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

介休朗读

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

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朗读
()

猜你喜欢

橙黄橘绿,占一年好景,人间真乐。玉麈金鳌相对峙,如我视今犹昨。

珍重留侯,招邀黄石,俱赴蟠桃约。一卮仙酒,得陪三老斟酌。

()
秋阴团扇如人老。
渐近中秋好。
新凉还忆小楼边。
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
()

有母有母思晨轩,蕙帷缟帐泣且涟。苍梧

()

俨俨耸石壁,拆穴中流泉。
断崖散激激,曲窦藏涓涓。
蓄润活古藓,烝虚发晴烟。

()

小人不可用,用则妨善良。稂莠不可容,容则嘉谷伤。

所以田家父,耘锄日皇皇。四体苦胼胝,仅得充饥肠。

()

白云堆里暂维舟,仙境登临豁远眸。梵刹静涵江树迥,波涛长撼海门秋。

青山危石人稀到,绝壑笼云翠欲浮。独倚曲阑凝望久,菩提风露冷飕飕。

()

淇园一枝春雨足,渭川千亩秋风高。先生青眼对君子,撚落吟须如凤毛。

()

花前相见即相呼,日暮连舟渡碧湖。含笑问郎何处住,西来能过妾家无。

()
香摇穗碧。
梅巧红酥滴。
云涴宝钗蝉坠翼。
娇小争禁酒力。
()

五岳萃灵气,岿然见高标。上凌三素云,仰见九层霄。

玉女启天关,参差紫宸朝。群龙翊殿陛,双鸾夹笙箫。

()

风烟触处欢无限,倒著接䍦归去晚。林梢璧月弄清辉,斗插山花笑而莞。

华堂秉烛竞飞觞,浪语清狂胜弦管。探囊争出锦段新,灿灿珠玑光溢眼。

()

安边有策富强资,万廪千仓食司支。棉吐雪花似抱布,桑铺云叶算抽丝。

玉河吐气精华聚,铜穴流膏鼓铸施。地利将兴人事待,功成终赖吏无私。

()

昨岁还今日,追欢得似无。儿偏爱蹋草,女亦解倾蒲。

倏忽浮生过,凄凉万事孤。掷他长命缕,不作系双珠。

()
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
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
事殊兴极忧思集,足茧荒山转愁疾。
汉家山东二百州,青是烽烟白人骨。
入门依旧四壁空,一斛旧水藏蛟龙。
年过半百不称意,此曲哀怨何时终。
()

落花飞絮促光阴,倚遍东风伤客心。欲试青衫无酒伴,城南草色自深深。

()
五更里,天欲晓。
功圆满行都了。
便脱壳,来往有无间,显出真容貌。
古今快乐仙家,延长生,永无老。
()

裹药囊琴度岭来,乍辞沧海访天台。云连邛杖能扶我,石引名山岂用媒。

古洞酒禅初下榻,玉壶仙女共登台。游魂彷漾茫茫起,月浸桃花一棹回。

()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沥尽野狐涎,趯翻山鬼窟。
平田浅草里,露出焦尾大虫。
太虚寥廓中,放出辽天俊鹘。
()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麽看。老去转谙无是事,

本来何处有多般。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耐寒。

()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

临水登山兴已非,客来扶杖强相依。前川不得随花柳,远壑空思老蕨薇。

览镜徬徨馀发短,开书涵泳壮心微。仙人不授轻身术,安得凌空跨鹤飞。

()

万里西来渡跋提,贤王亲迓筑沙堤。昙花水冷苍龙蛰,贝叶芸香白马嘶。

郁郁彩云高捧日,纷纷花雨净无泥。归依大觉资王化,更演洪恩及庶黎。

()

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家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

闻道官家中苦难。回花侧叶与人别,唯恐秋天丝线干。

()

问姓曾惊座,藏名类接舆。到偕京口雁,归趁武昌鱼。

竹素千秋上,芸编万帙馀。相逢不成醉,天末意何如。

()

()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

卷起黄庭听寿曲,蒙斋可贺绵绵。安排机会实关天。

生辰今日是,新命此时传。

()

谁向瑶台品凤箫。碧虚浮动桂花秋。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佩云襟雾玉逍遥。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

涧房松竹静烟霏,径里苍苔行迹稀。相与寻君《遂初赋》,江花欲落换春衣。

()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
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
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
一瓣香陈无己,万首诗陆放翁。
借问老夫年纪,五屈指姜太公。
()
年长心益衰,读书常苦忘。
当其欲谈说,散坠挽不上。
诗书非真学,尽记未足尚。
但憎心辜眼,不为谨守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