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唐代。卢象。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中文译文:《竹里馆》
江南的冰没有关闭,
山泽的气息潜伏地通行。
腊月中听到山上的鸟声,
寒崖上看到蛰伏的熊。
柳林中的春天刚刚开始,
荻笋疯狂地无序生长。
回头看看金陵的岸边,
依依不舍地向北风告别。
诗意和赏析:
《竹里馆》是唐代卢象的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诗中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季的景色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诗人通过描写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的景象,表达了江南地区冬天仍然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特点。诗中提到的蛰伏的熊和春天即将到来的柳林和荻笋,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循环和生命力。
诗的最后两句“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描绘了诗人离开金陵向北离去的场景,并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江南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利用了依依这个词,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冬天的景色和寓意,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江南生活和自然环境的热爱,传递了对大自然力量和循环的赞美。
卢象,唐(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字纬卿,汶水人。(唐才子传云:鸿之侄。恐不确)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携家久居江东。开元中,与王维齐名。仕为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深器之。累官司勋员外郎。象名盛气高,少所卑下,遂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安禄山之乱,象受伪署,因贬永州司户。起为主客员外郎,道病,遂卒于武昌。象著有文集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卢象。卢象,唐(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字纬卿,汶水人。(唐才子传云:鸿之侄。恐不确)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携家久居江东。开元中,与王维齐名。仕为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深器之。累官司勋员外郎。象名盛气高,少所卑下,遂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安禄山之乱,象受伪署,因贬永州司户。起为主客员外郎,道病,遂卒于武昌。象著有文集十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咏蚕。宋代。姜特立。{左亻右蠡}{左亻右蠡}屡神化,宛宛始成室。生从五泰初,事至三起毕。利物先遭烹,谋身自无术。衣被遍四方,丘山计端疋。岂知骄奢主,结绮踪游逸。剪彩满园林,光辉艳风日。理宜得败亡,此道天所疾。礼经重亲蚕,一缕知自出。大禹恶衣服,仁俭由圣质。我本生田家,蚕织尝究悉。初不耻缊袍,一暖志愿讫。
同韩介玉过月溪上人玉雪轩。元代。张昱。高僧习静之所在,绕院竹梧生昼阴。此境应居玉堂侧,是谁移置雪山深?铜瓶薝卜不自供,碧椀醍醐为我斟。老得一闲君所赐,小车随处有山林。
次韵王得淦长至。宋代。陈著。二十四节气,来自混元前。老息他无分,新阳便有缘。从教寒又暑,惯得海为田。此理须看破,何妨日当的。
沉醉东风。元代。卢挚。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芳春节晓晴登百尺楼仿王叔明山水 其一。明代。张萱。撩人春色百花妍,盘礴登楼拂素笺。试向楼前寻粉本,骊峰榕水艳阳天。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清代。佚名。岂芑诒谋,建尔元子。揆礼行年,筮宝敬事。八音克谐,嘉福至止。于以冠之,成其福屐。
望石门作。唐代。王乔。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
鹧鸪天。宋代。周紫芝。花褪残红绿满枝。嫩寒犹透薄罗衣。池塘雨细双鸳睡,杨柳风轻小燕飞。人别后,酒醒时。午窗残梦子规啼。尊前心事人谁问,花底闲愁春又归。
岊湖。明代。傅汝楫。湖堂背郭楼,湖水日悠悠。地即香莲界,山仍梅树秋。杯前狎鸥鸟,篱畔系渔舟。安稳风波外,吾生乐未休。
王顺之得子寄二绝次韵报之。宋代。晁说之。茂弘不用长年悲,淮水东流本与期。一日名驹惊俗眼,奔云老骥敢言衰。
洞庭雨断兼天碧,松江月明波动色。剪橘霜包照座黄,鲙鲈雪缕堆盘白。
秋到湖山最佳处,此景付公天不惜。英名自是龙骧家,更待高闳立幡戟。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五。宋代。周麟之。洞庭雨断兼天碧,松江月明波动色。剪橘霜包照座黄,鲙鲈雪缕堆盘白。秋到湖山最佳处,此景付公天不惜。英名自是龙骧家,更待高闳立幡戟。
山中见梅花。明代。吴与弼。茅庵深处路萦斜,老树遥看近腊花。何事幽人吟未到,游蜂先已得春华。
赠王桂阳。南北朝。吴均。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李商叟传录临川与黎师侯唱酬怀曾文清公长句。宋代。赵蕃。欲访临川苦恨迟,一官窘束费符移。台高纳日朝寻胜,蕉合生风夜语离。别后有怀长入梦,向来未识已传诗。信知习气难除洗,可怪深悲墨习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