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宋代。辛弃疾。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翻译
听着绿树荫里鹈鴂叫得凄恶,更令人悲伤不已。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悲切的号呼。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寻觅处,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实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来这桩桩件件也抵不上人间生离死的痛楚。汉代王昭君骑在马上弹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关塞荒野,更有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燕双飞,远送休弃去国的归老。
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轿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还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慷慨悲歌无尽无歇。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如今茂嘉弟远别,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赏明月?
注释
①题下自注:“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鹈鴂,指伯劳。
②鹧鸪:鸣声凄切,如说“行不得也哥哥”。
③杜鹃:其声哀婉,如说“不如归去”。
④未抵:比不上。
⑤马上琵琶:用王昭君出塞事。
⑥“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事。
⑦将军:引用汉武帝时李陵。
⑧“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别苏武事。
⑨“易水”句:引用《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事。
⑩如许恨:像上面的许多恨。
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
词的开头几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以兴下文“苦恨”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常悲鸣出血,声像“不如归去”。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
它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一比较,以抑扬的手法承上启下,为下文出的“别恨”作了铺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是两事:其一指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离开汉宫的事;其二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幽闭长门宫。也有认为只写一事的,谓王昭君自冷宫出而辞别汉阙。今从多数注释本作两件事看,“看燕燕,送归妾”,写的是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完,庄公死后,完继立为君。州吁作乱,完被杀,戴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了汉代另一个典故。汉李陵抗击匈奴,力战援绝,势穷投降,败其家声;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长当从此别”等句。“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别恨”。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沉重、悲壮之情。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
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它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古人对此词推崇备至。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太常引 为汪奉御夫人寿日。元代。胡祗*。 庆门华胄几千秋。更名父、早封侯。天性自贞柔。立闺范、并州应州。一杯千岁,嫩凉时节,暑气雨前收。寿酒劝金瓯。记岁岁、西风画楼。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唐代。元稹。丞相功高厌武名,牵将战马寄儒生。四蹄荀距藏虽尽,六尺须头见尚惊。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劝君还却司空著,莫遣衙参傍子城。
题玉融郑伯勋龙江环翠楼。明代。王恭。旧游西上久从官,何事楼居尚考槃。近郭雨深千树绕,沧波云尽数峰寒。帘前落叶兼秋听,笛里飞鸿拂曙看。好是瑞岩僧磬晚,满衣清露更凭栏。
有感二绝。宋代。张耒。残雪微风冷透衣,柳黄梅破欲春时。年年景物常相似,满眼相思只自知。
游黄杨岩。宋代。陈世卿。朔风夜号空,于隅几枝木。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绿。朋来得进游,招提藏翠麓。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一醉出门去,缺月挂修竹。归路沙溪浅,危桥溅寒玉。夜过渭滨居,门庭应不俗。对座寂无言,泉声如击筑。宗明更可人,相邀勤秉烛。开缄得捷音,豺狼俱面北。回樛今可矣,赏心嗟未足。西去有奇岩,祥云覆华屋。箕踞列千人,未充空洞腹。更约林宗俱,来伴白云宿。
至日离许州。宋代。张耒。先王重至日,静息资微阳。闭关绝商旅,后为不省方。我独何为者,古寺严晨装。酌酒饮僮仆,披裘冒朝霜。眷彼道路人,熙然乐而康。尊酒迭为寿,华衣冒鲜妆。怀古固非士,远客亦可伤。悠哉任行止,且复倾吾觞。
秋日过能始民部署中。明代。何璧。为郎无一事,客到但行吟。落叶满官舍,此中秋更深。庭虚闻咽潦,门冷集寒禽。一自黄花对,转怀头上簪。
送草窗郑司教森。明代。林俊。薄技缪投鼯鼠,颛蒙继祝螟蛉。伯仲常眉最白,交游籍眼殊青。孤烛寒光并舍,高槐绿荫连屏。千里误腾快足,九霄专养修翎。调熟曲翻别引,鼓多刃发新铏。迟回苍璧酬价,展转丹砂乞灵。独对可陈董策,晚收尚负梁经。岁俭陶瓶屡罄,德馨颜巷初铭。荏苒年翁渐迫,吾伊夜子曾停。极否终丁泰运,后凋不博秋零。芸阁香浮书带,风雩响泛铎铃。骑鹤几缠万贯,解龟续换双瓶。紫气腰间剑室,黄云马首旗亭。咨目送迎例断,遥心带鹤前汀。
暮春舟中。明代。戚继光。疏雨同春尽,轻帆并鹜飞。柳深黄鸟乐,莎暖白鱼肥。物候惊新转,尘踪恨昨非。江涛渺无际,端坐对晴晖。
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唐代。杜甫。乡关胡骑远,宇宙蜀城偏。忽得炎州信,遥从月峡传。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却寄双愁眼,相思泪点悬。
次韵子瞻延生观後山上小堂。宋代。苏辙。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中秋夕诸先辈邀饮使院有作 其二。明代。王世贞。碣石谈天未拟阑,秋空忽送桂轮看。何人不问黄金粟,上客无呼白玉盘。罢舞徘徊鸾扇晓,归来缥缈凤笙寒。还馀寡和江南调,长铗冯卿好借弹。
青县道中见夏云。明代。顾景星。斜日照平地,乱云如雪峰。仙人海峤出,锻炼金芙蓉。当春数雨土,黄雾为昏蒙。楚粤正攻战,数州犹鞠凶。山左榆无皮,江东焦稑穜。修河众流绝,漕舰告不通。悯恻廑慈寿,圣人在斋宫。遽下罪己诏,拜上天坛封。清风倏汛扫,布雨鞭灵霳。始觉云气正,庶几粱豆丰。黔黎望苏息,四海心理同。纪纲肃扆宁,草野皆帡幪。惟当去智巧,饮食安颛蒙。高谈似匡济,乐祸非英雄。
月梧大司寇喻公寿诗。明代。杨慎。丁卯同年七十人,回头五十正嘉春。沉沉海屋添筹算,耿耿长庚映昊旻。已见锦堂称寿俊,况兼青史传名臣。千峰不隔南飞鹤,一盏遥飞贺诞辰。
秋日重游穹窿山海云精舍(二首)。明代。姚道衍。地远尘难到,人家半隔溪。放禅还候磬,起晓却凭鸡。云度随山窈,泉行趁涧低。披丛寻藓壁,更为刻新题。
送蟾上人游南岳。宋代。梅尧臣。叶下潇湘阔,杯浮岂道迟。宾鸿不到处,危彴独行时。翠岭祝融宅,乔松虞舜祠。云霞游遍日,振锡更何之。
菩萨蛮。宋代。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春愁。宋代。华岳。十日春愁不出门,出门春事已消魂。摘花掀帽倩人插,索酒得杯和月吞。啼鸟声中近寒食,落花阴裹又黄昏。春来春去总休问,往事悠悠付一樽。
雨后闻钟有怀海云诸净侣。明代。谢长文。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
镇州与文举百一饮。金朝。元好问。翁仲遗墟草棘秋,苍龙双阙记神州。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逢是楚囚。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眼中二老风流在,一醉从教万事休。
秋风。宋代。苏泂。秋风荷叶老,秋月桂枝生。万物四时意,八荒双眼明。忧虞滋疾病,治乱阅阴晴。秔稻今年少,无劳社酒倾。
浮邱八景 其三 珊瑚井。明代。姚光泮。泉涌珊瑚浸碧池,葛洪丹炼已多时。几回清浅今犹在,酌水何如忆隐之。
昔年游宦日,医界姓名高。会我病魔扰,多君指顾劳。
文章慕儒雅,胎息逼风骚。翊赞雠诗役,偷閒赠木桃。
年年赏菊旧话重提岁岁飞觞新吟不少勉循老例稍变体裁分赠高朋藉伸鄙意十一首 其六 赠曹姻世丈纶香。清代。祝廷华。昔年游宦日,医界姓名高。会我病魔扰,多君指顾劳。文章慕儒雅,胎息逼风骚。翊赞雠诗役,偷閒赠木桃。
待潮顾浦宿耕者张钦舍。宋代。颜发。海近云气昏,禹迹开茫茫。晴要列障逻,什伍屯平冈。顷遭七年旱,骤见九秋黄。腰镰喜复悲,泥水新圃场。县侯初下教,官赋无丰荒。错挥制锦刀,戏作编氓创。身上催租瘢,短褐愁盖藏。谭为五县最,荐飞十剡章。逡巡掌邦计,跬步封侯王。江淮十万师,待饲正颉吭。禾麦今已登,妇子戒勿尝。行俟天雨粟,饱食均四方。
六代祖师画像赞·四祖大医禅师。宋代。释正觉。授屈眴衣,秉毗卢印。师坐西山,名称东震。蜂服之粉兮春蜜之滋,蚌肠之珠兮夜蟾之孕。远气呈祥,灵枝发旁。牛头接得融居士,华鸟不来庵外忙。
送冯侍郎。宋代。徐铉。闻君竹马戏毗陵,谁道观风自六卿。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旆拥书生。斩蛟桥下谿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友逢同气意忘年,又值今秋皓魄圆。万仞登山休落后,千秋传业好争前。
共看曲水流觞去,渐见夕阳引鸟还。此夕天开千古眼,江河大地一时迁。
庚子偕大岁和尚与傅司马等重登元魁塔文昌阁再赋十律 其四。明代。李士淳。友逢同气意忘年,又值今秋皓魄圆。万仞登山休落后,千秋传业好争前。共看曲水流觞去,渐见夕阳引鸟还。此夕天开千古眼,江河大地一时迁。
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九。宋代。刘弇。提壶芦能送好声,客来长是及门迎。惜花待著连天幕,赌酒须翻卷海觥。
友兰为林处士作。明代。庄昶。天伴真香空谷里,老人刚好结深期。回看桃李诸儿女,莫怪平生梦不知。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宋代。苏辙。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喝火令 前题。清代。吴重憙。山色轻于茜,溪光碧若罗。谁家水榭瞰清波。试问严陵风景,较此果如何。远水田千罫,平桥雨一蓑。几株春树绿婆娑。记得富春江上画船过。记得画船窗里弦索,玉人歌。
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 其二。明代。陶宗仪。自将茨覆屋,远胜树为巢。径曲菭花匝,溪回浪影交。柳阴维钓艇,竹里搆行庖。我欲频相访,谈词愧草茅。
送朱郡理入贺万寿。明代。孙继皋。千里朝天羽骑催,龙旂夹向殿门开。中秋月过呈金镜,大海潮生献玉杯。呼彻嵩高元老赞,宴分宫禁近臣陪。因君百拜瞻双阙,曾是云霄侍从来。
台城路。清代。高士奇。雕栏几曲层台上,旧是广寒宫宇。绮缀迎风,珠钱漏月,想见玉虹金露。秾花无据。但锦石生苔,秋花点土。艳粉香脂,佩环声作疏疏雨。堆云桥外徒倚,尚澄湖一片,晚霞孤鹜。雁柱调弦,鸾笺写怨,无限当年情绪。长安砧杵。共蟋蟀悲吟,惹人词赋。系马垂杨,依稀听梵语。
溪边。宋代。释文珦。溪边得微径,陟险穷层巅。上有巢居人,志隐忘岁年。心静语言寡,道在精神全。终身愿相依,愧我无宿缘。明朝下山去,怅望空云烟。
金陵山寺诗八首 其四 观音阁。明代。张元凯。帝里栴檀香满林,更开慈阁大江浔。献花鹦鹉当窗入,抱月蛟龙绕座吟。草树尽为华鬘色,波涛犹作海潮音。亦知阅水同观世,泡影浮湛自古今。
暮雪集姜太史节之宅同包庸之赋。明代。谢榛。向夕变山川,寒深岁暮天。旌旗断海戍,烟火聚江船。独鸟归何后,征人怅不前。玉堂辉自动,瑶阙灿相连。酒讶新丰贵,冰增太液坚。媚春殊可赋,照夜迥堪怜。留滞龙门客,逍遥鹤氅仙。共看汉太史,还为纪丰年。
简心斋席炼师。明代。王汝章。西林谷口群仙宅,青发萧萧古逸民。炼过神丹专奉母,著成《真诰》必传人。青山不下乌皮几,留客先除白葛巾。门外松花如可服,岂无方术为轻身。
观赤石龙潭。宋代。丘葵。豢扰久不氏,神物失所从。碪岩石壁下,岂足为龙宫。亦有万仞海,茫茫与天通。谁言汝为智,出人人鬼中。穷冬天地闭,风云末风逢。泠泠一掬溜,於焉托孤踪。
谒金门 其一。清代。朱祖谋。窗网黑。四面春寒无极。绕树惊乌啼磔磔。泪花红纬湿。换了罗衣无力。愁梦玉关消息。密誓鸾篦君不忆。强寻明镜隙。
青玉案。金朝。王哲。上元佳致真堪看。更片片行云散。现出天如青玉案。放开心月,慧灯明照,两曜交光灿。*装七宝玲珑焕。把性烛当中按。一对金童呈手段。琼杵推转,顺风归去,衮入那蓬莱观。
观潮。南北朝。王锡。风激沧溟立,惊涛拍翠峦。朝昏存大信,天地涌奇观。皎日雷频作,秋江雪早寒。贾帆收欲尽,千里水弥漫。
古渔父词十二首。宋代。王铚。得即欢欣失却忧,死生轮转暗相仇。那知垂钓非真钓,只在丝纶不在钩。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其六。宋代。李纲。异论相矛盾,儒墨竟谁是。仲尼虽大圣,宁免叔孙毁。得酒当痛饮,忘形相汝尔。采芝白云中,愿学园与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