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积水与天浮,此去真成汗漫游。输与张骞能凿空,书生骨相薄封侯。
题兰史泛槎图 其一。清代。丘逢甲。茫茫积水与天浮,此去真成汗漫游。输与张骞能凿空,书生骨相薄封侯。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丘逢甲。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书考一首。宋代。刘克庄。香火精勤阅一期,孤臣无路答鸿私。衔如已废陈人样,俸比初开小学时。世上升沉姑付酒,考中功状是吟诗。五钱买得羊毛笔,自写年劳送可司。
东窗遣兴。宋代。陆游。巷陌过从少,园林景物新。群鱼时戏藻,驯雉每依人。映户槐阴密,堆盘麦饵珍。残春又陈迹,怃事一伤神!
浣溪沙(涧上昌甫有词)。宋代。韩淲。闲里相看两鬓秋。酒能沾醉雨能幽。吾庐何幸得翁留。世路尽教终易与,山林佳话恐难酬。人来人去亦知不。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宋代。司马光。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五婆城。清代。成鹫。衰草离离雉堞平,牧童空记五婆名。当年版筑功何在,悔不骑羊入古城。
检书。宋代。刘奉世。郎日照疏棂,临风事幽讨。药栏红欲翻,苔砌绿初扫。谁令墨王仙,肯使鱼子老。悠悠天禄阁,世世以为宝。
奏事入都出西湖上成四绝。宋代。王炎。呼舟特地度西湖,欲访山中幽子居。山色湖光浑似旧,人间万事有乘除。
春日过一梅亭访乃奇师。清代。处洪。道人庐舍白云封,日日携琴过听松。香雪一窝明月夜,吟声遥度九龙峰。
丙戌五月朔閒坐偶成。宋代。陈著。石火光中见岁华,溪云深处寄生涯。诗书屋下无嬉具,桑竹窗前有美花。拗境日增多活愧,嚣尘天与一贫遮。乾坤自隘乡邻好,犹得开门守故家。
送罗诚甫访新安王太守。明代。顾璘。黟江水澄清见底,黄山裳发煖薰人。京华欲问新安政,十月闻君踏早春。
己酉秋归述怀 其四。明代。李之标。泥涂岂为儒冠误,涉世真同行路难。孤剑未曾国士报,枯桐容易向人弹。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芦苇萧萧秋已暮,卑栖吾愧一枝安。
减兰十梅(早)。宋代。李子正。阳和初布。入萼春红才半露。暖律潜催。与占百花头上开。香英微吐。折赠一枝人已去。杨柳贪眠。不道春风已暗传。
宫词 其四十三。唐代。花蕊夫人徐氏。金作蟠龙绣作麟,壶中楼阁禁中春。君王避暑来游幸,风月横秋气象新。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唐代。许浑。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草草三间屋,爱竹旋添栽。碧沙窗户,眼前都是翠云堆。一月山翁高卧,踏雪水村清冷,木落远山开。唯有平安竹,留得伴寒梅。唤家童,开门看,有谁来。客来一笑,清话煮茗更传杯。有酒只愁无客,有客又愁无酒,酒熟且徘徊。明日人间事,天自有安排。
水调歌头·草草三间屋。宋代。傅大询。 草草三间屋,爱竹旋添栽。碧沙窗户,眼前都是翠云堆。一月山翁高卧,踏雪水村清冷,木落远山开。唯有平安竹,留得伴寒梅。唤家童,开门看,有谁来。客来一笑,清话煮茗更传杯。有酒只愁无客,有客又愁无酒,酒熟且徘徊。明日人间事,天自有安排。
题丁氏堂六言四首 其二。宋代。刘一止。杯觞竞照群玉,衣袂常沾翠岚。不怕峰前路滑,石头是我同参。
欲至大安寺不果。清代。王尔烈。登陟犹馀济胜才,回车何日望崔嵬。高峰入梦如经眼,万壑当门祇望梅。游子莫闻鸾凤啸,大夫皆作栋梁材。不须山水说残剩,灵秀应多雨露培。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宋代。刘克庄。年八十官三品,酒一斗诗百篇。羽化尸解等耳,宫锦渔簑偶然。
云石图为黄炼师赋。明代。朱谏。蓬莱山上白云宫,彷佛仙家遇赤松。岁改不妨瑶草绿,春来又见小桃红。丹砂曾问容成子,玉液真传白兔翁。欲把青囊与君说,年来万虑巳成空。
贺新郎(再用韵助静斋之入告)。宋代。李曾伯。日近长安路。喜骖鸾、带簪游戏,弓旌招去。闻道汉朝帷幄里,要问_隅蛮语。嗟时事、尚兹多故。办取忠谋宜入告,见石洪、曾在乌公府。须细访,风寒处。左荆右岭中湘浦。愿扶持、东南温厚,老天张主。翘馆钦贤人共说,一饭每勤三吐。公此去、好官须做。从臾泾舟同共济,更绸缪、桑土先阴雨。灭此虏,直朝暮。
次韵赠林义之 其一。宋代。周孚。炎暑不可触,相逢正此时。初无一日雅,肯诵十年诗。语际倾心剧,忙中识面迟。幽贞可潜伏,君智固如龟。
道旁有松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宋代。曾丰。稚时蔚苇老槮槮,羞与其他木作林。独以高风资众望,终为明德累初心。不容节抗皇天峻,犹幸根盘后土深。自有茯苓堪自寿,愿言黄帝勿幽寻。
黄昙子歌。唐代。温庭筠。参差绿蒲短,摇艳云塘满。红潋荡融融,莺翁鸂鶒暖。萋芊小成路,马上修蛾懒。罗衫袅回风,点粉金鹂卵。
拟卜居朴庵诸君附近寓怀二首 其一。明代。曹于汴。晨兴跨款段,徘徊欲何之。所之绿树外,纳履话幽思。凉风生怀袖,麦饭甘如饴。暮还约复往,将子当吾徯。
赣州歌四首 其四。明代。欧大任。筹边军府有高楼,节制蛮方几十州。赣水城头夜吹笛,梅花飞落楚门秋。
江南曲 其二。宋代。田锡。吴艳若芙蓉,乘舟弄湖水。照影不知休,云鬟坠簪珥。含笑忽回头,见人羞欲死。归去入花溪,棹溅鸳鸯起。
水调歌头六首 其三。清代。奕绘。七夕已阴雨,此日又生云。欲将箫管吹彻,天远恐难闻。又欲高排阊阖,更怕天公爱酒,月姊也如醺。寂历一杯酒,老雁叫南群。羽衣曲,霓裳舞,斗清芬。广寒有路,禅味聊措木犀薰。千古坡仙如在,一关新词重接,好句会平分。伫立闲阶下,凉雨正纷纷。
和子椿。宋代。李之仪。一番霖雨下商岩,末路方收破冢帆。鸡肋未能忘圳亩,骊珠还见发囊函。润分馀浸回枯辙,色借阳春起陋缄。自是亨嘉相际会,便应从此出尘凡。
率题。唐代。司空图。宦路前衔闲不记,醉乡佳境兴方浓。一林高竹长遮日,四壁寒山更闰冬。
香山寺。明代。李梦阳。万山突而止,两崖南北抱。凿翠置殿榭,级石上穹昊。高卑各称妙,曲尽结构巧。有泉如线缕,盘转出松杪。嗜奇忘登顿,缘危肆探讨。险绝逼牛斗,萧飒若风岛。夜宿来青轩,天色碧可扫。湖沙静莽莽,海月白皓皓。想当邦邑初,此地只蒿草。绮丽仡谁凿,岩壑澜相袅。但看全盛时,民力为兹槁。
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唐代。李中。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和致一韵。明代。金俊明。若木宁忘拂,羲和底易倾。百年如此日,孤抱欲谁明。野暮愁风色,湖寒断雁声。可堪良友共,衰老慰吾情。
斋居柬诸同社时开社见招。明代。卢龙云。秣陵几度见初阳,云物依然旧帝乡。客似周南留太史,官难汉署遇冯唐。清宵兴味非寥廓,白雪才情有和倡。开社况闻多胜集,好怀应与日俱长。
次郭元德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马周淹逆旅,梦寐忆常何。琴古知音少,囊空得句多。凄凉怜我老,慷慨为谁歌。三尺匣中剑,时时自濯磨。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明代。祁顺。谒陵盛典重明时,将事贤王肃礼仪。悬想九重当此日,松楸雨露不胜思。
敬和九锁步虚词·凌虚锁。宋代。赵汝湜。 太空本无形,天衢迥萧疎。火炼身弥轻,意行意己如。飘飘跨倒景,{上林下今}丽舞云裾。无碍故逍遥,洒然翔清墟。
奉和往虎窟山寺诗。南北朝。陆罩。鸡鸣动睟驾,柰苑眷晨游。朱镳陵九达,青盖出层楼。岁华满方岫,虹彩被春洲。葆吹临风远,旌羽映九斿。乔枝隐修径,曲涧聚轻流。徘徊花草合,浏亮鸟声遒。金盘响清梵,涌塔应鸣桴。慧云方靡靡,法水正悠悠。实归徒荷教,信解愧难径。
用天予贡院韵以饯行色。宋代。吴芾。直气如君世莫双,笑人老死利名场。一言龃龉身虽去,万口咨嗟道愈光。舌在何妨居泽国,时来会见佐岩廊。人间荣辱浑休问,日饮醇醪计亦长。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宋代。真宗。于皇真宗,内道之崇。游心物外,应迹环中。四方既同,化民以躬。清净无为,盛德之容。
谒陵游九龙池八首 其一 渡石涧。明代。程敏政。驱马渡南涧,涧水清且驶。蹀躞未肯前,磊磊青石子。
次抚州高使君韵。宋代。韩驹。直道居中少,长才举最频。初闻挽红粟,又往破黄巾。代北犹屯虏,山东有未臣。看公为世用,容我任天真。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元代。方回。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约王琴外不来舟中偶成。元代。黄庚。清飚卷炎埃,碧水出秋素。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酒帘扬渔村,笳鼓响军戍。倚蓬问舟人,云是三江路。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钓翁炊荻烟。稚子收渔具。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宋代。苏轼。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臣尝于经筵论奏仁宗皇帝谥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则民畏而不爱;仁而不明,则民爱而不畏。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几于仁宗也。)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侍臣谈要道,家法信家传。(宰相以下,尝于经筵论奏祖宗以来家法十余事,书于记注。)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宋代。陆游。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阮瑀。南北朝。谢灵运。管书记之任,有优渥之言。河洲多沙尘,风悲黄云起。金羁相驰逐,联翩何穷已。庆云惠优渥,微薄攀多士。念昔渤海时,南皮戏清沚。今复河曲游,鸣葭泛兰汜。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妍谈既愉心,哀弄信睦耳。倾酤系芳醑,酌言岂终始。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
同友人夜泊黄冲遇雨。明代。李之标。柔橹轻风信远天,晚山飘雨转凄然。却疑此夕剑为怪,漫说相逢夜有缘。吹浪鼋鼍时汨汨,狎人鸥鹭自便便。维舟自向江头立,烂熳春愁入暮烟。
送止照归古洪曲江三首 其三。元代。惟则。狮王一去挽不回,秋满岩谷天风哀。龙渊象薮亦多士,济济熟视宗纲颓。谁能共扫松下屋,黄精黄独连门栽。霜林月上芋香起,指点深拨寒炉灰。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六三峡石桥。宋代。苏辙。三峡波涛饱泝沿,过桥雷电记当年。江声仿佛瞿唐口,石角参差灩澦前。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鹧鸪天 赠医士沈德诚 此下原有喜春来一。元代。张雨。东老传家道气浓。榴皮壁上有仙踪。耳孙阴德如何限,都在参苓药笼中。无贵贱,有穷通。活人心事契苍穹。吾家昆弟能无恙,须藉全生一匕本贞居词。兹据曲律,删去其中殿前欢一首,梧叶儿二首,喜春来一首,另据西冷词萃本贞居词校订。
赠别刘近之四首 其一。明代。陈吾德。尊酒平生意,与子别河梁。顾瞻寡俦侣,道路阻且长。越鸟依南栖,塞鸿向北翔。羽翼各有适,胡能不参商。君子慎厥终,下士反其常。羲驭无还轨,荏苒悲流光。勉矣即前路,引领迟成章。
送赵君十绝。宋代。汪莘。一榼村醪插别筵,清风急雨送归船。望中未是湖州境,便有吴歌唱采莲。
送方职方禹绩使江南兼寄童侍御仲良。明代。谢榛。汉苑梅花客兴新,不堪杯酒送征轮。朔庭战马今犹急,南国苍生日转贫。古道飞霜寒拂剑,长江落月晓催人。凭君为问乘骢使,莫惜春风寄绿蘋。
送陈明府应召之京。明代。徐熥。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
晚同僧至溪上。宋代。陆游。眈眈卧石熊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不怕雪云寒到骨,唤僧扶杖立桥边。
擬古。宋代。田锡。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鱿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壮哉水滨人,游为水中豪。弄涛若平地,轻命如鸿毛。古称公无渡,终渡堪悲号。凭深良足畏,知险可先逃。甘言毒人药,巧笑刳肠刀。狎玩终罹祸,险甚於滔滔。
自君之出矣。元代。胡奎。自君之出矣,我琴不曾弹。弦中哀与乐,只在转指间。自君之出矣,蛾眉向谁画。思君如明镜,挂在东窗下。自君之出矣,夜夜卜灯花。思君如车轮,何时碾到家。自君之出矣,一望一回头。思君如辘轳,展转何时休。
赠闲师(一作送令闲上人)。唐代。许浑。近日高僧更有谁,宛陵山下遇闲师。东林共许三乘学,南国争传五字诗。初到庾楼红叶坠,夜投萧寺碧云随。秋江莫惜题佳句,正是磷磷见底时。
春晴。清代。陈忠平。旬日雨新停,释吾双足囿。街头积水洼,陌上散云逗。柳影碧千丝,梅魂寒一袖。翻怜剪剪风,春共晴波皱。
墟里。清代。顾炎武。昔有周大夫,愀然过墟里。时序已三迁,沈忧念方始。乃知臣子心,无可别离此。自经板荡馀,一再见桃李。春秋相代嬗,激疾不可止。慨焉岁月去,人事亦转徙。古制存练祥,变哀固其理。送终有时既,长恨无穷已。岂有西向身,未昧王裒旨。眷言托风人,言尽愁不弭。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宋代。刘应时。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上周少保 其二。宋代。刘过。早被儒冠误,依稀老更侵。科名数行泪,岐路一生心。自惜亡猿木,谁怜跃冶金。使无钟鼎志,何地可山林。
宋四厢乐歌廿首 其二。南北朝。王韶之。将将蕃后,翼翼群僚。盛服待晨,明发来朝。飨以八珍,乐发九韶。仰祗天颜,厥猷孔昭。
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 其一。明代。梁潜。菩提正觉超玄间,非空非有开禅关。三乘顿悟是非涂,慧力高等昆崙山。昆崙万仞倚天起,千派灵源走河水。一从释迦辞王家,当时如在化城里。念此群生溺爱河,谁能只手遏颓波。化身千亿入东土,神光瑞气昭弥罗。灵山遗迹久茫昧,复此重来属昭代。端严真相妙如如,圆通法戒行在在。定以生慧慧生空,六根净尽空慧同。胜缘妙果悟闻见,挥手可入堂奥中。遍历诸劫不能毁,缘此无始无本体。执想想生见空花,刹那之间万红紫。傍蹊巧趋易招惑,如蚕吐丝自徽纆。有目顾见佛日光,高照天下及万国。我皇化被极东西,遐迩来贡无或迷。象犀虎豹日交致,车渠火齐青玻璃。醴泉甘露降岩谷,嘉禾瑞卉何煜煜。皇心所眷不在兹,德惟馨香自芳馥。顷闻浮屠现毫光,大周八极细茫茫。又看倒影入虚室,从一空中遍长廊。诸相玲珑仅盈尺,阳乌阴兔会晨夕。走视稽颡众颠仆,千影俄散入千隙。玉刻芙蓉金作台,雕甍碧瓦无尘埃。鸾舆降幸时往来,龙章凤彩云间开。六丁守护百神绕,虹光腾烛天皎皎。由来佛法昌运符,旭日东升尘界晓。
对菊绝句 其九。明代。陈子壮。采菊遥怜种菊时,心情惟遣橐驼知。贵花贱叶非吾意,野蝶閒蜂任汝嬉。
修西方十二时 其十。唐代。道镜 善导。人定亥,深心念佛真三昧。十地高人尚尔修,将知不信宁非罪。
和金陵怀古六首 其五 梁。明代。卢龙云。西邸才华沈谢游,萧郎日角出庸流。浮山野水通鱼穴,泰寺炉烟绕佛楼。狐在尚应须玉烛,猿亡先已虑金瓯。早知玄寂终无补,亿万何劳赎冕旒。
劝学。先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北极赠李观。唐代。韩愈。北极有羁羽,南溟有沈鳞。川源浩浩隔,影响两无因。风云一朝会,变化成一身。谁言道里远,感激疾如神。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哀歌西京市,乃与夫子亲。所尚苟同趋,贤愚岂异伦。方为金石姿,万世无缁磷。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岁晚泊姑苏用吕居仁舍人韵二首寄孟信安。宋代。仲并。睡稳窗迟晓,愁多鬓易秋。祗堪浮小艇,不拟上西楼。无尽江山景,须陪杖屦游。一区何日办,孰为我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