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鉴止宴坐)。宋代。赵师侠。雪絮飘池点绿漪。舞风游漾燕交飞。阴阴庭院日迟迟。一缕水沈香散后,半瓯新茗味回时。_闲万事总忘机。
《浣溪沙(鉴止宴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师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絮飘池点绿漪。
舞风游漾燕交飞。
阴阴庭院日迟迟。
一缕水沈香散后,
半瓯新茗味回时。
_闲万事总忘机。
译文:
飘雪花在池塘上,点缀着绿色的涟漪。
舞动的风儿中,燕子相互飞翔。
庭院中阴暗,日影缓缓移动。
一缕水的香气散去后,
半杯新泡的茶味又回来了。
心静闲适,万事皆可忘怀。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以自然景物和感受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放松。诗中雪花飘落在池塘上,形成了绿色的涟漪,燕子在风中翱翔,庭院中的阴影逐渐变化,仿佛时间过得很慢。一缕水的香气散去后,新泡的茶又带来了香味,这种细腻的感觉使作者心境愉悦。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心静闲适的状态,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够忘却烦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雪花、池塘、绿漪、燕子、庭院、香气和茶等意象,以及阴阴、迟迟、散后、回时等描写手法,营造出一种静谧、悠闲的氛围。作者以此来表达自己心境的平和与舒适,倡导人们在喧嚣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放松,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种宁静的境界。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崇尚闲适生活的心态和追求。整首诗词以一种淡雅、恬静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对于宁静与自在生活的向往,引导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
赵师侠。
题四皓图。明代。王鏊。蒲轮应召出商颜,汉嗣濒危即日安。若使四翁终羽翼,肯教雌雉变凰鸾。
寄表兄严允升。元代。刘崧。江上西风吹白蘋,天南闻雁独伤神。愁来望远悲秋草,老去还乡忆故人。漫想红颜骑竹马,总怜华发戴乌巾。早凭收拾游山屐,归把濠梁旧钓纶。
送张篑山学士归庐陵。清代。沈荃。襆被萧萧出凤城,觚棱回首重含情。片言岂诩回天力,三宿仍辞去国名。圣德优容逾格外,臣心忠荩本生平。曲江风度应相忆,莫恋空山猿鹤盟。
水调歌头。唐代。无名氏。何以作公寿,一纸寄讴吟。当年生申有兆,鸑鷟梦文禽。气宇虹霓万丈,胸次蟠龙七泽,锦绣萃中心。高谊薄云表,随处是知音。人俊逸,文卓荦,气雄深。版岩合辞故隐,霖雨慰当今。且把梅花酌酒,行即桂枝入手,桑荫未移阴。珍重此时祝,何日盍朋簪。
遇流民有感一首。宋代。王阮。行尽江南处处山,无钱归去买山闲。自怜不在施为地,空对流民数汗颜。
饮酒五首。金朝。元好问。西郊一亩宅,闭门秋草深。床头有新酿,意惬成孤斟。举杯谢明月,蓬荜肯相临。愿将万古色,照我万古心。
翠微寺。宋代。叶秀发。茫茫宇宙几分离,晚识真人历数归。五闰都无半义土,清风千古一麻衣。
乙卯春自郡归赏牡丹适有故意回唯魏紫略放二。宋代。姜特立。梦想看花昆意浓,归来底事别花忙。魏家姊妹知人意,先试春风半面妆。
曲江芙蓉歌。元代。李序。绿波夭矫如龙尾,河汉英英拂云起。紫云楼下花映人,摇荡香风十馀里。妖魂照夜春欲语,白玉容华旧丝缕。秦川望月锦绣纹,桂楫兰舟凤箫女。紫云头上飞鸟过,朱兰半折空嵯峨。怨红落粉生微波,芳华欲揽愁不歌,云裳绮袂风露多。
梅陇山门安扁感事。明代。郑岳。羡门缔结已多年,新扁门楣翰墨鲜。沧海久离名利迹,青丘真结死生缘。静中观化物皆幻,老至归全人亦仙。不用高楼重竖表,路人惟识茂陵阡。
和御制赏花钓鱼。宋代。郑獬。晓日开阊阖,春风满未央。水摇天仗影,花杂御衣香。覆槛红梢接,连钩紫鬣长。千钟浮帝酒,五色染天章。邹马摛嘉颂,夔龙拜寿觞。金舆归晚处,正在五云旁。
题西隐寺。唐代。封敖。三年未到九华山,终日披图一室间。秋寺喜因晴后赏,灵峰看待足时还。猿从有性留僧坐,云霭无心伴客闲。胜事倘能销岁月,已co名利不相关。
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对微阳未舒诗以俟之。明代。郭之奇。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松阴飞翠羃,草甲润苔钱。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
偕程临文大观上座登望湖亭并此言别。明代。释今覞。微茫烟雨暗沙汀,千羽龙舟出渺冥。归棹恰逢端午节,閒心一上望湖亭。坐中好友难为别,薄暮骊歌不可听。惆怅此心何所似,高秋曾否扣柴扃。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唐代。韦应物。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山中即景四首。宋代。赵友直。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留别聂象铉时象铉亦将行。清代。施玫。风雨篝灯一载情,送君翻笑别君行。漫将老泪沾双袖,已被狂名误半生。杜甫秋吟多感慨,坡公春梦太分明。前途亦有谋生策,负郭闲田莫废耕。
题老融群牛图。宋代。释绍昙。三三五五戏平芜,踏裂春风百草枯。莫写沩山僧某甲,恐人悟作祖师图。
漕渠春台。宋代。宋庠。缥陂春色极晴虚,新水遥连六辅渠。沙上钓归人获鹬,梁边观罢客知鱼。苍浮树影烟生后,红皱溪纹日侧初。刮目暂成江海趣,狂奴终忆越滩居。
退谷杂咏 其二。清代。袁守定。时序逐流川,退谷春已暮。春暮各有营,驱犊上村路。徇禄意多怍,食力勤所务。芒屦染芳菲,卉衣生烟雾。浮云过陇头,辍耕而有悟。即此为形役,况乃勤世故。人事会有终,于何加吾素。缅彼方舆中,率为居室误。
陆左丞夫人郑氏挽词四首。宋代。王铚。家学开皇纪,流尘暗采衣。那知长夜去,无复逝川归。方士言终误,神丹事已非。出门寻吊客,惟有鹤双飞。
秋晨羁怨望海思归诗。南北朝。沈约。分空临澥雾。披远望沧流。八桂暧如画。三桑眇若浮。烟极希丹水。月远望青丘。
过梁王寺书家君祠堂。宋代。洪适。生还未列麒麟画,旧德犹怀鸾凤栖。共问翰林今孰似,凛然眉宇染风㙠。
苏幕遮。唐代。王质。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者也。两辞极道湖山云月之趣因以记相与之意云水风轻,吹不皱。上下浮光,两镜光相就。云锦摇香吹散酒。细听清谈,玉屑津津嗽。明月前,斜阳后。竹露秋声,拂拂寒生袖。掇取湖山聊入手。紫阁黄扉,到了终须有。
百丈春日纪怀三首 其一。元代。范梈。江墅群芳手自栽,春前相次斸苍苔。邻僧昨许山兰送,社妪新分圃药来。本为圣情思共济,更饶生事得相催。粤王溪畔韶光好,谁想经年逝不回?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歆和。清代。佚名。崇禋已备,粢盛聿修。洁诚斯展,钟石方遒。
次韵秦处度同登黄山。宋代。李之仪。艰生缧绁馀,特尔脱魑魅。殊方窟飘蓬,未免游戏事。眼力到毛发,抉剔尽奇秘。邂逅平生欢,笑语当歌吹。曲环岂人谋,明灭殆天吏。慰我云烟期,有腼鸿鹄志。百年一瞬尔,幸此半日地。聊摅广莫心,无作雍门泪。
病足。宋代。赵庚夫。老病侵陵药不灵,雪窗灯火冷如萤。未应安隐青莲足,便学蹁跹病鹤形。意蛩梦中轻献璞,怒思天上去鞭霆。露华不泡何堪惜,独念名山未遍经。
渔家傲(冬至)。宋代。冯时行。 云覆衡茅霜雪后。风吹江面青罗皱。镜里功名愁里瘦。闲袖手。去年长至今年又。梅逼玉肌春欲透。小槽新压冰澌溜。好把升沉分付酒。光阴骤。须臾又绿章台柳。
寄婺州赵尚书产夫二首。宋代。王迈。大雅千年一嗣音,人如美玉更良金。清修山泽臞儒样,恻怛河沙古佛心。北阙方瞻台斗践,东嘉还借福星临。中兴宗衮留衣钵,大有苍生望作霖。
菩萨蛮。清代。纳兰性德。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忆旧 其六。清代。缪公恩。满眼岚光碧四围,荒衙昼静掩芦扉。多情最是山桃树,一片春红艳不飞。
远游篇。明代。胡应麟。端居厌尘世,飞步凌大荒。左挟青龙驰,右骖赤豹翔。西游翳若木,东望穷扶桑。竦身昆崙颠,息驾玄圃傍。道逢安期生,托手共徜徉。携我黄金台,坐我白玉床。太虚为我宅,沆瀣为我浆。俯仰竟百世,焉能辨彭殇。
题说法台。宋代。郑昌龄。四十高峰绕法台,峰峰嶙峋玉莲开。岚光拥翠猿啼遍,松盖移阴鹤唳回。贝叶乍翻钟磬暝,金沙犹伏地炉灰。天冠隐处多奇绝,时见弥空花雨来。
偈颂一百五十首。宋代。释心月。於食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食亦等。法食双运,平等普薰。
石头城上黄云消,石头城下纷琼瑶。登陴四顾穷远瞩,长江万里飞银潮。
鸦翻落木隐楼堞,虎踞寒山嗟六朝。袁生九京那可作,莫愁双桨谁招邀。
金陵十景分题其二为倪彦达赋 其二 石城霁雪。明代。程敏政。石头城上黄云消,石头城下纷琼瑶。登陴四顾穷远瞩,长江万里飞银潮。鸦翻落木隐楼堞,虎踞寒山嗟六朝。袁生九京那可作,莫愁双桨谁招邀。古来重德不重险,方今一统归唐尧。丰年几见饱麰麦,太平有象歌渔樵。
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 其四。清代。吴伟业。平生踪迹尽繇天,世事浮名总弃捐。不召岂能逃圣代,无官敢即傲高眠。匹夫志在何难夺,君相思深自见怜。记送铁崖诗句好,白衣宣至白衣还。
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宋代。张炎。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