草凄。破碎要补缀,甘旨需酱醯。安贫兼养老,此事汝素稽。作诗远相寄,新月当窗低。
上巳寄孟中丞(一作鲍溶诗)。唐代。鲍防。世间禊事风流处,镜里云山若画屏。今日会稽王内史,好将宾客醉兰亭。
秋夜泊舟亭山下。宋代。陆游。逢水逢山到处留,可怜身世寄孤舟。一汀苹露渔村晚,十里荷花野店秋。羽檄未闻传塞外,金椎先报击衙头。煌煌太白高千丈,那得功名取次休。
梅花用东坡惠州韵呈子进昆仲。宋代。赵蕃。春风未著江南村,梅花有方先反魂。斓斑初疑霜集晓,烂漫忽若月挂昏。孤山寺下林逋宅,松风亭前东坡园。想应照水自愁绝,谁复好事来相温。我今居閒百无念,夜半始寝起及暾。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东南文士推诸孙,妙处不在工语言。要于险韵出奇峭,敢云小技未为尊。
衡门晚眺。宋代。陆游。幽居端似玉川生,茅屋支撑不更营。青旆荒寒增酒兴,锦囊零落负诗情。残无色榇斜阳远,落叶飞如野鸟轻。徂岁峥嵘忽如许?雁来又过会稽城。
次韵和岳季坚见寄。明代。刘基。尘埃不见望诸君,江海谁怜郑广文。雪里一筇穿虎出,竹间半榻与僧分。无人问字朝眠稳,有客论诗夜坐勤。豹褒羊裘等黄土,金章紫绶漫浮云。
题钱舜举折枝山茶。明代。刘基。岁暮寒气结,百卉无遗荣。懿此独不淍,方冬烨红英。有似节义士,特立不爽贞。幽居屏纷杂,丹铅寄深情。葱茏翠云翘,缀以流霞精。玄霜避晨艳,华月助宵明。坐令桃与李,无言愧微生。赠诗勿遐弃,贵之比瑶琼。
送客。清代。屈大均。莫上高台望,无穷是楚云。旧游稀白发,独往易斜曛。木落诸峰见,山空一叶闻。祗应盘石上,閒坐对秋分。
秋江晓望。唐代。皮日休。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杨以时复游郡下。明代。谢榛。乱后相逢日,论交半已非。谋生双鬓改,感旧十年归。帆落烟中浦,琴鸣竹里扉。重来傍燕市,霜露满秋衣。
送刘伯良宰信宜。明代。欧大任。明卿春出牧,慷慨又刘生。邸吏惊怀印,都人羡请缨。云随铜柱尽,山过窦州平。我欲移家去,鸣弦听诵声。
寄王善甫。元代。叶颙。昔公曾住金芙蓉,白云为侣栖丹峰。乾坤爽气星斗胸,手弄明月烟雾中。十年灯下诗书工,今年试艺棘闱中。其气似欲附冥鸿,翅拍天水摇天风。行将杖策朝圣主,岂止小展天南东。愿公献赋明光宫,直驱造化超洪濛。笔阵纵横谁敢攻,八荒一扫空奸雄。致君在上竭我忠,要令四海歌重曈。有如医王逞神功,下与浊世针盲聋。梦魂夜夜思见公,凝望不来忧心忡。人生飘忽浮萍踪,百年光景转眼中。秋风道上会相遇,便须握手一笑谈空空。
送都大茶马入觐八绝句 其二。宋代。项安世。使者东南甲第开,日边云气近蓬莱。要令二□知名字,故遣穷边万里回。
孟冬。唐代。杜甫。殊俗还多事,方冬变所为。破甘霜落爪,尝稻雪翻匙。巫峡寒都薄,乌蛮瘴远随。终然减滩濑,暂喜息蛟螭。
袷乡回升楼。清代。佚名。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参胜素虬,还归自庙。端闱百常,声环七校。万邦倾瞻,天若覆奉。
十一月二十八日用后山诗韵。宋代。虞俦。日暮江东天一涯,孤云飞处路何赊。雪将入腊未破白,梅过先春竞着花。过眼光阴浑是客,满怀风雨政思家。何如醉里都忘却,拟向穷途问麴车。
读刘蕡策。宋代。陈洎。药石危言治乱箴,贾生晁错是知音。可怜当日司文者,不畏人言合愧心。
鹭鸶。明代。唐之淳。丝羞顶发雪羞裳,敛翅凝眸立野塘。日晚莲船惊起处,逆风飞去两三行。
怀园秋兴。清代。车万育。爱与吾庐近,开扉步即舒。傍云朝选石,趁月夜摊书。深树鸣蝉处,高楼过雨初。悲秋人已往,痛饮说三闾。
再和十首 其一。宋代。刘克庄。色深乍捣守宫红,片细俄随蛱蝶风。到得离披无意绪,精神全在半开中。
予以甲寅冬过弋阳石桥戊辰正月重过。宋代。陈杰。周行淮汉万山川,重此经过十五年。野老眉间新世事,蹇驴背上旧吟鞭。几分春色梅花后,一片归心杜宇前。深谷有人难问信,石桥倚遍晚晴天。
南浦 秋水,用碧山乐府韵,同耕客赋。清代。龚翔麟。八月水平湖,映断峰、小岑黛绿新染。鬟雨更连宵,圆沙没、丝禽旧痕寻遍。柳根凉浸,烟梢低蘸鱼床浅。夕阳乍放,穿树影晒翅,飞来一片。采莼春晚曾过,有曲曲溪流,飘花引燕。此际碧粼粼,长天接、那记翠篙曾点。菱桡忽近,并眠惊醒鸳鸯怨。恰随渔子,呜榔去荡月,波心声远。
古意。明代。王象春。绮窗寂莫对花开,闲看残花点碧苔。花到长门原易落,不干风雨夜重催。
九江旅夜。清代。罗运崃。夜雨江城有客归,故园梦绕一湖飞。横眠短榻携镫近,漫数疏钟出寺微。独雁唳空悲远道,乱虫狎火笑忘机。卷帷起向南轩坐,断续轻风已满衣。
鹧鸪天。宋代。杨无咎。不学真空不学仙。不居廛市不居山。时沽鲁酒供诗兴,莫管吴霜点鬓斑。只麽去,几时还。岂知魂梦□□间。凭君休作千年调,到处惟□一味闲。
病中作。宋代。陆游。此事明明在默存,一身元有一乾坤。不忧竖子居盲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力守谁能发底火?深潜自足美灵根。用功若到无功处,千载乘云不足言。
合阳晓发。明代。温纯。侵晨出郭门,萧瑟望朝暾。霜逼秋禾熟,日烘野马奔。兵戈连塞徼,耕凿几烟村。抚景临岐路,凄然欲断魂。
白发。金朝。秦略。临水时自照,照我须与眉。须眉何所似,恰似纯白丝。从兹一白后,宁有再黑时。譬如花落地,不复还故枝。殷勤语须眉,听我自解诗。幼小痴读书,既壮多忧思。自苦有冰檗,自润无膏脂。劳生到今日,汝白将何辞。
曹氏寒碧即事。宋代。葛绍体。小窗棋静一枰空,多事蝉声断续中。过雨凉生醉归去,不知明日又秋风。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 其七。明代。袁宏道。客路虽云苦,烟波亦自清。云开九子近,月上五湖明。石壁同僧看,花坊信马行。家缘无十口,少累省忧生。
四月晦同吴纯叔憩刘氏园亭各赋以花下一壸酒为韵五首 其四。明代。皇甫汸。林深堪驻马,鸟宿不惊凫。坐遣花间月,慇勤上玉壶。
次韵刘尉雪后东冈寻梅。宋代。周紫芝。雪压东冈千树梅,忍寒谁肯为渠来。却愁花底人如玉,羞得南枝不敢开。
点绛唇。宋代。吴文英。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容睡。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训蒙绝句 为人。宋代。朱熹。辛勤尽作求闻计,沽得过情声誉来。自外而观为可喜,此心已失实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