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辞

昭君辞朗读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非是君王不好色佳人如织绕其侧
颠鸾倒凤夕连朝遍识群芳犹未得
思幸佳人无孑遗九重选美事颇奇
不劳龙目亲遴选分辩媸妍赖画师
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
古有按图寻骏马今皇凭画幸嫔妃
粉黛欲蒙君眷顾千金竟把画工赂
钱有几多艳几多无钱休得君恩遇
群娥每每沐皇风独有昭君际遇穷
自恃无双才与色讵肯摧眉赂画工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因闻汉阙多佳丽欲索一人娶作妻
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
只求边塞暂安宁愿向单于献佳偶
诏传呈上美人图御笔按图点丽姝
宫中美色真难舍乃选庸姿嫁北胡
钦点宫娥上殿堂昭君为字名王嫱
红袖翩跹迤逦至至时四壁顿生光
纤步凌波行若止清香袅袅风吹蕊
骨似琼瑶肌似冰明眸转盼如秋水
芳华盖世满堂惊汉帝茫然叹失声
画上庸姿乃绝色其间究竟是何情
君言既出难更改忍送红颜归翰海
暗将昭君比众妃三千佳丽无光彩
含颦忍泪别君王贱妾从今辞故乡
不用满朝贤将相蛾眉为国靖边疆
妾今远嫁万千里胜在深宫寂寞死
宫中尚有如花人不赂画工命似纸
愿君莫惜妾微身应惜忠心体国臣
但得贤才良将在守边何必用佳人
更怜豪杰没尘埃辜负平生万丈才
岂能屈节事权贵慷慨高歌归去来
绝色常遭妖女妒贤才每被奸人误
栖身异域本寻常多少英雄悲失路
铁马戎装出塞去莫愁身似风中絮
既然此地不留人他乡自有留人处
朔漠茫茫走石沙随身唯有一琵琶
此去诚知难复返天涯何处不为家
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高原万里草皆白大漠千年冢独青
无端叙写昭君辞红粉飘零实可悲
千古英雄同一叹伤怀岂止为蛾眉

昭君辞鉴赏

  昭君即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时,汉元帝将昭君嫁给了单于。昭君出嫁匈奴的故事引起后人的无限感慨,屡有歌咏其命运的诗歌。至沈约时,昭君出塞已经成了诗歌中的传统题材了,所以此诗就题材与表达的内容情感而言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但在剪裁与刻画技巧方面颇具匠心,仍显出与众不同之处。作者写昭君诗却不把注意力放在昭君出塞前后的一系列具体事件的叙述上,对于昭君出塞的缘由、过程以及出嫁匈奴后的生活和最终结局并不涉及,而是着重描写她离开汉宫前往匈奴途中的所见所感,从这样的角度写,更显得集中、精致。

  诗从昭君辞别故国、北上与匈奴成亲写起。“披香殿”是汉代后宫殿名,“汾阴河”似指汾水,在今山西省境内。昭君北上时是否渡过汾水难以确知,作者此处用“汾阴河”与前句中的“披香殿”对举,意在暗示昭君已远离中原故土,进入北方边远之地,地域的转换表示行程渐远,风物已变,全诗描写的离愁别恨也从此引出。接着的四句,便转入对昭君痛苦情状的描绘。“于兹”二句说离宫北上,渡过汾水,离匈奴渐近了,不由得黯然魂逝,自此双眉紧锁,愁苦满怀。“沾妆”二句是对昭君忧伤容貌的描绘,沾在粉妆上的泪珠犹如浓重的露水,泪水环绕眼睑状似流波。大多数齐梁诗人有这么一种倾向,即描写刻画精致细腻,不厌其详,以此显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沈约这四句诗便是如此,然而这类精细的刻画有时也会因过于繁复而使诗歌显得板滞堆砌,缺乏生动流转之美,沈约这四句诗虽然工丽,但语义已略嫌重复,好在并未继续铺陈下去,故未使诗歌风格平弱、结构臃肿。

  “日见”句起四句诗写了沿途的景象。随着行程日远,大漠中奔沙时起,随风飘转的蓬草也随之增多。塞外凛冽的寒风,不仅侵透了身上的绮罗,而且刺入肌骨。四句诗展现了大漠苍凉萧瑟的景象,奔沙、胡风的肆虐,使人倍觉长途跋涉的艰辛,飘转迁移的蓬草,更衬出昭君远离故土、飘零异域的无限哀怨。作者此处用“日见”、“稍觉”,将由汉入胡时沿途所见景物的渐变及其对人物心理的影响刻画得很委婉细致,奔沙、转蓬等也很好地烘托了气氛。

  行行日已远,触目又皆是与故国迥异的景象,昭君更思念故国了。“衔涕”二句写她含泪南望,然而关山阻隔,故国杳渺,心中的哀怨之情更难以抑制,这里用一“试”字,颇为传神,既写出昭君频频回首引领眺望的神情,又显示了关山无极,南望非易,从而愁绪愈浓。“始作”二句写她试图用音乐排遣胸中的怨情,然而终于不能。据说汉武帝时,将公主嫁给乌孙王昆莫。“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送昭君时大约也如此,故沈约诗中有此二句。“阳春”、“苦寒”均为乐曲名,“阳春”原是楚国的古曲,此处泛指欢乐的曲子,“苦寒歌”即汉乐府《苦寒行》,这里泛指辞调哀苦的乐曲。“阳春曲”与“苦寒歌”相对,且分别用“始”、“终”二字,别有深意,实际上这两句还以乐曲为象征,总括了昭君初始入选宫中,最终事与愿违,未承恩宠而出嫁匈奴的悲剧性的一生,揭示了昭君命运的蹇踬。最后二句言南归无望,日后唯有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又圆之时,聊以望月来寄托思乡之情。这里的“暂”字用得也极讲究,思乡之情无以排遣,只得寄托于夜空中团圆的明月,这本已是无可奈何中仅存的一丝慰藉,然而这明月却并非夜夜都圆,则此情之最终不可排遣也就不难体会了。末二句委婉含蓄,富于思致,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此诗除了剪裁上颇有特色,字句的锻炼也极工巧外,还有一个特点不容忽视,即讲究声律。沈约是永明体诗歌的代表,他主张在诗歌中运用声律法则,因此,此诗有半数诗句为律句,尤其是第三、四、五、六句,就每一联而言,已合于律诗的平仄要求了,只是联与联之间尚未考虑粘接。有意识地追求声律协调是齐梁诗坛上出现的新气象,沈约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后来唐代律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此诗便是他声律理论在创作中运用得较为成功的一例,因此,欣赏此诗,不能不注意到这点。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朗读
()

猜你喜欢

衰质蒲柳如,日夕就枯槁。
往梦桃李春,其能几日好。
志业亦无成,飘零逐衰草。
浮荣岂足怀,妄念犹风扫。
()

五年不唤溪南渡,日夕心驰洛西路。山中今日见君诗,惆怅良辰又相误。

龙蛇大泽变风景,虎豹天门郁烟雾。丈夫不合把锄犁,青鬓无情忽衰素。

()

市朝自有武陵趣,一息无心一息闲。得意不须登华岳,樽前卷石亦青山。

()

至道之精岂着言,聊将言语订迷顽。心思起处先离位,声色大时更没关。

昭氏鼓琴成毁际,轮人斲木苦甘间。此语诸君如善听,清源山即是尼山。

()

楚楚青琅玕,亭亭上碧落。
层层凛秋棱,不与春芳约。
动摇清风生,尘浊空万壑。

()
大江之南风景殊,杭州西湖天下无。
浮光吐景十里外,叠嶂涌出青芙蕖。
百年王气散荆棘,惟有歌舞留欢娱。
重楼峻阁妒铅黛,媚柳娇花使人爱。
()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
重林冥坐久,引望复迟迟。
烦暑未消日,凉风来几时。
天云飞积火,岩溜散垂丝。
欲拟相寻去,浮生已共知。
()

岱舆山峨东海头,招摇山峨西海陬。

两山相望几万里,月桂满巅花长秋。

()
五贼追奔十二宫,白头寒士黑头公。
明朝一饭先书籍,安用研桑作老翁。
()

门系钓舟云满岸,借君幽致坐移旬。湖村夜叫白芜雁,

菱市晓喧深浦人。远水日边重作雪,寒林烧后别生春。

()

娜婀风前竹,空濛雨外山。孤云心共远,短艇兴俱还。

酒有双莲胜,诗无一字閒。因君成怅想,时到梦魂间。

()

乱书尘席散清辉,竹院香凝宿火微。客去藓阶黏冻屐,鸟迷庭树入寒扉。

重阴覆野春耕阔,列炬明山夜猎归。灯下老翁吟复听,断崖冰折碎声稀。

()

深锁沉沉院落,睡起鬓丝慵掠。从头细诉订山盟,侬意原非错。

地久与天长,谁料成担阁。呢喃双燕语雕梁,也骂郎情薄。

()

秋魂无定止,春梦偶相持。梦断如花落,从风不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