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
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其一。宋代。苏辙。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十月朔旦怀先陇作。宋代。朱熹。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悽。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竹柏翳阴冈,华林敞神扉。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封茔谅久安,千里一歔欷。持身慕前烈,衔训倘在斯。
赠石草上人。明代。岑徵。十三学剑耻专诸,十六挥毫赋子虚。床前红粉床头酒,厩里骅骝邺架书。悲风动地倾巢垒,旧国无家归燕子。慷慨悲歌痛陆沉,重胝累茧徒为尔。男儿无命不封侯,谁料衣冠变楚囚。终离徽纆辞尘土,长恋龛灯作比丘。同病相怜三十载,频年多难形骸在。与君文酒共谈心,屑屑绪言殊未改。我欲亲君且避人,时向招提寄此身。绳床促膝常相对,同话三山海上尘。
春游曲。唐代。刘复。春风戏狭斜,相见莫愁家。细酌蒲桃酒,娇歌玉树花。裁衫催白纻,迎客走朱车。不觉重城暮,争栖柳上鸦。
暨阳居四首 其三。宋代。王令。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子今用力薄,暮齿将何收。
寄径山首座。宋代。顾逢。双径平分席,丛林总下风。东西两班首,兄弟几人同。地涌溪云白,潮推海日红。不须思出世,只合老山中。
陈子达院中赏榴限韵。明代。林士元。露冷天阶银烛清,绛榴飞影斗间横。繁花媚已酬嘉节,多病愁兼剧世情。十里层台齐月上,三城悲角绕云生。与君未是清狂客,莫漫金尊尽夜倾。
临江仙·夜泊瓜洲。清代。吴锡麒。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哭仰菶斋先生七首 其六。清代。陈式金。云雁游鱼两寄翰,殷拳相诉别离酸。扇囊惠我徵图画,画就今同挂剑看。
菩萨蛮 秋夜。明代。叶小鸾。秋声又到梧桐井。半廊花雾笼虚影。试唤侍儿来。纱窗带月开。浮光怜露叶。暗草蛩凄切。何事独愁予。新词吟未如。
江天暮景有叹二首。宋代。杨万里。一鹭南飞道偶然,忽然百百复千千。江淮摠属天家管,不肯营巢向北边。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两峰堂。宋代。杨万里。蹈得草鞋穿,行得汗脚损。却换一枝藤,拄到双玉笋。
又得先字。宋代。释德洪。青山随处有,见之辄欣然。独于湘上山,欲买归休田。此邦多君子,故欲吾终焉。先生人品高,白鸥春水前。弟子亦秀发,玉树相明鲜。颇怪翰墨场,亦著白发禅。分题得难韵,下笔风雷旋。诗成愕众口,不复较后先。闲中有此乐,安用食万钱。紫芝爱陆浑,遂为好事传。悠然见眉宇,宁复羡遗编。
谈君思永新复惠山唐张祜题诗处并勒诗于石诗以美之。明代。秦禾。曲径扪萝上,谁嫌步屧迟。空山犹太古,小洞立多时。旧竹青仍在,新莎绿更滋。谈公老好事,镌石记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