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宋代。朱敦儒。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相见欢》是一首宋代朱敦儒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风吹尽江梅。
橘花开。
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
英雄泪。
老相催。
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诗意:
《相见欢》以描绘江南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之情。诗中通过描述东风吹尽江梅、橘花盛开以及长满青苔的吴王宫殿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富饶。然而,诗人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英雄辈出的古往今来的历史和英雄们流下的泪水的思考。他感叹光阴易逝、岁月不停,老去的容颜催促着他。最后,诗人以夕阳西下、晚潮回涌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历史的无尽悲伤与遗憾。
赏析:
《相见欢》通过对江南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如东风吹尽江梅、橘花绽放。这些景物烘托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描写长满青苔的吴王宫殿,寄托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使诗词更具时代感。
诗中的"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辈出的敬佩。历史的起伏和英雄们的悲壮事迹使得作者心生感慨,他深知岁月不饶人,老去的容颜催促着他珍惜时间。这种对光阴易逝的思考和对英雄泪的唤起,更加凸显了作者的忧愁和对历史的无尽追忆。
最后,诗人以夕阳西下和晚潮回涌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历史的无尽悲伤与遗憾。夕阳西下意味着时光不可逆转,晚潮回涌则暗示着历史的潮汐循环,将过往的岁月带走。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抒发个人情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光阴流逝的思索,以及对英雄辈出的敬佩之情。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朱敦儒。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蒿庵同年寄诗见怀依韵和酬。。陈三立。抱蜀起居笼万象,飞吟犹爱鹊声酬。荒荒魂绕疮痍地,澹澹杯邀岛屿秋。爬别蠹痕存国故,迷离蚕食乱乡愁。逃名逃世余湖艇,公傥过予为少留。
出郊迓倅车暮归二首。宋代。虞俦。簿书丛里得抽身,岂是将迎不厌频。何处鸡豚燕同社,有时鸥鹭喜相亲。山头落日催归骑,陌上丰年见醉人。更羡柴门无限好,今宵相对月华新。
溪上闲居 其三。宋代。郭祥正。衡茅颇幽独,物景资所好。脩篁清风来,远渚晓烟冒。才短难趋时,囊空不忧盗。静几无纤尘,焚香读真诰。
菩萨蛮。宋代。刘仙伦。东风去了秦楼畔。一川烟草无人管。芳树雨初晴。黄鹂三两声。海棠花已谢。春事无多也。只有牡丹时。知他归不归。
和杨县尉五首。宋代。陈宓。后生若无闻,诸老久矣衰。西蜀惜子云,南闽见孙枝。文章擅妍丽,草木春葳蕤。从君授真诀,恐我无仙姿。
游都昌南山 其二。清代。王以慜。貂冠远隔九重门,偶逐渔舟到水村。羞向山僧话名姓,家居旧是武陵源。
南浦 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清代。邹祗谟。瑰姿艳逸,着雾绡、云縠是何人。但见凌波微步,罗袜自生尘。手托明珠翠羽,向芝田、蘅馆启朱唇。却含辞未吐,明眸转盼,暗识洛灵甄。当日枕遗玉缕,令陈王、耿耿暗销魂。绣出神光离合,浮动素绫纹。想挑鸾綵鸾期近,便绣凤绣虎才分。纵宓妃重遇,魏宫今日重针神。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一。宋代。张栻。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石州慢 用高季迪韵。清代。邹祗谟。猛忆晶帘,携手数番,鲛珠频洒。东风吹断,一宵归梦,葡萄慵把。断酒除诗,忍教孤负相思,游丝千尺偏沾惹。觅起旧花笺,把离愁重写。艳冶。当年分手,香鸭炉头,紫凫屏下。曾记绿签,暗数金钱私打。几回目断,此日花发长安,料应遥策春堤马。懊恼看征衫,又萧萧归也。
用长儿韵谢黄长孺酒。宋代。陈著。薄俗方沈溺,亲情自酌斟。雨声书屋冷,春意酒杯深。危世不多话,醉中时一吟。明年如老健,此会得重寻。
清平乐。明代。杨基。欺烟困雨,拂拂愁千缕。曾把腰枝羞舞女,赢得轻盈如许。犹寒未暖时光,将昏渐晓池塘。记取春来杨柳,风流全在轻黄。
咏史下·梁武帝。宋代。陈普。浮山未破水先腥,浩浩蝇蚁书夜声。东海不知蒲塞味,谁人十万作牺牲。
仁圣皇太后圣节朝贺。明代。区大相。璚宫瑞霭接层台,天子承欢龙衮来。长乐慈云仙仗晓,坤闱御气曙钟开。玉桃先发宜春苑,瑶水重添献寿杯。幸从九重称庆毕,方随万国颂恩回。
三月十一日大阅偶作三绝句。宋代。晁说之。风旗且好冈头看,汗马休论塞外期。前日将军刘越石,功名不及一篇诗。
昌黎。清代。顾炎武。弹丸馀小邑,固守作东藩。列郡谁能比,雄关赖此存。霜槎春砦出,风叶夜旗翻。欲问婴城事,声吞不敢言。
马塍花歌吊姜白石。清代。李銮宣。马塍花发春濛濛,马塍花落啼小红。花开花落春已暮,蛮鸠义燕骄东风。白石先生墓草死,年年寒食乌衔纸。玉友金蕉唤不醒,玉人金缕歌谁倚。只今水调按红牙,杜宇声声诉落花。纵使雪麋能护惜,不知香梦入谁家。
闲咏园中草木。宋代。陆游。麝香萱草移东郭,锦子葵花买上原。儿唤乃翁闲一看,欣然曳杖出篱门。
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唐代。储光羲。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君子耸高驾,英声邈今昔。锵佩出中台,彯缨入仙掖。夙心幸清鉴,晚志欣良觌。鸣盗非足征,愿言同下客。南国久为思,西都尝作宾。云开天地色,日照山河春。善听在知己,扬光唯达人。妙年弄柔翰,弱冠偶良晨。擢第文昌阁,还家沧海滨。寸心何所望,东掖有贤臣。
过湖口渡。元代。方回。峨峨临峭壁,渺渺指寒洲。船压万钧重,帆开一叶浮。云沙连几郡,雪浪舞中流。目快心还恐,吾行曷少休。
拟古十九首 其十一 回车驾言迈。明代。姚光虞。策马出郊圻,行行即长路。西风莽摇落,百卉悉非故。荣枯自有时,人生苦不悟。少壮能几何,忽焉已衰暮。混混大化中,终同草木腐。不朽在荣名,勉旃早自树。
苏幕遮·帘内美人。清代。饶芝祥。锦为天,花成洞。堂掩珠帘,帘内香风送。青鸟远飞音孰弄。不见人儿,但见鞋头凤。水波深,湘云重。一面无缘,敢作探春梦。蓦地银钩声一鬨。乳燕斜穿,却把人来哄。
咏雁八韵。明代。区怀年。万里随阳翮,生涯匪一乡。掠云过玉塞,乘月到金塘。避弋呼群举,惊罗顾影忙。周旋资苇荻,迢递阅风霜。阵演看奇字,声遒接断行。羽仪天路迥,粒食旅怀臧。矫矫庸无惰,劳劳慎自强。白书如可致,踪迹老炎方。
早作。宋代。赵蕃。萧萧初对雨,滟滟急看晴。远树孤烟出,旷陂春水生。不关形役累,自作野田行。独愧龙钟者,犹敺觳觫耕。
徵招 送宋性存归吴门。清代。陈维崧。一灯分做还乡梦,君今果然归矣。残月晓风天,暂挽君双袂。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沈吟无计。君到江南,定逢梅放,也应相寄。来夜白沟河,鸡声店、料尔早寒人起。谁念凤城边,有倚阑心事。暮云千万里。留我作、天涯游子。我亦有,茅屋三间,六朝斜照里。
郭西文孝庙。宋代。陈允平。帝子宸游白玉京,江南遗庙尚丹青。寝园月暗衣冠古,选阁云深笔砚灵。清卫有威森凤戟,娇嫔无语倚龙屏。太平天子尊儒学,锦帙黄封赐六经。
严关新洞。宋代。刘克庄。羽客初寻见,因于此葺庐。未能平险峻,先拟架空虚。磴路樵相引,山名尉自书。看来临驿道,未必有仙居。
论语绝句一百首。宋代。张九成。点尔何如鼓瑟希,舞雩之下咏而归。喟然不觉令吾叹,岂与其他较是非。
雁荡能仁寺遗诗。元代。石国英。我行天下山水半,侧身西望长嗟叹。山到蜀川方绝奇,世殊久被微官绊。万里提兵雁荡来,高牙一展岚雾开。松风吹骑联镳入,高日下照翻经台。老僧振锡去何所?香篝寂寂佛无语。山鸣谷应应者谁?似有秦民宅幽阻。姑休尔旅枕尔鋋,云深不得惊龙眠。水晶一派泻琤玉,岁与清气中洄沿。二三溪碓长林下,人力罢舂天所借。草香花净太古春,虎啸猿吟明月夜。幽寻静胜登嵯峨,鸾旗柱笔光影摩。诗成写破峭壁翠,稽首岩前诺巨那。
茶瓶儿。清代。刘嗣绾。帘阁春阴如酿。个云烟、有人供养。云蓝袖写新诗唱。记得在、绿天天上。别来暮寒无恙。听茶声、易成惆怅。风前只看薰香像。早瘦到、篆烟模样。
银涛渐溢江南路。泛短棹、轻帆去。破块跳珠知几度。竹窗新粉,藕池香碧,应在云深处。
萧萧鹤发虽云暮。曾得神仙悟真句。久视长生亲见语。离愁扫尽,更无慵困,怕甚黄梅雨。
青玉案(入梅用贺方回韵)。宋代。史浩。银涛渐溢江南路。泛短棹、轻帆去。破块跳珠知几度。竹窗新粉,藕池香碧,应在云深处。萧萧鹤发虽云暮。曾得神仙悟真句。久视长生亲见语。离愁扫尽,更无慵困,怕甚黄梅雨。
散策。清代。吴芳培。独坐苦无聊,散策城南寺。恰近日中期,乡里趁墟至。寄卖两庑下,摆列书画肆。偶然一触目,恶札墨猪字。破烂小说本,唾余人所弃。诗文新剞劂,锦函藏箧笥。检阅一二卷,令人昏欲睡。有客喧呼来,云是迎官吏。风尘眯我眼,急欲出寺避。出寺逢丈人,衣冠与俗异。邀我欲同行,情款颇真挚。无奈一启口,便足败人意。强作尔馨语,喳唅不见愧。豪门及显达,丁宁问再四。我笑不欲答,揖别如展翅。墙阴见牸牛,饱食眼贴地。相对惟牛好,不问人间事。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秦西巴纵麑。先秦。吕不韦。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二首 其二。元代。揭傒斯。天清照逾近,夜久月将远。墙东双白杨,秋声隔窗满。
杂拟十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朱明变气候,大火向西流。六龙整征辔,倏忽夏已秋。阊阖来悲风,霜棱被九州。岂不念时节,岁律聿其周。精卫填溟海,木石安所投。独携羡门子,高步登昆丘。千秋长不老,永谢区中囚。
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唐代。韦应物。暝色起烟阁,沈抱积离忧。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空宇感凉至,颓颜惊岁周。日夕游阙下,山水忆同游。
景山。清代。纳兰性德。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削成千仞势,高出九重城。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荣。
芦台四景 其一 西山朗霁。明代。马政。晴光叠翠与云期,共说西山景物奇。千古夷齐风致远,蕨薇滋味几人知。
三妇艳。南北朝。萧统。大妇舞轻巾,中妇拂华茵。小妇独无事,红黛润芳津。良人且高卧,方欲荐梁尘。
望九华山。唐代。卢嗣立。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甘州/八声甘州。宋代。张炎。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五丁峡。清代。李重华。绝壑灵奇尽鬼工,停眸便识五丁通。双崖翠影侵天合,万窃云根入地空。杜宇魂生迷鸟道,蜀山蛇拔剩龙宫。金牛纵被秦人误,开辟何曾让禹功。
某伏蒙丈人佥判出示尝与侍郎郑公浅沙泉唱酬。宋代。李吕。在昔绍圣初,郡英萃朝绅。道乡鼓谏舌,劲气排天阍。雷霆固难犯,鵷鹭皆丧神。独一黄右辖,从容为奏陈。主圣臣则直,攀槛古所闻。龙颜为稍霁,投荒贷斧斤。公亦坐此去,剖符漫朱轮。斯人下世久,蔼然播清芬。袁盎当汉代,引却慎夫人。用舍虽异致,万世嫡庶分。向使李勣辈,将顺恨无门。但谓此家事,一言陷其君。陆贽得罪唐,不测几陨身。阳需以死争,久之理颇伸。不如汉汲黯,同朝有公孙。约议寻即背,巧辞间其臣。於惟我圣宋,涵养士气振。世代有忠鲠,汉唐何足云。且如唐子方,指摘椒房亲。继论灯笼锦,将贬岭外春。君谟立殿坳,开救蒙宽恩。宛陵风雅手,长编纪咏存。嗟嗟此邹黄,袁阳略同群。近则唐与蔡,辈出有弟昆。赤心要无负,肯爱富贵吞。鄙哉贱丈夫,肉食苟朝昏。倾危不遑恤,是非谁与论。前史岂不载,开卷徒沾巾。伏读珠玉书,飘飘若凌云。遐追古作者,宁让圣俞文。顾我亦何人,濡毫来效颦。二贤迹益显,余波激后尘。
睡起效韦苏州。宋代。张耒。睡足起无事,开扃步中园。中园复何有,花草蔼已繁。飞红被行路,山鸟时一喧。时雨副耕稼,农事起郊原。仰欣天时好,俯惊岁月奔。自怜栖迟者,守寂没亡言。
寄吴传正寺丞。宋代。邵雍。天津风月一何孤,似我经秋相忆无。每仗晴波寄声去,不知曾得到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