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其一。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76-477
刘禹锡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正月至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用的是起兴手法。所谓“兴”,就是触物起情,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这一句描写的春江杨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十分贴切自然。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更为贴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节和谐,颇有民歌风情,但写得比一般民歌更细腻,更含蓄。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为老人寿苏盐。宋代。廖行之。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亚燕推手笔,刺暴赋箎埙。无逸隋图在,居延汉节存。二天公覆盖,六印气雄浑。美玉蓝田裔,洪河积石源。人材钟盛世,候伯萃高门。龙集天津尾,杓携井络坤。策加三卦候,蓂改四朝昏。兆梦熊罴喜,仪庭鸑鷟鶱。崧高真气宇,佛祖是心原。标准仪中外,才猷剸剧烦。枢庭陪国论,江介辅侯藩。忠力宣僚寀,勋庸简帝阍。皇华分使节,风采动輶轩。煮摘三湘富,澄清九郡恩。融融流叶气,蔼蔼载谣言。望洽青毡旧,荣须锡马蕃。金瓯披姓字,芝诏下天垣。卿月当联棘,王庭合簉鵷。蓬壶开寿域,斗柄楫芳樽。蟠实来仙木,松膏出老根。祝公千岁寿,带砺见调元。
骊山感事。宋代。张咏。古来仁圣最忧多,合倚承平纵逸么。行幸未停歌未阕,羯胡兵已渡黄河。
偈颂一百零二首。宋代。释绍昙。万戟森严细柳营,信威独许汉将军。谁知袖隐屠龙手,却把蒿枝箭策勋。
晋童谣。清代。佚名。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新郑北门读子产墓碑。明代。欧大任。忆昔干戈际,扶颠独有君。礼能交晋楚,学已辨参汾。莫以刑书铸,而忘策府勋。城边溱洧水,呜咽几回闻。
思岳禅人求赞。宋代。释宗杲。两耳卓朔口门窄,两眼皮薄鼻露竅。一生大本谩澜翻,何曾唱得胡家调。
题壁。宋代。张耒。命驾欲诣客,欲去复迟迟。事幸无甚急,何用劳驱驰。家贫幸有酒,亦略具鲜肥。且复东窗下,高歌醉而嬉。
答冲卿。宋代。王安石。风作九衢黄,南窗坐正凉。破瓜青玉美,浮荈白云香。诗懒犹能强,官闲肯便忘。贤愚各有用,尺寸果谁长。
登平山阁同江浦诸友论文。明代。袁宏道。石路突寒松,柔岚被远封。白波千里舶,青叆六朝钟。云老蛟迁窟,窗晴雨洗峰。文心喻烟水,吞吐几重重。
陈九皋将游五岳过余赠诗辄答四韵。明代。顾璘。白鹤东来毛羽奇,翩跹上国振光仪。云随五岳仙人仗,锦烂三都才子辞。过眼江山皆有色,悬壶日月漫无期。嗟予老病蓬茅下,烟水逍遥剧梦思。
赞龙所号 其二。魏晋。欧阳建。清虚一所卧人龙,寄傲人龙迈古风。懒向云霄布霖雨,乐从山水觅仙踪。当年诸葛还承召,今日欧阳不受封。深得三槐王祐趣,欲留来裔作三公。
玉楼春。宋代。江开。风前帘幕沾飞絮。家在垂杨深处住。倚楼无语忆郎时,恰是去年今日去。帝城箫鼓青春暮。应有多情游冶处。争知日日小阑干,望断斜阳芳草路。
食角黍怀江陵。宋代。项安世。经年不食三闾饵,一日相逢似故人。旋剥青菰香满手,试餐黄颗软粘唇。蔗浆下箸甘无敌,昌本浮杯小作巡。正是乡人行乐处,画旗鼍鼓隘江津。
鸣鸟图。明代。徐渭。树杪参云稳称栖,啾啾小鸟唤谁知。似分绿叶遮朋友,不肯将身占一枝。
同吴之卫马云卿饮张幼于曲水草堂。明代。徐熥。两度过吴市,今来得问奇。榻从花下设,人在竹间窥。座客皆黄发,先生自白眉。名园依曲水,芳宴共题诗。
谒金门·春又去。宋代。葛长庚。春又去。愁杀一声杜宇。昨夜海棠无□□。晓来闻燕语。缥缈佳人何处。镇日愁肠万缕。千里无家归未得,春风知我苦。
浣溪沙。近现代。沈祖棻。云鬓如蓬堕枕窝,病怀禁得几销磨。钿盟钗约恐蹉陀。刻意伤春花费泪,薄游扶醉夜听歌。清愁争得旧时多。
答曾进士。宋代。周铨。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不为非。文辞未便改秦馆,敲朴徒能抱御衣。无志何须悲庙黍,得仁便不食山薇。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山居 其九。宋代。淳藏主。渔父子歌甘露曲,拟寒山咏法灯诗。深云莫谓无人听,万像森罗历历知。
减字木兰花(初五日昌甫生朝,因庆七十)。宋代。韩淲。从心所欲。高蹈祠官惟见独。其寿伊何。古井章泉水不波。腊前梅好。玉洁日光香耐老。才大三千。首首清诗得自编。
詶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唐代。李白。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直讲纪咏 其一。明代。陈子壮。丝纶知讲履声閒,正字鸿胪槛外班。才折一躬开起止,丹心吐出殿中间。
登惠泉寺。明代。张萱。昨来江上啜中泠,更汲名泉贮玉瓶。万斛流悬双宝碧,一泓寒浸九峰青。曾随月色花间去,宜杂松声雨后听。已乞金茎苏病肺,还从水品试茶经。
冬柳。清代。赵函。无端抹尽白门烟,衰丑如斯祇自怜。入世茫然同槁木,阅人多矣是寒蝉。楼头只挂青天月,水畔间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缘底事,江潭照影尚缠绵。
浙江亭留题二首 其二。宋代。郑洪。江头日暮虎成群,城北城南路不分。魏阙共瞻天际日,越乡遥见浙东云。湖山翠黛颦西子,江渚旌旗望北军。闻说汉廷将喻蜀,茂陵司马尽能文。
和端式十题·春塘冰。宋代。司马光。春塘含薄冰,淅沥隐隈曲。晴日射寒芒,柔风折哀玉。草树曾未知,波光已先绿。
除日杂怀。明代。熊卓。孤城晓角清霜度,近市柴门旭日开。羌笛戍关情欲断,兰桡沙际首空回。风尘荏苒催蓬鬓,云物凄凉恋古台。却忆帝乡仙驭远,漫天雨露不胜哀。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一 清啸园。明代。胡应麟。为园学步兵,筑台五千丈。清夜啸声流,冷然万峰上。
暮春感事。宋代。寇准。春至又春暮,闲心成古心。花光随雨薄,草色共烟深。粉蝶稀狂影,黄鹂送好音。馀芳留不得,还共夕阳沉。
送戴使君 其三。清代。屈大均。诗篇一一擅风华,高义还如海上霞。以我故人双季布,知君当日一朱家。
早行。清代。高鼎。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谢吴起宗写神。元代。张昱。紫绶空惭老病身,每于时事与经纶。不呼贺监为狂客,却谓张良如妇人。潦倒形容何用似,荒唐言语半非真。凌烟画像今谁在,更与丹青写此神。
访赵野云不值。宋代。释智愚。久思闲对老维摩,欲话众生病痛多。丈室无端铁门限,未应容易野人过。
二月五日雪。宋代。梅尧臣。二月狂风雪,寒威晓更加。省闱轻忌粉,苑树暗添花。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紵麻。冻吟谁料我,相与赌流霞。
幽居五首 其三。明代。金大舆。老去成疏懒,诗书性独偏。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
进表朝下口占用李卲伯赠行韵。明代。林廷选。江湖三载忆长安,此日应怜会遇难。玉帛万方朝阙下,紫微中夜现云端。欢呼寿祝乾坤久,锡赉恩涵雨露宽。归到掖门烟树里,乳鸦啼断晓霜寒。
赠神籁谈天。宋代。胡仲弓。曾将甲子问群生,来向人间说五行。眼底精神虽晦昧,胸中造化却分明。指推宝历八千数,时弄玉箫三四声。袖里百篇题品尽,何曾识得一公卿。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宋代。徐鹿卿。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临风叹。唐代。陈陶。芙蓉楼中饮君酒,骊驹结言春杨柳。豫章花落不见归,一望东风堪白首。
龙尾。宋代。洪咨夔。浅碛苕花紫,平畦芋梗红。暝收渔筏雨,凉入酒帘风。客路三年梦,官身两鬓蓬。谁知龙尾道,却在鹿头东。
阳羡杂咏十九首·桃花谷。唐代。陆希声。君阳山下足春风,满谷仙桃照水红。何必武陵源上去,涧边好过落花中。
一叶舟。元代。侯善渊。海底凝珠鲜洁。天上莹然清绝。中道太虚宽。滚神丹。光胜一轮秋月。照鉴本无圆缺。清爽逼人寒。透琅?。
送坐主王检讨先生之南司成四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诏分仙履下蓬莱,词客俱称建业才。天阔星文秋剑动,江寒月色夜珠来。百年高议归狐笔,六代雄风满凤台。圣世只今谁似者,甘泉实恐问邹枚。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采芑。清代。佚名。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送苹乡丘克明。元代。舒頔。杨柳矶,燕子飞,江西倦客江东归。芦芽出水鳜鱼肥,君今归去是耶非?闻君疾,未相识,漫浪赠言恐无益。新丰斗酒何日逢,人生意气无南北。喜津津,去宜春,莺花满路娱归人。君不见都门冠盖都忧恼,挂杖故园风日好。
寄高尹。宋代。丘葵。桐下归来学钓鱼,岁寒相伴只鸥凫。何期天上郎官宰,肯到江边处士庐。仲蔚自怜头似雪,阿勤岂解唾成珠。郎君东阁相看久,莫但清吟废读书。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宋代。姚勉。一点灵虚镜样明,只须提掇要常醒。微几才动先知吉,万象交森独测灵。至寂静中能有感,遍酬应后却无形。死灰枯木都非法,但读吾儒一字经。
商妇吟。元代。陈高。嫁夫嫁商贾,重利不重恩。三年南海去,寄信无回言。妾身为妇人,不敢出闺门。缝衣待君返,请君看泪痕。
古诗五首 其五。元代。周棐。萧萧水中蒲,琐琐蒲上禽。托身自得所,不忘罾罥侵。天风断枯条,卵破巢亦沈。兹焉复何尤,慎之在初心。
五指山和丘文庄公韵。明代。许子伟。翠壁崚嶒五岳连,恍疑仙掌出扶天。回环遥镇千溟浪,叆叇长浪百瑞烟。似鼓群山来北拱,已标奇甸正南悬。阳春雅调应相续,俊羽清商起太原。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宋代。杨万里。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傅好山。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老穷只是诗自悟,春色撩人又成句。
将授戒再呈泐师。明代。叶小鸾。弱水安能制毒龙,竿头一转拜师功。从今别却芙容主,承侍猊座沐下风。
湘春夜月 其二 三月十五夜月晕。清代。易顺鼎。记前宵。也曾照破无聊。谁选尺二情天,宽画广寒牢。为有数层云气,更数层风色,料定明朝。问红窗镫火,劝人愁死,著甚根苗。去年今夜,重城黯黯,故国迢迢。难得一家人影,把老蟾清泪,点滴都销。悄团圞坐,觉空庭水气周遭。仙梦醒,讶何方笑语,飘来上界,几阵如潮。
留别知郡职方杨员外。宋代。宋庠。矛本草茅士,世无钟鼎荣。在昔未胜冠,先畴弓冶倾。茹荼滨十死,属纩存微生。分遂甯牛饭,谁希庄雁鸣。龙具泣妻子,练裙悲弟兄。慈诲断轲织,遗书开晏楹。感激侏儒饱,呻吟裘氏声。下武纂丕构,协风翔四瀛。纷驰贲丘帛,高竖当衢旌。鸾翮不暇戢,骥材方自呈。车徒首燕路,冠盖溢秦京。文章赵元叔,唇舌娄君卿。列邸曳裙入,群公交幣迎。仆尝不自料,奋迹希时英。弟子许都养,词人嗤老伧。一旦褐衣召,千斩昆玉名。安知轼蛙贱,但觉轩鸿轻。初命六百石,关掌列侯城。居然懵操决,无术裨澄清。天炎屡来集,冤狱纷以盈。诮让使台檄,流离民屋征。结课谅无最,黜幽兹有萌。晚遘金闺彦,传瑞提千兵。为僚笃古义,赏善多新评。坐则席函丈,出则车连衡。高论天人际,细略米盐争。愚虑或窥管,嘉言兹报琼。赏音非易遇,旷古难为并。严惠不世出,萧朱犹害成。何言末路日,独契后凋情。累洽帝图盛,思皇贤路平。愿言寄君子,始终同所营。
六朝门·朱异。唐代。周昙。徒览儒书不学兵,彦和虚得不廉名。四郊多垒犹相罪,国破将何谢太清。
溪岩杂咏 其六。元代。清珙。结草便为庵,年年用覆苫。纸窗松叶暗,竹屋藓花粘。麦饭惟饶火,藜羹不点盐。生涯随分过,谁管世人嫌。
过山受奖。南北朝。王谌。此地知谁隐,当门列翠屏。栽花多是药,题壁半书经。栗鼠咀红果,山禽堕翠翎。峰头宜眺望,只欠小茅亭。
登海蠃岩顶定舍利塔址。明代。释函是。三春风日丽,抠衣登重基。千仞插青霄,八方蟠龙骊。呵护自何年,乃以藏吾师。妙高高不见,别峰长委蛇。化城极西北,宝所良在兹。渊源大东南,银河天上来。顿超十九地,鬼神安在哉。再涌金轮巅,负铁予宁辞。稽首大觉尊,长跪遥致辞。清净本如然,法化终无岐。此山曾有无,天龙焉足知。灵光曜今日,云烟犹昔时。星日绕檐楹,幢铃摇须弥。多子谁后先,万古将不疑。稽首大觉尊,天宇空恢恢。
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宋代。苏轼。碧畦黄陇稻如京,岁美人和易得情。鉴里移舟天外思,地中鸣角古来声。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二子有如双白鹭,隔江相照雪衣明。
隐静山怀贤师自持柏栽二十本种於会庆堂。宋代。梅尧臣。新作斋当祠画像,又兴高阁秘天踪。今朝还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鹅种松。
杂兴 其一。宋代。韩淲。清风穆然至,林影何其明。不知春已夏,池荷亦敷荣。展簟理竹榻,幽梦时自醒。起行散腰脚,气适无留情。
与方侍御步天宁寺分韵得松字。明代。王世贞。为惜招提近,扶醒信短筇。回风争万铎,落日逗孤松。禅语时时得,秋山处处供。祗怜方侍御,犹有皂囊封。
见艾有感。宋代。文天祥。过眼惊初夏,回头忆晚春。已怜花结子,又见艾为人。故国丹心老,中原白发新。灵悠那解化,清梦楚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