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谣

巴女谣朗读

巴女谣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注释
⑴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⑵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⑶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⑷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⑸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巴女谣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于鹄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于鹄朗读
()

猜你喜欢

万杵玄霜玉兔魂,度窗蜂影去来忙。
自从野菜花开后,一月熏炉不炷香。
()

镜里仙娥天上妆,吹箫不肯骂鸾皇。自身本是莲花骨,开合金池四色光。

()
老与病相仍,华簪发不胜。
行多朝散药,睡少夜停灯。
禄食分供鹤,朝衣减施僧。
性多移不得,郡政谩如绳。
()
院静日长花气暖。
一簇娇红,得见春深浅。
风送生香来近远。
笑声只在秋千畔。
()
我来縠水偿披云,秋堂霭霭生春薰。
落笔盘空斗神速,刮眼一破平生闻。
自笑黏黐日凭案,抽思索句曾未半。
弱步何由附天骥,肝胆轮囷惭寸管。
()

破帽青衫又一回,当筵舞袖任他猜。平生自分为人役,流俗相尊作党魁。

明日孔融应便去,当年王式悔轻来。宵来吉梦还知否,万树青山早放梅。

()
小窗荫绿清无暑。
篆香终日萦兰炷。
冰簟涨寒涛。
清风一枕高。
()

秋风吹菊遍东篱,百卉无颜不敢奇。天生千古一陶令,人外欣赏深相知。

相知相赏成清友,角巾在瓮杯在手。角巾在瓮杯在手,偶然瓶尽花知否。

()
西江逆上通清汝,凭仗双鱼致我词。
若向池边见鸿雁,为言春至苦相思。
()

江波閒弄打鱼船,酒醒狂歌酒醉眠。分付蓑衣休舞破,他时留着补青天。

()
天颁一札语叮咛,光动郎官驾使星。
赖有斯文增气焰,可无吾道活生灵。
驰驱漫说周原隰,登辔先须辨渭泾。
珍重□章临遣意,不徒盐筴与茶经。
()
暑中北合望南窗,将谓南窗分外凉。
到得南窗还更,热芙蕖和叶落幽香。
()
乃翁辛苦注周易,曾梦神人谈太极。
清泉煮蔬啖粝饭,醯盐酱姜俱不食。
迎霜猎猎纭袍青,映日萧萧颔须白。
自云今代王辅嗣,憔悴形容人不识。
()

杂树接行云,䢅朝吐清气。遥望西峰顶,已上丹霞蔚。

远山状一同,近岭形千汇。㵎雾忽成阴,岩萝密如衣。

()

画阁岿然百尺危,吹来花片点春衣。
黄昏璧月溪心浴,白昼银盘水面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