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21-22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1-82
3、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72-73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99-300
2、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21-222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1-82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92-194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越溪柳(二首)。明代。汤珍。越王戍畔柳条春,曾送鸱夷万里人。肯道西施无别恨,翠眉今日效谁颦。
迎秋八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长日倦何曾,棋枰早不胜。杨枝愁少府,杜若老吴兴。星影微侵幌,萤光几背灯。西风才一夕,先与客愁应。
江道中。宋代。李新。项没黄茆疑虎蹲,风摇脱木一浮云。忘机沙溆双鶬远,小景人家一水分。野寺钟声昏后寂,寒衣砧子夜深闻。山中悦老无亭榭,白酒长新橡栗肥。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亦无人,亦无佛,广大楼台弥勒宅。豁开门户接群生,一念无心全用得。
冬早寒轻测测天,疏枝明秀忽来前。土酥结色神仙种,冰麝分香造化权。
三白共惊千树发,一年都占百花先。巡檐索与冰姿笑,准拟携壶更击鲜。
菁山梅花盛开予独未之知十一月二十二日周元举察院饷数枝以诗三首为谢 其二。宋代。葛胜仲。冬早寒轻测测天,疏枝明秀忽来前。土酥结色神仙种,冰麝分香造化权。三白共惊千树发,一年都占百花先。巡檐索与冰姿笑,准拟携壶更击鲜。
览皎然《渠南乡集》。唐代。贯休。学力不相敌,清还仿佛同。高于宝月月,谁得射雕弓。至鉴封姚监,良工遇鲁公。如斯深可羡,千古共清风。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得逢字)。唐代。耿湋。仲言多丽藻,晚水独芙蓉。梁苑仍秋过,仁祠又夜逢。回林通暗竹,去雨带寒钟。原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
题梅山。宋代。范仁仲。袖凛摧奸剑拂霜,奈何不报疏三章。南昌一尉孤忠日,西汉诸王百沸汤。便觅赤松为伴去,何求青史把名扬。想疑九转丹成后,愤吐精衷诉玉皇。说到神仙事渺茫,寿春亘古此灵场。松边白隐千年鹤,岭外红拖几夕阳。霞驭月寒时弄影,斗坛风冷夜闻香。先生不必真人号,自与乾坤共久长。
村中语。元代。仇远。吴侬曾在山村住,听得村中老人语。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祈晴得晴虽可喜,农夫车水方劳苦。汗流如浆面如铁,但要田乾那畏暑。黑云一片来何忙,心怕雨作身愿凉。安得长风为吹散,乍可赤体当秋阳。东桥西桥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中熟下熟亦足饱,尽胜淮头争捕蝗。
孤寂吟。唐代。天然。时人见余守孤寂,为言一生无所益。余则闲吟孤寂章,始知光阴不虚掷。不弃光阴须努力,此言虽说人不识。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众喧不觉无涯际,哀哉真实不虚传。传之响之只不闻,犹如灯烛合盂盆。共知总有光明在,看时未免暗昏昏。昏昏不觉一生了,斯类尘沙比不少。直似潭中吞钩鱼,何异空中荡罗鸟。此患由来实是长,四维上下远茫茫。倏忽之间迷病死,尘劳难脱哭怆怆。怆怆哀怨终无益,只为将身居痛室。到此之时悔何及,云泥未可访孤寂。孤寂宇宙穷为良,长吟高卧一闲堂。不虑寒风吹落叶,岂愁霜草遍遭霜。但看松竹岁寒心,四时不变流清音。春夏暂为群木映,秋冬方见郁高林。故知世相有刚柔,何必将心清浊流。二时粗糖随缘过,一身遮莫布毛裘。随风逐浪住东西,岂愁地迮与天低。时人未解将为错,余则了然自不迷。不迷须有不迷心,看时浅浅用时深。此个真珠若采得,岂同樵夫负黄金。黄金烹练转为真,明珠含光未示人。了即毛端滴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尘。尘滴存乎未免
和天觉钱朝散度上馀兴之作。宋代。孔平仲。金轮演法教大千,石沙蒸饭戒在前。丝挂千钧危何言,竹映南窗犹可眠。匏簧弦索莫妄想,土视粉黛宁非贤。革面匪诚君岂然,木强我只思林泉。
行园僧约同饮。元代。方回。晴向小园窥,今朝忽有诗。乳鹅肴菜叶,跃鹊颤花枝。春气寒终暖,愁人老更衰。醉僧约同饮,徇俗未容辞。
棕拂子。明代。邓云霄。避暑早扃门,道书行尚把。脱巾握棕拂,意态何潇洒。非无白羽扇,能使烦襟写。无风风乃清,此物较幽雅。古人琴无弦,希声不外假。繄余悟此理,隐几高梧下。地静如清秋,苍蝇胡为者。
思齐。清代。佚名。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了净归天竺寺。宋代。宋祁。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席归风路不迷。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
铁笛诗寄杨廉夫。元代。卞思义。一段清冰百鍊钢,曾翻宫徵侍虚皇。裂开黄鹤矶头石,惊落青鸾镜里霜。仙子佩环新乐府,翰林风月旧文章。道人清节磨砻久,却笑桓伊独据床。
长生草。宋代。楼钥。我方髫龀时,已复见兹草。仲舅尉江阳,奉亲颜色好。窗门挂经冬,蛛丝罩轻缟。意为霜雪残,白花乃明杲。世间三友外,此有岁寒操。年至十七八,童心如木槁。随时到柯山,逢人细访考。买之野人手,何须访蓬岛。尝为伯氏寿,作诗颂难老。经今五十年,得自江南道。老我日就衰,岁月岂长保。一笑哦子诗,犹将伴梨枣。
次松雨平先生韵。唐代。杨彝。露下梧桐客梦醒,梦中犹记在滇城。寻山玩水连三月,听雨吟风过二更。斑白近来添老态,文章千古总虚名。何时更剪西窗烛,重把新诗与细评。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代。许浑。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谢林治中访别觉际庵。宋代。郑清之。野服芒鞋踏藓斑,千峰约饬整云鬟。山行陡觉精神健,老去惟贪耳目闲。步武来寻僧舍旧,话言应想夜窗间。钱湖难买归鞍驻,料得春衫忆素蛮。
恼公诗题游春士女图。明代。张璨。眉黛弯新月,瞳人剪碧波。态浓娃馆妓,腰细楚宫娥。缓踏金莲步,新翻《白雪》歌。轻颦迷下蔡,妙舞绝阳阿。寝阁珠为网,妆楼锦作窝。梨花香玉破,柳穗郁金拖。瑟柱锵鸾凤,尊罍列象牺。宝钗横玉燕,彩帔砑银鹅。小汗肌香腻,微酣脸晕酡。樱唇朱滴滴,鸦髻黑峨峨。司马怜琴癖,周郎顾曲讹。喜窥韩寿户,怒掷幼舆梭。晓睡啼莺唤,春游细马驮。宓妃临洛浦,汉女出江沱。拾翠烟堤蕙,搴芳露渚荷。画船青雀舫,彩骑玉蹄枿。虢国输妆靥,罗敷避翠蛾。使君逢调笑,丞相近嗔呵。绝艳方如此,幽怀定若何?琵琶劳问卜,乌兔恐蹉跎。睡鸭频添火,牵牛奈隔河。几愁鸳浦隔,偶借鹊桥过。蝶思迷芳蕊,蜂情恋蜜窠。封缄书豆棨,密意托丝萝。锦被薰浓麝,霞浆酌巨螺。流苏垂袅娜,蜀绮叠陂陀。井树栖乌鹊,筠笼睡翠哥。更壶催漏箭,火树烂琼柯。的的缘思合,蒙蒙与醉和。曲屏嫌夜短,斗帐得春多。海誓宁教爽,山盟讵有它。两情成比翼,万事付蛮蜗。兰带同心绾,菱盘照胆磨。岂徒消夙恨,顿觉起微疴。画里肠犹断,桑中句厌哦。始知倾国貌,能作合欢魔。丽玉埋馨地,秋娘瘗粉坡。至今游冶客,犹为酹蓬科。
藤道。宋代。范寅孙。峻极藤为道,盘旋百转多。崖悬枯树杪,涧折怪岩阿。雁入云霄去,猿从荆刺过。谁云西蜀险,罗此更如何。
乡人或病予诗多道蜀中遨乐之盛适春日游镜湖共请赋山阴风物遂即杯酒间作四绝句却当持以誇西州故人也 其二。宋代。陆游。舫子窗扉面面开,金壶桃杏间尊罍。东风忽送笙歌近,一片楼台泛水来。
失题。明代。释今沼。我有异乡客,辞家度山川。山川修且阔,一别己经年。愁思不能寐,复忆时岁迁。秋风吹飞叶,明月已下弦。披衣出郭门,不知陌与阡。何以慰我怀,短诗不盈篇。青青之子衿,悠悠伤我心。
蓬莱客 赞重阳真人。金朝。马钰。离西漠。重阳来访蓬莱阁。蓬莱阁。祥光浮动,果然侵廓。阐扬教典胜施药。道尊自是师严恶。师严恶。僻人归正,要超碧落。
与练纲题扇。明代。王汝玉。天上归来访旧游,花开花落几经秋。喜看堂构还如故,玉树芝兰日渐稠。
向乐古移居山中。宋代。释文珦。高怀厌古市,买屋住深峰。束帛不可聘,世人那易逢。故家遗石鼓,好景对金钟。得句凭谁会,长歌慰井龙。
红楼梦十二曲 其十 聪明累。清代。曹雪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急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送僧见龙泉不庵。宋代。释智愚。太阿横按血淋漓,铁作心肝也皱眉。入得门来翻死款,不庵未必肯饶伊。
京口遇大风。唐代。王圭。虹蜺赫奕射中天,怒窍风号势塕然。云翼扶抟弥九万,海帆飞迅越三千。鲵嘘骇浪时开阖,鳌负灵山或溯沿。安得琴高控双鲤,一驱霾曀静洪渊。
春日杂言十一首。宋代。赵蕃。寒多草亦未抽芽,漫说春今一半加。试向小园閒点检,忽逢一树木瓜花。
苏幕遮 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元代。潜真子。坎离根,铅汞始。看尽千章,难取希夷理。际会先生蒙妙旨。万卷皆通,别是心欢喜。有中藏,无内起。大纳乾坤,小入毫毛里。元始曾言如黍米。灵宝分明,始觉真端的。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宋代。释智圆。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归帆带夕阳,去鸟沈寒烟。幽景不同观,遐想成斯篇。
题平原曾光远所藏先世墨竹。明代。陈谟。灵妃娟娟湘楚濆,三三五五乘绿云。杂佩倚风疑有韵,舞衿如水自成文。深林会待晋贤赏,蟠石今看蒋径分。春兰秋菊各天趣,未若此君高出群。
竹枝词四首。明代。吴鼎芳。江南一雪苦非常,湖上空余橘柚乡。万树千头零落尽,于今那得洞庭霜。
次韵高子勉十首。宋代。黄庭坚。扫雪我三日,御风君过旬。言诗今有数,下笔不无神。行布佺期近,飞扬子建亲。可怜金石友,去不待斯人。
齐南郊光章十三首 其五 永至乐。清代。佚名。紫坛望灵,翠幕伫神。率天奉贽,罄地来宾。神贶并介,泯祗合祉。恭昭鉴享,肃光孝祀。威蔼四灵,洞曜三光。皇德全被,大礼流昌。
赠都下隐者。宋代。范仲淹。梅福隐市门,严平居卜肆。乃知神仙徒,非必烟霞地。异哉西山人,逍遥京洛尘。门多长者车,察脉如有神。轩皇万馀载,此术了然在。精意洞五行,飞名落四海。结舍拟沧洲,东池接御沟。兰芳披幽径,琴樽在小舟。清夜泛月华,宛是江湖游。他日上云去,兹为黄鹤楼。
送宗元始和尚之天竺维那 其二。元代。赵偕。数声钟罢木鱼鸣,不管桑田几变更。惟有西来意无限,一溪寒玉照人明。
息夫人庙。唐代。罗隐。百雉摧残连野青,庙门犹见昔朝廷。一生虽抱楚王恨,千载终为息地灵。虫网翠环终缥缈,风吹宝瑟助微冥。玉颜浑似羞来客,依旧无言照画屏。
次乔白岩谢寄山巾。明代。林俊。山人石屋带云开,旧雨时时梦往来。分去葛巾笼日月,配之蒲萐谢风埃。独行栗里名偏盛,小制伊川式许猜。脱尽寰区与烟水,不烦宿留向东莱。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清代。顾炎武。春霾乱青山,卉木苞未吐。绕郭号荒鸡,中田散野鼠。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岩户。未达隐者心,聊进苍生语。一自永嘉来,神州久无主。十姓迭兴亡,高光竟何许。栖栖世事迫,草草朋侪聚。相与读残碑,含愁吊今古。
古诗十九首 其九。明代。释函是。幽兰比良朋,临风怀馨香。诗书还昔人,所思在高阳。折花聊以遗,颠倒醉君傍。君醉我独醒,我醉君荒唐。携手上河桥,新条排两行。醉里犹惺惺,髣髴旧残杨。行行莫回顾,踯躅登君堂。千里长相思,畏言恐心伤。
西园晚步二首。宋代。杨万里。为爱荷池日日来,一来一度眼双开。画船不晓风相戏,猛触花堤得倒回。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唐代。刘禹锡。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
苦雨喜晴早作散步。元代。艾性夫。寂历山房久杜门,清晨踏碎碧苔纹。池经宿雨添三尺,花怯春寒瘦一分。满地月凉翻竹露,隔溪风细度松云。近来生计随缘起,半亩荒畦手自耘。
依韵诸公寻灵济重台梅。宋代。梅尧臣。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台。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郎官博士留车骑,拥蔽修篁为斫开。
治圃杂书二十首。元代。方回。圃事亦儿嬉,因成二十诗。似蒙神物助,堪作画图披。南面开书阁,东偏浚墨池。土功恐难极,莫可且随宜。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唐代。白居易。翩翩白马称金羁,领缀银花尾曳丝。毛色鲜明人尽爱,性灵驯善主偏知。免将妾换惭来处,试使奴牵欲上时。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酬安秘丞歌诗集。宋代。王禹偁。我闻天有二十八个星,降生下界为英灵。东方曼倩萧相国,至今留得终天名。又闻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众。神仙负过遭谴谪,谪来人世为辞客。李白王维并杜甫,诗颠酒狂振寰宇。今来相去千百年,寥落乾坤闃无睹。皇天何不生奇人,庸儿蠢夫空纷纷。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陶丘忽见安秘书,星精仙骨真有余。月中曾折最高桂,趁出玉兔惊蟾蜍。示我歌诗百余首,笔锋闪闪摩星斗。乍似碧落长拖万丈虹,饮竭四海波澜空。又似赤晴乾撒一阵雹,打折琼林枝倒卓。夜来梦见李长吉,叩头再拜须来乞。自言失却照海珠,至今黑坐骊龙窟。方知安侯不是星辰类,即是神仙辈。不然又争得标格峻迈,文辞颠怪。有时醉起一长嚧,八极风清鬼神骇。他年却入蓬莱宫,休使麻姑更爬背。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坐曲木床,握乌藤杖。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象。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咏无核红柿。宋代。孔平仲。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软美,嗟尔骨亦柔。风霜变颜色,雨露加膏油。大哉造化心,于尔何绸缪。荆筐载趋市,价贱良易求。剖心无所有,入口颇相投。为栗外屈强,老者所不收。为枣中亦刚,饲儿戟其喉。众言咀嚼快,惟尔无所忧。排罗置前列,圆熟当高秋。且以悦一时,长久岂暇谋。咄哉溃烂速,弃掷将谁尤。
贺太庙产芝草。宋代。许及之。太室晶莹粲玉芝,慈闱恰遇未央时。两宫喜色腾尧采,万岁欢声动汉卮。发祉有来增裔叶,产祥方至在孙枝。从今庆事频频有,准拟赓歌剩赋诗。
史太师入觐赐带以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为韵。宋代。释宝昙。修泉汲短绠,太山寄秋毫。赤松未必尔,勇去还渠高。
莫折花。宋代。文同。莫折花,花好亦自喜。勿谓花无言,请以君心酌花意。君容待花转丰艳,花枝因君愈憔悴。莫折花,任花飞落地。但对春风倚芳树,长遣香英伴君醉。
秋夕有感二首呈督视参政。宋代。岳珂。汤汤南纪重喉衿,纵敌来年患已深。七十万家财与力,六千里地古犹今。薇屯正自忧无给,桑土当思彻未阴。用力愈劳工愈寡,相公试察此时心。
送赵恒夫司榷邗关。清代。沈筠。含香建礼识英名,礼榷新持使节行。蓟北暂移琴鹤去,竹西长听管弦声。从教筐篚登天府,自有文章继汉京。最羡风流官阁底,梅花一树赋初成。
花下作字付叶柘山使者。宋代。王镃。 花藓层层润石床,绿阴多处自生凉。闲将笔染茶醾露,写得春辞满纸香。
赠别 其一。明代。霍与瑕。携手忽惊袂转分,三城灯火旧比邻。仙舟泛泛桃花水,祖席离离杨柳春。折柳暂翻梅岭曲,看花莫溯武陵津。秋风吹罢鹿鸣管,又是金台射策人。
寄牛相公。唐代。杜牧。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六年仁政讴歌去,柳绕春堤处处闻。
赠花。唐代。李群玉。酒为看花酝,花须趁酒红。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
送谷君王都事赴南台御史。元代。成廷圭。几年坐啸元戎幕,一日来簪御史冠。已有声名惊海内,更须风采动朝端。星明使节三台近,霜落江城六月寒。应救倒悬如水火,东南民力正艰难。
【双调】沉醉东风_红叶落火龙。元代。一分儿。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可咏题,堪描画,喜觥筹席上交杂。答剌苏频斟入礼厮麻,不醉呵休扶上马。
经朱氏郊居。宋代。胡宿。东冈接钓矶,有客偃郊扉。绕舍喧流水,当窗识翠微。溪田香稌熟,霜树晚桃稀。半日挥尘袂,停车不记归。
将至襄陵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西风寥栗不须悲,云日轻明政自奇。远岸绿飘梧槭槭,疏林红露枣离离。味回新醑愁眉破,凉入单纨病骨知。试问夜窗灯火读,何知蚊蚋扑缘时。
终南山入定猕猴赞。宋代。释慧空。方得其树,万壑千岩。至令休复,屹若终南。呼之六窗,寂尔不应。惟彼呼者,乃出其定。
河船口占八首 其二。明代。林弼。七月既望月更圆,芦花吹雪秋满船。无人共过黄泥坂,此客元非赤壁仙。
为华子宜赋山隐。元代。凌云翰。招隐何处所,宛在栎山岑。人同西岳号,地异真源寻。履随绿玉枝,冠映青瑶簪。罗月炯颜色,松风洒尘襟。鍊液变白雪,烧丹成紫金。传授龙马图,啸歌鸾凤音。稽首希夷子,寥寥同此心。
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娟娟山日拂鲜苔,冉冉江风过落梅。梅落苔鲜两相催,美人欲来竟不来。且须顾影自倾杯,醉舞中流夕阳回。夕阳回,狂波阻。前峰一带寂无人,春光非余孰怜汝。
早春寄王汉阳。唐代。李白。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鹧鸪天五首 其三。明代。宋琬。俯仰乾坤一草亭,科头箕踞眼还青。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羡东吴处士星。泥药灶,护花铃。春来蜂蝶共经营。儿孙功课无他事,熟读龟蒙耒耜经。
慧聚杂题 西庵。宋代。李乘。野蔓盘青上短檐,客来径草旋锄芟。禽饥闻磬来疏砌,僧饱携筇过别岩。茶鼎引烟熏纸帐,竹窗漏月射经函。西庵门外如何景,杳杳寒泾一叶帆。
晓镜四吟有记。宋代。章甫。屴崱峰高寺涌泉,松阴翠粒破晴烟。灵源有隙能开窍,喝水无声不闹禅。石鼓风鸣青嶂外,通霄路在白云边。人间亦有蓬莱景,到此登临即是仙。
有感。清代。周馨桂。人间赫奕是何方,莫若当今翰墨场。偶遇腾骧增意气,真看举动有辉光。英才合御龙门李,陋巷宜眠蝶梦庄。廿载诗书空励志,只成画饼实堪伤。
采莲曲。唐代。杨衡。凝鲜雾渚夕,阳艳绿波风。鱼游乍散藻,露重稍欹红。楚客伤暮节,吴娃泣败丛。促令芳本固,宁望雪霜中。
咏风。唐代。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版本一)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版本二)
中和节寓山庵。宋代。陈著。小庵亦是小桃源,时事方难住更便。啼鸟落花忘客主,青山流水见因缘。得过一日是一日,浪说百年谁百年。分付妻儿更深避,扫岩趺坐学枯禅。
和远老四首。宋代。吴芾。身居仕路梦家山,一日君恩放我还。从此便为终老计,只愁造物靳清閒。
辛亥上冢。宋代。姜特立。寒闺守节少年时,志凛冰霜不可移。追远积成千古恨,报恩宽作十年期。此生不愧先君死,后世应传寡妇碑。兰若栖神安稳在,遗言今日九原知。
饮酒·十九。魏晋。陶渊明。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予辛酉春哭钟松岩于馀杭灵溪壬戌春于江州马。宋代。董嗣杲。去春哭钟子,奔走馀杭路。今春哭田生,栖迟九江渡。在家在客中,两友两春讣。伊谁夺天年,有天不可籲。老泪无由制,立见眼隔雾。风晴江气暖,日夕山色暮。仿佛怀清扬,同游散幽步。百年屈指顷,浮生草头露。凭高悄无人,我鬓亦非故。何当归西湖,往拜二公墓。
经张雨隐居。明代。文森。白日生烟雾,青山隐瀑泉。高名垂广宇,仙迹在遗编。洞古疑无路,花深别有天。衡门下鸡犬,人去不知年。
杨柳枝辞。清代。虞黄昊。杨花如雪扑征衣,马上征夫苦忆归。曾向曲中回首望,而今真在路旁飞。
初下东周赠孟郊。唐代。刘言史。鹤老身更卬,龟死壳亦灵。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因依汉元寮,未似羁细轻。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蔡中丞平黎次韵二首 其一。明代。翁万达。将校桓桓出戍城,中丞按剑自提兵。天戈直指欃枪落,汉垒遥连云电生。琼海天开鲸浪静,雷阳秋听凯歌清。丈夫许国报天子,不数燕然空勒名。
戏集老杜句再和。宋代。黄公度。背堂资僻远,要路亦高深。未负幽栖志,回看不住心。寒花隐乱草,飞鸟度层阴。独绕荒斋径,新诗近玉琴。
水调歌头。宋代。荣樵仲。既难求富贵,何处没溪山。不成天也、不容我去乐清闲。短褐宽裁疏葛,柱杖横拖瘦玉,著个竹皮冠。弄影碧霞里,长啸翠微间。醉时歌,狂时舞,困时眠。翛然自得,了无一点俗相干。拟把清风明月,剪作长篇短阕,留与世人看。待倩月边女,归去借青鸾。
日暖万年枝。唐代。王约。霭霭彤庭里,沈沈玉砌陲。初升九华日,潜暖万年枝。煦妪光偏好,青葱色转宜。每因韶景丽,长沐惠风吹。隐映当龙阙,氛氲隔凤池。朝阳光照处,唯有近臣知。
送孟骧世词盟。明代。马元震。入洛才名薄碧霄,轻舠往复趁寒潮。秋风江色牵情远,谁道神仙不可招。
题时轩。宋代。王之道。图书堆里席凝尘,聊与时轩作主人。自恐谢安行不免,谁言陶侃困无津。东荣晓色高迎日,南圃花光得占春。想见戴侯风味胜,轻弹珠玉到江滨。
泊荆南二首。宋代。袁说友。荆州天险大江蟠,坐制金陵自不难。却遣千艘沉赤壁,至今耆老笑曹瞒。
挽吕秘书。宋代。蒲寿宬。玉阶空忆去,破屋古梅旁。犹讶黯言直,不磨迁史良。葵心犹白发,槐梦落黄粱。最后龙门客,恩深涕泗滂。
周纯臣子去病淑慧而短折赋以哀之。宋代。叶适。周子百未遇,有儿慰眼前。敢夸村调别,自喜禀赋全。其守过老苍,其行通变权。共看成蚤负,何意夭初年。汝昔透胞强,冲风著筋挛。和丹和乳嚥,煨附加盐煎。所投烈药尽,始获奇痾痊。隋和绝代宾,气命百分怜。问汝今何之,幻影来无缘。不许斧执捉,坏灭同埃烟。此悲信无益,此爱倍难捐。不见赵几道,泣泪迸幽泉。不见孟良甫,叫吻聒穹天。汝斧自为铭,志欲金石传。兼求我诗去,刻在墓门边。
三韵杂咏七首。宋代。李若川。础润湿欲雨,月晕知有风。大哉天地理,机熟潜可通。念彼在世人,心隐无由穷。
送马挥使运饷还吴。明代。王世贞。仲孺名家子,楼船转饷师。星霜过客传,天地老军麾。才自铜符发,恩凭玉剑知。汉功谁第一,不复数搴旗。
上杜相三首。宋代。曾巩。天扶昌代得忠良,坐以材谋镇庙堂。万里声名开学校,四方根本劝农桑。从容贤路通江海,慷慨公心贯雪霜。谦让黑辕归太早,空令终古爱余芳。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元代。张翥。国典崇常祀,名山仰岱宗。圣王钦所遣,使者肃惟恭。礼自唐虞秩,神知造化钟。天门开巀嵲,日观上巃嵷。零雨行清道,浮云起荡胸。宿斋分鹤帐,朝飨发鲸钟。吹溢安歌进,灵来卫仗从。御香分晻霭,佩玉响瑽瑢。美荐怀椒糈,精诚奠璧琮。东流瞻巨海,列镇到诸峰。瀛岛遥相望,仙人或此逢。岳祇调虎豹,水怪帖鱼龙。星坠祠光白,烟涵瑞气浓。振衣临浚壑,飞盖拂长松。庶物消馀沴,洪河复故踪。年祥报齐鲁,地宝出雷澭。嘉泽群方洽,明时百职供。回车宜访问,弭节可从容。世祚祈千亿,元功赞九重。禁庭归福处,有待颂东封。
太平时。清代。阚寿坤。茉莉银丝穿鬓边。玉珠圆。酒阑灯灺枕函闲。可人怜。欲放仍含香细细,蒂排联。弯痕如月压鬟偏。殢云眠。
游仙曲。宋代。陈允平。中秋月正明,夜半飞紫琼。拂袖天上去,揽衣朝太清。缥缈黄金阙,迢遥白玉京。离离百宝幢,袅袅九华旌。箫韶起碧落,散花飘群英。翱翔鸾鹤舞,清彻云璈声。凌凌九霄寒,风露薄青冥。弱水三万里,仙路眇蓬瀛。不赴瑶池宴,相约董双成。吹笙骑凤凰,飞上芙蓉城。
夜抵范丈人庄。明代。冒愈昌。谁道生还亦偶然,乡心不禁涕双悬。路从燕市三千里,人似苏卿十九年。月黑枫林疏出火,霜消茅屋晚炊烟。预愁身贱虚劳问,形影相将转自怜。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三。明代。庄昶。海上千峰阁病舆,傍花随柳意何如。老谁静里都无事,笑此山中亦著书。帝伯皇王铺叙里,乾坤今古笑谈馀。我看此意终谁领,略与人间一破除。
银青制劄帖赞。宋代。岳珂。先王笔法源于苏,奕然世全繇庭趋。奁中手泽他岂无,义与事比当特书。巨编剪取删繁芜,盛心端可传遗孤。百年小楷照乘珠,为问汗青谁董狐。
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宋代。陈长方。公居吴淞滨,声名到童儿。弓旌羔雁招,尚落沧海遗。淡然如秋容,杳渺无津涯。扁舟载西子,独此见子皮。兼收及我辈,一视白与缁。他年高士传,读者当见思。不但首阳士,廉百世师。
卜算子 春日寓山看花。清代。商景兰。烟暖碧云楼,楼迥春山秀。风落残红水面飘,池内清波皱。柳外小莺啼,花鸟声相斗。唤起当年万种愁,泪湿青衫袖。
安恭皇后挽词。宋代。楼钥。郁郁南山路,伤心凤翣红。哀歌凄薤露,秘殿掩椒风。故剑恩虽厚,中璫事已空。但余彤史笔,内传纪阴功。
宫词 其三十八。宋代。周彦质。名园蹴游称春游,近密宣呈技最优。当殿不教身背向,侧中飞出足跟毬。
发龙江。明代。罗钦顺。浦树亭亭散晓晴,钟山回望转分明。顺风顺水船如马,初是朝天第一程。
闲居。唐代。白居易。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晚出池上。宋代。宋庠。憭慄梧楸似楚骚,霜馀寒水失溪毛。游鳞泼泼心应乐,乱雀飞飞意不高。平世功名难强立,昔贤卿相是真逃。人间万事无涯际,争得先生一藉糟。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作登仙)。唐代。陈陶。子晋鸾飞古洛川,金桃再熟贺郎仙。三清乐奏嵩丘下,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顶舞低迎绛节,青鬟歌对驻香輧。谁能白昼相悲泣,太极光阴亿万年。
广陵于马上作诗。魏晋。曹丕。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奉和荥阳公离筵作。唐代。元稹。南郡生徒辞绛帐,东山妓乐拥油旌。钧天排比箫韶待,犹顾人间有别情。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其七。明代。袁宏道。耗尽雄心鬓亦皤,灞亭无奈尉谁何。珊瑚百尺根株老,不信天家无铁罗。
十五夜月色皦然有顷云生遂不复见。宋代。陆游。北望但空阔,南望横群山。青天无翳行素月,寥寥永夜非人间。九酝浆成老仙醉,六铢衣薄天宫寒。翠眉真人不火食,小立环佩风珊珊。横空邀我海山去,缥缈万里骖青鸾。相携一笑在云表,徐看玉宇飞金盘。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宋代。刘子翚。鼋鼎从渠染指,麯车绝念流涎。犹有清馋未已,茶瓯日食万钱。
元夕。宋代。苏籀。瑠璃万宝通明殿,珠翠千层罨画楼。匝地薰天月灯影,撼山填郭蚁蜂稠。浚都平昔金鳌峙,雍幕寻常锦幰游。今岁山城索朋侣,屠门酒醖夥酣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