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妙德二偈

戏妙德二偈朗读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

猜你喜欢

上清仙梦。桄到十三春洞。玉颜红。月下随王母,花前别宁封。

黄衶潜解佩,赤舄缓弛弓。称名多误听,为呼侬。

()

鹧鸪声里别江东。绿阴中。夕阳红。一点离愁,相对景重重。目断大罗天上客,朝玉帝,把芙蓉。
紫阳山下偶相逢。醉金钟。跨苍龙。归去故山,犹带白云封。洞口桃花如恨我,飘满地,任春风。

()

即有徐昌谷,吾来后此公。书宁半袁豹,赋敢敌杨雄。

赤骥风云上,苍虬海岳中。朱游折人角,家学是宗工。

()
霜湖风草自徜徉,夜网晨弦不易防。
作意分甘资一饱,为撩清梦到江阳。
()
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邕碑。
南荒尚记诛元恶,东越谁能事细儿,耆旧如今几人在,为君无憾为时悲。
小堰门头柳系船,吴山堂上月侵筵。
()

三五河上柳,依依抚长流。春风应候发,好鸟鸣相求。

美人隔湘水,沦落念寡俦。亟欲往从之,关河滞方舟。

()

桂栋承薜帷,眇眇川之湄。白蘋徒可望,绿芷竟空滋。

日暮思公子,衔意嘿无辞。

()

精蓝孤绝乱云间,云外疑无路可还。
顾我尘喧非白傅,缘何今日到香山。

()

嘿坐能除万种情,腊高兼有赐衣荣。讲经旧说倾朝听,

登殿曾闻降辇迎。幽径北连千嶂碧,虚窗东望一川平。

()

树树春枝带白云,上方何处二禺分。波澄雨霁龙南北,月色泉声僧见闻。

半夜竹箫怀帝子,前江瑶瑟伴湘君。乘流更忆蓬瀛近,坐遣双鱼寄赤文。

()

酒病花愁何日彻,劣冤家省可里随斜。见气顺的心疼,脾和的眼热,休没前程外人行言说。

()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承辅。

()

种树临溪流,开亭望城郭。当年孟张辈,载酒来行乐。

斯人久埃灭,节物今犹昨。看取不言华,春风自相约。

()
木落千山怨别离,自知难驻马行蹄。
上书季子穷归路,献赋荀卿老向齐。
驿店破旗秋雨细,戍楼残角夕阳低。
袖藏秘策君门远,应望中原泣鼓鼙。
()

阴厓春令几时回,即有山花映路开。冰雪祗今无处著,柳丝桃萼莫疑猜。

()
初从莲杜泛池塘,摄入群贤鼻观香。
粉露已随云雨去,冰姿留得小残妆。
()

白骨成山潦水肥,平妖诸将论功归。诛彝未必皆无罪,莫讶歌旋赐锦衣。

()

开府南陵气序秋,翠屏千垒对岑楼。力宣膏泽均千里,坐赏溪山冠十州。

小谢篇章耐吟讽,谪仙踪迹自风流。公馀好尽登临兴,应诮区区宋玉愁。

()

团圆三五夜,待月上高楼。谁知风共雨,又妒一年秋。

()
渔樵并舍两相忘,三迳回看久就荒。
只有生平真活计,尖胱万面接山光。
()
晓日掠轻云。
霜瓦鳞鳞。
六朝山色俨如新。
家在洞庭南畔住,身在江滨。
()
短髯怀古,更文游台上,秋生吟兴。
闻说坡仙来把酒,月底频留清影。
极目平芜,孤城四水,画角西风劲。
曲阑犹在,十分心事谁领。
()

相忆。无消息。目断遥天云自白。寒山一带伤心碧。

风土萧疏胡国。长安不见浮云隔。纵使君来争得。

()

老来百念忘,外缘何用屏。乘月坐更深,和云卧峰顶。

青灯静照壁,白发垂到领。尚怀分芋人,寒岩甘息影。

()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

寒花本是冰霜面,怪见谁家雪里红。应恐路人轻著眼,故将颜色换春风。

()

铜壶漏滴斗阑干,泛滟金波照露盘。

遥想洞房眠正熟,不堪深夜凤池寒。

()

奏赋谒金门,行尽云山无数。尚有江天一半,买扁舟东去。

波神眼底识英雄,阁住半空雨。唤起一帆风力,去青天尺五。

()
日脚射空金缕直,下映壁间棱未织。
野老先知雨又风,明朝望此重云黑。
()

时雨净飘尘,东方出明月。明月照我怀,况复微风发。

仰观星宿稀,斗柄空中揭。鸣虫各及时,栖鸟巢深樾。

()
风雨中间奔客程,征衣湿尽尚悭晴。
可人不见空惆怅,拍拍一湖春水平。
()

茫茫春梦谁知道。绿杨一霎东风老。自恨枉多情。浮尘长苦憎。

草堂青嶂绕。曲岸溪声小。何日遂平生。相携上玉京。

()

()

怜君苦有软脚疾,愧我贫无挑药钱。此日尺书重问讯,何时杖策与周旋。

湖乡地湿黄梅雨,舍馆窗含绿艾烟。犹喜东家人好事,银瓶长送酒如泉。

()

妙龄冠蜀士,名声振王畿。
晚随召节来,天朝增羽仪。
我昔倅丹丘,鹿侯挂冠归。

()
合下相逢,算鬼病、须沾惹。
闲深里、做场话霸。
负我看承,枉驰我、许多时价。
冤家。
()

尝闻历阳郡,寺有褒禅山。及我分竹符,欲往穷跻攀。

驱车发半道,尺一唤我还。叹息岩下水,何时照衰颜。

()

一雨千红尽,春风奈老何。
暝云含楚思,新涨动吴波。
天地端倪出,朝廷俊杰多。

()

兵尘起淮甸,烽烟到闽陬。郡邑多失守,田里谁为谋。

不有英俊人,孰忧我民忧。明公济时士,义气横清秋。

()

襄阳二月花艳时,城头高曳五丈旗。东风一夜动笳鼓,夹城传呼丞相归。

红缨金甲光炤日,霜刀乱挥贼争出。仓卒谁辨非官军,满城鼎沸嗟何及。

()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

()
()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

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

()
海青羽中虎,燕燕能制之。
小隙沈大舟,关君不吾欺。
()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
水阔天长雁影孤,眠沙鸥鹭倚黄荐。
半收小雨西风冷,藜杖相半入画书。
()
赤心报国丈夫儿,进退存亡己自知。
盖世英雄宁畏死,一时忠勇更无谁。
冶城夜月将军墓,蒋岳春云武帝祠。
从此龙光山下寺,龟哥也著载丰碑。
()

做修行要知捷迳,如何置炉安灶。便把丹田,宝贝万象,森罗总齐祈祷。都归此处,向药珠宫前,尽教开道。拥出灵明,一颗神珠衮颠倒。得得晴空上面,玉皇宣诏。青童谨捧金诰。此则缘功与行,两两双全,瑞祥敷焘。绵绵永永,在大罗天中,执携芝草。了了真玄,顿觉无为越三岛。

()

博雅林夫子,隐居城市中。
家贫书甚富,学苦字尤工。
四海交名胜,诸文辨异同。

()

人生各有适,一受不可更。违巳欲徇世,忧患常相婴。

三军护汉将,九鼎调苍生。功名岂不美,强之辄无成。

()
宣和栋宇镇东城,平野苍然一眺明。
叠嶂有情宜晚对,两溪无奈向西倾。
招邀风月标严句,麾斥云烟醒鲁楹。
谁倚阑干来点检,渡头终日有舟横。
()

啬夫利口工噬肤,纤腰虿尾不受驱。不知一噤何所苦,拍拍攘攘歌且呼。

清晨出帷昼藏隙,正是袢蒸炎暑日。但愿凉风即日来,且为苍生膏血惜。

()
轻财好事余文叔,磊落襟期端不俗。
外方避地客来多,我亦从君借书屋。
屋前曲径绕沦漪,池上高楼新结束。
一条碧涧贯虹飞,几片青霞排闼宿。
()
管辂相无壬甲寿,郑玄梦告已辰年。
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
()

岭表推儒将,条侯有令孙。挽弓强七石,射策富千言。

未出长榆塞,先开细柳屯。匣中双匕首,拂拭待酬恩。

()
小槽轧玉逗琼浆,满酌金花荐寿觞。
已有骏驹传骥足,莫辞持节下羊肠。
护诗何处无灵物,报国新来有皂囊。
要觅甘棠寻旧爱,莫云千里蔽柔桑。
()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

前年草草生离日,竟是平生死别时。屡遣小诗将问讯,何堪飘泊在天涯。

归期只拟同携手,觅句应同一解颐。几许月明禁不得,满江春水伴愁思。

()

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

明眸皓齿,丰肌秀骨,浑是揉花碎玉。十分心事有谁知,暗恼得、愁红怨绿。
残云断雨,不期而会,也要天来大福。若还虚度可怜宵,便做下、来生不足。

()

南浦蒹葭覆钓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凉烟月沧洲晚,憔悴霜风玉树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两字等浮沤。史臣异日书高洁,东汉严光是匹俦。

()

津连黄木湾,虚亭翠霭间。川光摇子夜,坐见海中山。

()

敝裘十载风烟客,落木满郊灯火村。吴岫白云家远近,瓦瓶浊酒自寒温。

山灵有约惭移檄,世路多岐欲断魂。惆怅岁华今向晚,拥衾豪思欲腾鶱。

()

龙不可收,虎不可缚。矫矫世路,彼自清浊。

醉遣脱靴,孰贵孰贱。弄月沧波,万顷一线。图画如好,虽曰糟粕。

()

绮阁初开面面屏,疏梧修竹绕檐扃。石纹衣露重添皱,山色逢秋一样青。

奇字翻从载酒识,高歌偏得倚云听。却疑楼上临风处,两水双桥接杳冥。

()

雪霁高阳里,欣欣春意深。旧游还入眼,何处复挥金。

尘表谁南北,杯中失古今。重怜非土木,犹自一沉吟。

()

侍儿传野约,趣伴出邻姬。竹外花迎佩,溪边柳笑眉。

春随流水远,日度锦云迟。拾翠人争问,含羞独有诗。

()

竟因劳瘁没,谁翊太平基。哀讣惊朝听,严禋罢庆仪。

梁摧大厦日,舟失济川时。千古商岩畔,应陪傅说祠。

()

春风花发满长安,得意何人跃马看。延水双龙腾紫气,汉廷三策并琅玕。

踟蹰解袂绨袍重,慷慨担囊敝貉寒。赖有金兰意气在,相期宁肯负弹冠。

()
柳亚子
天地太无情,日月何无光?
浮云西北来,随风作低昂。
我生胡不辰,丁斯老大邦。
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