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战鼓如轰雷,东都已破潼关开。
山东大半为贼守,常山平原安在哉!
睢阳独遏江淮势,义激诸军动天地。
时危战苦阵云深,裂眦不见官军至。
谁欤健者南将军,包胥一哭通风云。
抽矢誓仇气慷慨,拔剑堕指何嶙峋!
贺兰未灭将军死,呜呼南八真男子。
中丞侍郎同日亡,碧血斓斑照青史。
淮山峨峨淮水深,庙门遥对青枫林。
行人下马拜秋色,一曲淋铃万古心。
南将军庙行。清代。王士禛。 范阳战鼓如轰雷,东都已破潼关开。山东大半为贼守,常山平原安在哉!睢阳独遏江淮势,义激诸军动天地。时危战苦阵云深,裂眦不见官军至。谁欤健者南将军,包胥一哭通风云。抽矢誓仇气慷慨,拔剑堕指何嶙峋!贺兰未灭将军死,呜呼南八真男子。中丞侍郎同日亡,碧血斓斑照青史。淮山峨峨淮水深,庙门遥对青枫林。行人下马拜秋色,一曲淋铃万古心。
这首诗作于康熙三年(公元1664),系对唐代义将南霁云精神之感佩。安史之乱中,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陷入叛军重围。南霁云奉睢阳守将张巡之命到临淮(今安徽省盱眙县西北)向屯兵于此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对张巡已有的声威、功绩极为嫉妒,不肯发兵相救,睢阳因此陷落,张巡、南霁云等均遇害。后人为了纪念南霁云,在临淮修建了南将军庙。王士祯路经此地,缅怀往事,思绪万千,遂写下了这首诗。
杭州题赠佐文。明代。李达。不是西湖爱锦鳞,旧游踪迹觉情亲。春仍无力扫残雪,石似有言留远人。尚阙齑盐宁免俗,终陪语笑与为邻。宜坚此约凭谁證?共指官梅照眼新。
次韵寄题堪上人云外轩。元代。方回。万重云外一蘧庐,想见降龙长者居。溪上过桥谁觅路,峰头飞锡已凌虚。汉台列像焉如许,陶岫吟归孰起予。傥憩夜炉煨芋处,可能更读邺侯书。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陵霜之华一章。唐代。顾况。(陵霜之华,伤不实也。)陵霜之华,我心忧嗟。阴之胜矣,而阳不加。坱轧陶钧,乃帝乃神,乃舒乃屯。烈烈严秋,熙熙阳春,职生有伦。今华发非其辰,辰属东方之仁,遐想三五。黄帝登云,尧年百馀。二仪分位,六气不渝。二景如璧,五星如珠。陵霜之华兮,何不妄敷。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我本南溪老,手弄溪中云。诵诗爱招隐,读骚续湘君。忽捧公府檄,遂远先人坟。春暮归未得,落花政纷纷。
玉兔华。明代。杨循吉。广寒玉兔落阴精,秀结秋风一种青。却笑风霜憔悴死,虚劳捣药济长生。
开窗。南北朝。邹浩。雨师风伯倏回车,今日春工得自如。窗牖洞开除障碍,尽教风景到吾庐。
白蚬江阻风夜宿江口兼怀徐贲。明代。姚道衍。颠风江渡难,停穞依茭葑。涛烟翳暝光,滩月侵寒梦。渔归候火明,凫眠忌芦动。遇险更思君,陡觉离愁重。
满江红 寄磁下诸公。魏晋。张野。枫落衡漳,犹记得、离觞鲸吸。惊又见、宫槐禁柳,绿阴如织。行止难穷天素定,功名有分谁能必。任近来、参透妙中玄,床头易。梅雨过,芹池碧。松月山,丹房寂。问此时曾念,京尘踪迹。七碗波涛翻白雪,一枰冰雹消长日。尚得星、多处望*山,空相忆。
中元夜。唐代。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琴操·龟山操。宋代。曹勋。龟之卉兮萋萋,龟之云兮霏霏,余之行兮迟迟。龟兮龟兮,鲁之所依。匪颠匪危兮,靡扶靡持。余之行兮,余心其悲。
和刘月湖县尉。宋代。姚勉。不见元城不泗州,令发愧汗直如流。获瞻沂水春风点,说到濂溪太极周。我岂能为前辈役,君真合向古人求。考亭一派今寥落,还肯同登道阃不。
附南汉五主。明代。郭之奇。封州刺史诛弘玘,讨叛逆王大义伸。清海平章虽赂得,南平节度本皇纶。权知留后初传袭,幕府犹能延士人。求封不应羞臣伪,据粤称尊结四邻。侈心忽恣穷奢丽,酷政多端聚甲鳞。蛇在水中人孰忍,鼠居牛角尔空颦。殇玢好裸仍欣搏,逆晟残兄岂顾伦。白龙宫胤无留种,下蚕室群庶可亲。继兴继虐还继靡,祖孙父子同受辛。地牢水狱真繇旧,剑树刀山不厌新。中国天王雒州史,玉清阉使太师臣。割势状头方进步,朝冠女侍久垂绅。门外诸群休惹事,府僚中舍复为燐。他年恩赦诚侥倖,何当谢此一方民。
再致故园述怀五绝 其二。金朝。王若虚。荒陂依约认田园,松菊存亡不必论。我自无心更怀土,不妨犹有未招魂。
宴犒蕃军有感。唐代。高骈。蜀地恩留马嵬哭,烟雨濛濛春草绿。满眼由来是旧人,那堪更奏梁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