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吟

感事吟朗读

《感事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人不见面,止可观其心。
其心固无佗,而多顾义深。
今人不见心,正可观其面。
其面固无佗,而多顾利浅。
顾义则利人,顾利则害民。
利人与害民,而卒反其身。
其身幸而免,亦须殃子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心与面的观察和思考。作者通过对古人和今人的对比,揭示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古人重视内心品质,注重道义深厚;而今人则更注重外在表面,追求利益的浅薄。作者警示人们,只重视个人利益而不顾及道义原则,不仅会损害他人,最终也会自食恶果,并给子孙带来不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人和今人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伦理观念的忧虑。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内心品质和道义修养是最重要的,而现代社会则更多地强调外在的利益和表面功利。作者以对比手法,通过对心与面的描绘,表达了对当代人价值观念的担忧和批评。

诗中的“顾义则利人,顾利则害民”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人们应该以道义和公益为重,而不是只追求个人利益。忽视道义和只追求利益的行为最终会带来反噬,不仅会害人害己,也会影响子孙后代。

通过这首诗词,邵雍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内心的修养和道德选择,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表面和短期的个人利益。这种思考和警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引发人们对价值观念和社会伦理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轻舟漫趁落潮东,为吊孤坟半亩中。
荒草断边人种麦,浮图高处鸟呼风。
生多寄迹眠僧院,死合招魂傍梵宫。

()

雾暗山中日,风惊陇上秋。徒伤幽咽响,不见东西流。

无期从此别,更度几年幽。遥闻玉关道,望入杳悠悠。

()

山翁得乳虎,养之置中园。
驯优日已长,狎近如家豚。
妇言虎性恶,翁怒爱愈敦。

()
昔年凄断此江湄,风满征帆泪满衣。
今日重怜鶺鴒羽,不堪波上又分飞。
()
千峰万峰浓泼眼,十溪五溪深没腰。
只有山翁喜相接,声声惭愧与难消。
且道还有所得也,虾蟆口裹一粒椒。
()

口边白醭公家事,坐上清狂我辈真。
会乞一閒归故隐,定因能赋结高人。

()

红尘白日无间人,况有鱼绯击此身。
关上罗浮间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

()

影从虚出无生响,两段分开觉后迷。但识太空都扑满,不容风雨弄天机。

()

合其天地合其元,子母相逢不敢言。先汞后铅真道大,莫教失伴鹤归天。

()

勇夫常作三军获,辩士多从五鼎烹。到了是非皆妄想,不缘侥倖亦无名。

小山丛桂容招隐,负郭良田任耦耕。倚伏会应齐北叟,朱愚那复问南荣。

()

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

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

()

无双蔼嘉誉,夫子真黄香。磥砢傲松桧,人间自炎凉。

平生翰墨中,赤增戏萧娘。颍川今何时,鼓翼端来翔。

()

屈指人间世,名成岂偶然。中原方轨在,畏路拂衣偏。

病色高千古,穷愁自一天。可无沮溺耒,难并汶阳田。

()

一番摇落一番嗟,咫尺天涯梦里家。
莫道秋来不憔悴,满庭都是断肠花。

()
求田何处是生涯。
双鬓已先华。
随分夏凉冬暖,赏心秋月春花。
吾年如此,愁来问酒,困后呼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