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

冬日朗读

茆舍竹篱短,梅花吐未齐。晚来溪径侧,雪压小桥低。

俞紫芝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

俞紫芝朗读
()

猜你喜欢

上头圆盖下方盘,中夹痴憨白肉圆。
九窍八骸浑不识,更来底处觅心安。
()

寄语人间学道人,无真可学乃为真。施郎昔日投竿处,直下寻纶透海滨。

()
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
世间荣辰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
()
茶瓯放手送归客,屋上鸣禽犹唤人。
山僧别我月中去,不过虎溪君莫嗔。
()
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
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
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
吾兄客关中,果羸施吾宇。
兄虽未得还,我岂如妇女。
呦呦感微物,涕泗若零雨。
但爱果羸茎,屈曲上墙堵。
()
吉文江口到临川,半是康衢半是舡。
泛绿依红春正好,鱼轩来往彩衣边。
()

桑下不三宿,桦岭遵以南。岭阴风烈烈,岭南日暹暹。

乃知地气隔,秋仲均燠严。此岭亘大岭,亦据兴安尖。

()

东堂当日偶差肩,屈指今逾二十年。君作长官邻邑内,我为迁客此江边。

时乖出处宜安土,道在穷通莫问天。只恐頖宫真拜敕,无因重获奉周旋。

()

元期荔熟醉溪桥,已办清尊洗月瓢。荒径无缘迎杖屦,新诗有兴掷琼瑶。

蒲团且展跏趺足,兰桨堪乘荡漾潮。已遣绛衣来索笑,更催青鸟再相邀。

()

首夏衡门里,清波四望通。古槐垂密荫,细草结幽丛。

庭洒黄梅雨,帘钩紫燕风。林堂多发兴,兴至复谁同。

()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
重过余干县,长怀谪仙人。
犹如见颜色,不复听纷纶。
栗里柳未倒,桐乡祠尚新。
遗文李汉在,属付斯无泯。
()
杳杳复苍然,无云日暮天。
象分青气外,景尽赤霄前。
渐吐星河色,遥生水木烟。
从容难附丽,顾步欲澄鲜。
()

水似沧浪好濯缨,先朝曾说五云生。至今不染风尘色,日月双丸镜里行。

()
冒晨造谒愧悠悠,残客不来门更幽。
邂逅行人觅花看,春风已属杏梢头。
()
清秋望不极,中原杳茫茫。
游子怅寂寥,下马古战场。
()

孤灯如鬼夜幽幽,白发频添照不休。最是愁人风雨后,一生心事五更头。

()

谁使鸣禽自在啼,感春端似惜芳时。一枝暂寄休饶舌,静处须防挟弹儿。

()

万顷波涛木叶飞,笙箫宫殿号灵芝。
挥毫不似人间世,长乐钟声梦觉时。

()

风叶高下落,秋砧远近闻。天涯多病客,倚杖看孤云。

()

满槛妖饶甚,皆因暖律催。
好凭莺说意,不假蝶为媒。
带露羞容敛,随风笑脸回。

()

庭前两梧桐,肤寸手所掇。岁月曾几何,直上殊挺拔。

峨峨双幡幢,云汉相摩戛。谓言召南棠,百岁辞剪伐。

()
蓬莱失左股,负以垂天翼。
中有仙人居,珠宫灿瑶席。
凝云不飞去,化作轮囷石。
弹琴坐石上,长忆三山客。
()
早岁膺宸眷,回翔老禁涂。
三持周版籍,九佩汉铜符。
度量包千顷,声名满八区。
谁知成奄忽,陈迹付龟趺。
()

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

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
昨日家人来,言汝苦寒热。
想由卑湿地,颇失饮食节。
脾官骄不治,气马痴如絏。
乃致四体烦,故当双日发。
()
上得陂陀路转艰,陷轮推马苦难前。
风寒白日少飞鸟,地迥黄沙似涨川。
结草枝梢知里堠,放牛墟落见人烟。
从来天地分中外,今作通逵近百年。
()

深秋萧爽十分凉,茱菊浮杯满座香。百尺玉楼喧鼓吹,六宫思许醉重阳。

()

渚亭临净域,凭望一开轩。晚日分初地,东风发杏园。

异香飘九陌,丽色映千门。照灼瑶华散,葳蕤玉露繁。

()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
已将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风与奉扬。
治道修明当正宁,皇威震叠到遐方。

()

斋头幽敞净无尘,况有檀栾一径深。雨过箨香侵卷幔,风回玉韵戛鸣琴。

根移帝子分湘沚,养就龙孙看渭林。曾道子猷慵问主,几时待我坐清阴。

()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戍卒厌糠覈,降胡饱衣食。

开亭试一望,吾欲涕沾臆。

()

剩有溪山树,书楼迹已陈。故人不可见,绕树一悲吟。

()

四十男儿不自怜,求田问舍计茫然。一官未办君亲报,纵有田园亦舍旃。

()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杀气空高万里情,

塞寒如箭伤眸子。狼烟堡上霜漫漫,枯叶号风天地干。

()

玉山一朱鹭,容与入王畿。欲向天池饮,还绕上林飞。

金堤晒羽翮,丹水浴毛衣。非贪葭下食,怀思自远归。

()

带雪南山道,和钟北阙明。太平当共贺,开化喝来声。

()

先生家□馀玉粒,粉以为饼陪春羹。春羹品物谢时味,江流暖泛园中英。

晴窗对案忽举首,径走长须呼友生。襄阳大夫腹如鼎,一著九牛犹未盈。

()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

地近篮舆便,心清俗事稀。檐花琼结佩,窗月练垂衣。

松竹添三径,溪山豁四围。落成歌管集,仰首暗尘飞。

()

手携双雕弧,射杀双飞凫。不将向家去,将向酒家胡。

()
茫然不肯住林间。
有处即追攀。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浆水价,匹如闲。
()

殿础氤氲紫气生,石泉漉漉似流行。山蒸海涌薰风节,万物依时得遂亨。

()

东北有云如搜墨,舟子熟视无人色。忽然白气变飞翻,拗怒波神起乘隙。

初从下游架玉垒,须臾一望熬酥白。琳宫苍茫失向背,野鸟高飞避渐翼。

()
雨过黄梅夏将半,园亭清洒如山家。
白鸟窥鱼立间暇,红蜒弄水飞交加。
垣衣重重长旧晕,萱草节节含新花。
薤叶簟凉一就枕,起来日抱西山斜。
()

史笔如衡须正持,莫教浮涎出无稽。
已成帝业从烹父,未将王师休杀妻。
秦逸号眠为抱虎,刘狂名舞作闻鸡。

()

壮心期不负今游,大士相招到上头。仙境岂容人久坐,非因崄巘不能留。

()

山南山北种梅花,何似西湖处士家。铁石誓同坚节操,轩车宁复慕荣华。

瑶琴曲奏宫商叶,画角声传梦寐赊。独鹤归来天万里,笑看疏影上窗纱。

()

世间何日不风云,从虎从龙各自分。且就小山名隐士,敢论大树号将军。

诗书本是劳人事,綦缟聊堪乐我贫。莫笑南枝无北向,汉陵松柏气氤氲。

()

閒爱鹤立木,静嫌僧叩门。
是非花莫笑,白黑手能言。
心远阔尘境,路幽迷水村。

()

天空嘹唳鹤鸣皋,回雁峰前峰更高。既同江子花生梦,又忆毛生颖脱毫。

片羽影随编画幅,断肠声到振江涛。从来怕舞《霓裳曲》,冷落河山洒凤毛。

()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
是曰元佑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

()
象山之学超诣,水心之学刻画。
后村之诗卑陋,樗寮之字怪癖。
举世随声雷同,众哑哑我愬愬。
此四者皆不可,尤不可第一癖。
()

不首人间半点愁,每於胜处一凭楼。
吟边只欠林和靖,坐上追思马少游。
晕脸芙蕖酣薄暮,低眉杨柳拂新秋。

()

东方朔至清。外似贪污内贞。秽身滑稽隐名。不为世累所撄。所欲不足无营。

()
生怕炎天老又逢,草虫扇子献奇功。
还将多稼亭前月,卷尽西湖柳上风。
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
旧时绿鬓常州守,今作霜髯一秃翁。
()
旭日晴光转,重城曙景迷。
稻荒寒蟹出,竹暝晓禽啼。
古社栖危堞,碑残倚断畦。
秋风振原野,疲马亦能嘶。
()
能与麽去,能与麽回。
青松郁密,白发摧颓。
岭南消息几时来。
()

严城平楚正苍然,突兀高牙大海悬。三辅云霞双阙底,九河冰雪万家前。

公车竹箭同登日,宦邸梅花独赋年。漫说鱼盐留滞久,家声八座在甘泉。

()

河汉东西阴,清光此夜出。入帐华珠被,斜筵照宝瑟。

霜惨庭上兰,风鸣檐下橘。独见伤心者,孤灯坐幽室。

()
晚知清净理。
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
先期扫弊庐。
()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
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
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
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
()

幽客海阴路,留戍淮阳津。垂情向春草,知是故乡人。

()

野性竟未改,何以居朝廷。空为百官首,但爱千峰青。

南风新雨后,与客携觞行。斜阳惜归去,万壑啼鸟声。

()
新诗囊锦堕春窗,旋炷铜炉百和香。
试握毛锥支劲敌,独怜赤手强扶疮。
()

颐解蓬开未是明,譬如击石火光生。可怜击罢依然石,到此令人猛欲行。

()

何生我苍苍,何育我黄黄。草木无知识,幸君同三光。

始自受姓名,葳蕤立衣裳。山河既分丽,齐首乳青阳。

()
三生炙手权门者,此日趋炎态未除。
汝自燃脐何所恨,可怜遗臭入诗书。
()

鸿门会,张玳筵,烹龙庖凤供肥鲜。肉如山,酒如泉,壮士却啖生彘肩。

将军舞剑不得前,谋臣用计心空悬。要知真主命在天,炎刘启运四百年,重瞳耻渡乌江船。

()

风流刺史从英游,况复西湖菡萏秋。授简岂堪陪兔苑,举鞭聊欲醉荆州。

()

流水不腐理为至,行己之道固无异。一生乘化同所归,辄苦形骸作吾累。

区区摄生何足言,所可言者唯养气。六十始知气犹水,不舍昼夜逝非逝。

()
雪絮飘池点绿漪。
舞风游漾燕交飞。
阴阴庭院日迟迟。
一缕水沈香散后,半瓯新茗味回时。
()
对月题诗过几人,不知何句与渠亲。
精神尢向水中活,形状直须天上真。
紫磨一轮开作屋,桂花千朵斫为薪。
寒儒老矣心犹在,诚念唐虞有野臣。
()
横吹逆西断人行,破驿孤眠又一程。
写得吴笺寄长寿,无情风雨却多情。
()
胡公起三晋,才如山河雄。
弊裘走上都,气压洛与嵩。
岂无济时策,入对明光宫。
战尘一飘荡,双影随疏蓬。
()
倚岩好竹已清绝,竹里梅梢更绝清。
要看萧疎影来去,最宜天气半阴晴。
()
洛阳才子姑苏客。
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旧)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