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南北朝。柳恽。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柳恽以《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之句闻名后世。他的这首同赋闺怨的少年成名作《捣衣诗》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一联,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六朝这类诗甚多,谢惠连的《捣衣诗》就曾受到钟嵘的称赞,其中有句云:“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额)。”可见古代捣衣的具体情景。
捣衣往往为了裁缝寄远。因此诗一开头便从感叹行人淹留不归写起:“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古代交通不便,南方水网地区,风波之险常是游子滞留不归的一个重要原因。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的原因是由于风波之阻,正反映出特定的地域色彩。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在相似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四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境,暗透思妇在秋风起而木叶下的季节盼望游人归来而“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景。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即陇头,系游人滞留之地。陇首或陇头的意象,在南北朝诗赋中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思妇由眼前“亭皋木叶下”的深秋景象,联想起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想象中含有无限思念与体贴。“秋云飞”的意象,不但明点秋令,而且象征着游子的飘荡不定(浮云常被用作游子的象喻)。这一片飘荡无依的“秋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两句一南一北,一女方一男方广,一实景一悬想,不但对仗工整,形象鲜明,而且由于意象富于蕴涵,能引发多方面的联想。表面上看,似单纯写景,而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粱书》本传说:“恽少工篇什,为诗云:‘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元长(融)见而嗟赏。”可见它在当时就被视为警语佳句。
五六句由第四句的驰神远想收归眼前近景:“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在呈现出深秋萧瑟凄寒景象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寒”点秋令,也传出思妇凄寒的心态;夕鸟之集,反衬游人不归;草虫悲,正透出思妇内心的悲伤。所见所闻,无不触绪增悲。
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内心独白:眼下已是木叶纷飞的深秋,等到裁就寒衣,寄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陇首塞北,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当穿上春装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显示了南北两地的遥隔,而且透露出思妇对远人的体贴与关切,将捣衣的行动所包含的深情蜜意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诗题为“捣衣”,但跟前面所引的谢惠连的《捣衣诗》具体描绘捣衣劳动的写法不同,除结尾处略点寄衣之事外,其它六句几乎不涉捣衣本题,表面上看似有些离题。实则首联揭出游人之淹滞远方,为捣衣之由,中间两联写景,为捣衣时所见所想,仍处处关合题目。只是此篇旨在抒写捣衣的女子对远人的思念、体贴,对捣衣劳动本身则不作正面描写。这种构思,使诗的意境更为空灵,也更富抒情色彩。
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柳恽。柳恽,字文畅,生于宋泰始元年(465年),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柳恽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菩萨蛮 禹门松径。清代。储贞庆。幽岩石径苔痕曲,千峰染就高低绿。风激梵声寒,松涛助夜湍。云埋欹路断,日落樵归半。新笋接篱腰,吟情渡小桥。
吴子脩丈约游西溪。清代。俞明震。西溪九月水清绝,流入法华浸山骨。掠波艇子轻于瓢,满载秋光款游客。山僧解事列藏轴,觅遍题名感陈迹。卷中同是沧桑人,后死重来倍悽恻。主人避世重乡贤,指点当时隐居宅。木主亲题月上名,荒庵香火馀芳洁。百年人事忽翻新,野荷花现女儿身。影堂遗挂等閒事,庙貌湖山大有人。
浴孙日熊叔雅有诗次其韵二首 其一。宋代。汪藻。休论臭腐与神奇,康乐还生谢客儿。我有浮溪农圃在,他年分付小樊迟。
北湖清明。金朝。周昂。碧水随时酒,春风著处花。欢娱万国本,富贵五侯家。金动楼头管,香回日莫车。老夫唯欲睡,儿女莫相誇。
梅花 其一。明代。刘璟。不随桃李弄精神,独抱孤高意更真。玉骨冰肌姑射子,锦心绣口谪仙人。平安岁月宜交友,恬澹风光度劫尘。昨夜南枝初爆蕊,雪中争道见阳春。
口占。明代。释今无。天与孤僧便,萧萧一叶舟。月无通夕照,人有百般求。水鹤思量步,惊鱼造次游。自磨吾宝镜,高挂凤麟洲。
红缨白羝双作牵,绿尊缥醴黄封全。尚书传诏太守宣,车骑杂遝隘里廛。
天子敬老还贪贤,安阳未得昼锦旋。高堂齐寿百福骈,锡尔难老加蕃延。
张元瑞司寇乞归觐不许命有司存问诸公皆贺以诗予亦同作。明代。顾清。红缨白羝双作牵,绿尊缥醴黄封全。尚书传诏太守宣,车骑杂遝隘里廛。天子敬老还贪贤,安阳未得昼锦旋。高堂齐寿百福骈,锡尔难老加蕃延。老臣再拜舞堂前,臣身踵顶恩皆天。天念臣息臣预怜,馀生何以效尘涓。圣朝孝理万国平,山林无事日高眠,但饮春酒歌尧年。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宋代。李弥逊。灵均投老寄潇湘,身后声名日月光。被谤早知缘薏苡,引年谁复念菖阳。
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唐代。白居易。年长身转慵,百事无所欲。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强年过犹近,衰相来何速。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渐少不满把,渐短不盈尺。况兹短少中,日夜落复白。既无神仙术,何除老死籍。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掩镜望东寺,降心谢禅客。衰白何足言,剃落犹不惜。
如梦令 乍晴见月。元代。王瞒。檐际犹余残溜。檐外淡云月逗。风雨漫经旬,依旧*娥眉皱。晴否。晴否。早是落花时候。
阮郎归 秋思。明代。叶小鸾。红绡秋锁小栏西。绿鬟鸾镜低。晓妆初罢思依依。徘徊花影移。沉水爇,绮栊垂。闲愁不上眉。鸳鸯新绣裌罗衣。初寒半暖时。
惠山泉。宋代。释居简。源远涵山锡,风高逊甲科。论于前辈定,重似别泉多。清泚停无滓,扶摇荡不波。澹交从古小,如此一杯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