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桂阳

赠王桂阳朗读

译文

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软弱的枝干随时可能遭受摧残,纤细的茎叶容易受到轻藐欺侮。
应当让它长成参天大树,为你御寒遮暑。

注译

这两句是说松树虽是大材,但当它初生数寸之时,也会被草埋没而不被看重。
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
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
弱干: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
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何当:何日。
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参考资料:

1、赵沛霖著.历代诗文名著新选 八代三朝诗新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第435页

2、美文,逸才主编.古诗源 白话乐府卷:哈尔滨出版社,1995.11:第533页

赠王桂阳创作背景

  王桂阳,疑即桂阳郡太守王嵘。吴均曾经一度依附于他,但未受器重,后来便离他而去。此诗可能是吴均自荐之作。   

参考资料:

1、邬国平选注.汉魏六朝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516页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是松树,但它不是纯粹的咏物诗,而是借咏物抒情咏怀,明写松树,暗喻人才,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诗的前四句指出,松树在幼小时,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树苗一样,常常淹没在杂草丛中,不为人们所注意。人们不知道它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笼罩云气的壮志和傲霜斗雪的风骨。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要求当权者“慧眼识人”,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两句,指出松树的成长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在它幼小的时候,容易被摧残、被伤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爱护它、保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两句诗,有诗人寻求庇护的意图。诗人自荐多才,仕途不济,后因私撰《齐春秋》而遭受打击,长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阳的援助和保护。以上六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保证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一定不会辜负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业,庇护众生,有所作为。

  此诗通篇采用比体,情意委婉,笔意含蓄,与当时南朝华靡艳丽的诗风相比,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从结构上看,全篇首尾呼应,章法整饰,一气贯注,中两联为对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

参考资料:

1、孙鑫亭主编.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08:第45页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吴均朗读
()

猜你喜欢

北候催乘传,东人挽去辕。不观沧海小,安识太行尊。

好爵随年进,初心与道存。老儒当剧部,烦护国西门。

()

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容裔被缇组,参差罗䍐毕。

星回昭以烂,天行徐且谧。

()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

()
秋堂雨更静,佳菊粲粲芳。
置酒延群公,掇英浮新黄。
心犹慕渊明,归来归柴桑。
莫问车马之,去迹乱康庄。
()

秋夕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树不鸣蝉。
极浦涵新月,孤帆没远烟。

()
池上有雏鹤,来從淮水壖。
旧巢离海树,清唳入吴天。
骨峭翘霜月,翎疏刷野泉。
使君宜得伴,仙格本千年。
()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
没兴主司逢葛八,贤弟被黜兄荐发。
细思堪惜又堪嫌,一壁有眼半壁瞎。
()

闫先生,羽客流,发蓬蓬不裹头。身骑两白鹿,手掣䨥青虬。

前生七圣相追游,飞翔八极横九州。朝升大罗顶,暮宿昆崙丘。

()
身坐漱玉亭,面对双剑峰。
欲识此间趣,且听龙潭中。
()
我有一机,极尽玄微。
饥来吃饭,寒来著衣。
我有一句,包罗今古。
犬吠枯樁,猫捉老鼠。
()
布袋头开今日始,满目江山秋色里。
蓦然踏断草鞋跟,元来却是自家底。
()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
长杨风掉青骢尾。
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
()

空城索索,鼠穴狐栖。
白骨不葬,悲风凄凄。
嗟尔黄雀,何不去此逃?朝鸣啾啾,夕呼嗷嗷,慊慊长苦

()

初因桥种柳,却用柳名桥。
桂隐从兹入,春风莫浪招。

()

溪浅石可渡,山程问主人。淹留愁雾雨,飘泊动星辰。

岚气当楼入,乡音逐路新。吾生原旅寄,

()

弱弄轻阴却又前,析云洴雾不成绵。籧篨破处随风入,蓦地因风又出船。

()

手持一钵走京华,乞食王侯宰相家。今日归来如作梦,自锄明月种梅花。

()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

富贵方来本不期,湖山径去岂无辞。众咻直欲齐为语,一笑姑存郐与讥。

难办求田还问舍,且教入务并寻医。幡然强为招延起,从此岩阿烂蕨薇。

()

才倾一盏黄花酒,泪痕已满双罗袖。怊怅画栏边,今番月又圆。

花阴凉露下,依旧欢音假。绣被已装绵,孤眠只是寒。

()

令君阅图经,长叹多阙略。梓行须完书,向我有夙约。

惟兹海宁邑,胜览亦旁礴。江山号多奇,人物代有作。

()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十里晓鸡关树暗,

一行寒雁陇云愁。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
插脚红尘已是颠。
更求平地上青天。
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
()

()
老子年来不愿余,秪惭霜鬓入金铺。
故山自有梅千树,梦绕横枝捻断须。
()

群山危立接云天,一水东朝会百川。泱漭堪舆无此壮,崔嵬疏凿定何年。

千秋跃马兴亡梦,一点飞凫上下船。时有刚风来浩渺,起予高兴九秋边。

()

我思古人兮,不古今之异时。
生兹世之谁期,欲勿思而奈何。
独斯人之不见,聊永怀而自歌。

()

忻逢空谷竟忘年,回首鸾溪在目前。阅世暂浮沧海远,避人终逐草堂偏。

凋伤骨肉难为老,俯仰云山只是禅。千里肯同牛粪火,数行应为巨灵先。

()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

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

清琴怨入西风后,凝尘歰断冰索。大招赋否,江空岁晚,数声哀角。

蛟龙气恶。黯千里乡心茧薄。怪飘萧、溪山破墨,一雁度空漠。

()

江雾失山晓,乾坤一混茫。高滩荻苗冷,微雨豆花凉。

牛马渺难辨,鱼龙深自藏。不须说惶恐,前度已神伤。

()

初日光回天尚螟,暮潮声落地先秋。

()

朝市山林隐一般,却归那减卧云欢。堕阶红叶谁收得,

半盎清醪客酹干。玉笈诗成吟处晓,金沙泉落梦中寒。

()

昭代今词客,东江复此行。山闻霞似色,湖忆镜为名。

严濑千岩迥,枚涛八月惊。天台仍胜绝,随意畅高情。

()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
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

别后闻餐饵,相逢讶道情。肌肤红色透,髭发黑光生。

仙洞谁传与,松房自炼成。常蒙远分惠,亦觉骨毛轻。

()

缿讼无多得暂閒,结亭聊就碧鲜间。胡床寄目中宵月,手板支颐四面山。

楂带水禽流浅濑,帆随烟艇转前湾。登临似与尘寰隔,况复朋从接笋班。

()

几度相过醉草堂,别来湖海迥相望。连城并抱荆山璧,双佩还投楚畹香。

词客凭谁歌白雪,酒徒漫自混高阳。䲭夷踪迹扁舟在,翘首青云气颉颃。

()

通籍金闺已四年,遗经仅得守师传。息心渐已焚残草,学道何妨老一毡。

客醉每参禅讲坐,僧贫犹乞笔耕钱。思归欲借缑山鹤,骑入罗浮七洞天。

()

邂逅他乡识,艰难此地逢。扁舟逆春水,一钵趁晨钟。

便欲依风穴,宁辞上雪峰。老禅行履处,著眼看机锋。

()

维阳成礼乐,治定昔君临。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

()

鱼乾拈起走长街,道是天宫带得来。铁奉化人顽似铁,阿师咍了更谁咍。

()

元受天命,率土悉臣。三陲晏帖,孰谓凶人。闽徼之绝,横生矛橐。

大肆群疑,将吮民血。猬锋螳斧,推威过隅。蚁聚乌合,至于我郛。

()

二月东风雨脚频,杏花消息未全真。今朝出郭看晴景,野色江光总是春。

()

西山初出险,南日正随阳。客路逢残岁,人情怀故乡。

河流看渺渺,云树入苍苍。天地留形胜,中州古帝王。

()

不知谁氏子,炼魄家洞天。鹤待成丹日,人寻种杏田。

灵山含道气,物性皆自然。白鹿顾瑞草,骊龙蟠玉泉。

()

远客乘秋至,名园水竹分。林寒番易两,池静合偏云。

卧疴思知己,逢君惬素闻。萧萧绿云里,谁解有论文。

()

早缘服玉肌能白,不为薰衣骨亦香。

()

蒯缑犹似布衣时,题柱休令关吏知。
晓渡白沟河上路,雪残鸦拂野棠枝。
入京翻遣似并州,数醉乡人春酒楼。

()
早年节钺便登坛,历尽羊肠几百盘。
怒掷千金酋长哭,密诛三校悍兵安。
梧楸局外吹毛易,剑戟林中任事难。
白发老臣忧世道,艰危未必是呼韩。
()
画桥杨柳不胜愁,万缕千条俛碧流。
问着翠华霜日事,人人只道好杭州。
()

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田园只是旧耕桑。杯盘风月夜,箫鼓子孙忙。七十五年无事客,不妨两鬓如霜。绿窗剗地调红妆。更从今日醉,三万六千场。

()

山色青边屋,幽深称隐居。瓶梅香笔砚,窗雪冷琴书。

壁有先贤像,门无俗客车。代耕惟舌在,何必耦长沮。

()

始以老亲求禄养,还因亲老乞归田。儒官出处关名教,忠孝如斯两得全。

()

立卦生爻事有因,两仪四象已前陈。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

故交南北去,谁复念幽人。
夕别惊初见,相知乐似新。
竹声当暑净,茶味得泉珍。

()

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暮山出,

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
村翁活计谢田庄,肯与时人较短长。
余事诗篇陵鲍谢,太平胸次到黄唐。
以通为隐浑无碍,有乐偿贫似略当。
自笑此生成鹘突,谁知鹘突正难量。
()
浙河十月菊犹斑,客御貂裘未觉寒。
迟暮更知为客恶,羁穷犹自借书看。
朔风几夜驱鸿雁,苦雨惊时损蕙兰。
安得雀离三百尺,一超纡谲破忧端。
()

洞门禹凿故轩轩,诧讶迟回踏石翻。形胜坐呼僧问得,险巇一任骊扶攀。

江澄灯影虚明灭,泉作蝇鸣乍寂喧。又说下方蛟蜃恶,怒时壅水到城垣。

()

联辔来东邑,朝行暮复还。
市廛通乱水,城郭带秋山。
路出青枫外,江流白雾间。

()

芰荷相并满青池,不受飞尘半点缁。高盖每看浓露集,曲房一任好风吹。

天姿不假雕镌力,妙色多应造化奇。静立亭亭如有待,结交须赋爱莲诗。

()

先生天下士,鬓白渐将翁。
官卑遭俗骂,家破坐诗穷。
秋林崖荔雨,春浦鲤鱼风。

()

笠下眼似海,驴背肩如山。雪月品题遍,翻笑天工悭。

()

屯结海云阵,奋击藉雷公。忽然天宇轩豁,杲日正当空。照出榴花丹艳,映出栀花玉色,生意与人同。闭纵一翻手,造化不言功。想平畴,禾穟穟,黍芄芄。老农拍手相问,相劳笑声中。办取黄鸡白酒,演了山歌村舞,等得庆年丰。此际莼鲈客,倚楫待西风。

()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

文窗凉意透红纱,暮雨初收月正斜。庭院无尘苔色净,雕阑新放紫薇花。

()

郫令风流太史家,早知抹莉有奇葩。生嫌众色空尘滓,遍阅馀香见等差。

多谢珠玑来坐右,好将根垡到天涯。蜀江红紫纷披后,初看东南第一花。

()
长原迤逦孤麋卧。
野色微茫河界破。
草承行屦绿云深,花触飞丸红雨妥。
高亭初试煎花火。
()
滩沙叠叠是潮痕,古木苍然叫断猿。
此老不干天子贵,故人方讶布衣尊。
雨甜春水鱼龙动,风暖寒林鸟雀喧。
我恰扁舟台下过,桐花香处月黄昏。
()

春来触地故乡情,忽见风光忆两京。金谷踏花香骑入,

曲江碾草钿车行。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

()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
驱童晨摘承露花,荐以玉盘濡井华。
谁云离本即憔悴,持玩入手意有加。
为之致酒就几案,影落酒底杯浮葩。
平生看花常不足,肯使容易亲尘沙。
()

破屋依依寂寞滨,千山头白树存身。洛阳县令曾知否,中有饥吟僵卧人。

()

灶北墙东事亦宜,客心赋与寒松知。难成鸠隼题为凤,不及龙鱼詈作螭。

四表英贤嗟落落,满天风雨错离离。共分岐海相潮汐,淮泲烟青仅一匜。

()

蒲葵佳节初经雨。正栏槛、薰风度。满泛香蒲斟醁醑。故人情厚,艳歌娇舞。总是留宾处。
榴花照眼江天暮。醉里春情荡轻絮。岂止卷帘通一顾。今宵酒醒,一襟风露。梦指高唐去。

()
雨过碧云秋。
烟草汀洲。
远山相对一眉愁。
可惜芳年桥畔柳,不系兰舟。
()
羽族满幽谷,绵蛮声更多。
翠林深万绪,金羽掷双梭。
破晓频惊梦,叫云如解歌。
弓丸那可近,鸣跃在高柯。
()
十年不到还重来,往事一梦真悠哉。
寻幽已访涵碧寺,乘兴欲上吴宁台。
苍松怪石虽饱览,黄钿拒霜犹未开。
白云西来入我念,又驭两腋清风回。
()

百舌在墙头,其子在墙根。

飞飞拾虫蚁,哺之何殷勤。

()
事亲苦日短,为子愿为兄。
恳恳报刘语,令不涕泗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