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高高百尺幡,盂兰胜会话中原。寻常一饭艰难甚,粱肉如山饷鬼门。
台湾竹枝词 其十。清代。丘逢甲。竹子高高百尺幡,盂兰胜会话中原。寻常一饭艰难甚,粱肉如山饷鬼门。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丘逢甲。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题黄秀才读书处。明代。王慎中。千峰乱石势嶙峋,黄叶堆中自托邻。莫向烟霞空自老,公卿方用读书人。
凫鹥亭。宋代。关景仁。古有凫鹥诗,喜物游太平。今见凫鹥亭。夜安洲渚棲,书无罗风惊。群嬉固俦匹,适意相飞鸣。春风藻荇稠,夜雨波澜清。特以王泽深,遂此微物生。飞甍枕榛台,缭绕寒芜城。府目瞰清泚,日羡凫鹥情。自惟县令暇,朝夕亲编氓。土瘠民半馁,役频民少宁。嗟尔多蹙迫,岂与凫鷖并。我心徒尔嗟,奈何存典刑。尔劳悯以恕,匀重移之轻。庶几皆有乐,共戴君聪明。民安令亦暇,临流解尘缨。座岁可归去,白发南山耕。
秋早登住阁。宋代。沈辽。病夫倦拘郁,遐赏寄重阁。大火欲西流,高林已摇落。海旁土气浅,风雨易回薄。数日多狂飙,馀暑亦潜却。千山在天际,清气遥可托。平生乐烟霞,幽步谁与约。缅怀机云辈,襟灵信夷廓。草草蹈危机,千载尚可啄。吾知非世用,白首甘寂寞。摄令亦偶然,何能求民瘼。勾钉尽诛敛,下笔良多怍。不如陈太丘,行归老丘壑。
已亥杂诗 261。清代。龚自珍。绝色呼他心未安,品题天女本来难。梅魂菊影商量遍,忍作人间花草看。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清代。佚名。坤载有元,乾行是顺。施生万彙,厥德弥盛。翼翼母道,赞我皇训。相维群公,奉典斯敬。
送李骑曹之灵武宁侍。唐代。郎士元。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
虞山怀古。元代。顾细二。踏遍青山千万重,藤萝落落挂长松。昭明台下寒烟覆,虞仲丘边碧藓封。丹井凿时飞去鸽,涧泉流处破潜龙。古今多少兴亡恨,都在声声晚寺钟。
五松书屋为佘郎中赋。明代。陈琏。不用长镵斲茯苓,藏修有屋近林扃。因寻往事观前史,闲究微言检六经。书帙香清芸草盛,砚池光动墨花馨。致身已到岩廊上,好建勋名纪汗青。
杨柳枝。金朝。王哲。一息来时流通气*。骋风流。不来一息破胞抽。这回休。若要依前常建贩,复从头。胞儿里面气重收。再*偻。
入粤始祖。宋代。何绛。仙穜来自迟结子,开基岭表泽何深。须知亿万筹难尽,总在当年一片心。
示李叔时二首。宋代。王安石。千山访我几摧輈,清坐来看十日留。势利白头何足道,古人倾盖有绸缪。
送于殿讲可远谢病还东阿。明代。欧大任。讲幄西清学士班,绿槐丹陛侍龙颜。病从金马新辞阙,焚却银鱼自闭关。精舍渐生书带草,世家原在谷城山。东归玉舄春无恙,欲共青骡海上还。
自笑。宋代。于石。归来更读十年书,自笑今吾即故吾。栗里溪山晋处士,桐江风月汉狂奴。种梅添得诗多少,爱菊何拘酒有无。随分生涯聊尔耳,门前应免吏催租。
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宋代。李昉。老去心何用,题诗满粉墙。空庭夜待月,静室昼焚香。策杖闲寻水,移床卧向阳。自怜衰病者,雅称住闲坊。
八绝诗归云洞。宋代。王禹偁。碧洞何眈眈,呀然倚山根。朝云出如呕,暮云归如吞。大块气不死,兹为玄牝门。怪石攡左右,势若貙虎蹲。旁行数十步,漆黑不可扪。安得鞭烛龙,为吾前驰奔。寻尽神仙窟,一一知其源。
凤凰台。宋代。罗必元。振衣快上凤凰游,极目中原泪欲流。慨叹兴亡思太白,永言眇邈忆齐丘。乌衣已往人千古,白鹭依然月一洲。君子坐朝今在治,重恢关洛不须愁。
送何子温提刑奉使江东。宋代。张舜民。奉使江东知几春,此行重驾赤车轮。青绫故被留归我,白发祠郎便乞亲。老大岂堪愁桂玉,秋风依旧长鲈蒪。宦途出处何须较,且与庐山作主人。
秋日简王与时方伯。明代。孙一元。九月江南风色幽,狂歌长日爱林丘。酒杯且拟东篱醉,汗马未收西国忧。鸿雁鸳鹅俱自逸,芦花枫叶各知秋。眼中今有王夫子,曲槛新开看水流。
绣岭亭。宋代。刘达。绝境隔嚣纷,烟霞张彩绘。远目入无中,高情驰物外。春田发英华,秋林横紫翠。何时杖屦游,利名聊委蜕。
偈颂一百零四首。宋代。释绍昙。幕挂春烟,簟铺秋水。高枕横眠,鼻雷聒耳。烁石流金总不知,何须蓼阁薰风至。又谁管九十日种粟烧畲,说甚麽十三番悟明自己。灼然是个无烦恼,阎家倒退三千里。其或未然,莫道翁中常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