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宋代。欧阳修。把酒花前欲问公。对花何事诉金钟。为问去年春甚处。虚度。莺声撩乱一场空。今岁春来须爱惜。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花前把酒独自思索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把酒花前欲问公。
对花何事诉金钟。
为问去年春甚处。
虚度。莺声撩乱一场空。
今岁春来须爱惜。
难得。须知花面不长红。
待得酒醒君不见。
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诗意:
诗人欧阳修以花前饮酒作为开场,表达了他对某位公子的思念之情。他对鲜花有所抱怨,以金钟比喻花朵,并询问它们为何不言不语。然后他提到了去年春天的虚度,莺声撩乱了他的心绪,一切都成了空。他告诫自己在今年的春天要珍惜时光,因为美好的春光难得,要知道花容易凋谢。最后,他期待醒来后寻找那位公子,但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就像千片花瓣不随流水而随风飘散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饮酒花前,寻思一个公子的消息,但花朵却默然无语。这种对花的倾诉,实际上是对人生的反思,花朵成为了一种象征。通过对去年春天虚度和今年春天的期待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珍惜时光的思考。他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美好的时光很短暂,就像花容易凋谢一样。最后,诗人醒来后发现那位公子已经离去,这象征着人事已非,时光已逝。整首诗词通过对花、酒和时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变迁的思索,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触。
总的来说,欧阳修的《定风波》通过对花、酒和时光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深入思考和珍惜眼前的美好的启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五月七日泰陵忌晨(二首)。明代。李东阳。曾上銮坡侍玉堂,朝衣新惹御袍香。传宣暖阁天颜近,奏近年台午漏长。化国有人悲短梦,幽都无地仰余光。从容顾命分明语,一日伤心泪万行。¤
渡扬子江。清代。胤禛。临江山势郁岧峣,江面风和絮乱飘。锦缆解开扬子渡,龙旗飞过广陵潮。重光丽日悬天镜,几道晴虹驾海桥。一曲汾歌怀帝德,榜人齐唱拥兰桡。
临清大雪。清代。吴伟业。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偶成绝句二首奉怀宋齐彦学士田师孟省郎 其一。元代。赵孟頫。道山仙府旧曾居,堕在尘埃意不舒。回首故人天上住,如何不寄半行书。
和薛仲止渔村杂诗十首。宋代。刘黻。老松瘦竹可相俦,穉发骎骎到白头。世道已如寒日晚,惟消把酒赋三休。
次韵姜仁夫秋官过访平湖四首 其四。明代。林光。初更催县鼓,倒履迓仙槎。细雨销红烛,连床语白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