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唐代。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参考资料:
1、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82-184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03-105
李白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秋,游幽州时作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03-105 .
2、 张明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34-236 .
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34-236
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借助于神话传说。“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就是引用《淮南子。墬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怪诞离奇的神话虽不足凭信,但它所展现的幽冷严寒的境界却借助于读者的联想成为真实可感的艺术形象。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足以显示北方冬季特征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互相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尽北风凛冽之形容。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不愧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歌的艺术形象是诗人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自由豪放的个性,所以寻常的事物到了他的笔下往往会出人意表,超越常情。这正是他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个特征。这两句诗还好在它不单写景,而且寓情于景。李白另有两句诗:“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二者同样写雪,同样使用了夸张,连句式也相同,在读者心中引起的感受却全然不同。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一个渲染了严冬的淫威。不同的艺术效果皆因作者的情思不同。以席来拟雪花此句想像飞腾,精彩绝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大,密的特点,极写边疆的寒冷。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作者用“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正是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这里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定是长城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而幽州苦寒已被作者写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便不言自明。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无由得见,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排遣愁怀。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画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
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那堪“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将种种离愁别恨、忧思悬想统统化为极端痛苦的绝望心情。
诗到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诗人并不止笔,他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号怒,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它不仅又一次照应了题目,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景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人几乎分辨不清哪是写景,哪是抒情。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恰似火山喷射着岩浆,又象江河冲破堤防,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叶燮的《原诗》又说,夸张是“决不能有其事,实为情至之语”。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234-236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斋居偶作。唐代。白居易。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卷缦看天色,移斋近日阳。甘鲜新饼果,稳暖旧衣裳。止足安生理,悠闲乐性场。是非一以遣,动静百无妨。岂有物相累,兼无情可忘。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
次韵杨孟载感故园池阁(四首)。元代。徐贲。草阁开清昼,官闲过客多。枕材便涧石,酒具给池荷。蕉长宜听雨,萍交不见波。此时情烂熳,歌咏复如何。¤
墨庄。明代。张弼。一庄万卷足良田,心事玄中更识玄。黑水满池酣笔兴,绿蕉千树染松烟。奚超每货专门业,韩愈常损谀墓钱。洙泗馀波分入砚,还期龙借洗炎天。
奉题赵王思训楼一首。明代。黄省曾。上国巍楼建,凌云在邺阳。宝山通雾满,金水接源长。八绮龙文焕,层飞凤綵张。训言恭列圣,思绎羡英王。孝屐臻乌瑞,仁衿洽苇芳。处宫为善乐,藩室服儒光。作弁瞻虞镜,于修入孔堂。竹书千里至,藻撰九隅扬。湛宴西园迈,耽经北观行。设筵留卜夏,拥彗得田方。陟览河山谧,登居草木康。维城真足倚,永翼帝图昌。
赠刘琨诗 其九。魏晋。卢谌。昔在暇日,妙寻通理。尤彼意气,狭是节士。情以体生,感以情起。趣舍同要,穷达斯已。
吊元老。元代。杨弘道。风调冰清有典刑,伤哉白首见飘零。魂随寒骨来千里,世系遗孤始六龄。宿草荒芜应满地,柔兰凋落忽空庭。旅人若访中郎后,谶语凄凉咏曙星。
初二日南豅。宋代。韩淲。八年趁得梅花发,忽到窗前把一杯。岁晚心情吾醉矣,人应问我数能来。
韩主簿挽诗。宋代。魏了翁。当年门列三株树,马足骎骎桐木韩。谁谓平生萤雪事,姳名盘古榜中看。不趋益守杜国辅,醉伴邻翁王庆源。一代风流盖棺了,空余翁仲惨青原。
双节堂为郑立之参议赋。明代。顾清。姑之心,冰与清,妇之心,玉与贞。谁知贞玉与清冰,两世一门双节并。双节并,两心毕,百年秪为三泉日。三泉相见堪一莞,葛源之流今日远。君不见州司举例表门楣,双节遣孤同一辞。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 其六。明代。谢元汴。非因策雨恤龙乖,欲补天衣经素
和郭昌平舟中戏呈周冯之作。明代。张嗣纲。十月西风卉渐黄,夹河杨柳半凋霜。客衣冷暖曾谁问,世事浮沉只自伤。且喜仙舟同郭侣,更从赤壁识周郎。每看大树催行色,共把青尊醉异香。
春晴野步。宋代。曹勋。春风摇天宇,散策喜徐步。乐与二三子,绿草池塘路。鸠鸣桑枯春,川阔牛羊暮。眷言益妍暖,更约穷逸趣。
戏答仲仪口号。宋代。欧阳修。弊居回看如蛙穴,华宇来栖若燕身。敢望笙歌行乐事,只忧无米过来春。
重到霅陇。宋代。卫宗武。少壮记曾游,兹来营首丘。青山不改色,白发自多愁。寂寂千年晚,萧萧风雨秋。世缘何日了,一笑问盟鸥。
陪曹使君牧马寺劝农。宋代。喻良能。朱轓小队出郊坰,风卷浓阴作快晴。夹道老人迎五马,啭枝黄鸟避双旌。参差麦垅云屯重,零乱梅花雪片轻。劝课定知非小补,扶犁携饷趁春耕。
上张水部。唐代。朱庆馀。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怀子相。明代。李攀龙。蓟门秋杪送仙槎,此日开樽感岁华。卧病山中生桂树,怀人江上落梅花。春来鸿雁书千里,夜入楼台雪万家。南粤东吴还独往,应怜薄宦滞天涯。
三江亭观雪。宋代。范成大。阴山阳朔雪中回,行到天西玉作堆。乘兴却游东海上,白银宫阙认蓬莱。
减字木兰花 其六。宋代。赵彦端。乱云萦浦。做雪不成还是雨。知我为何。一笑仍添一恨多。不须归去。琥珀杯深能几许。草色如袍。记取从今舞处娇。
忠爱亭。明代。戚继光。危亭悬百尺,结构记兹年。陟险消多病,凭高却万缘。云边燕阙近,树杪越峰连。谁会劳人意,西风一惘然。
苦海中,劳四大。竞利争名,个个皆宁耐。争把元阳都损坏。前有轮回,著甚机谋解。道门中,超三界。太上巾包,悟者欣然戴。意净心清无挂碍。固养灵根,性命长长在。
苏幕遮 劝长安道众。金朝。马钰。苦海中,劳四大。竞利争名,个个皆宁耐。争把元阳都损坏。前有轮回,著甚机谋解。道门中,超三界。太上巾包,悟者欣然戴。意净心清无挂碍。固养灵根,性命长长在。
戏投竹叶急流中。宋代。郭印。戏投筠叶赴湍流,颠倒纵横不自由。我亦江湖飘一苇,千波万浪信沉浮。
公迈何遄。宋代。曾丰。公之西矣,蜀人是谣,都人是嚣。诏予华衮,亟哉来朝。彩熊既税,彩鹢既发。月逗岁遛,竣其未达。都人曰嘻,吾国君师。欲猷欲为,未得良毗。
涂毒策禅师真赞。宋代。陆游。骨相瓌奇,风神萧散。貌肃而和,语尽而简。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双眼。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清代。佚名。齐诚揭虔,敬恭祀事。维俨之容,维洁之器。雍雍乐成,肃肃礼静。神其燕娭,锡祉庶类。
武夷山天柱峰。宋代。曾肇。燕越相望路八千,忽惊天柱落樽前。何如乞我双凫舄,飞上峰头访列仙。
赋壁煤。元代。刘崧。窗下煮茶久,烟煤半壁生。君看太玄者,此岂一朝成。光可敌玈玉,坚疑铸铁城。未黔嗟孔突,恋恋愧吾情。
八月十五夜看月。唐代。姚合。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玉漏迟(题吴梦窗霜花腴词集)。宋代。周密。老来欢意少。锦鲸仙去,紫霞声杳。怕展金奁,依旧故人怀抱。犹想乌丝醉墨,惊俊语、香红围绕。闲自笑。与君共是,承平年少。雨窗短梦难凭,是几番宫商,几番吟啸。泪眼东风,回首四桥烟草。载酒倦游甚处,已换却、花间啼鸟。春恨悄。天涯暮云残照。
酒泉子·庭下花飞。五代。冯延巳。庭下花飞,月照妆楼春事晚。珠帘风,兰烛尽,怨空闺。苕苕何处寄相思,玉箸零零肠断。屏帏深,更漏永,梦魂迷。
送阳曲蔡尉。宋代。李覯。凤皇贵在德,孔翠岂无文。诗礼多承训,贤能逈出群。谈清蜕尘滓,志大蹑烟云。更喜并州牧,豪英天下闻。
过吴门不及访弇州王公寄怀十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逸驾开元上,雄风正始邻。云霄谁北斗,天地此阳春。作赋三都客,传诗四海人。未应双剑老,雷电起延津。
寿耿象成粮宪。明代。释今无。香分薇院共谈棋,气义交情世外知。支度茂先原博雅,寻僧元亮更丰姿。学当援世师仁术,韵对南山满酒卮。芝草崇兰祥瑞遍,心如明月照玻瓈。
河梁话旧十绝句送左辖吴公之山西 其二。明代。胡应麟。太行何崔巍,千崖界空紫。异日吴使君,功名亦如此。
芗林五十咏 其四十五 百花洲。宋代。杨万里。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草。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言老自云堂携十六大士画像见过与世间传写者。宋代。吴芾。 禅月定中观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起来援笔一挥扫,惊杀人间老画师。
郎中苏公哀挽。元代。邓文原。塞垣重镇雪云堆,画诺人称幕府材。流马道艰逢岁俭,涸鱼民病得春回。阳关犹记歌《三叠》,杜老俄成赋《八哀》。夜静燕台山月冷,祇疑化鹤一归来。
伤裴录事丧子。唐代。王勃。兰阶霜候早,松露穸台深。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籝金。
留别南溪二首。唐代。李渤。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东湖留题 水鉴亭。宋代。黄裳。蘋藻风初定,鸾凤匣已开。有时开妙象,无处拂纤埃。乐共世人到,醉从天汉回。不知谁作记,寥廓卧楼台。
疏小渠。宋代。魏野。分得前溪水,萦纡绕砌流。清泠虽可乐,呜咽不关愁。静称浮花片,闲宜泛酒瓯。却嫌川上看,时复有沉舟。
喜迁莺 其三 贺吴太府华诞。明代。夏言。韶年淑气。正梅吐寒香,柳含春意。老稚欢呼,闾阎歌颂,白昼江城鼓吹。翘首中天昨夜,南极一星吴瑞。朝来报、道宴启黄堂,悬弧佳会。堪记。羡使君,年少飞腾,五马人生贵。彩服怡亲,青云有子,满眼天伦乐事。已睹龚黄政迹,伫看夔龙遭际。他年纵、老手挥毫,大书遗惠。
平安关道中二首 其二。金朝。张斛。穷冬十日阴,积雪千山路。晴云开半岭,落日犹在树。悠悠客心速,惨惨天色暮。寒鸟各有依,解鞍尚无处。游鱼误衔钩,玄豹终隐雾。行行谢冠冕,复我林壑趣。
杜鹃花词。明代。邓云霄。东风吹破锦囊结,红裙斜踏清明节。无言不作子规啼,犹带子规口中血。
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唐代。皇甫松。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宋代。方岳。居千卿者三,至九卿者四。不博牛背眠,鹹酸信殊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