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锐进,唯我复幽居。虑远梦多乱,身閒气不舒。
干求非禄位,好尚岂诗书。日夜又日夜,霜寒鬓发疏。
感怀寄择之。宋代。李觏。众人皆锐进,唯我复幽居。虑远梦多乱,身閒气不舒。干求非禄位,好尚岂诗书。日夜又日夜,霜寒鬓发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李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和陶移居。明代。陈宪章。留连晡时酒,吟咏古人诗。夕阳傍秋菊,采之复采之。采之欲遗谁,将以赠所思。所思在何许,千古不同时。四海倘不逢,吾宁独去兹。愿言秉孤贞,勿为时所欺。
梅花。明代。申时行。庾岭春姿占早芳,梁园夜色转辉光。毰毸已见花如霰,莹洁还疑玉有香。积处寒侵姑射骨,融来暗洗寿阳妆。此时独对遥相忆,吹笛关山总断肠。
题彦颙画中小景(二首)。明代。聂大年。雨余芳树净无尘,草色蒙茸浅带春。茅屋石田应尚远,夕阳愁杀独归人。
法驾导引。宋代。赵文。公度我,公度我,我是汉铜仙。借我玉龙为觳觫,为公锄雨种芝田。留眼看千年。
次韵滕至刚先生别后见寄之作。明代。吕伯刚。半山残照独回舟,一片闲云任去留。水屋风帘余晚兴,雨花灯影共春愁。从来养鹤山中住,不学骑鲸海上游。自此易知东浦路,茅堂只在涧西头。
题刘凝之骑牛图。元代。戴良。日落未落西山前,谁家老翁牛背眠?短身曲局耸两肩,山花插帽帽为偏。左手拊牛右捉鞭,牛行不动稳若船。一童冲冷手握拳,迎风鼓势走欲先。荒郊幂幂草纤纤,云是匡庐古道边。匡庐山水好盘旋,此日刘公初挂冠。刘公作令天圣间,民物熙熙德化宣。世上浮荣直几钱,白发东归耕石田。当时出处亦偶然,乃留遗迹后人看。长安城中足豪贤,车骑骈罗气灼天。一朝变灭如云烟,姓字寥寥若个传,我观刘公差独贤。
定风波。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宋代。章甫。昼永浑无事,昏归只掩门。甘贫同陋巷,多病似文园。对月人千里,论文酒一尊。远怀霄汉路,愁绝虎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