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宋代。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晏几道由于“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成为古之伤心人。” 他的词作,大多工于言情,颇得后人称颂。其词惆怅感伤的基调、超乎寻常的艺术技巧,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即以此词而论,就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开篇忆昔,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这似乎是追忆往日某一幕具体的醉别,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实虚莫辨,笔意殊妙。二、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不常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它们来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最为真切形象而动人遐想。
“聚散”偏义于“散”,与上句“醉别”相应,再缀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轻易便散的感慨便显得非常强烈。这里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爱情方面,但与此相关的生活情事,以至整个往昔繁华生活,也自然包括内。
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过片三句承上“醉别”、“衣上酒痕”,是西楼欢宴时留下的印迹:“诗里字”,是筵席上题写的词章。它们原是欢游生活的表征,只是此时旧侣已风流云散,回视旧欢陈迹,翻引起无限凄凉意绪。前面讲到“醒不记”,这“衣上酒痕诗里字”却触发他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至此,可知词人的聚散离合之感和中宵辗转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
结拍两句,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它虽然同情词人,却又自伤无计消除其凄凉,只好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长洒同情之泪了。
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但却更广泛地慨叹于过去欢情之易逝,此时孤怀之难遣,将来重会之无期,所以情调比其他一些伤别之作,更加低徊往复,沉郁悲凉。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晏几道。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再用前韵。宋代。李弥逊。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说法闻初地,题名到上方。砌幽松子落,林远叶声长。
夜雪飘山磬,秋云洒石床。坐来千嶂里,岚翠满衣裳。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其八 小憩圆通寺题。明代。胡应麟。说法闻初地,题名到上方。砌幽松子落,林远叶声长。夜雪飘山磬,秋云洒石床。坐来千嶂里,岚翠满衣裳。
临江仙。元代。山主。幻化有人权积聚,缘生性本元无。飘飘身似画檐蛛。悬丝一命,万巧到头虚。妄执情云迷觉路,兴衰往复还殊。风灯石火电光郐。谩劳狂计,
程节妇。明代。孙一元。君身椅桐枝,妾身葛藟草。相感缠绵意,永言百世好。一朝讵摧伤,妾身宁自保。生死愿从君,寸心日杲杲。不学浮萍花,东西荡风沼。
瑞龙吟(大石·春景)。宋代。周邦彦。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雪后小轩。元代。方回。纸色光新耸坏櫺,履声忪脆兀閒庭。饥禽啐砌留奇迹,枯树拿空失丑形。早与花根添曲糵,可容画手著丹青。溪西冻瀑融晴滴,欲问岩僧借净瓶。
满庭芳。清代。蔡琬。银汉■寒,露华风静,半钩新月微明。烟浓桂树,乌鹊■桥成。十二珠帘乍卷,正良霄、玉宇清莹。相逢处,■■别绪,仙袂泪痕盈。忆长生殿里,人归何处,■■■■。叹人间天上,总为多情。更有无端幼女,■■■、乞巧犹频。凭栏久,佩环声杳,缥缈彩云生。
梦园菊离离起而有感。明代。佘翔。白水塘边旧草莱,十年三径锁苍苔。寒花解得人归意,昨夜分明入梦来。
长飙吹散五峰云,化作群龙到东海。我亦乘风下九江,青天俯视楼船在,寰中冰炭煮日月,物外沧桑幻烟霭。
吴章岭上看云还,夕阳明灭千万山。谁倚山堂映酒看,镜边五老回朱颜。
吴章岭出庐山是李白别内处。清代。易顺鼎。长飙吹散五峰云,化作群龙到东海。我亦乘风下九江,青天俯视楼船在,寰中冰炭煮日月,物外沧桑幻烟霭。吴章岭上看云还,夕阳明灭千万山。谁倚山堂映酒看,镜边五老回朱颜。半角楼台自朝暮,梦飞不到阑干殷。忽惊脚踏天梯古,李白精魂在何许。当日绸缪为别离,人生跬步多歧路。赠此悲酸千载心,涕泪因风洒吴楚。玉杖西还黄鹤楼,潇湘南去更悠悠。明朝回首一千里,瀑布残阳天际流。
广陵舟中赠张叔勉。明代。童轩。二月发官道,江水深且幽。问言欲何往,述职朝帝州。东风生蘋末,时雨忽已收。古驿出高岸,嘉树临芳洲。张君平生友,隽雅孰与俦。推篷时适我,握手仍相留。谈笑杂谐谑,气味欣且投。感兹会晤意,孰云离别愁。君才岂凡近,力学追前脩。沉渊匿神物,伏枥淹骅骝。青云谅非远,白首宁足忧。而我迂鄙质,与世恒仇尤。东台偶承乏,窃禄良可羞。遥遥川路长,去去移轻舟。斜日照孤渡,苍烟飞白鸥。明日淮阴酒,拟换囊中裘。
送宫人入道。唐代。张萧远。舍宠求仙畏色衰,辞天素面立阶墀。金丹拟驻千年貌,玉指休匀八字眉。师主与收珠翠后,君王看戴角冠时。从来宫女皆相妒,闻向瑶台尽泪垂。
戏咏瓶中梅。明代。李达。龙泓虎穴久徘徊,暝色苍然四面来。豚栅鸡埘野人舍,梅兄也向此间开。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蛱蝶请客。唐代。卢仝。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丹丘先生歌。元代。戴良。丹丘先生好仙灵,自言手把天地扃。雷公电母听使令,众真狎恰通丁宁。时秋奰屃气不清,海头八月神涛倾。天河咫尺连沧瀛,风雷雨蚀不暂停。云林老臣却膻腥,欲召群仙来降精。奈此淋淫时所丁,海娲岳姥湿辎軿。丹丘先生溘上征,坐驱羽驾逆云行。赤龙胜御青鸟迎,手执芙蓉朝玉京。告道祠官竭精诚,冀陈脩俎灵爽呈。天胡夺是两眼睛,有光不照孤羁情。顷之飙风翩以轻,旗旄毵㲚拥飞旌。口含天语悄无声,为臣特借三日晴。扶桑旸谷晓曜赪,百拜杂沓天路平。丹丘先生下太清,首峨琼弁被玉缨。望中恍惚倏若惊,訇然向我振威狞,曷不从之学长生。
清平乐·玉肌春瘦。宋代。卢祖皋。玉肌春瘦。别凤离鸾後。柳外画船看翠袖。眼艳风流依旧。杏梁语燕绸缪。可堪前梦悠悠。几度欲成花雨,断云还过南楼。
寄湖州王太守。明代。程敏政。故人相望隔吴兴,画舫青帘见未能。幸我身随莲社老,喜君名自柏台升。清朝事业群英在,前辈风流百感增。客里有诗凭递入,苕溪新水绿层层。
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宋代。张镃。吴中佳地旧长洲,来往空回信宿留。泰伯庙存那暇问,丽姓乡近未曾游。诗翁燕坐迎香阁,閒客归乘钓月舟。想见名章已成集,韦郎何得擅苏州。
增城村居即事 其五。清代。陈恭尹。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三。清代。陈式金。假人空舍暂羁留,挈眷归家正九秋。到处轩斋多敞豁,排空风月亦纾忧。
嵇侍中庙。明代。王磐。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三月晦日江上作。明代。蓝智。杜鹃声里瘴云低,江上轻寒透敝衣。九十春光今日过,三千客路几时归。桐花门巷空残雨,燕子楼台又落晖。海内交游俱白发,相思莫遣信音稀。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生平未审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拊击自然皆率舞,不须羌管隔云吹。
同林绍进夜坐因忆伦耀南。清代。李英。羞贫长闭户,木榻坐将穿。枫叶兼霜落,银灯照剑悬。孤怀愁不断,四壁苦萧然。独忆传经客,难酬白雪篇。
怀园秋兴。清代。车万育。爱与吾庐近,开扉步即舒。傍云朝选石,趁月夜摊书。深树鸣蝉处,高楼过雨初。悲秋人已往,痛饮说三闾。
刘元亨挽章。宋代。姜特立。举世无非逐臭夫,卜邻幸喜得文儒。堵居原宪贫而乐,瓢饮颜回退若愚。粗有田园供菽水,更无酒肉混庖厨。古来隐士无过此,叹息吾今德已孤。
楚国史。唐代。徐夤。六国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塞下曲。明代。郑关。单于入我疆,涉河与之战。杀气塞马蹄,胡霜割人面。大风起沙尘,两军不相见。思报明主恩,岂知命如线。天骄今已平,归奏甘泉殿。
解红歌(唐有儿童解红之舞)。五代。和凝。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送孙公素朝奉还台。宋代。郭祥正。暑雨正郁陶,流汗坐深甑。忽闻公素来,清风先满径。高谈别后事,琳琅发吾听。听之复何如,五月冰雪莹。况逢至治朝,日月开二圣。大臣用老成,群辟要方正。如公亦几人,尚未擢谏诤。浮舟每经年,山川寓幽兴。皇皇岁华晚,曳屣漫吟咏。行矣勿徘徊,金门待新命。
青溪逢吴叔嘉投赠。明代。徐熥。广陵云树秣陵烟,两地飘零共几年。老母七旬家十口,资生惟有卖书钱。
颂古九首。宋代。释普信。据坐凝眸语未形,一槌直下意何明。倒行此令如相委,无限清风动地生。
上巳日将入西湖看桃花道遇风雨返舟溪上时左。明代。王叔承。雨丝吹绿涨湖天,狼籍花期逗酒船。莫笑桃源春水断,梨花也失洞庭烟。
和永叔内翰戏答。宋代。梅尧臣。从他舞姝笑我老,笑终是喜不是恶。固胜兔子固胜鹤,四蹄扑握长啄啄。任看色与月光混,只欲走飞情意薄。拘之以笼縻以索,必不似纤腰夸绰约。主人既贤豪,能使宾客乐。便归膏面染髭须,从今宴会应频数。
四十咏 其三十八 张府幕九二。明代。王世贞。吾爱张中丞,颉颃有难弟。窥豹昭蔚文,食牛吐生气。人传火攻横,不晓璧联贵。彩笔生纵横,青山晚憔悴。踯躅手板间,犹歌蜀道易。
咏史下·慕容恪。宋代。陈普。五族交飞日月昏,就中造休尚堪论。景云峰起龙城裹,犹为遗黎忆太原。
山阁杂咏 其十九。明代。梁维栋。何生知我频载酒,宗弟爱兄亦命车。若欲草玄吾岂敢,幽谈拟敌十年书。
送陈秘监归泉州。宋代。徐铉。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
悼女 其十一。明代。李之世。箧里遗编手自摩,数痕铅黛点烟螺。愁来病眼那堪阅,消得寒灯泪几多。
别友人归江月。明代。欧大任。复与故人别,相逢知几年。客帆归海曲,别酒醉江天。草色愁中雨,江声梦里船。凭将尺素寄,双鲤到河边。
感怀。宋代。赵蕃。重来快阁又三月,簿领不亲书得鑽。俸夺未妨衣屡典,年侵还是岁将阑。何当酒与伯仁对,更欲石从卢肇观。谁能放我听归去,内朝班冠长天官。
次绿字韵。宋代。曾几。会前南山青,舍后北山绿。扪萝陟其巅,策杖绕其足。中间奇绝处,青里见心腹。登临岂不佳,老境日以蹙。谁知怪石供,能坐我郊牧。政应索幽遐,何惮越川渎。嵚崎庾岭南,美者色苍玉。赏音无东坡,尤物多跧伏。今年致书求,屡以可否卜。故人为遣送,健步远相逐。虽非古仇池,要是好崖谷。似为天所矜,此段独从欲。深惭舁致重,路转知几曲。安得沧海神,鞭笞使之速。
访吴东溪黄土庄 其一。明代。贺一弘。閒邀吟侣访岩栖,雾树云山望处迷。涧水不流花片出,未须疑作武陵溪。
浣溪纱 春睡。明代。陈霆。草绿闲阶日自移。画梁泥冷燕归迟。恹恹春困解罗衣。枕面正随蝴蝶化,柳阴谁遣杜鹃啼。起来花影到帘帏。
隐君家在越江边,烟雨江村绕舜田。玉树郎君宜采服,紫荆兄弟正青年。
山云晓闇读书屋,湖水春明载酒船。何日重来伏龙下,参同契里问神仙。
丁酉二月二日访仲仁仲远仲刚贤昆季别后赋诗以谢。元代。高明。隐君家在越江边,烟雨江村绕舜田。玉树郎君宜采服,紫荆兄弟正青年。山云晓闇读书屋,湖水春明载酒船。何日重来伏龙下,参同契里问神仙。
送王孔宪越游怀中郎。明代。汤显祖。赤日行天岂去时,山阴残雪夜何之。飘花漱石寒如许,曾见袁家五泄诗。
送裴别将之安西。唐代。高适。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咏史上·魏相。宋代。陈普。赵禹张汤网未收,久人董偃化方流。丞相但看汉故事,何但宣皇不用周。
九日同王慎斋馆丈游泛。明代。王弘诲。客里重阳至,尊前旧侣同。回波侵岸柳,晚照映江枫。荡桨随鸥鹭,飞帆接雁鸿。十年一把臂,竟日两回瞳。离合论心外,浮沉笑口中。何人堪倒屣,而我自书空。流水知音在,阳春和句工。风云思宦达,辙迹叹途穷。老惜悲秋态,怀深报国衷。壮心徒耿耿,短发已蒙蒙。绿蚁澄秋色,黄花艳晚丛。巾疑元亮日,帽想孟嘉风。去矣怜王粲,行边别孔融。礼甘衰力就,情喜故交通。兰泽过渔父,萸囊繫汉童。骚人怜蓟北,游子指江东。湖海凭看剑,乾坤任转蓬。豪吟矜杜甫,洒泪陋齐公。雾晓筵初接,宵长曲未终。何能穷别绪,且自息微躬。后会知仍健,当筵气正雄。
灯夜记言 其八。明代。王彦泓。碧筱当门杏压墙,墙阴细径枕银塘。潜来只许心知觉,莫学刘晨带阮郎。
东篱采菊图。元代。赵秉文。渊明初亦仕,迹留心巳远。雅志怀林渊,高情邈云汉。妖狐伺昼昏,独鹤惊夜半。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不见白衣来,目送南山雁。淡然忘言说,聊付一笑粲。
虞美人。宋代。陈亮。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墨歌。宋代。赵汝绩。空山老桐劲如铁,英枝翦翦夜撑月。霜风著子涵玉膏,烈手崇朝剖融结。别令刳木环清泉,翠缸纸羃笼轻烟。霏霏玄雾扫难聚,断犀烹炼凝蛟涎。和成万杵捣圭璧,良工欲售常自惜。绝怜剡水多夭藤,又虑端溪欠奇石。久知此艺人罕精,作者未必识者明。九华山下祝公子,颇以胶法成其名。相逢但问诗有几,以诗换墨两自喜。酴醾园馆已谢春,杨柳池塘正藏水。薰风拂拂吹砚波,呼儿教作病手磨。须臾满砚片云黑,无诗可写如君何。
除夕宿武陵邸中。宋代。项安世。除夕仍为客,今年脚不停。分身三处梦,共影两同行。诸子依潭橘,双亲滞楚萍。此时灰一寸,明日雪千茎。
清平乐·图书一室。宋代。周晋。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手寒不了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
送余大尹。明代。张宁。山郭惠风和,湖田好雨过。鸣琴初住响,行旆又闻歌。赴阙心应重,怀民梦亦多。旌褒垂已及,天诏有馀波。
用常令子文徵与三儿同应举用常有诗次韵为赠。明代。顾清。袖里牙签一脉香,挥毫长笑紫微忙。平生忝作通家老,今日看登选佛场。清世文章皆炳蔚,而翁才气本巍昂。月明天路凉如水,争羡扶摇接翅翔。
减字木兰花。宋代。王观。今晨佳宴。昨夜南极星光现。鹤舞青霁,丹凤呈祥瑞气飘。仙书来诏。绿鬓朱颜长不老。满劝香醪。祝寿如云转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