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破阵子朗读

诗词:《破阵子》
作者:晏殊(宋代)
朝代:宋代

海上蟠桃易熟,
人间好月长圆。
惟有擘钗分钿侣,
离别常多会面难。
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
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
谩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中文译文:
海上的蟠桃很快成熟,
人间的明月常常圆满。
唯有擘开头饰钗分开了两个相爱的人,
分离经常伴随着许多困难的重逢。
这种情感只有问问上天。

蜡烛烧到天明时泪水滴下,
香炉烧尽了一天仍然冒着烟。
一丝凄凉的愁绝意,
无谓地说起秦筝还有剩下的琴弦。
从未有人细细传述过这些感受。

诗意和赏析:
《破阵子》是晏殊的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词。诗中以自然景物和物象来表达人们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用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海上的蟠桃易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易逝,而人间的好月则寓意着美好和圆满。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时光和幸福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惟有擘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写出了诗人和爱人的离别之痛。擘钗分钿侣指的是两个相爱的人分开,离别之后的重逢常常困难重重。这里表达了离别的辛酸和无奈,也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诗的最后一句“此情须问天”,表明诗人对于离别和困难的面对,只能向天问询,没有答案,无法解决。这是一种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无奈和无法抗拒的感叹。

下半部分的两句“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通过描写蜡烛燃尽和熏炉冒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忧愁。蜡烛到明垂泪,象征着寂寞和无尽的哀伤,熏炉冒烟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何曾为细传”,描写了诗人的愁思和忧虑。一点凄凉愁绝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谩道秦筝有剩弦则表示自己的感受无法细细传述,无法言尽心中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物象的描绘,以及对离别和困难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的感受。诗中的意象深刻而凄美,通过对时间、自然和人情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中的离别主题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经历的离散和动荡,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朗读
()

猜你喜欢

昔邪寒不剪,书带绿如窒。过客虽自稀,主人已非一。

()

径远松篁蓊郁,日长庭院清虚。大贵莫过学道,至乐无如读书。

()
水泛沟塍意欲餍,凌晨还复雨廉纤。
早秧未颔犹须插,晚谷无多不更{土冉}。
()

香引轻飔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马前此日承恩数,也逐清班许钓鱼。

()
雪後楼台欲暮时,游人只道上灯迟。
月轮贴在梅花背,错认梅枝作桂枝。
()

画栏草碧与花香,隔断烦声日许长。如此风光藏老大,平泉空爱睫前庄。

()
我车疾驱无停辀,君马既秣犹少留。
客怀那更见行色,胜地不能成纵游。
君去我愁归路远,黄叶霜风山意晚。
几时云外有音来,早送文书遮病眼。
()
妾自夫君成,桑阴路不通。
将军哮似虎,少妇窃秦宫。
()

閒居罕人事,植干在丘樊。谁为斧斤祸,伤哉林木繁。

旧宅已凋落,蓬茅暂依存。苦无蒙翳资,何以周篱藩。

()

云壑森烟树,扁舟钓夕阳。平生谁是侣,鸥鹭日徜徉。

()

古苔留雪卧墙腰,小户无风暖气饶。一段好春藏不得,有人和泪独吹箫。

()

梳妆台下,扪碑字、金碧依然天半。龙舟寂寞,信波翻太液,藕花长满。

知否凭高无限意,几增凄惋。传呼急,平明骑马,值紫宸班换。

()

裸虫坠地纷如筛,春花烂漫秋叶摧。遭逢各自有枯菀,因果谁能知去来。

朝阳苒苒没细柳,劫火茫茫焚大槐。惊轮走坂失䩭控,破舟迎浪随掀豗。

()
丝簧同上木兰船,细草熏熏柳色天。
要是有诗方称此,不然枉作地行仙。
()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
从来绝粒喜留侯,作个庵成漫几秋。
未得归休桐柏去,每寻故老话台州。
()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 通: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