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宋代。谢逸。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参考资料:
1、竺金藏,马东遥选注.蝶恋花:东方出版社,2001.01:61
2、王晓梅,朱莉雅改编.宋词三百首 插图珍藏本: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04:195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这首词是写春愁的。谢逸博学多才,却屡试不第,其郁郁不得志之情则可想而知。由其曾作三百首蝴蝶诗,就不难想见其闲散、无聊、无所用其才的境况。如果说这首诗是摹写一女子,不如说是其自况。
参考资料:
1、隗国等编注.蝶恋花一百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03:46
谢逸是典型的婉约词人,他的词如其名,风韵飘逸,不沾脂粉香泽,尤其是闺怨词,写得温婉含蓄,深具花间派遗风。这首《蝶恋花》写闺怨,却不着一字言幽怨之意,情感表达十分曲折。
“豆蔻”一句,写“春色”刚至,豆蔻梢头新生的花苞颜色尚“浅”。此时春意还未成熟,正如闺中少女的年华。首句用“豆蔻”隐喻闺中人的芳龄,可以想见少女如花一般含苞待放的娉婷和羞涩。
天气渐渐回暖,因此少女“新试纱衣”,“纱”字点出新衣的质地,少女穿着薄纱,“拂袖东风软”,柔软的东风吹动她长长的袖。此处用一个“软”字,既点出东风的慵懒和软,也表现出少女所穿纱衣质料之软。她站在那里,长袖在暖风中缓缓飘舞,其袅娜多姿的倩影,令人心折。
“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一句,写少女起床卷帘所见。从她睡到“红日三竿”才起床这一细节可以猜测,少女也许长夜难眠,所以天亮之后昏睡不起;也许她早早醒来,在床上百无聊赖地辗转反侧,直到日上三竿,不得不起来,才懒懒下床。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可见出少女的寂寞。
起床之后,她走到窗边,将重重帘幕卷起,却见画楼的阴影中,有一双燕子飞过。燕子双飞,衬出人的形单影只。由此,闺怨情怀已暗暗溢出。词人虽未描写少女的心情,但她独倚窗边,对景伤情的模样,却如在眼前。
下片并未承接上片末句所见之景,抒发情感,而是继续围绕少女的行动进行叙述。“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二句,写少女盛妆打扮。她对镜细细将鬓发收拢,在发髻里插上青玉步摇,戴上精致而罕见、上缀蜂儿的花枝。词人对头饰的描写,重点在于突出其华丽、摇漾微颤的特点,由此活现出美人的盈盈之姿。
诗词中写闺中怀人,一般写女子“首如飞蓬”(《诗经·伯兮》)、“懒更妆梳”(杜安世《鹤冲天》),以表现幽居独处,无人眷赏的遗恨与哀怨。而此词却写少女精心打扮,表现她盼归的心情。一样的情怀,不同的描写,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不梳妆”言其独居等候之久,想念之深,心境之怨苦;而“盛妆”则符合少女天真的心性,也将怨情描写得不露痕迹。
少女之所以盛妆,是为了等待远方的人归来,由此引出末句“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凝望处,没有归人的身影,只看见一川烟草,如剪刀剪过一样平坦无垠。萋萋“烟草”暗示游子不归之意(《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从盼归到无人归,由希望到失望,一扬一抑,将少女的怨怀描写得更加细腻深刻。词人不直说人未归,也不直写少女哀怨失落的心情,而用她倚栏所见之景收尾,使词境变得广阔,情思显得绵长。
参考资料:
1、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307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谢逸。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出塞。宋代。李新。城头落日黄云起,断草飞蓬满千里。红尘一骑踏高回,半夜驱兵渡辽水。马蹄行尽关山月,燕然山下沙如雪。负戈泪落暗吞声,烟陇悲笳共幽咽。我皇有四海,何用穷玄冥。边人纵戮尽,亦是吾生灵。先王修德怀四夷,梯航重译归无为。不使城南征夫怨,三春折尽绿杨枝。
喜雨和朱宣韵。唐代。王翰。时逼新秋旱愈加,穰穰无复满田车。云头迸电金绳出,雨脚垂天玉柱斜。蜗上空墙留篆字,蚓穿平地破苔花。使君亭上诗成后,为播芳名及远遐。
端午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角黍绿离离,茶瓜与客期。短衣悬艾艾,长命续丝丝。燕乳过初夏,蜂喧恰午时。葵榴幸无恙,折取伴芳卮。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潘伯虎。平生闻有洞霄奇,三载京华梦里知。非藉贤侯为引领,那因小子获追随。危坡滑滑凭与上,古洞阴阴秉烛窥。万壑千岩游未遍,又催归骑向东篱。
题画二首 其二 桂花黄鸟。明代。王缜。懒于尘土混沉浮,羽服飘然物外游。洞里乾坤真是别,桂花开尽不知秋。
山中留客/山行留客。唐代。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拟王维偶然作。宋代。梅尧臣。嵇康任天性,傲散喜端居。自云安卑者,窃比老庄欤。一月十五日,头面忘洗梳。危坐恣搔虱,于时懒作书。一曲情自寄,一杯欢有馀。尚子志所慕,阮生甘不如。黄精可养寿,广泽宜睹鱼。不堪行作吏,章服裹猿狙。
中古。宋代。姜特立。中古风俗醇,田野多贤人。沮溺识孔丘,渔父辞伍员。后世多薄俗,往往妖孽作。小则为胜广,大则为莽卓。物坏虫生之,俗坏奸生之。古道日已远,呜呼其可悲。
从首座画予於松石间求赞。宋代。释正觉。孤坐默默,倚杖沉沉。石怀云而无像,松啸风而有音。应兮珠盘不拨而自转,湛兮玉井随汲而弥深。诸尘不受兮十分清气,三际无寄兮一片閒心。
旅夜书怀二首 其一。明代。李以龙。悄悄人初寂,迢迢夜未央。秋声惟野树,月影自寒塘。归路纡情远,旧游入梦长。故园有丛菊,花发似重阳。
花舞。宋代。史浩。近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送罗孟维归越中兼柬陈正庵。明代。龚诩。论心未尽又分襟,唱彻离歌酒漫斟。杖履数陪寻往迹,乡关无那促归心。枫林晚映烟光薄,江水秋涵雁影深。他日相思隔吴越,便风须寄短长吟。
和荅诗十首 其三 荅桐花。唐代。白居易。山木多蓊郁,兹桐独亭亭。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是时三月天,春暖山雨晴。夜色向月浅,闇香随风轻。行者多商贾,居者悉黎氓。无人解赏爱,有客独屏营。手攀花枝立,足蹋花影行。生怜不得所,死欲扬其声。截为天子琴,刻作古人形。云待我成器,荐之于穆清。诚是君子心,恐非草木情。胡为爱其华,而反伤其生。老龟被刳肠,不如无神灵。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况此好颜色,花紫叶青青。宜遂天地性,忍加刀斧刑。我思五丁力,拔入九重城。当君正殿栽,花叶生光晶。上对月中桂,下覆阶前蓂。汎拂香炉烟,隐映斧藻屏。为君布绿阴,当暑荫轩楹。沈沈绿满地,桃李不敢争。为君发清韵,风来如叩琼。泠泠声满耳,郑卫不足听。受君封植力,不独吐芬馨。助君行春令,开花应晴明。受君雨露恩,不独含芳荣。戒君无戏言,剪叶封弟兄。受君岁月功,不独资生成。为君长高枝,凤皇上头鸣。一鸣君万岁,寿如山不倾。再鸣万人泰,泰阶为之平。如何有此用,幽滞在岩坰。岁月不尔驻,孤芳坐凋零。请向桐枝上,为余题姓名。待余有势力,移尔献丹庭。
明妃曲。元代。周权。逝水无回波,去箭无返筈。十载昭阳春,万里龙荒月。风沙满宫衣,惨淡馀香歇。哀弦湿丝泪,泪尽弦亦绝。寄语汉飞将,此计诚太拙。蛾眉岂长好,不久为枯骨。
送僧广明。金朝。李龏。忽辞同侣去,自喜水烟浓。江草有閒色,野僧无定踪。衣韬方眼笠,瓶系曲枝筇。明宿枫桥寺,先听夜半钟。
问讯方岩侍郎 其一。宋代。释居简。翳尽珠明万象空,壶中只著小玲珑。乡来冀北藐群马,此去斗南能几翁。渊默但知藏霹雳,清宁何必友崆峒。方城屹立青如削,万壑千岩在下风。
熙宁祭风师五首。清代。佚名。粟粟坛坫,载是豆觞。醇烈氤氲,普荐芬芳。酌之维宜,献之维时。民有报侑,灵用安之。
嘉定。清代。顾复初。群山绿绕舟,云树乱春愁。石势窥人落,江声抱佛流。古传海棠国,今上读书楼。缥缈三峨影,飞仙不可求。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 其四 长廊岩。元代。赵孟頫。脩岩如长廊,下有流泉注。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杂诗 其一。宋代。吴大有。多年书问断,湖海竟悠悠。一见心虽满,相看泪忽流。彩烟山色暮,碧濑月痕秋。明日登程去,鹡鸰河上愁。
清海台送陈山人入京得山字。明代。叶春及。旧游词客又燕关,岁莫逢君一解颜。把酒高台县落日,题诗寒色满苍山。黄金宫阙行看近,白发风尘且未还。天上故人如见问,将携妻子鹿门间。
朝中措(东山棋墅)。宋代。周密。桐阴薇影小阑干。昼永琐窗闲。当日清谭赌墅,风流犹记乐山。犀奁象局,惊回槐梦,飞雹生寒。自有仙机活著,未应袖手旁观。
班师行。清代。查慎行。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挽周先生明府四首。明代。曹学佺。长安闻讣客魂惊,一夜关山挽不成。夙昔但挥离别泪,如何能尽死生情。风前残烛吹南浦,雪里孤身恸北平。国士厚恩酬未得,夷门肝胆向谁倾。¤
挽处士富公二首。宋代。陈棣。庆历元臣后,勋名泰华主。当年遗德泽,流裔尽英豪。继世夸荣耀,唯公隐寂寥。潜辉传野史,犹足见清标。
园居六十章 其三十四。明代。张萱。白眼慵开恐见人,登场傀儡一时新。揶揄鬼子拦街笑,为笑园公病又贫。
王黄华山水小景二首。宋代。陆文圭。此纸无脂粉气,之子有山水淫。当时以意摸定,今我以目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