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汉高祖

咏汉高祖朗读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

猜你喜欢

白发念婚嫁,此虑已陶然。匪复事生业,烝尝讵能捐。

怅望终南山,缅怀清渭川。良时易流迈,穷约心所安。

()

孤花色更媚,密竹气自清。怀彼橘中乐,偶兹池上行。

荣华或伤性,赏静可怡情。坐久不成起,待得月华生。

()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
头上宝冠牛戴角,脚下莲华马踏蹄。
通身璎珞皮毛债,历劫风流辊水泥。
()

数点寒鸦水绕村,几家茅屋掩柴门。白头溪叟归来晚,自把渔舟系柳根。

()

一疾缘医误,孤踪住世慵。泪痕添沫水,名字见峨峰。

()

此夜清辉好,来寻第二泉。影分扬子月,光近太湖天。

古砌涵秋色,空亭带晚烟。半轮愁滴碎,斜照石栏边。

()

篮舆适山野,葛巾傲宾客。既无轩冕拘,讵可形骸索。

富贵能畏人,千秋但惭色。

()

翰林门生两苍璧,似是天人人不识。学得黄初五字诗,不作人间万钱食。

晚向江头看药栏,花前一笑聊开颜。自言千载司玉局,尚记桥山分省宿。

()
水云深处扣仙居,对酌春风夜有馀。
说遍东南耆旧话,始知胜读十年书。
()
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
身同树上花,一落又经岁。
交亲亦相薄,知己恩潜替。
日开十二门,自是无归计。
()

嗟予小子,才无寸长。寤寐周孔,坠绪茫茫。譬彼沧海,欲涉无梁。

何以自释,尽我壶觞。

()

榆柳阴浓处,田田荫渼陂。流泉新雨后,野浦晚烟时。

莲动香微散,风来水自漪。潞河四十里,此地倍情移。

()

井寒茶鼎甘,竹密午阴好。
瓜尝邵平种,酒为何侯倒。
倦须盘礡赢,归可倒著帽。

()

驻马频思古,西风度穆陵。崖悬山径狭,地迥野云层。

险阻真天设,山川几代兴。时平关禁少,来往自相仍。

()
湖上新春柳,摇摇欲唤人。
多情今夜雨,先洗马蹄尘。
()

寒风八月乌梢岭,积雪千年古浪河。从此南鸿断消息,今愁争似古愁多。

()

倾摧汉祚是安昌,只恐狂澜世莫当。
自古忠言宁尽用,老臣得不戒王章。

()

东万山之罗络兮,恒赤城之盘纡。
琼台方古郁以出没兮,聚仙佛之所庐。
东海之嵬岸兮,架金梁之凌虚。

()

()

羯鼓弄伊凉,露花石火光。山馀绣领字,云染碧螺香。

芍药留妃子,鹦哥说上皇。难将脂粉水,傲我白云乡。

()

乾为天兮为圆,有时兮不然。醒复醒兮日月皆为之右转,醉复醉兮天勿为之左旋。

骛遐观兮北睨,敛孤照兮南䀽。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兮,夫何波浪之瀰漫。

()

临川好,山影碧波摇。鱼跃冰池飞玉尺,云横石廪拂鲛绡。高树竹萧萧。
寒食近,湖水绿平桥。繁杏梢头张锦旆,垂杨阴里系兰桡。游客解金貂。

()
汶水年来涨绿波,先生居此兴如何。
门连别浦闲垂饵,宅枕平沙好种莎。
治水共谁言鲧禹,著书空自继丘轲。
可怜垂白无人问,却伴渔翁着钓蓑。
()
埙动篪鸣只自知,忧轻责少幸官卑。
声名谩作耳中瑱,科第空收颌底髭。
西鄙猖狂犹将将,中朝闲暇自师师。
近成新论无人语,仰羡飞鸿两翅差。
()
东君试手,向南枝着意,争先时节。
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
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
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

流沙北去弱水东,琅玕作树珠为宫。藐姑仙子冰雪容,导以翠节双青童。

我欲从之问丹诀,直与天地同无终。秦王汉武皆英雄,楼船浩荡乘长风。

()
文章声价冠东曹,海上传闻复钓鳌。
白帝云中须采药,夜郎月下得吹箫。
古来直道犹三黜,今日忧时枉二毛。
濯锦江头非泽畔,挥毫何用赋《离骚》。
()

逸禽耻淹栖,良驷竞先步。出门有行游,诸所岂得顾。

辞燕恋旧垒,渚雁企高骛。情离诚有猝,心期固其素。

()

东游寻胜即登临,浮玉知名冠古今。
万壑波涛喧海口,千年岩岫据江心。
雨篷烟棹征帆远,晓磬昏钟佛屋深。

()

结习销来性自圆,去留元不间人天。消摇自是忘形蝶,枯寂宁同委蜕蝉。

无碍真空常荡荡,若存馀息尚绵绵。立亡坐脱皆游戏,定力何尝有变迁。

()

博学该群籍,飞声蔼上庠。

巍科曾叠贯,要路遂横翔。

()

北河一棹还新安,清源追别聊盘桓。羡君尽享估客乐,顾我方忧行路难。

徵诗往返白日速,纵酒歌呼清夜阑。乡情离思两不极,垂杨插水春漫漫。

()
暖风迟日透香肌。
春到柳边枝。
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
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
()

力役困年侵,种棘代遮逻。
豫防苟无失,有地孰敢唾。
风条曲抽乙,雨叶细垂个。

()
六朝留寄多多恨,一士来歌百百诗。
驱使春风游笔下,个中情景个中知。
()

史君甚爱竹弟,欲与渠为二难。
岁晚青青玉立,不须俗眼同看。

()
乾鹊查查得许忙,弓寮越境访溪堂。
故交有约过安道,季世无人吊卜商。
聊为先儒增管见,为烦太乙下藜光。
要知韩孟新吟否,此则赓酬第一章。
()

两苏共赋灵芝句,知是君家矍铄翁。门巷偶邻三径竹,功名当柱五溪铜。

似闻四海尘初静,犹恐扁舟兴未穷。螺子江边无久滞,亦宜抟翮上晴空。

()
蜀道登天。
望峨眉横绝,石栈相连。
西来当鸟道,逆浪俯回川。
狷与鹤,莫攀缘。
()
梦到天阍寤翼伤,拂衣归去乐江乡。
丈夫岂识原非病,丞相应嗤盖有狂。
失马未须嗟北塞,过关重约使南阳。
君知鞲上雄飞日,秋劲霜严始一翔。
()
练袂蒿簪不下堂,肯随时世画眉长。
旁人莫解东风急,只道花梢合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