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贺新郎朗读
别茂嘉十二弟
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翻译及注释

翻译
听着绿树荫里鹈鴂叫得凄恶,更令人悲伤不已。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悲切的号呼。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寻觅处,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实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来这桩桩件件也抵不上人间生离死的痛楚。汉代王昭君骑在马上弹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关塞荒野,更有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燕双飞,远送休弃去国的归老。
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轿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还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慷慨悲歌无尽无歇。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如今茂嘉弟远别,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赏明月?

注释
①题下自注:“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鹈鴂,指伯劳。
②鹧鸪:鸣声凄切,如说“行不得也哥哥”。
③杜鹃:其声哀婉,如说“不如归去”。
④未抵:比不上。
⑤马上琵琶:用王昭君出塞事。
⑥“更长门”句:用陈皇后失宠事。
⑦将军:引用汉武帝时李陵。
⑧“向河梁”句:引用李陵别苏武事。
⑨“易水”句:引用《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刺秦王事。
⑩如许恨:像上面的许多恨。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赏析

  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

  词的开头几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以兴下文“苦恨”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常悲鸣出血,声像“不如归去”。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

  它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一比较,以抑扬的手法承上启下,为下文出的“别恨”作了铺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是两事:其一指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离开汉宫的事;其二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幽闭长门宫。也有认为只写一事的,谓王昭君自冷宫出而辞别汉阙。今从多数注释本作两件事看,“看燕燕,送归妾”,写的是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完,庄公死后,完继立为君。州吁作乱,完被杀,戴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了汉代另一个典故。汉李陵抗击匈奴,力战援绝,势穷投降,败其家声;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长当从此别”等句。“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别恨”。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沉重、悲壮之情。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

  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它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古人对此词推崇备至。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创作背景

  辛弃疾的这首词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迹未详。张惠言《词选》以为“茂嘉盖以得罪谪徙,是故有言。”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庆门华胄几千秋。更名父、早封侯。天性自贞柔。立闺范、并州应州。一杯千岁,嫩凉时节,暑气雨前收。寿酒劝金瓯。记岁岁、西风画楼。

()

丞相功高厌武名,牵将战马寄儒生。四蹄荀距藏虽尽,

六尺须头见尚惊。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

()

旧游西上久从官,何事楼居尚考槃。近郭雨深千树绕,沧波云尽数峰寒。

帘前落叶兼秋听,笛里飞鸿拂曙看。好是瑞岩僧磬晚,满衣清露更凭栏。

()
坐客惊问谁子,小孙道是吾翁。
文章呼延太尉,须眉张镐相公。
()

残雪微风冷透衣,柳黄梅破欲春时。
年年景物常相似,满眼相思只自知。

()
朔风夜号空,于隅几枝木。
深山自春色,芳草不凋绿。
朋来得进游,招提藏翠麓。
新酒赤如丹,竹萌肥胜肉。
()

双股粉黄笼,飞迟趁晚风。君王方课蜜,不敢恋花丛。

()
先王重至日,静息资微阳。
闭关绝商旅,后为不省方。
我独何为者,古寺严晨装。
酌酒饮僮仆,披裘冒朝霜。
()
为郎无一事,客到但行吟。
落叶满官舍,此中秋更深。
庭虚闻咽潦,门冷集寒禽。
一自黄花对,转怀头上簪。
()

薄技缪投鼯鼠,颛蒙继祝螟蛉。伯仲常眉最白,交游籍眼殊青。

孤烛寒光并舍,高槐绿荫连屏。千里误腾快足,九霄专养修翎。

()

疏雨同春尽,轻帆并鹜飞。柳深黄鸟乐,莎暖白鱼肥。

物候惊新转,尘踪恨昨非。江涛渺无际,端坐对晴晖。

()

乡关胡骑远,宇宙蜀城偏。忽得炎州信,遥从月峡传。

云深骠骑幕,夜隔孝廉船。却寄双愁眼,相思泪点悬。

()
谢公游意未能厌,踏尽登山屐齿尖。
古殿神仙深杳杳,香炉烟翠起纤纤。
岩花寂历飘琼片,庭桧萧疏漏玉蟾。
帝子莫归人不见,微风细雨自开帘。
()

碣石谈天未拟阑,秋空忽送桂轮看。何人不问黄金粟,上客无呼白玉盘。

罢舞徘徊鸾扇晓,归来缥缈凤笙寒。还馀寡和江南调,长铗冯卿好借弹。

()

莫向苍山宿,苍山古木横。风动连枝影,凄其伤尔情。

()

斜日照平地,乱云如雪峰。仙人海峤出,锻炼金芙蓉。

当春数雨土,黄雾为昏蒙。楚粤正攻战,数州犹鞠凶。

()

丁卯同年七十人,回头五十正嘉春。沉沉海屋添筹算,耿耿长庚映昊旻。

已见锦堂称寿俊,况兼青史传名臣。千峰不隔南飞鹤,一盏遥飞贺诞辰。

()

地远尘难到,人家半隔溪。
放禅还候磬,起晓却凭鸡。
云度随山窈,泉行趁涧低。

()
叶下潇湘阔,杯浮岂道迟。
宾鸿不到处,危彴独行时。
翠岭祝融宅,乔松虞舜祠。
云霞游遍日,振锡更何之。
()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
十日春愁不出门,出门春事已消魂。
摘花掀帽倩人插,索酒得杯和月吞。
啼鸟声中近寒食,落花阴裹又黄昏。
春来春去总休问,往事悠悠付一樽。
()

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

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

()

翁仲遗墟草棘秋,苍龙双阙记神州。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逢是楚囚。

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眼中二老风流在,一醉从教万事休。

()
秋风荷叶老,秋月桂枝生。
万物四时意,八荒双眼明。
忧虞滋疾病,治乱阅阴晴。
秔稻今年少,无劳社酒倾。
()

泉涌珊瑚浸碧池,葛洪丹炼已多时。几回清浅今犹在,酌水何如忆隐之。

()

昔年游宦日,医界姓名高。会我病魔扰,多君指顾劳。

文章慕儒雅,胎息逼风骚。翊赞雠诗役,偷閒赠木桃。

()
海近云气昏,禹迹开茫茫。
晴要列障逻,什伍屯平冈。
顷遭七年旱,骤见九秋黄。
腰镰喜复悲,泥水新圃场。
()
授屈眴衣,秉毗卢印。
师坐西山,名称东震。
蜂服之粉兮春蜜之滋,蚌肠之珠兮夜蟾之孕。
远气呈祥,灵枝发旁。
()
闻君竹马戏毗陵,谁道观风自六卿。
今日声明光旧物,共看旌旆拥书生。
斩蛟桥下谿烟碧,射虎亭边草路清。
应念筵中倍离恨,老来偏重十年兄。
()

友逢同气意忘年,又值今秋皓魄圆。万仞登山休落后,千秋传业好争前。

共看曲水流觞去,渐见夕阳引鸟还。此夕天开千古眼,江河大地一时迁。

()

提壶芦能送好声,客来长是及门迎。惜花待著连天幕,赌酒须翻卷海觥。

()

天伴真香空谷里,老人刚好结深期。回看桃李诸儿女,莫怪平生梦不知。

()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
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
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

山色轻于茜,溪光碧若罗。谁家水榭瞰清波。试问严陵风景,较此果如何。

远水田千罫,平桥雨一蓑。几株春树绿婆娑。记得富春江上画船过。

()

自将茨覆屋,远胜树为巢。径曲菭花匝,溪回浪影交。

柳阴维钓艇,竹里搆行庖。我欲频相访,谈词愧草茅。

()

千里朝天羽骑催,龙旂夹向殿门开。中秋月过呈金镜,大海潮生献玉杯。

呼彻嵩高元老赞,宴分宫禁近臣陪。因君百拜瞻双阙,曾是云霄侍从来。

()

雕栏几曲层台上,旧是广寒宫宇。绮缀迎风,珠钱漏月,想见玉虹金露。

秾花无据。但锦石生苔,秋花点土。艳粉香脂,佩环声作疏疏雨。

()

溪边得微径,陟险穷层巅。

上有巢居人,志隐忘岁年。

()

帝里栴檀香满林,更开慈阁大江浔。献花鹦鹉当窗入,抱月蛟龙绕座吟。

草树尽为华鬘色,波涛犹作海潮音。亦知阅水同观世,泡影浮湛自古今。

()

向夕变山川,寒深岁暮天。旌旗断海戍,烟火聚江船。

独鸟归何后,征人怅不前。玉堂辉自动,瑶阙灿相连。

()
西林谷口群仙宅,青发萧萧古逸民。
炼过神丹专奉母,著成《真诰》必传人。
青山不下乌皮几,留客先除白葛巾。
门外松花如可服,岂无方术为轻身。
()

豢扰久不氏,神物失所从。

碪岩石壁下,岂足为龙宫。

()

窗网黑。四面春寒无极。绕树惊乌啼磔磔。泪花红纬湿。

换了罗衣无力。愁梦玉关消息。密誓鸾篦君不忆。强寻明镜隙。

()
上元佳致真堪看。
更片片行云散。
现出天如青玉案。
放开心月,慧灯明照,两曜交光灿。
()

风激沧溟立,惊涛拍翠峦。朝昏存大信,天地涌奇观。

皎日雷频作,秋江雪早寒。贾帆收欲尽,千里水弥漫。

()
得即欢欣失却忧,死生轮转暗相仇。
那知垂钓非真钓,只在丝纶不在钩。
()
八音资始。
君五声。
兴此和乐。
感百精。
()

异论相矛盾,儒墨竟谁是。仲尼虽大圣,宁免叔孙毁。

得酒当痛饮,忘形相汝尔。采芝白云中,愿学园与绮。

()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