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七十六,自诩好身手。虽曰非健儿,亦未齿羸叟。
今朝得解官,快若碎玉斗。屈伸数张臂,嘘啸频撮口。
千秋酸寒徒,岂易觅吾耦。营营鼠窟中,莫复论谁某。
造物定何意,留此老不朽。知我者天乎,问讯堂下柳。
四月十九日辞国务总理得允。清代。郑孝胥。行年七十六,自诩好身手。虽曰非健儿,亦未齿羸叟。今朝得解官,快若碎玉斗。屈伸数张臂,嘘啸频撮口。千秋酸寒徒,岂易觅吾耦。营营鼠窟中,莫复论谁某。造物定何意,留此老不朽。知我者天乎,问讯堂下柳。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郑孝胥。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倪同知加冠服致仕。明代。王鏊。行春露冕未须奇,章服还加去郡时。汉吏不求名赫赫,闽山犹怪去迟迟。十年佐政心如水,七县生灵口似碑。我欲留君犹未得,江边父老亦奚为。
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唐代。朱湾。一官仍是假,岂愿数离群。愁鬓看如雪,浮名认是云。暂辞南国隐,莫勒北山文。今后松溪月,还应梦见君。
送士特兄下第之衡湘。宋代。李纲。都城三月春暮时,通津两岸杨花飞。送君结束适南楚,使我叹息生长悲。男儿功名致须早,夫子声誉久已驰。文章黼黻虽自许,时运龃龉将安施。霜蹄暂蹶未为失,云翮高举终非迟。人生且求适意处,天命会有不否期。潇湘千里渺烟浪,浮家早逐秋鸿归。娥英事实素难考,来时为读黄陵碑。
宣城倅馆。宋代。吴山。一年荒宿敬亭岚,世路如今亦颇谙。鸦带夕阳来舍北,雁传秋信到江南。王曾素志非温饱,毛义微名为旨甘。料得倚门凝望切,东风何日拥归骖。
清平乐。清代。纳兰性德。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寂寂绣屏香篆灭,暗里朱颜消歇。谁怜散髻吹笙,天涯芳草关情。懊恼隔帘幽梦,半床花月纵横。
湖中自照。唐代。白居易。重重照影看容鬓,不见朱颜见白丝。失却少年无处觅,泥他湖水欲何为。
蝶恋花。宋代。晏几道。金翦刀头芳意动。彩蕊开时,不怕朝寒重。晴雪半消花{髟蒙}{髟恖}。晓妆呵尽香酥冻。十二楼中双翠凤。缥缈歌声,记得江南弄。醉舞春风谁可共。秦云已有鸳屏梦。
和晁同年九日见寄。宋代。苏轼。仰看鸾鹄刺天飞,富贵功名老不思。病马已无千里志,骚人长负一秋悲。古来重九皆如此,别后西湖付与谁。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
幽怀。元代。叶颙。不染纤尘六十年,梦魂长是寄林泉。闲拖竹杖云边坐,醉脱蓑衣石上眠。涧水煮茶和月汲,地炉收叶带霜然。平生湖海知心少,惟结山猿野鹤缘。
奉和学士胡公春日陪驾同游万岁山 其七。明代。金幼孜。始从京国至,复向广寒游。琪树花争发,瑶岑翠欲流。丹丘千岁在,紫涧四时幽。缥缈闻仙乐,随风到殿头。
送丁著作佐台郡。唐代。钱起。多年金马客,名遂动归轮。佐郡紫书下,过门朱绶新。扬舲望海岳,入境背风尘。水驿偏乘月,梅园别受春。带经临府吏,鲙鲤待乡人。始见美高士,逍遥在搢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