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唐代。权德舆。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京辇辞芸阁,衡方忆草堂。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
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
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衡方忆草堂。
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权德舆送别校书兄弟归江南的作品。诗人与兄弟分别时泪别,天涯中指向故乡。断续的云朵没有固定的位置,归途中的候鸟无法成群飞行。草原和村庄人烟稀少,旅途上的风浪和水路漫长。上虞与渤澥相邻,东楚与潇湘相隔。古代戍楼传递阴热的火光,清晨的寒芜带着霜气。海门潮水涨满,岸边的芦苇苍苍。京城的辇车告别了华丽的宫阙,衡山方向让人回忆起故乡的草堂。我知道你开始隐居安宁,仍然保留着旧时的衣裳。
赏析: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表达了诗人与兄弟分别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地名描写,通过云、雁、草莽、风波、水驿等形象,表现了旅途漫长而辛苦,人烟稀少的荒凉之感。同时,通过上虞、渤澥、东楚、潇湘等地名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古代戍楼传递火光和清晨带霜的景象,以及海门潮水涨满、沙岸上苍苍的荻芦,这些景物形成了对比鲜明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苦楚和对故乡的眷恋。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兄弟始终保持隐居和保留旧时风貌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兄弟的关心和期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地名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兄弟的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豪放和感伤之情,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离别的苦楚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权德舆。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帝明峻德事明禋,夙夜精诚岂计旬。礼乐百年承古典,衣冠万国仰严宸。
风收雨雾天初霁,春透郊原日正辰。此日晴明真泰景,听歌喜起羡君臣。
弘治戊午岁正月十一日圣天子郊祀次日刑科杨方震作大祀迎驾诗次韵三首 其一。明代。王缜。帝明峻德事明禋,夙夜精诚岂计旬。礼乐百年承古典,衣冠万国仰严宸。风收雨雾天初霁,春透郊原日正辰。此日晴明真泰景,听歌喜起羡君臣。
次周益公韵。宋代。楼钥。顷尝假守向中川,公在黄扉已数年。每念夔龙容接武,自期鸡犬亦登仙。入朝终叹一交臂,问道几思偏祖肩。数仞宫墙天样远,此心何日遂亲传。
西斋小松二首。唐代。元稹。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幽姿得闲地,讵感岁蹉跎。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绝句二首 其一。宋代。释法具。鹤鸣九皋秋夜永,纸帐芙蕖卧灯影。九州之外更九州,谁解摩心发深省。
凤来朝 拟清真 汴堤送别。元代。邵亨贞。驻马隋堤路。怨凌波、背人唤渡。正琵琶拨到伤情处。又底事、便轻去。日照*红无数。酒杯乾、再三细语。转首又天涯暮。怎约得、画桡住
竹所次盛孔昭韵。元代。陈雷。万玉森森护草堂,八窗虚敞夏生凉。清修迥出风尘表,潇洒骈生水石傍。浮扫莓苔听翠雨,閒题诗句洗铅霜。箨龙更放新梢出,相并梧桐宿凤凰。
赠太素脉王道人为端夫病起解嘲。宋代。舒邦佐。按指如医细切肤,对人便肯说荣枯。我今跳出荣枯外,试问先生脉得无。
暇日邀王天任诸公游南坡天任有诗因次韵。宋代。虞俦。我诗苦艰澁,蹇步太行巅。笔乾砚欲裂,何地觅涌泉。巧匠愧傍观,袖手不能前。敝帚徒自珍,捧心岂成妍。辟舍不获命,属鞬试周旋。君诗巧层出,浥露晨花鲜。前辈借波澜,后生敢并缘。平生程不识,毁不直一钱。五色烂摩尼,八音和相宣。挹袂庾开府,拍肩杨盈川。每发必中的,矢脱无空弦。我盖三复之,飘飘意欲仙。此计太冷淡,浪费五彩笺。不如醉红裙,且听歌喉圆。况当荷倾盖,莫待栗过拳。徐看骑鲸伯,一斗挥百篇。
除夕。宋代。方岳。当年意卸亦堪悲,岁晚胸怀只自知。十有八分天不管,百无一遂老如期。灯寒夜雪渔蓬屋,春共梅花野竹篱。衰白东风那解绿,底须苦向鬓边吹。
题黄山温泉。宋代。刘谊。山有灵砂泉色红,滌除身垢信成功。不除心上无明业,只与山间众木同。
九序。宋代。崔敦礼。春日兮繁鲜,车阗阗兮句曲天。緪瑟兮拊鼓,满芳菲兮琼筵。朝霞为羞兮沆瀣为醴,瑶华玉馔兮错杂而陈前。灵之来兮赤城空,驾白鹤兮御清风。群仙从兮哆哆,云晻暧兮车隆隆。灵之去兮返太清,骑日月兮朝紫皇。下视九州兮尘泱茫,五岳俎豆兮四溟杯觞。制琼琚兮余衣,集芳荪兮余裳。荷佩兮离离,兰旌兮扬扬。欲往从兮未得,望夫君兮彷忀。
叔于田。清代。佚名。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代京尹吴山云益雪应贺庙堂二首。宋代。陈著。安排寒事做年华,老手薇垣第一家。神女先驰行雨旆,冯夷随翦舞风花。万尘并纳真平等,一色横陈绝点瑕。养乐堂前清赏处,贺班方退紫宸衙。
感事。宋代。陆游。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玄都春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流辈凋疏情话少,年光迟暮壮心违。倚楼不用悲身世,倦鷁无风亦退飞。
厓山大忠祠 其四。明代。文徵明。千载英雄馀恨在,怒涛惊浪日摏撞。有天肯与仇同戴,无面能看主再降。烈士深悲甘蹈海,中原不复竟如江。君王莫罪风波恶,应是憸人解覆邦。
题枯木竹石。明代。杨士奇。乔木风霜古,贞石金铁如。所以尚志人,乐偕木石俱。况有淇澳姿,清风当座隅。力田有馀暇,足用适诗书。
南歌子(一名望秦川,一名风蝶令)。五代。毛熙震。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腻香红玉茜罗轻,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鬓动行云影,裙遮点屐声。娇羞爱问曲中名,杨柳杏花时节,几多情。惹恨还添恨,牵肠即断肠。凝情不语一枝芳,独映画帘闲立,绣衣香¤暗想为云女,应怜傅粉郎。晚来轻步出闺房,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
自勉。唐代。齐己。试算平生事,中年欠五年。知非未落后,读易尚加前。分受诗魔役,宁容俗态牵。闲吟见秋水,数只钓鱼船。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元代。周文质。闲评论,猛三思,想海神庙错断了乔公事,则合赚他每烧钱裂纸,则合任他每焚香扣齿,不合信他每插状供祠。人都说桂英痴,则我道王魁是。
西浙西江同应辟,此时此会记清欢。两贤共起诸侯幕,十载谁先御史冠。
野寺听蝉秋冉冉,津亭维马雨珊珊。清时事业须公等,老我山中拭目看。
送郜彦清之浙西宪史时有高德晋同日应辟之江西所以诗中故及之。元代。成廷圭。西浙西江同应辟,此时此会记清欢。两贤共起诸侯幕,十载谁先御史冠。野寺听蝉秋冉冉,津亭维马雨珊珊。清时事业须公等,老我山中拭目看。
登虞山绝顶。明代。周忱。晴登孤嶂俯郊原,指点东湖远近村。齐女墓荒枯树老,言游祠古断碑存。一泓白水通湖口,几点青山近海门。此地旧传多圣迹,重来期与故人论。
雁门关外。金朝。元好问。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重关独居千寻岭,深夏犹飞六出花。云暗白杨连马邑,天围青冢渺龙沙。凭高吊古情无尽,空对西风数去鸦。
题陆子泉上祠堂。宋代。杨万里。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饥寒秪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一辨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麒麟图画冷似铁,凌烟冠剑消如雪。惠山成尘惠泉竭,陆子祠堂始应歇,山上泉中一轮月。
曾侍郎挽词。宋代。楼钥。文献南丰裔,源充曲阜公。岩岩双法从,凛凛旧家风。金玉方交映,人琴忽併空。平生心地直,流庆尚无穷。
和英书记二首。宋代。曹勋。向来衰病倦年华,坐卧颓然静不哗。只拟闲时忘往事,了无好语继余霞。屡哦物表云笺句,一扫空中睡眼花。每到思丰如奉诲,结茅喜近梵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