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鼎炉遗关子东有诗相谢次韵。宋代。王之望。君家聚古无不有,不腆敝器何足奇。两首新诗愧虚辱,恨无郜鼎为君移。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林少朋挽词三首。宋代。林亦之。闻说当年歌鹿鸣,黄花八月牡丹生。何人为续夷坚志,好向桥东问姓名。
游灵鹫寺。元代。徐贲。香林竹树疏,灵鹫古僧居。净几陈斋器,名函贮梵书。澄观诸相外,幽咏六时馀。每到成清坐,尘根亦自除。
有人询少年用功之苦,拈五绝句示之五首 其一。清代。张洵佳。劳心焦思十年多,一第无名唤奈何。想到黄金曾卖赋,此身原不算蹉跎。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唐代。权德舆。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京辇辞芸阁,衡方忆草堂。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四时宫怨四首 其三。明代。邓云霄。静听鸿声度苑迟,夜长惟有妾先知。明河远隔三天水,凉月孤悬百子池。鸳瓦暗惊霜信早,铜仙偏浥露华滋。时来各有承恩日,寄语芙蓉好自持。
别俞君任通判三首。宋代。陈造。一代石湖翁,韩欧或其似。当时出门下,如君屈几指。论定难为才,我乃辈多士。惟成方未器,正赖君礲砥。师友系魂梦,栩栩辄千里。惊见得此客,乾鹊预为喜。一笑破千忧,天幸宁有此。石湖倏眼中,此翁真不死。
次韵景仁饮宋温之南轩二首。宋代。苏辙。白发迎新岁,播然国老更。感时能细说,对酒任徐行。画轴高分品,诗词妙入评。疏狂先醉倒,应许恃乡情。饮阑瓶已罄,话久仆须更。高会良难得,危言岂易行。归休便老计,得失任台评。犹有青编在,它年不世情。
为何翙高兵部藻翔题象山图 其一。清代。黄遵宪。裨瀛大海四围环,半在虚无缥缈间。天戴尧时州禹迹,分明认取自家山。
陈令君增诚斋三三径为十二径次韵。宋代。朱继芳。四家三径各风流,今古悠悠貉一丘。拍瓮新篘浮腊腻,绕堤老柳弄春柔。日边黄纸催人去,霞外山听鹤留。若问西畴蓑笠事,合还陶令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