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苦寒。明代。高启。北风怒发浮云昏,积阴惨惨愁乾坤。龙蛇蟠泥兽入穴,怪石冻裂生皴纹。临沧观下飞雪满,横江渡口惊涛奔。空山万木尽立死,未觉阳气回深根。茅檐老父坐无褐,举首但望开晴暾。苦寒如此岂宜客,嗟我岁晚飘羁魂。寻常在舍信可乐,床头每有松醪存。山中炭贱地炉暖,儿女环坐忘卑尊。鸟飞欲断况无友,十日不敢开衡门。朅来京师每晨出,强逐车马朝天阍。归时颜色暗如土,破屋暝作饥鸢蹲。陌头酒价虽苦贵,一斗三百谁能论。急呼取醉竟高卧,布被絮薄终难温。却思健儿戍西北,千里积雪连昆仑。河冰踏碎马蹄热,夜斫坚垒收羌浑。书生只解弄口颊,无力可报朝廷恩。不如早上乞身疏,一蓑归钓江南村。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筑城怨。明代。徐勃。筑城何太苦,百万征夫泪如雨。年年劳役筋力尽,含涕犹添城上土。家家戍妇望夫还,不知已死长城间。长城一望白于雪,由来半是征夫骨。
郊外即事七首。宋代。袁燮。舟中无事阅陈编,千古高风挹圣贤。奔走徒劳竟何补,兴怀旧隐思凄然。
次韵罗制干投赠。宋代。方岳。中秋明日是,雨色半苍崖。无月可吾子,有诗倾老怀。人间棋局面,身外酒生涯。莫及边头事,谁知浊与淮。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宋代。陆游。粥香可爱贫方觉,睡味无穷老始知。要识放翁真受用,大冠长剑只成痴。
宋宰不赴王倅招有诗次韵。宋代。虞俦。风号天籁怒,雷引雨声长。但喜书帷润,那知酒斚凉。夜光宜月露,霁色醒松篁。通介从流俗,徐公自有常。
丝海棠。明代。张天赋。紫茎红心七缕丝,歛藏春色许多时。上林回首皆零落,独趁西风艳冶姿。
秋日杂兴二十首 其九。明代。程敏政。南山古兰若,正据清溪浔。墙东有嘉木,下蔽一亩阴。每当三伏来,凉吹如秋深。馀年复多病,困彼炎熇侵。野僧相后先,时来涤烦心。金飙动地至,萧萧但空林。炎凉亦偶尔,倚树成孤吟。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唐代。李白。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郊祀乐章·登门肆赦皇帝升御座宫架奏黄钟宫。宋代。崔敦诗。太礼备矣,銮车阗阗。帝来维何,赉及幅员。有声伊肃,有客伊虔。彼雉斯开,帝坐中天。
新居漫兴 其二。清代。陈忠平。也无画栋与雕牙,市井尽头寒士家。早出即冲方便面,晚归先锁自行车。当窗明月心能净,堆案奇文眼欲花。莫讶门前村犬吠,邻人过访话桑麻。
南旺湖泛月。明代。徐熥。兰舟乘月下黄河,一片清光漾碧波。宛似江南湖上景,分明惟欠采莲歌。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宋代。孙应时。岁寒松柏苍,波动金石止。物生不自别,有时正须此。真源在极致,空谈非实理。玉汝其或成,造物恩大矣。
寄皇甫七。唐代。白居易。孟夏爱吾庐,陶潜语不虚。花樽飘落酒,风案展开书。邻女偷新果,家僮漉小鱼。不知皇甫七,池上兴何如。
赋得溪上落花。明代。袁宏道。碧溪香重水鳞鳞,飘雪回风舞最新。欲止又飞如照影,乍开忽乱似分身。愁深孝女江头月,梦逐陈王枕里人。欲把遗芳付仙子,任他杨柳六街尘。
送黄木香与九兄。宋代。苏泂。妃子妖红湿领巾,马嵬遗恨几番春。如何淡素衣龙衮,一似秦宫入道人。
昭德皇后挽歌词。唐代。白居易。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青楼曲 其二。明代。徐熥。帝城三月雪全消,新柳如丝学舞腰。何处女郎齐度曲,桃花春水赤栏桥。
议乡饮图代柬呈胡府尊。明代。林光。堂有明伦两字悬,斯图谁后复谁先。朝廷据分惟尊爵,乡党推情只论年。三老五更天子让,西宾东主有司权。且看阙里宣尼教,谦退恂恂退不言。
金明池。宋代。王安石。宜秋西望碧参差,忆看乡人禊饮时。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青天白日春常好,绿发朱颜老自悲。跋马卧堪尘满眼,夕阳偷理钓鱼丝。
九日留别吴太仆春坪 其一。明代。释今无。自怜重九日,握别素心人。未饮茱萸露,先聆白雪音。潘花飞远瀑,卫玉映长林。自此起相忆,寒云万里深。
和子念移居四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花雨燕泥香,绸缪牖户傍。昔移唯破砚,今徙益匡床。赋草多鹦鹉,衣囊少鹔鹴。自能贫任侠,孰谓醒而狂。
东原对月。元代。刘崧。土屋无风尚不关,屋前遥见两青山。瓦盆盛酒茆铺席,何日柴门望月还。
次韵季直弟春日雪。宋代。喻良能。休惊双鬓二毛加,且喜东君发物华。未向林梢开嫩叶,先於檐际舞飞花。鼠须正好书春帖,蟹眼偏宜试露芽。便欲扁舟访安道,不堪山驿水程赊。
与黄本和同舟。元代。郭奎。宜春台下濑,轻棹疾如帆。人物同黄宪,风流似阮咸。寒花犹覆石,飞翠忽沾衫。出峡频回首,苍茫日半衔。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唐代。白居易。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重过瑞金江。宋代。吴浚。水瘦滩声健,天寒霜意新。犬牙舟过石,鱼贯路行人。到眼心应识,回头迹易陈。时平刀剑息,失喜问遗民。
补史十忠诗·淮东制置使知杨州李公庭芝。宋代。刘壎。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拆。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
怀白阁道侣。唐代。贯休。寒思白阁层,石屋两三僧。斜雪扫不尽,饥猿唤得应。香然一字火,磬过数潭冰。终必相寻去,孤怀久不胜。
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唐代。李颀。罢吏今何适,辞家方独行。嵩阳入归梦,颍水半前程。闻道淮阳守,东南卧理清。郡斋观政日,人马望乡情。叠岭雪初霁,寒砧霜后鸣。临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
知山堂雅集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晏坐清觞疏,苦唫寒烬落。幸远丝竹喧,转羡幽抱廓。留欢就閒轩,延望倚虚阁。寄谢招隐篇,居然得丘壑。
过白子直。明代。欧大任。蹩躠风尘尔蚤回,射阳渔长兴悠哉。好书竹简三车积,纳印柴门五柳开。浯水僧携唐颂至,谷城人榻汉碑来。白家更有香山社,宾客何因得共陪。
集古 十日对菊。金朝。李俊民。篱菊香寒晚吹笙,可怜荣落在朝昏。浮生也共花无别,不受阳和一点恩。
次韵和邻几秋雨十六韵。宋代。司马光。气象殊朝夕,兴居错晦月。混元初不宰,霪雨浩无程。垫隘宁天意,咨嗟固物情。晏{温氵换日}方有望,蔚荟已随生。杲杲升还隐,凄凄断复行。乱莎长被径,荒藓绿缘甍。辙迹康庄绝,潢污垅亩平。茅茨不足庇,禾黍若为成。蟋蟀颓墙泣,伊威坏灶盈。乘时众鸥舞,得意怒蛙鸣。牛马谁分异,萧兰已混并。居闲犹叵度,负重况遐征。舟泊种无渚,轮摧路有坑。轑羹愁病妇,炀灶拥寒婴。灾不妨明德,神应格到诚。淳光终下烛,时藿久心倾。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心月孤圆自不知,不涉圆亏光影灭。马师父子错商量,拂袖便行犹未彻。诸人还见心月麽,急著眼看,重重金屑。
桐冈席上送朱二峰给事。明代。左国玑。湖南遥望雪云开,汉使星轺帝里来。华馆暂能留客醉,夕阳休向别筵催。夷门灯火逢元夜,楚国民风问草莱。何日回旌更春赏,杏花东郭共传杯。
金陵后观棋(六首选一)。清代。钱谦益。寂寞枯秤响泬寥,案淮秋老咽寒潮。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横见六朝。
袁肖海判沧州前令黄岩佐襄阳谪今官。明代。游朴。除书复捧向沧州,潦倒新恩怆旧游。天姥双凫元自远,岘山片石为谁留。十年射策还今日,一曲离歌况暮秋。欲解佩刀情已结,翻怜去雁逐征辀。
忆潘景升。明代。袁宏道。赤仄何年至,青蛾几日休。当衣归楚子,兑酒卖吴钩。冻雨江豚泣,邮风海若秋。相思无寄处,独上县西楼。
道不藉劬劳,心唯论晓达。圆明常了知,岂受情想杂。
如人梦驰驱,身自安床榻。一句脱思惟,大千挂毫发。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 其一。宋代。释德洪。道不藉劬劳,心唯论晓达。圆明常了知,岂受情想杂。如人梦驰驱,身自安床榻。一句脱思惟,大千挂毫发。
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
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明代。朱朴。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鬓丝可绾年华住,花事聊苏病眼开。杜老长贫淹酒债,何郎新兴动官梅。便须拟看东楼雪,莫待缄书再四催。
送狄道训导李南峰掌教清水。明代。杨继盛。七载青毡多士服,九重紫诏五云开。熙城桃李含春雨,渭水鱼龙惊夜雷。怅望德星辞壁野,相思明月照秦台。弦歌漫奏别离调,衰柳西风无限哀。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庾信。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清明即事用前韵。金朝。刘从益。一度清明了一年,温风袅袅雨班班。几家绣幰寻芳去,何处蹇驴驮醉还。宿草新坟惊世短,落花流水占春閒。晓莺啼破松窗梦,缺月东南挂屋山。
游司空山。唐代。李韶。鹤驭凌云入紫微,水盘山绕五云飞。松杉老尽无消息,犹得千年一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