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官领袖得名流,子佩应无在阙游。只要松筠柰霜雪,须知兰菊自春秋。
年龄五十当荣显,风月三千足唱酬。扬善推能需叶赞,有容心地尽休休。
酬朱直。宋代。徐鹿卿。儒官领袖得名流,子佩应无在阙游。只要松筠柰霜雪,须知兰菊自春秋。年龄五十当荣显,风月三千足唱酬。扬善推能需叶赞,有容心地尽休休。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徐鹿卿。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乾坤两卦上天梯。分柔健高低。六关爻变推天道,斡璇玑、日月东西。妙采精华成液,通神息,饮刀圭。溶溶金水泛曹溪。得九转功齐。变成丹体香风袅,木童喜、寿域长跻。显出元初气艳,廓胸襟,吐虹霓。
风入松·乾坤两卦上天梯。元代。王吉昌。乾坤两卦上天梯。分柔健高低。六关爻变推天道,斡璇玑、日月东西。妙采精华成液,通神息,饮刀圭。溶溶金水泛曹溪。得九转功齐。变成丹体香风袅,木童喜、寿域长跻。显出元初气艳,廓胸襟,吐虹霓。
墨兰三图 其一。明代。王恭。去国谁惊蕙草秋,几回馥郁向中洲。只今泽畔行吟处,湘水无情也解愁。
水龙吟 赋秋日红梨花。元代。王恽。纤苞淡贮幽香,玲珑轩锁秋阳丽。仙根借暖,定应不待,荆王翠被。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甚西风宛胜,东兰暮雨,空点缀,真妃泪。谁遣司花妙手,又一番、争奇呈异。使君高卧,竹亭闲寂,故来相慰。燕几螺屏,一枝披拂,绣帘风细。约洗妆快泻,玉瓶芳酒,枕秋蟾醉。
次韵载叔。宋代。韩淲。南风吹归船,便欲老林下。尘埃坐吴会,衮衮失昼夜。因行山寺高,忽见此粲者。长夏得襟期,楼居静如画。他年共回首,一段好佳话。谁知予怀深,万事口不挂。
为土山行者劝缘。宋代。刘宰。莫言山势但陂陁,坐断东南万顷波。地胜要人勤酒扫,瓶空无米却如何。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其二。唐代。储光羲。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题郑进士雨竹二首 其一。宋代。邓林。笔底金刀叶叶奇,分明彩凤舞朝晖。无因醉墨淋漓洒,又见群鸦带雨归。
江上偶见。元代。徐贲。潮满江沙起鹭鸶,雪花淡淡乍寒时。红衣女子摇船去,唱得新声似竹枝。
吕宗卿以病谢客明日约饭则予行矣诗以代简。宋代。方岳。长松落落雪霜姿,欲往欲之我所思。剥啄始知摩诘病,推敲谁话贾僧诗。可羞吾事蚊虻等,坐失先生鸡黍期。细雨断云秋晚路,此情犹有菊花知。
手种芙蓉入秋盛开。宋代。方蒙仲。空山寂寂朋游少,为爱风姿手自栽。九十日秋犹暖热,一枝谢又一枝开。
小梅花二首 其二 将进酒。宋代。贺铸。六国扰。三秦埽。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阳真得杯中趣。身到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二豪侍侧,刘伶初未醒。
伏日。宋代。刘克庄。屋山竹树带疏蝉,净扫风轩散发眠。老子平生无长物,陶诗一卷枕屏边。
闻德寿皇帝庆七十。宋代。曾丰。尧寿元非啜雉羹,秦皇汉武却营营。有心去采三山药,何似归休一日兵。
哀求法汉僧。唐代。慧超。故里灯无主,他方宝树摧。神灵去何处,玉貌已成灰。忆想哀情切,悲君愿不随。孰知乡国路,空见白云归。
和黄山秋吟。宋代。卫宗武。从教日日把巫焚,无补河流一尺浑。甘霔要从方寸出,土龙芻狗不须论。
水调词十首。唐代。陈陶。黠虏迢迢未肯和,五陵年少重横戈。谁家不结空闺恨,玉箸阑干妾最多。羽管慵调怨别离,西园新月伴愁眉。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忆饯良人玉塞行,梨花三见换啼莺。边场岂得胜闺阁,莫逞雕弓过一生。惆怅江南早雁飞,年年辛苦寄寒衣。征人岂不思乡国,只是皇恩未放归。水阁莲开燕引雏,朝朝攀折望金吾。闻道碛西春不到,花时还忆故园无。自从清野戍辽东,舞袖香销罗幌空。几度长安发梅柳,节旄零落不成功。长夜孤眠倦锦衾,秦楼霜月苦边心。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瀚海长征古别离,华山归马是何时。仍闻万乘尊犹屈,装束千娇嫁郅支。沙塞依稀落日边,寒宵魂梦怯山川。离居渐觉笙歌懒,君逐嫖姚已十年。万里轮台音信稀,传闻移帐护金微。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天骄莫议归。
赠道者。唐代。项斯。晏来知养气,度日语时稀。到处留丹井,终寒不絮衣。病乡多惠药,鬼俗有符威。自说身轻健,今年数梦飞。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宋代。邓肃。虀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角风。欲反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
入南城遇老医言山阳旧事因成十六韵。元代。袁桷。邂逅山阳老,相传事已讹。奸雄归草莽,天地入悲歌。太守筹谋误,将军礼数苛。鞬櫜同下吏,驺御失前珂。淟涊颜如此,凭陵事若何。比肩身肯辱,却立齿争摩。水卷寒云甲,风挥白日戈。耳闻人作脍,眼见血成河。翕霍同么子,仓皇类小皤。官车奔及马,妇女走乘骡。自古儒冠忤,难将杯酒和。功成真草草,时至复峨峨。漂母恩徒快,中郎咏未磨。遗屯迷鳖石,旧浴暗龙涡。土沃村村麦,湖深处处荷。人生贵行乐,何必问铜驼。
谢周文之送猫儿。宋代。黄庭坚。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一箪未厌鱼餐薄,四壁当令鼠穴空。
自广归至南康与蔡承之黎夏卿刘成叟相见。宋代。曾丰。转蓬随牒入番愚,中土交游愈见疏。岭隔不容南至雁,水分无复北来鱼。往还一介动千里,终始三年才两书。所赖清风与明月,时将吾梦到君庐。
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其二。宋代。周必大。暮年桑苧毁茶经,应为征行不到闽。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四 笙鹤亭。宋代。陆游。兹山多异境,飞仙亦税驾。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三十六陂。宋代。曾极。渺然三十六陂春,石黛潮生岁岁新。杨柳杏花浑好在,吟边只欠跨驴人。
除夜。宋代。文天祥。门揜千山黑,孤灯伴不眠。故乡在何处,今夕是穷年。住世真无系,为囚已自然。劳劳空岁月,得死似登仙。
败荷。宋代。徐积。有客方笑歌,谁人吟败荷。但言为秋惜,不道碍船过。折柄刺芒在,乱丝根本多。江头浪如屋,今夜奈风何。
郑广文瑞川再寄黄丝赋谢。明代。何吾驺。载披黄绢感相思,恨少当年幼妇词。篱菊夜寒蝴蝶冷,落英吹伴帐中丝。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二十三。明代。王夫之。龋齿犹腾笑口高,无须注目孟劳劳。史迁诞亦疑巢许,阮籍狂宁骂懿操。小觑维摩须借饭,深雠蒯聩未分桃。何当细语赵宣子,桑下壸飧莫饲獒。
钧州分司槿花盛开戏作。明代。薛瑄。分司庭下舜花开,清倚雕阑绝点埃。坐客正看新朵盛,游蜂仍逐暗香来。欲留芳艳明朱幌,忍见残英坠绿苔。纵是铁冠心似铁,也应花里暂徘徊。
碧筒饮次胡丞韵。元代。张昱。小刺攒攒绿满茎,看揎罗袖护轻盈。分司御史心先醉,多病相如渴又生。银浦流云虽有态,铜盘清露寂无声。当年欲博千金笑,故作风荷带雨倾。
西子妆慢 纪梦。清代。易顺鼎。狸梦侵凉,凤音传恨,人坐隔花窗户。秋星夜夜伴凭栏,悄相思、嫩寒波路。青鸾讯阻。怕珠海、孤帆难渡。话离悰、正仙蓬挂月,鬼桃吹雨。幽盟误。舞罢霓裳,飘泊都如羽。一镫摇碧出楼阴,认璇宫、那时烟树。箫台别苦。弹泪到、千红深处。劝侬归,似说花天无主。
高阳台二首 其一。清代。张惠言。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
吊台湾 其三。清代。陈季同。鲸鲵吞噬到鲲身,渔父蹒跚许问津。莫保屏藩空守旧,顿忘唇齿藉维新。江山触目囚同泣,桑梓伤心鬼与邻。寄语赤崁诸故老,海桑历劫亦前因。
次韵凝翠阁看水。宋代。邓肃。栏杆十二俯烟涛,冒雨从君一醉陶。颇觉寒窗侵岛瘦,故将胜景助韩豪。波声裂岸鱼歌远,水势横天钓艇高。前日主人今国老,乘桴何处泛滔滔。
走笔次韵张以道 鹿亭。宋代。史浩。双鹿处岩隈,似有人性灵。山童自驯扰,俗客必心惊。循除水濈濈,竹暗藏幽亭。有时带露归,濈濈身有青。
汉沔诸湖二首 其二。明代。顾璘。大哉云梦泽,浩荡吞荆襄。分为百湖陂,委折各有防。水阔混云日,鱼多聚鹙鸧。天寒见洲渚,网罟映地张。扁舟垂纶叟,楚歌乐洋洋。昔闻汉阴老,无乃斯人行。西伯苟不遇,六韬沉渭阳。
初赴期集。唐代。韩偓。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还是平时旧滋味,慢垂鞭袖过街西。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一。明代。区越。绕地山花献笑容,翠微初到日方中。淋漓未洒题糕墨,摇曳还吹落帽风。山气萧森通旦暮,江光溶漾亘西东。禅堂对饮无嘉菊,半醉行摩五粒松。
蔡州叔父金部挽辞别二首 其一。宋代。晁补之。书来犹劝还乡早,路梗谁令去棹迟。曾缀锵金拜先垒,可堪扱衽送灵輀。
题王若水戴胜 其二。明代。陶宗仪。片片疏翎列顶旗,娟娟文羽揽春辉。边庭大将能知汝,献捷封侯戴胜归。
次愚谷雪韵。宋代。王舫。榾柮炉头夜未阑,冰壶全觉漏声乾。前山草木疑长白,下界楼台尽广寒。骚客忽惊梅片落,老农先作稻花看。何当一奏平淮颂,坐使皇图九鼎安。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唐代。李白。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赠别望之兼寄诸相知十首 其一。明代。顾璘。五岭炎蒸地,三年共谪居。送君南鲁去,予意独何如。大舶依流水,归心指故庐。江门今夜月,相对暂踟蹰。
和徐子仁游虎丘四首 其三。明代。顾璘。漫踏书台路,那逢讲席人。泉争惠山品,地避子城尘。幽林云隐见,峭壁玉嶙峋。本性宜岩穴,劳生负此身。
立春。明代。陈一松。天临客鬓逢春日,岁逼青阳欲暮辰。云物瑞占周太史,图花巧剪汉宫人。旅怀尚觉沧洲远,淑气能催白发新。休沐满携仙掌露,恩辉犹带上林春。
题章绂云太令夫人杨浣芬忆蓉室诗草九首 其五。清代。祝廷华。捧檄南安壮志舒,万金珍重数行书。谆谆语谱承清德,犹待闺中锦绣摅。
木兰。唐代。唐彦谦。众花摇落正无憀,脉脉芳丛契后凋。舒卷绿苞临小槛,剪裁檀的缀长条。独当春尽情何限,尚有秋期别未遥。桃叶近来消息绝,见君长忆渡江桡。
上峰顶。宋代。吴泳。一峰骆驼岭突兀,万级胡孙梯屈盘。佛法岂无平易处,怕人只作等閒看。
送周世宁还。明代。韩邦靖。离亭落日照秋杯,愁共寒花各暂开。别去几时还再见,交游如子实多才。洞庭木叶秋仍下,巴峡猿声今正哀。鸿雁南飞还北上,可能无意寄书回。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箕子碑。唐代。柳宗元。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宗祀用繁,夷民其苏。宪宪大人,显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为奴。冲让居礼,不盈称孤。高而无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怀故都。时诎而伸,卒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阙颂辞,继在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