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隐堂。宋代。宋庠。昔日蒸青地,今兹坐啸居。人瞻分虎出,庭记堕鱣馀。萧墨斋犹宝,庄环室旧虚。嘉名传郡志,宁减武侯庐。
《豹隐堂》是宋代文学家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豹隐堂
昔日蒸青地,今兹坐啸居。
人瞻分虎出,庭记堕鱣馀。
萧墨斋犹宝,庄环室旧虚。
嘉名传郡志,宁减武侯庐。
译文:
过去的繁华已成为青石,而我如今独自坐在这里吟唱。
人们仰望着,却只看到残存的虎纹,庭院中的记忆已变得破败。
萧墨斋仍然珍贵,庄严的环境却荒凉空虚。
美好的名声传遍郡县志书,不亚于伟大的武侯庐宅。
诗意:
《豹隐堂》通过描述一个人坐在一座曾经繁华的宅邸中,感慨时光流转,寓意人事如梦,一切皆为过往。诗人借用了蒸青地、虎纹、鱣馀等意象,将宅邸的荣华和衰落进行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深切感受。诗中提到的萧墨斋和庄环室,分别指代宅邸中的书斋和庭院,象征着诗人过去的学术成就和曾经的宏伟环境,但如今却已荒凉虚无。最后,诗人以嘉名传郡志、宁减武侯庐的形式表示,尽管宅邸已经衰败,但诗人的声名却传遍了郡县,不亚于伟大的武侯庐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的自豪与坚定。
赏析:
《豹隐堂》通过对宅邸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事如梦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荣华和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思考。诗中的象征意象丰富多样,蒸青地、分虎出、鱣馀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宅邸的辉煌与衰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最后两句则以嘉名传郡志、宁减武侯庐的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光阴易逝和名声虚幻的思考,同时也折射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一苇所如四首 其四 冬。明代。霍与瑕。我有一函书,细写先天要。乾坤与日月,都出此元窍。守一存吾真,万劫颜长少。再三欲授君,秪嫌下士笑。北风城郭闭,与君独出眺。红炉海底燃,雪山天外峭。好言不在多,半句通微妙。语竟人不闻,寒江独垂钓。
宿小宋。明代。申佳允。一带河流抱浚城,寒烟野杵古林平。依稀渡蚁桥头月,照破尘颜一榻清。
冯公岭。宋代。翁卷。乱峰千叠拂云霓,辐合坑崖立似梯。曾向括州州里望,众山却是此山低。
送程子方归蜀 其二。元代。仇远。风雪飘萧季子裘,大江西溯过荆州。浑家无计归葱肆,岁晚何人付麦舟。长子应门宽后虑,轻帆入峡及春游。明年归趁梅花发,共醉䲔仙旧酒楼。
村居效陶体四首 其一。明代。曹义。幽幽村居,异彼廛庐。门无车马,户满桑榆。羹藜饭糗,淡泊自如。时鼓我琴,时读我书。
笋。宋代。蒋华子。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相和歌辞。王昭君。唐代。沈佺期。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晚步宣氏庄山麓。明代。阮自华。群峰回合鸟争飞,曲径迢遥送晚晖。碧岫坐间明月出,青山行处白云归。几家茅屋春多酒,千壑桃花昼掩扉。何事驱车穷宛洛,无人知道昨年非。
阙题。明代。李滨。盛世投閒脱俗嚣,惯来岩畔濯诗瓢。清秋雨过层峦合,万壑涛飞匹练飘。石室坐忘参上乘,荒碑重洗认前朝。采奇直欲穷天际,回首峰头月色骄。
虞美人。宋代。胡文卿。昨霄南极星光现。今日开华宴。朱颜翠鬓占春多。且向博山香袅、卷金荷。龟游鹤舞千年寿。更酌千钟酒。满庭佳客捧殷勤。此日蒲菊新绿、瓮头春。
送陈传道之官下邳。宋代。贺铸。昔也官彭城,日与君子亲。俱游大梁下,不见辄兼旬。衣食牵迫人,汗走长街尘。相逢立马语,愁面如含辛。朝来忽叩门,颇惊黄绶新。告我即东下,得官淮泗滨。方语病中暍,药物苦殚贫。故人复舍去,此怀难重陈。想见经旧庐,节候属萧辰。朝寻张翁墅,暮投寇叔邻。二子亦吾好,尺书坐因循。交情定相访,为话正迷津。
全椒道上口占六首 其二。清代。吴敬梓。乌犍稳卧闭柴门,千树桃花又一村。翻恨阳禽声聒耳,春原无处不消魂。
十二月念六日出永州值迎春新霁。明代。顾璘。江城鸣鼓晓迎春,霁日和风应候新。苍帝早矜时令正,紫微元握斗枢均。梅花弄粉相将出,柳眼舒青太剧真。曝背老翁皆报罢,莫愁穷谷有悬鹑。
答子与春衣之寄。明代。王世贞。筒卷春衣薄,邮分粤路长。蹙金双孔雀,嶷角一神羊。缟纻粗难报,绨袍老不忘。天涯散知己,真有四愁章。
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微咏玉经忘我老,谩调金鼎胜于閒。
龙雷变化从舒卷,鹤露清寒自往还。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 其四。宋代。虞集。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微咏玉经忘我老,谩调金鼎胜于閒。龙雷变化从舒卷,鹤露清寒自往还。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
道山诸丈置酒饮饯秀野园以诗谢别。宋代。程公许。去国飘然一障乘,都门祖账集华簪。黄梅未雨热如沸,白葛不负凉满补救。江国颇堪千里寄,蓬山遥想五云深。论思禁闼须公等,肯念交盟数寄音。
松泉图。元代。郭翼。迢迢涧上松,㶁㶁松下泉。微飙散晴雪,飞琴泻寒弦。怀哉山中人,眇子堕尘缘。九江秀可揽,山色青于莲。浩歌招黄鹄,重赋《云巢》篇。
白羊道中二首 其二。宋代。张耒。日出客心喜,路平人足轻。风高不成冷,雨过有馀清。水落溪鱼出,村深田鹳鸣。胜游须秀句,多愧谢宣城。
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元代。杨果。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春日宿田家。清代。薛稻孙。泥涂岁序剧骎骎,烟火蓬茅养道心。护鸭船围新柳港,放牛人去小桃林。盈前社酒遭田父,短后征衣怪野禽。对此萧然名利淡,一蓑一笠胜朝簪。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不离当处常湛然,神光也不往西天。德山话堕龙潭笑,忍气吞声更不言。
次韵君用寄茶。宋代。方岳。茅舍生苔费梦思,竹炉烹雪复何时。北山怕有移文在,谨勿便令猿鹤知。
哀邻家。宋代。石介。邻家不选翳,翳无救病术。朝一翳工人,暮一翳工出。有加而无瘳,遑遑不安室。吁嗟娄翁愚,予为病者恤。瞽翳一日更千人,盲药何能疗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