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曲

春愁曲朗读

译文

用红丝串起露珠一样的珠子做成的帘幕,晶莹透亮,漂亮的珠帘像瀑布一样,“哑哑”地舒放下来。
围绕着睡床的屏风绘有山水,画意清远;地上的熏炉中,双层的云母隔火板上朦胧映出炭火的红光。
在春寒中发簪也带着凉意,床角的兔形小薰炉里香料暗燃,笼罩在烟幕中的柳树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
皱叠如浪的红锦被上是拖着长尾、展翅对飞的金凤纹样,凉风吹着一头垂悬如凤尾的发簪缓缓摇曳。
蜜蜂嘤嘤嗡嗡,蝴蝶飞飞停停,悠扬不断,杨柳依依,细草茵茵,柳丝轻柔地拂着赤阑桥的栏杆。
一觉醒来,满树梨花落在绿色的园地上,春风和雨吹拂着池塘的水面,池塘水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注释

哑哑(yā):象声词,辘轳汲水时的声音。下纤绠(gěng):放下帘绳。纤绠,本意是井绳,这里是指帘绳。绠,汲水的绳索。
云母:云母为饰的屏风。空烘影:空自映照着屏风内之人的孤影。
凉簪(zān):以玻璃为饰的簪子。
玉兔:指玉兔为饰的香炉。或指月亮。煴(yùn)香:一作“氤氲”,烟雾弥漫貌。柳如梦:意谓笼罩在烟幕中的柳树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
锦叠:指锦被。委堕红:锦被一端坠在床下,可见卧床之人辗转难眠。堕,一作“坠”。
飔(sī)飔:凉风。扫尾:拂动凤尾。双金凤:双股的金凤钗,或钗上有一双金凤。此钗疑为步摇簪,即簪钗一头垂悬着吊坠似的饰品,可以边走边摆动。
赤阑:赤阑桥,长安城郊桥名,后多泛指男女或朋友相会之处。阑,即“栏”。
委:散落。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76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12-414

春愁曲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乐府诗绝大多数是描写女性的。这首《春愁曲》就是其中之一,是为表现空守闺房的女性的愁思与孤寂而作的。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   

参考资料:

1、高慎涛.中晚唐诗的词体特质——以温庭筠诗的词化现象为中心.江汉论坛,2015(6)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全诗写女子之愁,虽然是春天,但“珠帘”是冷的,镜中的人也是孤单的,与“双金凤”恰好形成映衬,久睡不醒,梦中的香暖又与现实的寂冷形成鲜明对比,醒来后看着斜风吹着细雨落入池塘,心中的惆怅犹如涟漪一圈一圈散开,久久挥之不去。虽然是主要描摹闺中细节和女子所见所闻,但描摹得非常细腻,全诗的愁情于词句间蔓延纸外,有耐人寻味之愁。

  此诗开头两句写破晓时的外景。“冷”,说明气候还处于春寒料峭之中,也渲染出深闺冷清的气氛。“百尺哑哑下纤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珠帘长达百尺,既写出了女子住处的豪华,同时也写出了深闺的孤寂。在写了哑哑而下的珠帘之后,第三至八句描绘了美人空床独眠的画面。先描写室内环境,再出现了睡梦中的女人的形象,其情景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第九、十两句借旖旎的春光反衬美人孤独寂寞。末尾两句描写女子睡醒后的所见所感,以风雨送春之景,写春光虚度、美人迟暮之感。“梨花委地”,“春风吹池”,让她回到的现实。但这“梨花”“春风”并不是给她美的享受,而是心灵上的刺激,只能加重伤春情绪。温庭筠是质感的大师,是物质世界的敏锐察觉者,华丽但并无生命的日常物品,经他笔触一点,便魔幻般地有了生气,一个个都变成了暗夜中的精灵,随着夜的节奏轻轻呼吸。

  此诗写闺中春愁,在艺术上的重要特征是用细节描摹闺中的伤春幽怨情绪。诗中对女主人公之外貌、心理、行动均不作正面描绘刻画,完全藉环境气氛之烘托渲染与自然景物之映衬暗示透露,写法细腻婉曲,俨然花间词境。如“远翠”二句之与《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玉兔”句之与《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觉后”二句之与《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取象造境,均极相似。但其此类作品由于刻意追摹李贺,不仅意境较为隐晦,语言亦时有生硬拗涩之处,与其词之圆融自然有别;表现亦稍嫌繁尽,不如其词之含蓄蕴藉。

参考资料:

1、穆树红.浅谈温庭筠诗歌的艺术手法.文教资料,2014(4)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朗读
()

猜你喜欢

荆州太守紫微仙,远寄渔翁白玉泉。长钓久垂鱼未食,为君一醉卧长川。

()

龙汉密编何国纪,龟阴高筑岂畦台。时留虎迹三人笑,尽辇鱼肠一窖埋。

肉店羊头须别拣,窗棂牛尾莫相咍。随他竹叶舟中去,移取琶蕉雪里来。

()

萧溪先生乐山者,结屋临溪颇幽雅。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

高斋素笔悬清风,仿佛坐我林崖下。群峰奔驰势如马,绿树人家面平野。

()

画角一声江郭,布帆几叠风亭。前日故人千里,倚楼依旧山青。

()
望郎一朝又一朝,信郎信似浙江潮。
床脚支龟有时烂,臂上守宫无日销。
()

自吾暨阳居,已见月四周。流年不我谋,寒暑忽已遒。

老来何足叹,苟死固可羞。子今用力薄,暮齿将何收。

()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
相马以舆。
相士以居。
()

即看恩许鉴湖滨,犹忆先朝宠命频。绿野旧为开府地,赤松今是避侯人。

囊中大药时时裹,箧里阴符字字论。解道蓬蒿三径合,可容云色碍蒲轮。

()

昔者长江险,能生白发哀。百年经济尽,一日画图开。

僧寺依稀在,渔舟浩荡回。萧条数根树,时有海潮来。

()

昨日遗踪访紫阳,今朝名寺寄徜徉。松依石路晴偏荫,泉引斋厨饭亦香。

世味岂如云卧好,僧家端为客来妨。龙池青壁高千丈,欲记初游到上方。

()
众山环如规,中有一川水。
山腴翠树圆,水洁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习文史。
此翁独能诗,早充宾贡士。
()
辛苦淩波棹,平安入夹船。
日明渔浦纲,风侧瓦窑烟。
老圃容挑菜,村巫横索钱。
且投人处宿,终夜得佳眠。
()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
洞中陈迹今如扫,斯道何曾损一毛。

()

玉纤轻揭绣帘开,行到花前泪满腮。
正尔春心无处记,一双蝴蝶忽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