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生日

丁亥生日朗读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谁持绿酒醉幽人?鹤氅筇枝发兴新。
今夜湖边有奇事,青山缺处涌冰轮。
()

海外戎王麦,风前石国榴。火珠红乍吐,栗玉翠还浮。

物自频堪摘,人胜几度游。雕栏太平里,曾是曲阳侯。

()
三更里,月正圆。
笙歌消夜天。
金童喜,玉女欢。
凡间不一般。
()
去国三年恨未平,东城况复送君行。
难凭魂梦寻言笑,空向除书见姓名。
残日半竿斜谷路,西风万里玉关情。
兰台粉署朝回晚,肯记麤官数寄声?
()

林居逢岁晏,遇物使情多。蘅茝不时与,芬荣奈汝何。

更怜篱下菊,无如松上萝。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阳和。

()

雠收虽不愿,治粟亦何为。
夜月同游处,春潮独往时。
无心资造化,任运有成亏。

()
皇佑辛卯冬,十月十九日。
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
曰朝有巨奸,臣介所愤嫉。
愿条一二事,臣职非妄率。
()

桐帽棕鞋,溪翁园叟,六枝灵寿藤稳。临水登山,寻花踏月,鹤鹿衔芝相引。

共说升平事,同看遍、晚松朝槿。喜无杂姓幽栖,敢说一家肥遁。

()
种竹五七个,结茅三两间。
稍通溪上路,不碍屋头山。
黄叶水去住,白云风往还。
生涯只此是,道者少机关。
()
匆匆一望关河。
听离歌。
艇子急催双桨、下清波。
淋浪醉。
()
闲上江楼初雨过。
满袖清风,微散谁知我。
莲脸佳人颜未破。
沙洲两两鸳鸯卧。
()

半载持竿野水东,山翁心不类渔翁。
何须巧饵悬钩上,会使奸鳞落鼎中。
西伯道高来吕望,文宗才短失卢仝。

()

昔日趋乌府,君年正黑头。家承今阀阅,世出古诸侯。

夙有登车志,仍多为国谋。浚湖陈上策,平寇借前筹。

()

双桨将鸣也。投半刺、汝南叔度,丰姿閒雅。倒屣延君居上座,谈笑风生朱夏。

长太息、娉婷未嫁!袖出明珠三百斛,是元和、而上开元下。

()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画重城更上楼。
时独看云泪横臆,长安不见使人愁。
()

情知白玉莲花酌,岂抵天然自暖杯。玉友也须期白雪,缓歌惟命雪儿嗺。

()

谁能草檄愈头风,有酒时时共一中。
莫把丹青羡苏武,且将玄白玩扬雄。
将军事在龙荒北,客子心驰马首东。

()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

良夜灯初放,新晴月未流。如何二老者,亦作少年游。

妙语丝为茧,明年杖有鸠。已完儿女债,莫问稻粱谋。

()

士学端成己,工夫要自程。圣门窥广大,中德养和平。

美玉资勤琢,良才讵小成。心期须后会,拭目更增明。

()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遗诏封光为博陆侯。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

閒处谩忧当世事,静中方识古人心。

()
鸾舆五月幸龙冈,宣唤新声促晓妆。
拨断冰弦秋满眼,塞天云碧草茫茫。
()

弟兄双鬓渐如霜,惆怅天南各一堂。共席恰还欣对菊,分飞空复想寻芳。

丛枝带月疑无色,细蕊经寒尚有香。何似棣棠花靴匕,徘徊今夕岂能忘。

()

寿

但凭笔砚度支干,六十馀年顾蔗餐。境静便饶调脉诀,心闲自裕摄神丹。

儿孙膝下翻青简,琴瑟声中和紫鸾。纷扰尘途都莫问,凤毛习习看霄抟。

()

以玉为堂未是誇,金林禽谢有金沙。稍传禁漏提初点,旋听周庐递晚衙。

春尽犹寒欺梦草,晴多未雨渴檐花。自怜虽是文章力,肯把凡驽污白麻。

()

敬问晁夫子,官池几许深。
已应飞鸟下,复作卧龙吟。
待我中痾愈,同君把臂临。

()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着寒衣。

()

江瑶配荔枝,胜处终不近。好丑且勿争,天道有定分。

()

空斋长昼掩,于世颇无机。一雨野池溢,千山黄叶飞。

林僧看竹少,园客负樵稀。试问浮生里,蘧蘧几是非。

()

路下牂牁水石閒,三分才过二分山。年光欲尽家犹远,岚气虽疏鬓已斑。

宾从谈笑机独进,儿曹音信喜生还。南风一夜吹乡梦,数刻飞过五岭间。

()

吾生惭松独,天赋比樗散。
学道才窥藩,圣门未容款。
老来忧患集,鵻草经湿叹。

()

仙人约我峰头去,欲去峰头看白云。一夜白云峰下宿,晓来散作雨纷纷。

()

谁赋芜城,到今日、堪悲鲍照。凋瘵后、急须和扁,刀圭立效。

禦马善称东野毕,投巫人羡西门豹。有淮南、父老诧河清,如公笑。

()

路转云深处,荒台枕碧湘。江山开百粤,文字属中唐。

影落斜阳紫,名题卧石苍。风流呼漱玉,提笔妙能狂。

()
时情世难消吾道,薄宦流年危此身。
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兵革共漂沦。
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
山中四序景,巧供晨夕间。
茶瓯不少辍,诗魔常畏闲。
生计付风雨,年华寄毛颜。
支筇正独立,栖禽相与还。
()

灯火沉沉夜,团圞影一家。生涯杯汎蚁,儿女墨翻鸦。

古剑星前气,霜毫梦里花。百年真乐在,宁复向人赊。

()

爱此城高处,回鞭醉每醒。江花两岸白,烟树一行青。

云学山舒态,天随水赋形。吾多徐孺子,独向此沈冥。

()
风鬟雾鬓。
便觉蓬莱三岛近。
水秀山明。
缥缈仙姿画不成。
()

罗袖风中卷。
玉钗林下耀。
团扇承落花。

()
文惠祠前旌旆飞,茫然南望涕横衣。
勤劳塞外凋双鬓,萧散江头把一麾。
都水酒樽花下倒,青塘钓艇月中归。
荐书继上公怜旧,何力酬恩与意违。
()

一得高僧论,归途落日中。
鸠筇迎霁月,渔笛唤凉风。
是象渐欲暝,有生能不空。

()

夜游西园渚,初日光炯炯。徙倚岩石下,爱此林中影。

()

迢迢豸岭过萦纡,知是元公此结庐。
老屋至今图太极,古碑犹在勒通书。
落花啼鸟春无恙,窗草池莲景自如。

()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

老齿皆脱落,十中无二三。

存者一动摇,咀嚼宁复堪。

()
新春日日雨霏霏,雨后寻春愿不违。
花近翠微苔作树,人行香径雪生衣。
折从野岸俱无主,开入僧家尽掩扉。
谁似丈人能好事,冲风踏冻不言归。
()
寒暑一大瘧,天地一病躯。
古来几寒暑,元气朘削余。
人物生其中,短小一侏儒。
神农乏药草,黄帝无医书。
()
目断烟波青有无。
霜凋枫叶锦模糊。
千尺浪,四腮鲈。
诗筒相对酒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