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高祖。宋代。王珪。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水南别业四首 其四。明代。张宁。白发念婚嫁,此虑已陶然。匪复事生业,烝尝讵能捐。怅望终南山,缅怀清渭川。良时易流迈,穷约心所安。严阴閟深谷,飞雪层崖巅。引酒聊自酌,被褐终吾年。
重用韵。元代。赵孟頫。孤花色更媚,密竹气自清。怀彼橘中乐,偶兹池上行。荣华或伤性,赏静可怡情。坐久不成起,待得月华生。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朱熹)。宋代。张式。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题画杂诗六首 其三。元代。马臻。数点寒鸦水绕村,几家茅屋掩柴门。白头溪叟归来晚,自把渔舟系柳根。
存殁绝句 其八 安公石。明代。杨慎。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泪痕添沫水,名字见峨峰。
月下观惠山泉 其一。清代。赵熊诏。此夜清辉好,来寻第二泉。影分扬子月,光近太湖天。古砌涵秋色,空亭带晚烟。半轮愁滴碎,斜照石栏边。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八。宋代。刘攽。篮舆适山野,葛巾傲宾客。既无轩冕拘,讵可形骸索。富贵能畏人,千秋但惭色。
次韵端叔题余所藏山谷茶诗尾。宋代。周紫芝。翰林门生两苍璧,似是天人人不识。学得黄初五字诗,不作人间万钱食。晚向江头看药栏,花前一笑聊开颜。自言千载司玉局,尚记桥山分省宿。今朝玉乳打团龙,昨夜新诗刻红烛。我识风流李元礼,人物流中有泾渭。平生漫刺不浪持,晚得龙门略相似。诗成袖手初相羊,便识从来锦作肠。梦回却诵矞云句,彷佛官焙闻馀香。从今下客牛马走,问字不妨时载酒。
榴皮题壁。宋代。丁逢季。水云深处扣仙居,对酌春风夜有馀。说遍东南耆旧话,始知胜读十年书。
思归行(一作于濆诗)。唐代。罗隐。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交亲亦相薄,知己恩潜替。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村居效陶体四首 其四。明代。曹义。嗟予小子,才无寸长。寤寐周孔,坠绪茫茫。譬彼沧海,欲涉无梁。何以自释,尽我壶觞。
莲花池道中。清代。敦敏。榆柳阴浓处,田田荫渼陂。流泉新雨后,野浦晚烟时。莲动香微散,风来水自漪。潞河四十里,此地倍情移。
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宋代。黄庭坚。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阴好。瓜尝邵平种,酒为何侯倒。倦须盘礡赢,归可倒著帽。欲去更少留,道人谈药草。
穆陵关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驻马频思古,西风度穆陵。崖悬山径狭,地迥野云层。险阻真天设,山川几代兴。时平关禁少,来往自相仍。
辛亥八月二十七日度乌梢岭。清代。俞明震。寒风八月乌梢岭,积雪千年古浪河。从此南鸿断消息,今愁争似古愁多。
方丈室辞。元代。杨维桢。东万山之罗络兮,恒赤城之盘纡。琼台方古郁以出没兮,聚仙佛之所庐。东海之嵬岸兮,架金梁之凌虚。裒灵修之播迁兮,来仙伯以导舆。赤子兮如鱼,纷望思兮鼎湖。嗟山川其如昨兮,眇风景其愁予。望海屋兮渠渠,挽飞飙兮以为车。上下风雨兮出入太初,下视弱水兮黄尘满区。仙耶释耶?吾不知何谁兮,羌从汝兮归诸。
过华清宫浴汤泉 其四。明代。袁宏道。羯鼓弄伊凉,露花石火光。山馀绣领字,云染碧螺香。芍药留妃子,鹦哥说上皇。难将脂粉水,傲我白云乡。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唐代。王质。乾为天兮为圆,有时兮不然。醒复醒兮日月皆为之右转,醉复醉兮天勿为之左旋。骛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䀽。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兮,夫何波浪之瀰漫。柯栾栾兮我眄,松萧萧兮我抚。阿衡去我兮已远,我独歌兮独舞。化无舆兮曷乘,尽无宅兮曷归。今茫茫兮何是,昨莽莽兮何非。
望江南。宋代。谢逸。临川好,山影碧波摇。鱼跃冰池飞玉尺,云横石廪拂鲛绡。高树竹萧萧。寒食近,湖水绿平桥。繁杏梢头张锦旆,垂杨阴里系兰桡。游客解金貂。
寄汶阳田告处士。宋代。王禹偁。汶水年来涨绿波,先生居此兴如何。门连别浦闲垂饵,宅枕平沙好种莎。治水共谁言鲧禹,著书空自继丘轲。可怜垂白无人问,却伴渔翁着钓蓑。
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宋代。苏辙。埙动篪鸣只自知,忧轻责少幸官卑。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西鄙猖狂犹将将,中朝闲暇自师师。近成新论无人语,仰羡飞鸿两翅差。
念奴娇。宋代。李久善。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缟练不染淄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
悲歌六章 其五。清代。郁植。流沙北去弱水东,琅玕作树珠为宫。藐姑仙子冰雪容,导以翠节双青童。我欲从之问丹诀,直与天地同无终。秦王汉武皆英雄,楼船浩荡乘长风。狞龙吹水作山立,三千娇女沉渊中。骊山茂陵空白骨,不死之药何时逢?
得少海遣谪归蜀消息寄赠。明代。张含。文章声价冠东曹,海上传闻复钓鳌。白帝云中须采药,夜郎月下得吹箫。古来直道犹三黜,今日忧时枉二毛。濯锦江头非泽畔,挥毫何用赋《离骚》。
别李氏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逸禽耻淹栖,良驷竞先步。出门有行游,诸所岂得顾。辞燕恋旧垒,渚雁企高骛。情离诚有猝,心期固其素。匪无便儇子,新人不逮故。踟蹰野飙夕,分手即前路。
登金山。宋代。晁公武。东游寻胜即登临,浮玉知名冠古今。万壑波涛喧海口,千年岩岫据江心。雨篷烟棹征帆远,晓磬昏钟佛屋深。诗客分留风景在,凭君一为发长吟。
坐忘女。金朝。高德裔。结习销来性自圆,去留元不间人天。消摇自是忘形蝶,枯寂宁同委蜕蝉。无碍真空常荡荡,若存馀息尚绵绵。立亡坐脱皆游戏,定力何尝有变迁。
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宋代。陈棣。博学该群籍,飞声蔼上庠。巍科曾叠贯,要路遂横翔。策府登清选,铨曹得望郎。九重方简在,一鉴遽云亡。
乡人客清源者追饯索诗。明代。程敏政。北河一棹还新安,清源追别聊盘桓。羡君尽享估客乐,顾我方忧行路难。徵诗往返白日速,纵酒歌呼清夜阑。乡情离思两不极,垂杨插水春漫漫。
朝中措(和张文伯海棠)。宋代。王之道。暖风迟日透香肌。春到柳边枝。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和石末公种棘用胡元望韵。明代。刘基。力役困年侵,种棘代遮逻。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风条曲抽乙,雨叶细垂个。是时春载阳,土脉如膏和。分强督艺植,勤惰各有课。挥锄绿烟披,转石苍藓破。稍看萌蘖长,渐睹根株大。结荫冒长堤,开花映高座。猿公不敢窥,貉子那得过。慨慕陶公言,罔俾分阴蹉。
题金陵杂兴诗后。宋代。苏滨。六朝留寄多多恨,一士来歌百百诗。驱使春风游笔下,个中情景个中知。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冰雪轩。宋代。王炎。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喜大渊至二首。宋代。刘克庄。乾鹊查查得许忙,弓寮越境访溪堂。故交有约过安道,季世无人吊卜商。聊为先儒增管见,为烦太乙下藜光。要知韩孟新吟否,此则赓酬第一章。
和马德俭韵。宋代。王庭圭。两苏共赋灵芝句,知是君家矍铄翁。门巷偶邻三径竹,功名当柱五溪铜。似闻四海尘初静,犹恐扁舟兴未穷。螺子江边无久滞,亦宜抟翮上晴空。
括意难忘。宋代。林正大。蜀道登天。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狷与鹤,莫攀缘。九折耸岩峦。算咫尺、扪参历井,回首长叹。西游何日当还。听子规啼月,愁减朱颜。连峰天一握,飞瀑壑争喧。排剑阁,越天关。豺虎乱朝昏。问锦城,虽云乐土,何似家山。白乐天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大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D96B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E041阶用石,幂■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乎地;台南有方池,倍乎台。环池多山竹野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垤,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DF75,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止,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幻■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矧余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聊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日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求,未遑宁处。待余异日,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公、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齐施茶果以乐之,因为草堂记。
友生失意。宋代。王珪。梦到天阍寤翼伤,拂衣归去乐江乡。丈夫岂识原非病,丞相应嗤盖有狂。失马未须嗟北塞,过关重约使南阳。君知鞲上雄飞日,秋劲霜严始一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