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宋代。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参考资料:
1、许渊冲.千家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33
2、文心.千家诗:天地出版社,2015:23
3、杜华平.读经典 教经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235-236
4、蒋孟豪.中国历代古典诗歌精品选译:重庆出版社,2006:298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
前两句着重写景。
“花开红树乱莺啼”一句,从气氛上烘托出西湖春天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开”而使树显得红得耀眼,点出游湖的节令是春意正浓之时,同时又从视觉角度照应诗题,说明观景之人正在“湖上”。“乱莺啼”从听觉效果上更进一步渲染春天热烈的气氛。这里“乱”字用得很好,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那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这一动一静给春景又平添了几分魅力。诗人以浪漫、具有强烈情感的红色为基调,点以明快、活泼的黄色,形成鲜艳夺目的暖色调,从而产生了亢奋向上之情,成功地完成了画面气氛的渲染。
假如将“花开红树乱莺啼”比作一幅图画的中景,那么,“草长平湖白鹭飞”一句则是这幅画的远景。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水天一色,远处芳草繁茂泛青,近处湖水碧波激艳,沙洲上几只白鹭怡然自得地时飞时落。这里以大自然的绿色为主,点缀些素洁的白色,形成一种偏冷的色调,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与第一句浓墨重彩的笔法迥然不同的是,诗人在这里用轻描淡写的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淡泊的意境美。当然这与前面热烈的气氛并不矛盾,而是色彩和情调上恰到好处的调整与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合谐、动人的春光图。苏轼曾用“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形容西湖的美丽景色,恰好可以用来为这两句诗作注。
后两句侧重抒情。
“风日晴和人意好”一句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诗人用直抒胸臆的方法抒发了游湖赏春之人的偷快心境。那红树、黄莺、青草、白鹭,那一叶扁舟、一湖绿水,无处不荡漾着春意,更有那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自然使“人意好”。“人意好”由诗人在船上所见景色引发,是游春之人闲情逸致的陈白,所以是贯穿于诗中的总线。
“夕阳箫鼓几船归”一句紧承上句作一转折,把读者的思绪引回到湖上,紧扣诗题,并且在收尾上及时煞住,写法上干净利落。这一句是全诗的精华,诗中的韵味和意境都藏于其中。“夕阳”点明游人赏春已延长到了傍晚。“箫鼓”的乐声仍回荡在湖面,表明船上游人仍然余兴未尽。“几船归”可有两种解释:一是说,眼看着这夕阳美景,闻着这两岸馥郁的花香,听着船上箫鼓齐鸣的乐声,虽然船儿终将离去,但一片深深的眷恋之情已留在了湖上。另一种则是,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里,又能有几只奏着箫鼓的游船停留在这湖上呢?问句中显然暗含有诗人的言外之意。
这首诗前两句描绘西湖春天的繁华胜景:繁花似锦,团簇如树,群莺欢叫,岸边草长,湖面平静,白鹭翻飞,勾画出一幅西湖春景图。后两句由景到人,游人荡舟遣兴,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写出了南宋时期西湖游览的盛况。这首游春小诗打破了宋人重理趣、轻兴致的特点,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运用气氛烘托,色彩点染,画面对比等手法,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1、蒙万夫.千家诗鉴赏辞典: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0-51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徐元杰。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百香诗 其九十九 花。元代。郭居敬。花底经论孰主张,千红万紫竞低昂。洛阳城里春三月,薰透东风处处香。
郊庙歌辞·祭神州乐章·雍和。清代。佚名。泰折严享,阴郊展敬。礼以导神,乐以和性。黝牲在列,黄琮俯映。九土既平,万邦贻庆。
送潮州定兄。宋代。释慧空。临漳拜起,秀峰出气。潮落海门,月生云际。定则不二,二则不定。鳄鱼潭底黑如烟,轻轻窥着伤人命。
潮阳八景。明代。吴仕训。金沟沟外种麻田,辟谷仙方自可传。莫道借车游已远,长瞻紫气在南天。
答友人二首。宋代。戴仔。著书非为进,岁久漫成编。道遇言非赘,身幽志自坚。种瓜新学圃,艺稻晚知田。吾事未多阙,衣裾莫浪褰。
闻陈无却辞钱丞相道堂。宋代。释居简。挂堂钱了不求馀,熟处工夫放得疏。逐客未行丞相令,绝交先作孔方书。富非贫乐人皆笑,去似留轻絮不如。采采蕨薇歌日暮,也胜弹铗叹无鱼。
宿吉祥寺赠应上人。宋代。王之道。窗前修竹翠摩云,清閟题轩念昔人。三纪重来惊隔世,一言相契定前因。攜尊得得纷亲友,抉藕累累萃里民。祖意如来烦指似,迷舟何幸济通津。
寿法椿长老二首。宋代。陈著。慈云一坐十年过,耐受空门末劫魔。晨粥应缘千里到,秋粮入供寸功磨。当风松干神弥爽,经雪梅花韵更多。大地山河供一笑,底须天女问云何。
偈颂十首。宋代。释昙密。即心即佛,非心非绅。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半夜虚空揣出骨。十分描摸画难成,试问诸人是何物。阿呵呵,咄咄咄。拶倒门前大案山,搏风放出辽天鹘。
雁山灵峰寺。宋代。释文珦。谢公岭下灵峰寺,诺讵罗曾向此居。入洞不知归寺路,乱峰相倚上空虚。
又和十二月十一日雪。宋代。苏颂。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都无车马尘过眼,唯有尊罍酒惬心。共喜时和成美岁,预知氛祲不能侵。
拣。宋代。梅尧臣。紫丝晕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莺舌未调香萼醉,柔风细吹铜梗斜。金鞍结束果下马,低枝不碍无阑遮。长陵小市见阿姊,浓薰馥郁升钿车。莫轻贫贱出闾巷,迎入汉宫人自誇。
舟行雩都道中。清代。朱徽。春日既已暮,山溪水亦长。缘越殊未极,兹焉复理榜。川原霭回郁,触目纷万象。鸟啼山木暗,人语滩石响。雨外峰明灭,风前花偃仰。岫转失来踪,沙明得前朗。鱼跳碧潭中,猿引苍藤上。壁隙鬼神劖,石皴仙人掌。时或遇平旷,茅屋兀三两。予本倦游人,取次惬心赏。逢山拟便登,遇水欣长往。只此区中迹,已深霞外想。何时纵所如,悠然息尘鞅。
宿法华寺。唐代。崔国辅。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荆门别王峻封。清代。刘士璋。下马邮亭饮君酒,君醉不辞酌以斗,故人情笃重分手。并行共宿三旬同,长途渺渺随秋风,河梁一赋嗟西东。人生聚散岂非数,他日相逢定何处,我返自崖君且去。
哭马甥三绝句。明代。王跂。只恐身由泪结成,一朝澌解了余生。当年下第都门道,白日荒荒记此情。
减字木兰花 秋思。元代。邵亨贞。锦屏香断。谁在朱楼吹玉管。唤起凄凄。不似河桥听得时。云阶月地。长忆青灯*络纬。秋满闲门。断送潘郎瘦几分。
题鼓山廨院壁。明代。方太古。十年宝剑行边友,半夜寒灯梦里家。细雨短墙新佛院,小堂香满荔枝花。
大雨次韵刘成德。元代。洪焱祖。断鳌立极水倒流,当时何处辨九州。玄圭告成绿字显,下有桑土高山丘。六甲乾坤纳壬癸,习坎卦中云雨起。女丁妇壬传世婚,相王休因此常理。如何祝融灰不然,今年冥顼独司天。阴旌高张帝鼓闹,逆捲平陆成奔川。惊心白昼重泉杳,素练当檐垂未了。彻夜弥加气势酣,兼旬犹恨滂沱少。思徵麦曲医河鱼,何惜千金购提壶。火乌濡翅飞不得,怒鼍撞城来突如。揭竿求子纷叫喘,沉灶产蛙多叹吁。试登冈阜望原野,彷佛天吴挂海图。我闻五行各有叙,月离于毕工招雨。桃花红绽壮波涛,梅子黄肥蒸溽暑。焉知极备反致凶,荡析盖藏埋栋宇。照泥占星信屡验,灼蔡卜晴殊未许。列仙高居琼楼深,赤子坐受颠崖苦。为糜食饿岂无人,祷社荣门传自古。
暮秋望日同潘少逸蔡稚含夜集王水部宅。明代。胡应麟。过从良夜拂朱弦,上客相携玳瑁筵。工部诗名三世后,司徒文望四朝前。梅花尚忆扬州署,桃叶频呼白下船。莫怅秋光重九暮,月华仍向凤城圆。
经浮滩观瀑布。明代。陈琏。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
感怀三十一首 其二十九。明代。刘基。晨登吴山上,四望长叹嗟。借问胡叹嗟?狭路险且邪。子胥竭忠谏,抉目为夫差。宰嚭善逢迎,越刃复相加。守正累则多,从人祸亦奢。遭逢贵明良,不尔俱泥沙。
武三思席上咏绮娘。唐代。魏元忠。倾国精神掌上身,天风惊雪上香裀。须臾舞彻《霓裳曲》,騃却高堂满座人。
百岁光阴,寄身宇宙。半世蹉跎,忘怀诗酒。窃玉偷香,寻花问柳。放浪行,不自羞。十载江淮,胸蟠星斗。
【紫花儿】鬓丝禅榻,眉黛吟窗,扇影歌楼。献书北阙,挟策南州。迟留,
【越调】斗鹌鹑 寄别。明代。李邦基。百岁光阴,寄身宇宙。半世蹉跎,忘怀诗酒。窃玉偷香,寻花问柳。放浪行,不自羞。十载江淮,胸蟠星斗。【紫花儿】鬓丝禅榻,眉黛吟窗,扇影歌楼。献书北阙,挟策南州。迟留,社燕秋鸿几回首。壮怀感旧,妩媚精神,罗绮风流。【调笑令】渐久,过清秋,今古盟山惜未休。琴樽相对消闲昼,尽乌丝醉围红袖。阳关一声人去后,消疏了月枕双讴。【秃厮儿】浩浩寒波野鸥,消消夜雨兰舟,津亭送别风外柳。甚不解?系离愁,悠悠。【圣药王】夜气收,人语幽,西楼梦断月沉钩。惜胜游,忆唱酬,追思往事到心头,肠欲断泪先流。【尾】彩云冉冉巫山岫,还相逢邂逅绸缪。终日惜芳心,思量岁寒友。
送王俊用监丞。宋代。王绅。东海名邦应上台,纷纷人物总贤才。范模自足仪多士,姓字相传遍八垓。日丽赤城斑袂舞,云横苍岭锦衣回。儿童不识先生面,争道朝中使客来。
春日留别诸子。明代。王懋明。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一叶舟。元代。侯善渊。运动一阳初出。照破太空微密。万象总潜形。炫然明。凝化鼎中灵质。丹就刹那功毕。仙子上云英。*蓬莱。
晓栉。宋代。宋祁。晓栉理斑鬓,萧萧遍愁颠。多病始计日,蚤衰不待年。青青固未几,种种今乃然。寡发有异象,施髲惭庄篇。且复委蓬葆,言就东山眠。
普明寺西亭五绝句 其一。宋代。韩维。溪面惊禽鸣复翔,薜梢藤蔓罥衣裳。无端脩竹行不尽,何处野花时自香。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臧僖伯谏观鱼。先秦。左丘明。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送澄禅者。宋代。释重顯。春色依依,袭尔原草。春风浩浩,拂我窗牖。念此分飞,赠无琼玖。片片乱飘岩上梅,条条纵舞溪边柳。澄禅澄禅听斯言,古也今也行路难。知之者石火星流未急,不知者龙骥步骤曾宽。看看,孰云平地起波澜。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五。明代。释函可。僮仆各有口,何况是闾里。馨闻止门屏,恶声远亦至。李下与瓜田,嫌疑须遥避。莫言小节拘,踰闲从此始。安得君子俦,相与慎行履。
碾驴鞍判。五代。罗绍威。邺城大道甚宽,何故驾车碾鞍?领鞴驴汉子科决,待驾车汉子喜欢。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元代。揭傒斯。庐山三百寺,何处扣层云。宿鸟月中起,归人湖上闻。入空应更迥,近瀑正难分。遥想诸僧定,香炉上夕熏。
谒侍郎李先生 其三。宋代。程公许。公归帝所斡钧衡,早为乾坤洗甲兵。第一人才须汲引,泰阶平待拔茅征。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五 辟司徒妻。宋代。刘克庄。仓皇问君父,忠孝两关心。绝胜杞梁妇,惟知哭藁砧。
自葛阳驰广济驿轺中即事 其四。明代。张萱。沙溪荒铺近炉峰,七载重来觅旧踪。可是馆人亦相忆,留题不遣壁尘封。
春思三首 其三。明代。伍瑞隆。沟水东流春日阴,因君试诵白头吟。茂陵少女休相讶,自是当时误弄琴。
晓意。宋代。丘葵。邻窗鸡唱晓,客路马嘶风。夜色锺声外,晨光角韵中。蟾归曳残白,乌出浴新红。一点清明意,那无保养功。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唐代。戴叔伦。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丙申岁诗。唐代。元和举子。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谓吾灭度,未免落断见。谓吾不灭度,未免落常见。二见俱遣除,十方佛皆现。
木槿花。宋代。金朋说。夜合朝开秋露新,幽庭雅称画屏清。果然蠲得人间忿,何必当年宠太真。
述怀二首。宋代。郭昭乾。皇皇长安都,赫赫金张第。车马竞奔趋,穷达在片议。绮丽世所欣,崇高物恒忌。何如古逸民,蓬门卧幽閟。
杂诗三十二首 其九。明代。李梦阳。悲风厉岁晏,宵旦未云巳。寒冬雨雪至,江汉骄南纪。临堂翳孤松,杳杳叹成理。凉潦不溢泽,时雁鸣高起。一飞摩青天,倏忽乃万里。讯言蓬蒿士,沓沓竟何以。
南歌子 自椒城回里途中坠马。清代。薛时雨。髀肉英雄感,盐车壮士悲。老来矍铄强支持。恰似知章沉醉眼花时。上苑探春疾,军门草檄驰。而今蹀躞复何为。只合灞桥驴背去寻诗。
唱山歌。宋代。王禹偁。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用此散楚兵,子房谋计深。乃知国家事,成败因人心。
临风舒锦。唐代。萧昕。丽锦匹云终,襜襜展向风。花开翻覆翠,色乱动摇红。缕散悠扬里,文回照灼中。低垂疑步障,吹起作晴虹。既与丘迟梦,深知卓氏功。还乡将制服,从此表亨通。
佛图市。宋代。项安世。雨意阴连日,秋容淡满溪。水穿平野断,去截远山低。客路朝昏畏,村墟卯酉齐。傅闻近湖北,渐喜脱江西。
塞下曲四首。唐代。常建。(一)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二)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三)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四)因嫁单于怨在边,蛾眉万古葬胡天。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宋代。李复。僧炉有令禁触火,袖手指直冻欲堕。缸暖微闻蝗蚓鸣,客寒对作橐驼坐。叩钟击鱼呼众起,持钵分糜救晨饿。一参木佛古因缘,试举丹霞有何过。
小春六花 小桃。宋代。岳珂。霜晴著物利于刀,漏泄阳和是小桃。春色已看九重醉,秋风不管十分饕。青枝似惬乌栖月,红浪不翻龙化涛。秾艳自同时节异,夫君于此见清高。
双龙图。宋代。张宪。云谷道人手持一片东溪纑,云林散人为作双龙出入清潮图。砚池浓磨五斗墨,手涂脚蹋顷刻云模糊。既不为爬山引九子,亦不作掣电吞双珠。但见一龙盘空偃蹇飞下尾闾穴,一龙搅海奋迅直上青天衢。雄者筋脉紧,雌者腹肚粗。双冲交挺白玉柱,两角对树青铜株。宛宛修尾卷蹴浪花白,聂聂钜甲挟拍□风乌。性驯肯入孔甲驾,气恶欲踢丰隆车。张吻啖阿香,舞爪挐天吴。轰霆时或取旱魃,飞雨自足苏焦枯。寸池尺泊虽云不能一日处,十年未用犹可高卧南阳庐。云谷子,七宝钵盂深袖手。云林子,光环金锡且载□。吾将倒三江,倾五湖。洗馀百战玄黄血,尽率凡鳞朝帝都。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宋代。辛弃疾。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和梅挚北池十咏。宋代。蒋堂。池上有雏鹤,来從淮水壖。旧巢离海树,清唳入吴天。骨峭翘霜月,翎疏刷野泉。使君宜得伴,仙格本千年。
雨中与李先生期垂钓先后相失,因作叠韵。唐代。温庭筠。隔石觅屐迹,西溪迷鸡啼。小鸟扰晓沼,犁泥齐低畦。
挽周先生明府四首。明代。曹学佺。泉台寂寂夜漫漫,永隔音容想像难。遣嘱倩人传诀别,相思托梦接悲欢。花滋愤泪河阳县,水吓游魂黯淡滩。敢问皇天容诉恨,独排阊阖五云端。¤
扬州。明代。文徵明。竹西箫管玉参差,柳外楼台舞陆离。落日芜城非故国,春风后土有荒祠。锦帆烟月千年梦,禅榻情怀两鬓丝。二十四桥何处是,扁舟西去不胜思。
缘识。宋代。宋太宗。往事悲欢笑一场,乾坤有甚可思量。空知造化情多矣,却是愚蒙不久长。世上周通添眷恋,人间善恶自舒张。熙熙尽入无为内,明月清负道路忙。
村夜二篇 其二。唐代。陆龟蒙。世既贱文章,归来事耕稼。伊人著农道,我亦赋田舍。所悲劳者苦,敢用词为诧。祗效刍牧言,谁防轻薄骂。嘻今居宠禄,各自矜雄霸。堂上考华钟,门前伫高驾。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鲙炙。小雨静楼台,微风动兰麝。吹嘘川可倒,眄睐花争奼。万户膏血穷,一筵歌舞价。安知勤播植,卒岁无闲暇。种以春鳸初,获从秋隼下。专专望穜稑,搰搰条桑柘。日晏腹未充,霜繁体犹裸。平生守仁义,所疾唯狙诈。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籍。岂无致君术,尧舜不上下。岂无活国方,颇牧齐教化。蛟龙任乾死,云雨终不借。羿臂束如囚,徒劳誇善射。才能诮箕斗,辩可移嵩华。若与氓辈量,饥寒殆相亚。长吟倚清瑟,孤愤生遥夜。自古有遗贤,吾容偏称谢。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三十六。明代。王夫之。尽敛千眉入酢罂,眉尖有事也分明。东陵鸡漫催人起,阳羡鹅容载我行。乍喜青天遮两眼,唤谁白日打三更。南邻酒伴差相识,鹤颈截来短亦鸣。
以丹桂五枝芳分韵得五字。元代。顾瑛。南州孟秋月,维日二十五。回风吹层霄,飞云过疏雨。客从金华来,款曲置樽俎。况有匡庐仙,貌古心亦古。襟期事萧散,笑傲忘宾主。哀弦发秦声,修眉善胡舞。秋辉能娱人,夜色满庭户。翛翛风叶鸣,泫泫露花吐。春波杯中月,不照坟上土。缅怀琦龙门,扁舟下南浦。
自冲虚观寻朱明洞故址。明代。欧必元。步入瑶坛紫翠连,苔深林静锁云烟。山浮碧海知无路,洞掩朱明别有天。怪石几层将径碍,枯藤千丈断崖悬。何因得借升真去,定绝风尘世上缘。
巫山一段云 平沙落雁。元代。李齐贤。醉墨疏还密,残棋整复斜。料应遗迹在泥沙。来往岁无差。水暖仍菰米,霜寒尚苇花。心安只合此为家。何事客天涯。
黎氏旌节荣奖。明代。霍与瑕。寒少衣裳饥少粱,青春茹苦守空房。三千世界贞心在,半百年华悲恨长。独鹤将雏窠朗月,慈乌傍母宿清霜。霜寒月冷秋风起,满院飘丹桂子香。
晓行。明代。宋濂。荒鸡一再号,驱车事晨征。寂寂秋风萧,况此华月明。万顷琉璃中,着吾一身行。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情。超然鸿濛初,顿觉百虑溟。安得王子乔,为言此时情。
送平阳章自鉴授福宁司训。明代。徐溥。荆溪黉舍相过日,三十年来一梦如。久抱青毡存旧物,忽看乌帽荷新除。路通故里归应便,座列诸生乐有馀。想到闽州依海上,荔枝榕叶暗斋庐。
赋桥。唐代。张文琮。 造舟浮谓日,鞭石表秦初。星文遥写汉,虹势尚凌虚。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别有临濠上,栖偃独观鱼。
郑女弹筝歌。唐代。顾况。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客馆。清代。胡安。闲中诗卷愁中酒,漫向残春惜落花。栽柳已多陶令宅,藏书将拟邺侯家。苔痕受雨初行屐,潮候兼风欲泛槎。历历青山湖上路,似从游子送年华。
点绛唇。宋代。蔡伸。帐外华灯,翠屏花影参差满。锦衣香暖。苦恨春宵短。画角声中,云雨还轻散。河桥畔。月华如练。回首成肠断。
劝公乐。宋代。李新。金印莫疗饥,珠玉难可肥。碧酒濡唇百事美,绿鬟扣眼一笑随。跳丸日月不受缚,朱颜易逐飞花落。情知一死同众人,何不趁取生前乐。
咏史五首 其二 管宁。唐代。王翰。锄菜忘金志亦雄,眼高四海却如空。当时不识公孙度,必托中山大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