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作。唐代。高适。封丘作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一)封丘县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二)
翻译
我本来是在孟渚的野外打渔砍柴的人,一生本是十分悠闲的。
我这样的人只可在草莽之间狂放高歌,哪堪身居卑职,经受尘世扰攘之苦。
只觉得小小城镇没有什么可做的,身在公门却什么事都有期限。
那些下拜迎接大官长上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奉命驱策百姓更让我感到悲哀。
回到家中向家人征询意见,全家都苦笑着说,现在竟是这样。
生计还是应该以耕田为主,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吧。
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在哪里呢,因为奉了君王之命暂时欲去又未去。
我现在才知道梅福突然数次上书,又想起陶潜曾弃官而去,创作《归去来辞》。
注释
⑴渔樵:打渔砍柴。孟诸:古大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
⑵悠悠:闲适貌。
⑶乍可:只可。草泽:草野,民间。
⑷宁堪:哪堪。风尘:尘世扰攘。
⑸小邑:小城。
⑹公门:国家机关。期:期限。
⑺碎:一作“破”。
⑻黎庶:黎民百姓。
⑼归:一作“悲”。妻子:妻子与儿女。
⑽举家:全家。
⑾生事:生计。南亩田:泛指田地。
⑿世情:世态人情。
⒀旧山:家山,故乡。
⒁衔:奉。且:一作“日”。迟回:徘徊。
⒂梅福:西汉末隐者。曾任南昌县尉,数次上书言事。后弃家隐遁,传说后来修道成仙而去。
⒃陶潜:即陶渊明,东晋诗人。归去来:指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
在封建社会方面县吏执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参与压迫百姓。这首诗就写出了诗人任职期间在履行“拜迎官长”“鞭挞黎庶”等奉上欺下活动时内心的痛苦与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开头四句高亢激越,这是压抑已久的感情的迸发。县尉只不过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主管的无非是捕盗贼、察奸宄一类差使。对一个抱负不凡的才志之士来说,是不甘堕落风尘,做个卑微的小吏的。他不由怀念起当年在孟诸(古泽薮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乍可”“宁堪”相对,突出表现了诗人醒悟追悔和愤激不平的心情。不需要烦琐的描绘,一个忧愤满怀的诗人形象便突兀地站立在读者面前了。
“只言”以下四句,紧接“宁堪作吏风尘下”,加以申述发挥,感情转向深沉,音调亦随之低平。诗人素怀鸿鹄之志:“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别韦参军》)到封丘作县尉,乃是不得已而俯身降志。当初只以为邑小官闲,哪知道一进公门,便是自投罗网,种种令人厌烦的公事,都有规定的章程和期限,约束人不得自由。更受不了的还有“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时的难堪,这对高适是莫大的屈辱,不能不“心欲碎”,“令人悲”。这两句诗可见诗人洁身自爱的操守,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朽黑暗,对仗工整,情感激烈。
一腔悲愤实在难以自抑,那就回家向亲人诉说诉说吧。不料妻室儿女竟都不当一回事,反而责怪自己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自己严肃认真的态度倒反成了笑料,这更可悲。家人的“笑”,正反衬出诗人的迂阔真率,不谙世事。既然如此,只好弃此微官,遂我初服:“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还是抛弃世情,归隐躬耕去吧。然而,眼前还是思归而不得归:梦魂萦绕的旧山不可得见;受命为官,一时又还交卸不了。没有圣明的君主在位,一个小小的县尉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汉代的南昌尉梅福,竭诚效忠,屡次上书,结果还是徒劳,左思右念,倒又想起欣然而赋《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了。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评高适的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也就是诗的情意真挚,并且气势充沛,造语挺拔。此诗很能体现这个特点。全诗运用质朴自然、毫无矫饰的语言,扣紧出仕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称心而言,一气贯注,肝胆照人,正是这诗感动读者的力量所在。全诗四段,不堪作吏是全篇的主意。开头四句,从高处落笔,自叙本来面目,说明不堪作吏的原由,愤慨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从客观现实申述不堪作吏的实情,与第一段形成强烈的对照,感情转为沉痛压抑。第三段拓展第二段的内容,表明摆脱这种不堪,提出弃官归隐的愿望。第四段就第三段的意思急转急收,因一时不能摆脱作吏的客观碍难,也就更加向往归隐,与第一段遥遥照应。结构严整而又有波澜起伏,感情奔泻而又有旋跌宕之姿。
此外,这首诗结尾含蓄,扩大了诗歌的容量。诗以“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结束,既能使人想到西汉末年和东晋时期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从而与现实紧密相联系,又能令人想到梅、陶人格的高洁;既有历史的广度,又有现实的深度;耐人寻味。
在句法上,全篇每段四句的一二句为散行,三四句是对偶。如此交互为用,经纬成文,既流动,又凝重;四段连结,造成反复回环的旋律。对偶的一联中,不仅字面对仗工整,而且都是一句一意或一句一事,没有意思重复的合掌,显得整饬精炼;更因虚词的承接照应,诗意联贯而下,语势生动自然,成为很好的流水对,读来便觉气势流转,绝无板滞之病。全诗每段一韵,依次为:仄声马韵、平声支韵、仄声纸韵、平声灰韵。这样平仄相间,抑扬鲜明,随着诗的感情变化,音韵也起落有势,增加了声调的美感。
高适出身寒门,年轻时郁郁不得志。贫困潦倒、浪迹草野的生涯,曾使他对民间的疾苦有了深刻了解,从而使他对下层劳动人民产生一定的同情心。天宝八载(749年),高适将近五十岁时,才因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中“有道科”。中第后,却只得了个封丘县尉的小官,大失所望。《封丘作》一诗就是诗人任封丘县尉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天宝九载(750年)秋高适在封丘任上送兵到蓟北至天宝十载(751年)春天返回期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饥寒吟。宋代。陆游。夜寒每达旦,怀抱安得宽;朝饥或过午,忍此良亦难。饥寒诚吾忧,忧有甚饥寒。弹琴不终曲,推去发永叹。大儿破绿襦,三岁待一官;小儿学耕稼,饭牛歌夜阑;老翁垂八十,扪壁行蹒跚。傍观勿嘲笑,穷死心所安!
游华盖山容成洞天。宋代。李洪。小雨廉纖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寂寥玉座缨香覆,点缀碧岩枫叶丹。地胜七山星有斗,人疑千岁鹤飞还。閒繙洞简寻真诀,脉望难求发似环。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九重蕡烛照帘栊,三殿乘舆去贺冬。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书瑞奉年丰。
琐窗寒。清代。高士奇。翠笼轻驼,红绵密裹,水山千叠。封题乍解,却称江村蛮榼。堪爱是、清芬熨齿,赪腮素体圆仍洁。想西山野寺,树头垂颗,嫩凉初结。吴越,灯宵节。也探钓传斝,夜阑歌阕。争夸远道,未忍浅尝深啮。叹多年、流浪春华,因他感触浮生辙。忆从前、酒市旗亭,买来闲醉月。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唐代。李峤。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堤下。宋代。孔武仲。堤下人家喧笑语,高揭青帘椎瓦鼓。黄流滚滚经檐甍,一任征夫作船苦。绿榆覆水平如杯,前湾旋放水头来。深如怒虎著船底,玉石磊砢相喧豗。黄河虽断隋渠急,舟楫舒迟行旋涩。独上平堤望远天,衣裘已畏西风入。
凤颂。两汉。薛综。猗与石磬,金声玉振。先王搏拊,以正五音。百兽翔感,仪凤舞麟。在昔尧舜,斯磬乃臻。宗庙致敬,乃肯来顾。赞扬圣德,上下受祚。
赠岑金纪 其三。清代。成鹫。少年场里老诗翁,郭外行吟草色中。踏上蹇驴人尽笑,风流还与据鞍同。
灯花。宋代。薛季宣。自得天然艳,书窗气吐虹。有心惟烛物,无种到施工。不管三春候,平分两曜功。报人知喜事,谁辨悉归空。
高州道中 其二。清代。汪瑔。溪风飒然生,山雨急而至。此中秋未来,黄叶已满地。曲折山溪中,徒御行不易。褰裳风复寒,下帷雨难蔽。稍稍出修途,愁破见崖寺。远岫青欲浮,平田绿无次。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七 承厘。明代。岳正。膳膏芬兮酎酒酝,罍尊彝俎罗缤纷。明禋杰制全本文,既醉既饱神载忻。嘉贶蕃厘乃尔分,愓息受命如有闻。锡尔民人锡尔君,八方维时百谷。上方下方覃厥仁。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宋代。释师范。今朝九月九,谈禅不开口。若是陶渊明,攒眉便回首。篱边黄菊正芬披,一枝两枝三枝四五六七枝。
赣州明府杨同年挽歌词。宋代。范成大。忆昔龙门化,曾容雁塔陪。逡巡九闰过,迢递一书来。未报错刀赠,惊传丹旐回。辰阳隔江渚,空些楚词哀。
隆兴改元初余为永嘉监仓时登忠义堂睹颜鲁公。宋代。李洪。明皇不识颜平原,我观旧史心慨然。天宝末年事大昏,边将骋兵相盗权。忽闻渔阳鼓鼙震,二十四郡城无坚。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常山平原乃昆弟,屹立砥柱摧腥膻,土门既失陷河朔,天津罵贼须发拳。嗣皇灵武实草创,独坐鹗立中兴年。尚书累月家食粥,诸将列屋罗妖妍。鸣呼千载慕廉蔺,曹蜍李志如九泉。蒲阳幕府东嘉客,饱闻裔孙家好贤。锦囊重睹忠义像,再拜恨不为执鞭。轻绡盈幅凛生面,髣髴冠剑跻凌烟。况藏二诰墨色古,吾宗赞皇相业传。怜君为米走尘土,七十青衫雪满颠。乃祖精爽跨箕尾,寄书入洛逢飞仙。