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尉古剑

李都尉古剑朗读

译文

这是一柄冷冰冰、暗幽幽的古剑,铸成以来,已经历了几千个春秋。
那白色的剑光可掩日月,那紫色的剑气上冲斗牛。
有一位客人想借来观赏,只因剑主珍爱它,不敢请求。
在玉匣中它清澈发亮,好像澄明的秋水止而不流。
最珍贵的宝物自有它的本性,那份精纯和坚刚,并世无俦。
虽然可以使它一寸寸地折断,却不能使它化作绕指弯柔。
希望它让正直的人士大快心意,将用它来斩断奸臣的人头。
不希望它被用来报复个人小怨,在半夜的时候去刺杀私仇。
劝你使用时务须谨慎,不要让神兵利器为你而抱愧蒙羞。

注释

李都尉:未详其人。都尉:一作比将军略低的武官。
黯(àn)黯: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几千秋:即几千年。
紫气:旧时以为宝物的光气。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湛(zhàn)然:清澈貌。
此诗中形容剑光。玉匣:指剑鞘。
至宝:最珍贵的宝物。
俦(chóu):同辈,伴侣。
绕指柔:宝剑乃百炼成钢,刚者不可化为柔。
正直、耿直之士。
佞臣:谄上欺下的奸臣。
神兵:神奇的兵器。谓宝剑。

参考资料:

1、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1-23

2、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7-119

李都尉古剑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前后,即白居易任左拾遗期间。  

参考资料:

1、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7-119

2、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1-23

赏析

  白居易的讽喻诗,善于运用变化万端的比兴手法,塑造各种真实的受迫害者的艺术形象,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暴政和不合理现象,因而这些诗不少成为反映现实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名篇,《李都尉古剑》就是其中一首十分出色的咏物诗。这首诗所运用的比兴手法是很高明的,通篇只借用一把李都尉古剑作为描写对象,但每一个字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意思极为明确,虽然着墨不多,而出语却纡徐委婉,具有无穷转折之妙,耐人寻思。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可分三个层次。从开始至“ 秋水澄不流”八句主要是表现古剑外表的不同凡俗。首句写“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是用“寒黯黯”三字描绘古剑寒光闪闪,灼烁不定的形态,刻画剑的不凡,不从剑的锋利入手,而仅表现其剑光闪。

  烁不定,正是该诗的高明之处,未睹剑先见其寒光凛凛,足以说明这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几千秋”上承“古剑”的“古”字,古而且利,则此剑为至宝就毫无疑问了。为了进一步渲染这柄宝剑,诗人进一步写道:“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据王嘉《拾遗记》载,越王勾践曾以白牛白马祀昆吾山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其一名为掩日,用其指日,日光尽暗。其三曰转魄,指月则蟾兔为之倒转。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极力夸张表现宝剑的非同凡俗之处。这四句是从诗人的角度描绘宝剑的不凡,为了印证自己的看法,下面四句又用旁观者的评价加以证实。客人看到宝剑“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东汉袁康《越绝书》:“太阿剑,视之如秋水。”用秋水形容剑光,由来已久。诗歌继描绘古剑“寒黯黯,可以“纳日月”、“ 排斗牛”之后,又以“湛然秋水”形容,更进一步表现古剑的威光四射,非同一般。因此客人有观之者,即使很喜欢它,也不得不自叹是凡夫俗子,不敢奢望得到它,还是让这把古剑去完成其应有的使命吧。

  接下来则是描写古剑的卓越品质。它不仅剑光闪烁,锋利无比,具有华美的外表,而且品质端正,也非平常刀剑可比。“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说明它的纯度和硬度都是无与伦比的。这并非夸张,因为它“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宝剑乃百炼成钢,其刚强之性,不能使它变成软弱,犹如士之可杀而不可辱,极力表现其质地坚硬。西晋诗人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里是反用其意,表现出古剑刚硬,不能化柔,不屈从外力的品质。但是,一旦有用武之地,它也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拼杀。正所谓“愿快直士心,将斩佞臣头”,它愿意刚直之士高兴,去斩断奸臣的头颅。它愿意充当杀伐谄佞的先锋,为国为民除掉奸邪。这几句诗乃以咏物而喻志,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刚直之性、浩然之气及欲为朝廷荡涤污秽、铲除奸邪的抱负,铿锵有力,正气凛然。“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至于区区个人恩怨就不是宝剑所乐于效命的了,它不屑于做那些需要半夜行动,见不得人的丑事。这一段从宝剑的精纯无比和愿斩佞臣两方面揭示出宝剑的内在品质,它比漂亮的外表,凛凛的寒光更重要,更能展现出古剑之所以为至宝的本质所在。

  最后两句点明此诗的主旨,也是白居易“卒章显其志”方法成功的运用。“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的意思是说:这样锋利的兵器,应该使用在最恰当的地方,不要玷辱了我“神兵”的光辉称号。

  这也就是告诫包括自己在内的谏官们,应该不怕得罪权贵,去弹奏国家大事;而不应该只议论一些无关重要的小事,来敷衍塞责。

  此诗是通过表现一把宝剑的不同凡俗及其优秀品质,借以塑造一个刚正不阿、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重臣和谏官的形象。此时诗人身为左拾遗,自然也有表明自己作为谏官的正直态度之意。然而,诗的主旨并没有明白直接地说出来,而是紧紧扣住宝剑的特征来表现,全诗没有一句话不是围绕着这把古剑写的,每一句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古剑的超凡和刚直不阿。咏剑与赞人,自然融合为一。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赞屈原说:“其志洁,故其称物也芳。”反之,人们也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即因其称物芳,故其吉洁。

  比喻新颖,精用典故,妥帖自然,不着痕迹,也是这首诗的鲜明特点。诸如“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斩佞臣头”都有化用前人诗语之处。这些典故,加强了诗的形象性,使诗句内涵更深刻、丰富。

参考资料:

1、龚克昌 等.白居易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1-23

2、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7-119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始同优烈晚同间,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穷桓。
羌夷谁敢窥中夏,朝士猜疑畏岁寒。
肱股赓歌遗韵在,惟吾后进祗膺看。
()

忠孝遥怜萃一门,战场能有几人存?勒军电绕双龙剑,退舍星沉五丈原。

马革游魂悲绝塞,羽林孤子哭荒村。新皇雨露深如海,谁为排云叫九阍?

()

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

半曳微飔半著捎,飘来清响度林坳。夜长过雨凉无寐,一百八声云外敲。

()

江边别汝意怦怦,十日南风为送行。风度有楼今在否,计程应到曲江城。

()

江乡烟月暂徘徊,春尽杨花几度开。白鹿山中劳别梦,仙羊城上带书来。

拂衣寒色过蓬鬓,顾影离情别酒杯。一字逢人难寄汝,薜萝容易为君裁。

()

艾虎钗苻悬百结。兰桡重汎菖蒲节。影漾湖心清又彻。

无休歇。子规枝上声声血。

()

与虱都来不较多,{左扌右暴}挑筋斗大娄罗。

忽然管着一蓝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
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
梦回故国情方黯,月过疏帘夜正凉。
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柰隔年光。
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

旧闻饮中有八仙,日多铛杓相周旋。今之十八岂其裔,何为复效枕曲眠。

痴人但作从事呼,妄起清浊分圣贤。那知风味古无有,名字真从天上传。

()
贫女信难昏,俗子每易忘。
文学公世师,一见遽倒囊。
原公出调燮,容我濯沧浪。
台躔五云处,浩歌长相望。
()

对坐焚香习燕清,好风如水汎帘旌。夕阳忽见疏疏影,落木空江生远情。

()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
浔江千骑拥双旌,泮不依然旧贯仍。
不但袴襦歌惠政,更今矜佩乐师承。
朱幡太守来何暮,绛帐先生自此升。
预想下车先教化,再教庠序典谟兴。
()
独上闲城却下迟,秋山惨惨冢累累。
当时还有登城者,荒草如今知是谁。
()

省署开文苑,沧浪学钓翁。(《纪事》云:“此二句据

之诗也,子美怀据诗即用为句云:“独当省署开文苑,

()

凤城夜来雨,南风生绿槐。良友舍我去,老怀谁与开。

晨鸡戒蓐食,使者行相催。空馀淮甸月,长照讲经台。

()

谁将墨笔写琅玕,壁上风生五月寒。莫是南方师品格,故传秀色入长安。

()
我怀渊明真,千载犹神交。
重吟九日诗,风节殊未凋。
良辰不再举,秋气日以高。
凄飚送落景,余霞敛尘霄。
()

都台深且严,卫从有恒职。减裁自今兹,惟以节财力。

源洁流必清,表正影斯直。百僚自师师,不动声与色。

()

篱下黄花早已彫。镜中华发不相饶。清霜白露烟光晚,去雁来鸿客路遥。

香篆冷,烛花消。佳宾同醉可怜宵。都将璧月琼枝句,付与樽前薛小桃。

()
堞绕门双辟,梯悬殿一攀。
飞甍承宝盖,列牖转瑶环。
松古盘云翠,苔新带雨斑。
三杨赐游数,稽首忆天颜。
()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从荷筱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

佳迹空山漫记吴,幽人逸兴寄髯苏。种来香雾三千界,削就云根第一株。

水月遥分大士供,阴晴递换小山图。片时脱尽尘凡梦,鹤骨森寒对玉壶。

()

乡思今春晚,到边花又飞。
岭云冲马散,山月照人归。
远戍寒吹角,孤城夜掩扉。

()

双峡何亭亭,如弟复如兄。紫薇刘郎去已远,山今犹有紫薇名。

太学儒生未三十,玉树英英向人立。堂上有亲今白头,晨昏定省嗟何及。

()

何处鸾笙凤管清,觉来身世在蓬瀛。
龟蒙岛峄争趋势,恒霍嵩华共仰兄。
封禅幸无书献纳,洞天尚有路通名。

()

吾家贵主凤楼开,故岁□更乱箭催。愿奉神仙长献酒,请留歌吹逐行杯。

()

中丞直道去长安,始信人间行路难。满目风尘多按剑,知心天地几弹冠。

论功自昔归何晏,平夏于今数范韩。即向东山寻谢傅,莫因一梦笑邯郸。

()
破甑不复顾,彼无爱甑心。
弃璧负赤子,始验爱子深。
诚知均非我,胡为有不能。
一从三界游,久被百物侵。
()
悠悠莫向文山去。
要把襟裾牛马汝。
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
平生插架昌黎句。
()

升筵月高花影长,我当起舞君行觞。丈夫志气倾海岳,一笑已觉形俱忘。

雕盘馔香切寒玉,酒波摇红荡人目。

()

偶然携酒作郊行,才出尘中眼校明。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

初凉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麦声。一片渴心何处写,辘轳金井上银瓶。

()

白拂频挥去复回,炎蒸无计避凉台。赦文不见青衣报,病骨先烦吊客来。

苦抱兔尖酣墨汁,愿随骥尾绝尘埃。眼看七月秋声急,满塞霜飞为尔哀。

()

青磷似雨,白骨连沙,吹魂最苦悲风。怨杀将军城坚,只要相攻。

分兵乳源无计,令胡笳横截泷东。抽营遁,委金吾花甲,堆遍芙蓉。

()
平日相从乐会文,博枭壶马占朋分。
罚筹多似昆阳矢,酒令严於细柳军。
蔽日雪云犹靉靆,欲晴花气渐氛氲。
一◇万事皆毫末,蜾蠃螟蛉岂足云。
()

少年豪气已如虹,抵掌论兵一世雄。
智略独超伦辈上,功名只在笑谈中。
弄兵坐扫潢池盗,卖剑潜回渤海风。

()
河汉横斜斗柄低,啼鸦掠水未成栖。
怪生凄爽侵肌骨,船系秦皇酒瓮西。
()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锦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

闻步花砖喜复悲,所悲君较十年迟。
银台晓入批丹诏,铜镜秋开镊白髭。
宫锦细袍宣与着,内闲骄马赐来骑。

()

芙蓉照碧波,湛湛弄清影。何如舟中人,笑对菱花镜。

()

世事赖劻勷,干戈满瘴乡。威名标岭峤,韬略仰汾阳。

一旅原非少,元勋不可量。交欢鱼水日,功绩著旂常。

()
烟水苍茫古岸高,危楼缥缈枕波涛。
山围粉堞青屏合,桥跨长淮百舰牢。
争战往年空故国,登临行客叹前朝。
青旗试问谁家酒,风雨蒹葭晚渡遥。
()

分明一树珊瑚色,微雨斜阳洗愈鲜。种甫三年聊此地,开当四月奈何天。

层绡剪就香都断,赧颊涂成火欲然。浪说神仙留幻影,洞天无泪迸啼鹃。

()

宋玉杨朱各有悲,杜陵曾借草堂资。由来造物多儿戏,毕竟风流是我师。

梦里青山休作意,眼前黄卷足新知。春风几日开西馆,聊欲携尊问所疑。

()

秋风几万里,一色是青云。谁信天山路,无书可寄君。

()

九曲烟霞景若何,移舟曲曲泛清波。
丹峰绝顶笼花木,碧洞当门挂薜萝。
仙迳鹤翻松露下,古潭龙蛰水云多。

()

送君初释芰荷裳,双鬓公车已自苍。雪后片帆过槜李,春时三赋拟长杨。

青毡故物行须惜,绛帐谈经卧不妨。工瑟向来惭帝里,五陵裘马少年场。

()
古宇列双桧,森郁欹檐角。
高干若偃盖,低枝罗翠幄。
叶硬攒猬毛,子圆如雀壳。
盘根虽轮囷,呈才终卓牵。
()

杜陵头白长昏昏,海图旧绣冬不温。
更遭恶卧布衾裂,尽室受冻忧黎元。
诗人穷愁自古尔,岂若种艺依青门。

()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谢公自有东山妓,

金屏笑坐如花人。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

金鹤飘香瑞霭浓,宝炉笼火拥蟠龙。未曾暂免经传旨,不怕严寒报仲冬。

()

露冕行春向若耶,野人怀惠欲移家。

东风二月淮阴郡,唯见棠梨一树花。

()

池药风烟净,壶天日月长。宝书翻蕊笈,碧穗袅炉香。

()
素肌莹净,隔鲛绡贴衬,猩红妆束。
火伞飞空熔不透,一块玲珑冰玉。
破暑当筵,褪衣剥带,微露真珠肉。
中心些子,向人何大焦缩。
()

云里仙台别望遥,三花飞近水精桥。秋山未下麻姑鹤,虚负璚楼品玉箫。

()

柴门饶野兴,不逐世浮沉。
父子诗尽乐,山林木石心。
玩云聊晚句,卧雪拥寒衾。

()
蕊宫阆苑。
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
柳腰轻,莺舌啭。
()
今日坼汝书,一读眼为明,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想汝片帆东,翩若飞鸿征,薄暮过梅市,咿讴双橹声。
到家亦尚早,城楼初发更。
草草一尊酒,为汝手自倾。
()

赵家纤瘦阿环肥,长较西施短宓妃。润玉比人端可念,只惭颠倒沈元机。

()
吾王不游。
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
()

青蛇昨夜付书回,只许麻姑自拆开。说道蓬莱山下路,莫因清浅不归来。

()

落日湖头舣画船,买鱼沽酒不论钱。共过天下登临地,却忆官家全盛年。

绿水映霞红胜锦,远山凝黛澹如烟。相携此夕干戈际,一听笙歌一慨然。

()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
少年居士正安禅,法是怀公门下传。
已解出应金里矿,何妨离欲火中莲。
苦心参道嗟予晚,极口随机恃子怜。
若许维扬傍仁里,一廛须买许行田。
()

行行觅荒径,野棘欲牵襟。石发翠先绝,杉针红未深。

时难逢逸士,偶可听霜禽。小坐萧亭里,人庐隔几寻。

()
日者君过我,今焉我辞君。
楚荆易得秋,霜霰行在辰。
我车甫来归,君骑已在门。
喜我更安健,劳言再三陈。
()

年年晚涨税鱼租,红豆成时结网罛。齐向得鱼多处去,渔沟西北水晶湖。

()
被拥娇寒晓梦春,起来无事翠眉颦。
金瓶拈得双青杏,掐破中心见个人。
()

出门即是客,况已渡湖遥。
可惜藤萝月,看人卧寂寥。
水西龙渚石,崦上虎山桥。

()

枝剪残秋,烟沈寒水,斜阳渐下空城。废垒高墩枯绿,俯仰无凭。

隔水鸟喧不见,散入莎草芦汀。忽幕垂野阔,悄紧吴霜,灯火零星。

()

君家池上几时栽,千树玲珑亦富哉。荷尽菊残秋欲老,一年佳处眼中来。

()
但得扁舟便,春风处处行。
定中三竺月,禅外五言城。
海角雕胡饭,山畦玉版羹。
清缘倘相就,谈笑解尘缨。
()
月波初上涌寒金,桂树风来细有音。
特地此君偏作恼,为侬隔却半轮阴。
()

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

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

羸老畏风湿,河鱼将奈何。玉友岂不佳,终难护天和。

数息谩吐纳,鍊形空按摩。自笑来日短,残漏鸣铜荷。

()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
客中有梦自难成,未了风声又雨声。
二十五声秋夜点,谁人数得甚分明。
()

式乾殿久化烟埃,忠壮祠犹立水隈。
当日早如龙剑逝,免将分拆累三台。

()

江汉荡荡首重回,北书含泪湿初开。忧天已分身将坠,感逝还期骨易灰。

阙下惊魂飘落日,车中残梦带奔雷。吾侪未死才难尽,歌哭行看老更哀。

()
年来飘泊任西东,解组论文意自雄。
腊尽竺溪渔唱晚,杏花溪上又春风。
()

晨坐古松下,有僧来叩扉。松花落金粉,细细点春衣。

折松当麈尾,相对澹忘机。汤休不可作,政索解人稀。

()
学海不可穷,一苇子利涉。
宦海海更深,破浪初鼓楫。
波涛恶气势,鼍蜃毒吻颊。
帆樯托忠信,维缆倚定力。
()

场雀惊且飞,篱犬隔树嘷。开门见田父,饷我携浊醪。

寒暄甫及席,首陈入城劳。继云太庙灾,策免数大僚。

()
石镜宁堪对,芙蓉不是花。
险中多虎迹,平处少人家。
曲六蛇行迥。
欹危鸟道斜。
()

人间离合固寻常,契义稠重岂易忘。崇政青春同擢第,文昌白首并为郎。

东城判袂情怀惨,南国分符兴味长。唯伫来风慰瞻望,治声当不减龚黄。

()

当年舞榭识惊鸿,魂断横波一睇中。犹忆峡云来梦寐,谁教沟水遽西东。

竹枝夜月空流怨,桃叶春江已莫同。勿问青青今在否,杨花无力易随风。

()
块然两奇石,谲怪状难悉。
千仞裂嵯峨,一气与崷崒。
四隅藓肃肤,万古云渍骨,补馀天所委,陨罢星不没。
横苍对偃寒,怒翠竞腾突。
()

江汉朝百灵,绛节集鄢郢。
兴园奠其阳,虹霓熠光景。
象设开天庭,环卫森五岭。

()

明月照幽篁,天空夜气凉。繁阴连密地,清影乱疏行。

雨雪伤迟暮,风烟怯老苍。何如今夜景,潇洒胜浮湘。

()

彻城车马剧,于此亦销忙。草色春侵院,松声晚韵房。

玉壶将月贮,宝鼎合烟藏。即使山中相,还劳辟谷方。

()

凉影下青鸾。晴空泻素盘。漾玉壶、千顷多宽。老桂散香风露净,霜兔莹、骨毛寒。

老子倚栏干。不辞终夜看。有谁人、共此清欢。为问姮娥今与古,能几见、正端端。

()
剡曲西边筑草堂,小园聊复寄相羊。
鱼行水际汀苹动,麝过林中野草香。
觅句有时携笔砚,遣怀随事具杯觞。
少年朋旧凋零尽,不独思人亦自伤。
()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
凤神缘戢羽,麝走为遗香。
如何英灵士,耿耿露寒芒。
激芃多大韵,抟黍见颠狂。
世路虽险巇,藏身亦乖方。
()
宦游及奉亲,同气有赠言。
至哉天下乐,难与他人论。
昔绶官忧责,先洗□□冤。
行志此其始,宁为利欲昏。
()
久仰真风扬四海,今朝邂逅欲生莲。
法灯晃耀皆蒙照,佛印灵玄孰可传。
诸子丛林禅里老,十方尘刹上中天。
烁迦罗眼周三际,豁破群迷量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